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元素周期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编号:12474495]
元素周期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元素周期律教案第二课时(人教版必修II)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随原子序数的增递而呈现周期性变化的规律。过程与方法1、自主学习。2、能初步学会总结元素递变规律的能力。
元素周期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Tag内容描述:<p>1、元素周期律教案第二课时(人教版必修II)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掌握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随原子序数的增递而呈现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2、 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实验技能。过程与方法 1、 自主学习,自主归纳比较元素周期律。 2、 自主探究,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量变到质变规律 教学重点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教学难点 探究能力的培养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试管、烧杯、胶头滴管、砂纸、镁带、铝片、试管夹、火。</p><p>2、高中化学必修2 第一章 元素周期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元素周期律的内容和实质2、知道同周期元素结构、性质的递变规律3、能够从结构的视角解释元素性质的变化规律过程与方法:1、学习图表画的数据处理方法2、能够从图表中发现元素结构、性质的变化规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验自主发现元素周期律的喜悦2、初步形成世界是有规律的且规律可知的认识3、感悟科学的相对真理性4、体会结构决定性质的内涵【教学重点】发现元素周期律【教学难点】从结构的视角解释元素性质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引言前几节课。</p><p>3、阅读课文思考问题为什么说化学的理论对化学研究 工农业生产具有指导作用 三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同一周期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变化有何规律 从左向右 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 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试用结构观点解释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规律 同一周期元素 电子层数相同 从左向右 核电荷数增多 原子半径减小 失电子的能力逐渐减弱 得电子的能力逐渐增强 同一主族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变化有何规律 自上而下。</p><p>4、1 / 14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二课时 ) 教学目标 1、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2、能初步学会总结元素递变规律的能力,具有把元素的性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与元素组成微粒的结构初步联系起来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运用能力。 3、通过对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元素组成微粒结构的联系。从而认识事物变化过程中量变引起质变的规律性,接受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重点难点 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元素组成微粒结构的联系 教学过程 导入 我们把 A 称为碱金属族,我们为什么要把他们编在一个族呢?请同学们观察碱金属的原子结构示意。</p><p>5、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 第一章第二节第二课时 元素周期律 看数字 找规律 1 1 2 3 5 8 你能说出第十个数是多少吗 在元素的世界里 又有哪些规律呢 在下表中写出元素周期表前三周期元素 1 18号 的符号及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科学探究 H He 1 2 第一周期 Li Be B C N O F Ne 2 1 2 2 2 3 2 4 2 5 2 6 2 7 2 8 Li Li Li Li Li。</p><p>6、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表 第二节元素周期律 第2课时 实验中学化学科组 王均华 二 元素周期律 在下表中写出元素周期表前三周期元素 1 18号 的符号及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用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 1 0 H He 1 2 第一周期 2 1 2 2 2 3 2 4 2 5 2 6 2 7 2 8 第二周期 2 8 1 2 8 2 2 8 3 2 8 4 2 8 5 2 8 6 2 8 7 2 8 8。</p><p>7、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二节元素周期律 2 云溪一中高一化学备课组 现象 镁与冷水反应缓慢 产生少量气泡 滴入酚酞试液后不变色 反应式 Mg 2H2O Mg OH 2 H2 结论 镁元素的金属性比钠弱 加热后镁与沸水反应较剧烈 产生较多气泡 溶液变为红色 现象 镁与铝均能与盐酸反应产生气泡 但镁反应更剧烈 反应 Mg 2HCl MgCl2 H2 结论 镁元素的金属性比铝强 2Al 6HCl 2A。</p><p>8、第二节元素周期律 第二课时 吉安四中 范瑞开 教学目标 一 知识目标 1 了解两性氧化物和两氢氧化物的概念 2 元素金属性周期性变化 3 认识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 从而理解元。</p><p>9、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1 2 原子半径 二 元素性质周期性变化 示例 1 原子半径 呈周期性变化 2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6 5 7 25 23 24 呈周期性变化 3 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和最低化合价 呈周期性变化 最高化合价 最低化合价 8 基础练习 1 元素的以下性质 随原子序数递增不呈现周期性变化的是 A 原子半径B 化合价C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D 相对原子质量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p><p>10、元素周期率 第2课时 合肥一中 李晋凯 模式介绍 探究性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 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 通过以 自主 探究 合作 为特征的学习方式对当前教学内容中的主要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 深入探究并进行小组合作交。</p><p>11、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第二课时 教案 引入课题 元素周期律使人们认识了杂乱无章的化学元素之间相互联系和变化规律 如何把这种规律具体地表现出来呢 板书 二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阅读思考 阅读教材P14页 第3行 思考周。</p><p>12、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第二课时 习题 1 能决定主族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所在的位置的是 A 相对原子质量 B 核内中子数 C 次外层电子数 D 电子层数和最外层电子数 解析 电子层数定周期 最外层电子数定主族 答案 D 2 双。</p><p>13、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第二课时习题考查点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1下列元素在元素周期表“金属区与非金属区分界线”上的是()。ABe和Al BF和ClCAs和Sb DLi和Na解析沿着硼、硅、砷、碲、砹和铝、锗、锑、钋的交界处画一条虚线,该虚线将元素进行分区,左侧为金属元素,右侧为非金属元素。答案C2A、B为短周期元素,B3比A2离子少一个电。</p><p>14、第二节 周期律 第2课时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掌握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随原子序数的增递而呈现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2 通过实验操作 培养学生实验技能 过程与方法 1 自主学习 归纳比较元素周期律 2 自主探究 通过实验探究 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量变到质变规律 教学重点 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教学难点 探究能力的。</p><p>15、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第二课时 导学案 学习内容 学习指导即时感悟 学习目标 1 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以及周期 族等概念 2 通过自主学习 培养自己阅读 总结 问题 归纳问题的能力 3 通过了解化学史 培养自己勇于创新。</p><p>16、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第二课时 导学案 学习目标 1 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以及周期 族等概念 2 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编制过程 正确认识科学发展的历程 3 培养观察 分析 推理 归纳等探究式学习能力 重点难点 元素周期表。</p><p>17、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第二课时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第二课时 导学案导学案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1 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以及周期 族等概念 2 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编制过程 正确认识科学发展的历程 3 培养观察 分析 推理 归纳等探究式学习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难点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交流研讨交流研讨 1 如何形象地体现元素周期律 2 观察书后所附元素周期表 分析元素周期表中有多少横行 纵行 思考元素周期。</p>
【元素周期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相关PPT文档
【元素周期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相关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