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
根据《沿河自治县2011年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项目工作管理方案》的要求。预防艾滋病、梅毒 和乙 肝母婴传播 工作方案解读 省卫生厅妇社处 二0一一年一月 v2010年艾滋病防治项目管理方案 v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 实施方案 v总目标。
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Tag内容描述:<p>1、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 服务流程及管理 铜仁市碧江区妇幼保健院 周小华 2012年4月25日 目的及意义: 了解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服务流 程的重要性,促进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 传播项目工作的开展,掌握对阳性孕产妇及 所生婴儿的管理方法,同时是指导实施该项 目工作的有效方法。 内容 附件1艾滋病梅毒乙肝服务流程 附件2孕妇艾滋病抗体检测及服务流程(用药方案) 附件3孕产妇梅毒检测及服务流程(治疗方案) 附件4产时艾滋病抗体检测及服务流程 附件5艾滋病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艾滋病感染早 期诊断及服务流程 附件6艾滋病感染。</p><p>2、附件52011年中央转移支付沿河自治县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项目资金管理方案根据沿河自治县2011年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项目工作管理方案的要求,为切实加强对全县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项目资金的管理,结合本地实际,特制定本管理方案。一、经费管理(一)2011年中央转移支付下拨我县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项目经费51.40万元。(二)根据国家资金管理办法要求,项目资金实行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或改变专项资金的性质和用途,不得用于本项目无关的其他支出。(三)中央补助资金按照“当年全额预拨。</p><p>3、预防艾滋病、梅毒 和乙 肝母婴传播 工作方案解读 省卫生厅妇社处 二0一一年一月 v2010年艾滋病防治项目管理方案 v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 实施方案 v总目标:为提高人群对预防艾滋病、梅 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的认识,更好的为孕 产妇提供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 传播的综合防治服务,最大程度地减少 因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造成的 儿童感染,改善妇女、儿童的生活质量 及健康水平。 要 点 v制订依据 v策略 v措施 v职责与分工 v技术保障 v信息管理 v监督指导与评估 v资金和物资管理 制订依据 v落实艾滋病防治条例实现中。</p><p>4、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 中国:每年有多少婴儿处于危险中? 艾滋病梅毒乙肝 估计的感染孕产 妇人数 8,00070,0001,000,000 母婴传播风险20%-45%1 不良妊娠结局 约50%-80%2 5%-90% 估计的面临母婴 传播危险的婴儿 人数 1,600- 3,600 35,000- 56,000 50,000- 900,000 2018/1/8 星期一2 1 世界卫生组织/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GTP,2008。 2 全球消除先天梅毒:依据和行动策略。世界卫生组织,2007。 3 西太区通过免疫接种控制乙肝的区域规划。世界卫生组织,2007。 关键:发现HIV感染孕产妇 补 充 试 验 CD4细胞计 数 病毒载量 感染 孕产 妇的 干。</p><p>5、预防艾滋病、梅毒 和乙 肝母婴传播 工作方案解读 省卫生厅妇社处 二0一一年一月 v2010年艾滋病防治项目管理方案 v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 实施方案 v总目标:为提高人群对预防艾滋病、梅 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的认识,更好的为孕 产妇提供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 传播的综合防治服务,最大程度地减少 因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造成的 儿童感染,改善妇女、儿童的生活质量 及健康水平。 要 点 v制订依据 v策略 v措施 v职责与分工 v技术保障 v信息管理 v监督指导与评估 v资金和物资管理 制订依据 v落实艾滋病防治条例实现中。</p><p>6、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 项目信息培训,妇产科 胡建梅,为孕产妇及所生儿童提供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综合干预服务,最大程度地减少疾病的母婴传播,降低艾滋病、梅毒和乙肝对妇女儿童的影响,进一步改善妇女儿童生活质量及健康水平。,一、工作目标,至2020年底,实现以下目标: 1. 孕产妇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检测率达95%以上,孕期检测率达90%以上,提高孕早期检测比例。 2. 艾滋病感染孕产妇抗艾滋病毒用药率达90%以上,所生婴儿抗艾滋病毒用药率达90%以上。,二、指标要求,3. 梅毒感染孕产妇梅毒治疗率达90%以上,所生儿童。</p><p>7、预防艾滋病、梅毒 和乙 肝母婴传播 工作方案解读,1,2010年艾滋病防治项目管理方案 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实施方案,2,总目标:为提高人群对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的认识,更好的为孕产妇提供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的综合防治服务,最大程度地减少因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造成的儿童感染,改善妇女、儿童的生活质量及健康水平。,3,要 点,制订依据 策略 措施 职责与分工 技术保障 信息管理 监督指导与评估 资金和物资管理,4,制订依据,落实艾滋病防治条例实现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11-2015)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