有理数的乘方二
能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3、经历有理数乘方的符号法则的探究过程。学生在上一节课刚刚学习了有理数乘方的有关概念。对有理数乘方的符号表示。具备了进一步学习有理数乘方运算的知识技能基础。求n个相同因数a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
有理数的乘方二Tag内容描述:<p>1、第9节 有理数的乘方(二),目标: 1、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 2、掌握有理数乘方的概念,能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3、经历有理数乘方的符号法则的探究过程,领悟乘方运算符号的确定法则。,1、填表:,(-1)3,25,-4,3,4,0.3,104,2、判断:(对的画“”,错的画“”。),(1) 32 = 32 = 6; ( ),(2) (-2)3 = (-3)2; ( ),(3) -32 = (-3)2; ( ),复习,例3:计算 (1)10 2 , 103 , 10 4 ; (2)(-10)2 ,(-10)3 ,(-10)4,你发现了什么规律?,解:(1)102=1010=100 103=10101010=1000 104=10101010=10000 (2)(-10)2 =(-10) (-10)=100 。</p><p>2、第二章 有理数及其运算9有理数的乘方(二)宜昌金东方学校 李爱群一、 学生起点分析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学生在上一节课刚刚学习了有理数乘方的有关概念,法则等知识,对有理数乘方的符号表示,运算方法,符号判定比较熟悉,具备了进一步学习有理数乘方运算的知识技能基础,并且通过初中数学的学习,对运算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有了一定的主动性,掌握了初步的估算方法,这对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学生的活动经验基础:较大的数据在报刊杂志上时常出现,而学生对此却缺乏经验,但是经过计算不难得出一张纸对折20次的厚度.将大数与。</p><p>3、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 第10节有理数的乘方 二 复习回顾 什么是有理数的乘方 求n个相同因数a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 乘方的结果叫做幂 a叫做底数 n叫做指数 an读作a的n次幂 或a的n次方 棋盘上的学问 你认为国王的国库里有。</p><p>4、2 9有理数的乘方 二 教学案 课题 使用人 审核人 教学 目标 一 知识与能力 二 过程与方法 三 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 重点 教学 难点 教 学 程 序 集体备课内容 个案补充 第一环节 回顾复习 引入新课 1 复习回顾 填。</p><p>5、有理数的乘方 2 总课时 24课时 第十五课时 一 复习引入 幂的意义 写法 读法 二 新课的进行 师生共同参与折纸活动 一边折 一边思考以下问题 纸的厚度为0 1mm 对折一次后 厚度为2 0 1mm 对折两次后 厚度为多少毫米 1。</p><p>6、七年级数学 上 导学案 金安苑学校七年级数学备课组 2 9 2 有理数的乘方 二 主备人 蔡俊 审核人 学科组审核 教导处审核 学习目标 1 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 2 掌握有理数乘方运算 3 经历探索有理数乘方的运算 获得解决问题经验 学习重点 掌握有理数乘方运算 学习难点 经历探索有理数乘方的运算 获得解决问题经验学习过程 学习过程 一 自主预习 1 2 6中指数为 底数为 26中指数为 底数为。</p><p>7、1,2.9有理数的乘方(二),2,复习回顾, 什么是有理数的乘方,求n个相同因数a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a叫做底数,n叫做指数,an读作a的n次幂(或a的n次方)。,3,100;,1000;,100;,-1000,10000,返回,下一张,上一张,退出,抢答练习:,计算,10000,(1)正数的正整数次幂为正;负数的 正偶次幂为正,正奇次幂为负。,4,0.01;,-0.001,返。</p><p>8、有理数的乘方 教学设计 王屋镇愚公学校 谭龙江 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有理数的乘方 幂 底数 指数的概念及意义 2 能够正确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过程与方法 1 在生动的情境中让学生获得有理数乘。</p><p>9、榆林八中学生自主学习方案 班级 组号 姓名 科 目 数学 课 题 有理数的乘方 2 授课时间 设 计 人 乔璐璐 李军锋 刘丽丽 孙伟茹 学案序号 20 学习目标 通过实例感受当底数大于1或小于1时 乘方运算结果的增大或减小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