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通用
第20课 清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学习目标】。学习掌握清朝前期为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培养观察分析历史事物的能力。第10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学习目标】 (1)了解关于真理标准讨论的历史意义 (2)识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地点、主要内容 (3)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历史意义 (4)重点。
岳麓版通用Tag内容描述:<p>1、第8-11课1学习战国七雄时,小明同学制作的各国位置示意图(见右图),其中秦国的位置应该是 ( )2成语故事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下列成语源于战国争霸的是 ( )A退避三舍 B问鼎中原 C纸上谈兵 D三顾茅庐3下列。</p><p>2、盛世危机学习目标1.我能理解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主要原因及其影响。2.我能认识到近代中国落后的主要原因。学习过程一、快乐自学 巧妙记忆快速阅读课文,完成下列习题清朝前期,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都积极吸收汉文化,勤于政事,奖励农桑,新修水利,严惩贪污,出现了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国力强盛的_________局面。清朝前期。</p><p>3、第4课 夏与商的政治统治【学习目标】1、知道夏王朝建立的史实,理解禅让制到世袭制的演变。2、了解夏、商的更替,知道汤灭夏、盘庚迁殷。3、掌握商朝的政治统治及其特点。4、知道与商同一时期的三星堆文化等。 【学习重点】夏朝的建立与夏文华、商朝的政治统治、三星堆文化。【学习难点】理解从禅让制过渡到王位世袭制。【自主学习】。</p><p>4、第6课 西周的衰微【学习目标】1.了解“国人暴动”的背景,掌握“国人暴动”的具体时间、影响。2.了解分封制的实质,掌握分封制瓦解的原因,理解分封制的瓦解与西周的灭亡之间的关系。3.分析夏、商、西周灭亡的原因,使学生了解朝代的更替,理解和分析朝代变更的原因。【学习重难点】(一)重点1.“国人暴动”的原因、影响。2.西周衰亡的原因。(二)难点西周衰亡的原因。</p><p>5、第15课新的统一 科票要求。【】 内容标准:列举汉武帝大统一的主要历史事实,评价汉武帝。 活动提议:组织讨论,比较秦始皇和汉武帝的历史作用。 学习目标 1.理解西汉兴衰的基本脉络。为了促进统一,请掌握一位皇帝采取的措施和作用。评估汉武帝,巩固大统一的历史功绩。 2.通过思考和探索汉武帝时代新大统一局面的形成过程,培养用唯物史观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3.了解汉武帝的文治武功,评价汉武帝,综合分。</p><p>6、第8课 编辑历史手抄报 【学习目标】:1、知道历史手抄报的构成和特点 2、办一期民族交往的手抄报,扩宽视野,做到学以致用 3、培养创新意识,提高鉴赏能力 体验学习 一、阅读教材,理清思路 合作交流 完成办刊 1、 根据前面的学习,设计一张历史手抄报(以小组为单位) (1)以民族交往为主题 (2)纸张要求:A3纸两张 (3)组内分工(分两组进行,每组完成一张) 工具准备。</p><p>7、第3课 神奇的远古传说 【学习目标】: 1、知道炎帝、黄帝是我们华夏族的祖先, 理解中华民族是“炎黄子孙”的含义,尧、舜、禹 “禅让制” 2、认识中华民族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逐渐融合而成的,黄帝是我们的人文初祖 3,、懂得传说与史实的区别 【学习重点】: 黄帝是-人文初祖 【学习难点】:对“禅让制”的认识,懂得传说与史实的历史信息 【学习过程】: (二)、合作探究: 1、我们的问题。</p><p>8、第20课 国际地位的显著提高 【学习目标】 (1)讲述我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和中美建交等外交史实。 (2)以我国参与“亚太经合组织”的活动等史实为例,说明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 (3)重点 :中美建交和新时期外交新局面的开创。 难点 :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 【快乐学习】 一复习巩固(以组为单位抽查一名同学回答)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有什么历史意义。</p><p>9、七年级历史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调研试题 第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香港歌星刘德华唱的中国人中有一句歌词说:“五千年的风和雨啊,藏了多少梦”,可见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你知道我国境内目前已知的最早人类吗?( ) A.元谋人 B.蓝。</p><p>10、江南地区的开发 学科 历史 设计教师 教授内容 江南地区的开发 时间预设 1课时 学生活动: 1.复习上节课的主要内容。 2.预习新课 心中有目标 努力有方向 大声朗读 3.用笔把重点勾画出来 4.小组讨论 A.为什么西晋的统一只有很短的 时间? B.少数民族内迁的意义? C根据所学知识总结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名称、交战双方、结果,比较这些战例,分析淝水之战中前秦失。</p><p>11、第1课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人类出现的时间,人类由古猿进化而来,劳动在此过程中起决定作用,元谋人、北京人的距今年代和生活地点,北京人的体质特征,北京人会制造和使用石器,使用天然火,过群居生活。 (2)通过学习本课,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和比较历史知识的能力;通过接触考古知识、神话传说、古史资料、历史地图、文物插图等各类与历史有关的知识,扩大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学。</p><p>12、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河姆渡的原始农耕,半坡原始居民,大汶口原始居民。 2能力目标: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历史文物图,主要的历史信息,加以初步分析。 3教育目标: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河姆渡,半坡原始居的农耕生活 教学难点 河姆渡,半坡原始居的农耕生活 教学思路 观察与比较,讨论与探究 复习与提问 一、河姆渡的原始农耕生活 1地点 长江流域的浙江 2时间 约。</p><p>13、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河姆渡的原始农耕,半坡原始居民,大汶口原始居民。 2能力目标: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历史文物图,主要的历史信息,加以初步分析。 3教育目标: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河姆渡,半坡原始居的农耕生活 教学难点 河姆渡,半坡原始居的农耕生活 教学思路 观察与比较,讨论与探究 复习与提问 一、河姆渡的原始农耕生活 1地点 长江流域的浙江 2时间 约。</p><p>14、第六课 西周的分封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了解夏、商、西周的更替的脉络,对每个朝代的建立时间、建立者、灭亡时间、亡国者等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掌握西周分封制。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搜集整理资料、制作示意图、编写和表演历史剧、讲故事的过程,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通过制作比较表、分组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三、情感与价值观 通过夏、商、西周历史的学习,认识到国家统治者的残暴统治激起。</p><p>15、第8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春秋的争霸战争和战国七雄 能力目标 以丰富的历史故事,开拓学生的视野,拓宽思路 教育目标 引导学生为国家的兴亡增强毅力发奋学习 重点、难点 霸主: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等;七雄并立 策略和方法 学科渗透语文(成语) 教学媒体 投影 教学程序 教学内容 板书 春秋战国的纷争 . 强调; 东周分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春秋前770年前476 战国前475。</p><p>16、第23课江南地区的开发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三国至南北朝历史的大概脉络:西晋的灭亡、少数民族的内迁、东晋和十六国的简单概念、淝水之战、南朝的简单概念。了解这一时期,我国江南地区经济开发的状况。 重点和难点: “淝水之战”和“江南地区的开发”是本课的重点内容 “江南地区的开发”还是本课的难点。 (三)教学过程 1复习提问淝水之战中前秦失败的原因何在?(苻坚伐晋,上下反对,军心不齐,恃强骄傲,临阵。</p><p>17、七年级下历史复习测试卷 姓名 班级 计分 一、选择题 1、隋朝哪一年统一了全国 A581年 B.589年 C.681年 D.605年 2、我国古代科举制度正式形成于 A.汉武帝时 B.隋文帝时 C.隋炀帝时 D.唐太宗时 3、唐朝的哪座城市,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 A洛阳 B长安 C扬州 D成都 4、敢于直言,向唐太宗进谏二百。</p><p>18、九年级上册历史期末测试题 (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60分钟)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6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相信自己,你一定行! 第I卷(选择题 共34分) 一、选择题(下面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下面相对应的答题栏中,每小题2分,共计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p><p>19、第10课 美国独立战争 1、美国独立前原属哪国的殖民地?这个国家何时开始在北美建立殖民地?共建立了多少个殖民地?美洲的土著居民是什么人?谁命名的?北美殖民地何时形成了统一的美利坚民族?他们通用语言是什么? 答:英国 ;17世纪初18世纪30年代;13个;印第安人;哥伦布;18世纪中期;英语。 2、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导火线是什么事件?独立战争的起止时间是何时?由哪个阶级领导的。</p><p>20、第三单元检测题 时间45分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新航路开辟后,最先侵人拉丁美洲的殖民国家是( ) A西班牙、葡萄牙 B英国、法国 C英国、西班牙 D法国、葡萄牙 2成立了“东印度公司”的国家有( ) 英国法国荷兰西班牙 A B. C D 3罪恶的黑奴贸易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 ) A大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