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知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过程、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利用历史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第22课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1课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第14课红军长征。
岳麓版八年级历史上册Tag内容描述:<p>1、第三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第16课 工农武装割据和红军 长征 岳麓书社 八年级 | 上册 新课导入 2017年7月30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 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检阅部队。 岳麓书社 八年级 | 上册 1. 南昌起义: 背景: 时间: 地点: 领导者: 意义: 大革命失败 1927年8月1日 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 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新课讲授 南昌起义与秋收暴动 南昌 岳麓书社 八年级 | 上册 岳麓书社 八年级 | 上册 南昌起义 岳麓书社 八年级 | 上册 贺龙:南 昌起义时 任总指挥 兼第二十 军军长 叶挺。</p><p>2、2017八年级上册历史岳麓版期末复习提纲第一单元列强侵华与晚清时期的救亡图存第1课鸦片战争1鸦片的走私:19世纪前期,中国的对外贸易处于出超地位。在正常的中英贸易中,英国的呢绒、布匹在中国几乎没有销路,而中国的瓷器、茶叶和丝织品却畅销西方市场,深受消费者的欢迎。由此,白银源源不断流入中国。为了改变这种局面,英国采取不正当的手段,进行鸦片走私。2虎门销烟:1839年6月,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全部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虎门销烟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气焰,表明了中国人民维护民族尊严的决心。3鸦片战争(1)根本原因:为了进一。</p><p>3、一、学生情况所教102班共有学生61人,其中绝大部分学生基础比较差。通过一年的英语学习,由于基础不平衡,少部分男学生自觉性不高,认真程度也不及女学生,所以两极分化已渐出现。为了更好地搞好八年级英语教学,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在制定本计划和设计教案的时候,必须做到以学生的兴趣为中心,寓教于乐,激发学生的灵感,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并自觉地吸收和创造性地使用所学语言知识、展现自己的个性,切实完成“腰杆子”工程的教育教学工作。二、教材简析全书共有12个单元。本教材各单元话题灵活,贴近生活实际。本册书将学习的一些语法。</p><p>4、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一、选择题。1.洪秀全在原道觉世训中说: “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姊妹之群。何得存此疆彼界之私,何可起尔吞我并之念。”但1856年则发生了天京变乱。这是因为( )A天国达到了全盛时期 B原先的理念已不适应C太平天国巩固政权的需要 D农民阶级自身的封建思想2.李大钊说:“太平天国禁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段话主要是指太平天国( )A没有现实的革命目标 B对西方列强侵略缺乏警觉C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D革命精神不彻底3. 太平天国运动为中。</p><p>5、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课题 太平天国运动单元第一单元学科历史年级八年级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太平天国运动兴衰历程的重大事件;识记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内容。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资料、多媒体等,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分析天朝田亩制度,感受其强烈的反封建精神,形成符合社会价值和道德行为标准的情感体验。学习评价天京变乱的讲解,加强集体主义教育。重点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天国运动的意义。难点对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评价;对农民阶级局限性的认识。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p><p>6、第二单元辛亥革命与民国的创建第8课辛亥革命1中国同盟会(1)成立:1905年,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2)性质: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3)纲领: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纲领,正式提出“民族、民权、民生”的主张,即三民主义。(4)影响:同盟会成立后,海内外革命者纷纷加入。各地革命党人发动了一系列反清武装起义,革命形势日益高涨。2武昌首义: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革命首先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这一年是农历辛亥年,史称辛亥革命。3辛亥革命意义:推翻了清。</p><p>7、专题二民主革命时期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线索一旧民主革命时期的探索要点考点分析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军在青浦打败洋枪队义和团运动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抗击八国联军,是农民反帝爱国运动地主阶级,民族英雄,林则徐虎门销烟;关天培抗英;邓世昌黄海大战洋务运动,(1)代表人物:中央以奕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等为代表(2)主要活动:以“自强” “求富” 为口号,创办军工企业;民用企业;建立新式海军;创办新式学堂(3)性质:一场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4)评价:洋务运动引进机器生产,刺激了中国。</p><p>8、线索二新民主革命时期的探索要点考点分析开端五四运动(1)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2)概况: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等校学生游行示威,6月5日以后,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工人阶级成为斗争的主力军,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3)意义:是一次彻底的反帝爱国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建立政党中共“一大”(1)召开:1921年7月,在上海召开(2)内容:确定党的奋斗目标、中心任务,选举陈独秀任书记(3)意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国民革命时期黄埔军校1924年,孙中山在广州黄埔组建,军校实行军事训练与政治教育并重的办学。</p><p>9、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第11课,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1.十月革命,前期:,后期:,开始传播,但影响不大,出现了新的局面,表现,(1)主要代表人物:李大钊,(2)刊物:,(3)成立的社会团体:,作品: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每周评论湘江评论觉悟,马克思学说研究会、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俄罗斯研究会、觉悟社,2.,作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思想条件,二、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组织基础),施存统、周佛海,张申府赵世炎,谭平山陈公博,归纳:中共成立的历史条件,国际条件: 1.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2.共产国际的帮助和指导 国。</p><p>10、岳麓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十一课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学习目标,1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 2了解中国共产党成立及其历史意义 3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 重难点:中国共产党诞生的过程及意义,导学提示一 3+2,任务:看视频大致上了解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具体过程 流程:看视频-展示 评价:学生能大致描述视频中的主要信息的奖励1个赞,导学提示二 4+3+3,任务:自主学习,完成下面的任务 流程:看书本-交流-展示,评价:2、3号态度积极能迅速完成任务的奖励2个赞,自主学习:阅读课本并完成下面的学习任务 1你认为中国共产。</p><p>11、口才绝伦(猜一近代历史人物) 为祖父代笔(打一近代人物) 小荷才露尖尖角(猜一近代历史人物),叶挺,孙文(孙中山),猜猜看,陈独秀,国民党“斩尽杀绝”的恐怖政策,被关押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国民党屠杀革命志士,国民党迫害革命者数据统计,我们决择:,面对国民党的恐怖统治,中国共产党人有没有被吓倒而退却?,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并没有被吓倒,被征服,被杀绝。他们从地下爬起来,揩干净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首他们又继续战斗了。”,第13课 人民军队和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本课讲了哪几件重大的历史事件?,课前预习,。</p><p>12、第16课 全民族抗战,这是哪?,卢沟桥歌歌词: 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最后关头已临到,牺牲到底不屈挠;飞机坦克来勿怕,大刀挥起敌人跑! 卢沟桥!卢沟桥!国家存亡在此桥!,日本控制的 伪蒙军,日本的控制区,日军重兵 占据,思考:,为什么说国家存亡在此桥呢?,(卢沟桥战略位置重要),一、一座桥唤醒了沉睡的中国!,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1937年 7月7日,卢沟桥,一名士兵失踪,找借口进攻卢沟桥,炮轰宛平城,中国守军奋起还击,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一、一座桥唤醒了沉睡的中国!,“ 1937年7月7日,在卢沟桥,发生数枚炮弹袭。</p><p>13、温故知新:,同学们还记得清朝末年的中国是怎样的一种情况吗?是不是像统治者自己吹嘘的那样“繁荣昌盛”,是一个“天朝上国”呢? 【提示:从内外政策方面入手】,这时的世界大势呢?,第一课 鸦片战争,学习目标,1、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 因 2、 识记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3、学习林则徐维护中华民族利益和尊严的爱国主义精神,1,英国欲将大机器生产出的商品打入中国市场,当面对着新奇的洋货,很多中国家庭都会出现这样的对话: 儿子:爹爹,街上卖洋布了,可好看了。 父亲:好看管什么用?结实才行。 儿子。</p><p>14、第4课 八国联军侵华,岳麓版八年级历史(上册),(一课时),学习目标,了解义和团运动的原因.八国联军侵华的基本事实。 理解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对中华民族的影响,重点:八国联军侵华史实和辛丑条约内容。 难点:辛丑条约的影响及如何理解清政府是“洋人的朝廷”。,导学提示一: 9,1.任务:观看视频资料,了解八国联军侵华始末,2.流程:观看视频-展示,3.评价: 学生能较流利叙述视频内容的得1赞,4号,导学提示二: 5+3,1.任务:完成填空,2.流程:阅读课文-完成任务-展示,完成填空 1、19世纪末,义和团运动首先在 等地兴起。 义和团运动的口。</p><p>15、第8课 新文化运动目标要求1.识记与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时间、标志及主要代表人物,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过程、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2.能力与方法:通过对课本的阅读和有关图片、文字材料的分析,使学生认识继经济和政治领域近代化之后,思想文化领域也迫切地需要近代化。培养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来获取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对资料的阅读能力和对文学作品的赏析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历程,使学生学习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为拯救国家和改造社会而不断追求的奋斗精神,培养学生爱国主义和社会责任感,激发学生的爱。</p><p>16、第6课戊戌变法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公车上书、百日维新、戊戌政变等基础知识。结合课文、利用图片、历史资料等培养学生分析和理解维新变法运动兴起的背景,归纳总结康、梁的主要活动;通过讨论“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培养学生利用历史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通过对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了解康有为的爱国热情,激发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完成情感目标;通过师生的互动探究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完成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维新人士的进步立场和为变。</p><p>17、第18课全国抗战的爆发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掌握七七事变的史实,知道中国全民族抗战从此开始;掌握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等罪行;了解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摒弃前嫌,一致对外,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过程。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即兴表演卢沟桥上中、日两军的对话和动作,人物表演等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展示自我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探究“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指导学生收集、整理有关南京大屠杀的资料,让学生上台讲解,使学生学会收集、调查、整理、甄别、。</p><p>18、第20课辉煌的胜利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战略反攻到来的有利因素;掌握中共“七大”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知道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时间,学习识读历史地图的基本技能;收集、阅读、讲解有关抗战的故事。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分析进入战略反攻有哪些有利因素;归纳中共七大的主要内容,师生共同讨论分析中共七大的历史意义;学生分析促使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因素,结合前面所学的近代史知识分析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中共七大的召开是民主革命时期最重要的一次大会,为争取抗战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p><p>19、中国近代史练习,(1839-1949),1.中国近代史上最早发动侵略战争的国家及最早与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的国家 2最早向中国走私鸦片的是 3割占中国香港岛的国家是 4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国家 5中国近代史上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6洋枪队的头目华尔是 7割占中国的辽东半岛、台湾和澎湖列岛的国家是,英国,英国,英国,英国和法国,俄国,美国人,日本,8最早允许在中国开设工厂的国家 9 发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国家 10 1945年8月,向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掷两枚原子弹 的国家是 11、发表对日宣战的声明,出兵中国东北日军的 国家是 12、支持蒋介石发动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