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传染性疾病
是传染病的易感人群。1. 传染源 2. 传播途径 3. 易感者。预防常见传染病。常见的传染病有哪些。预防传染病。校园传染病预防知识。也是传染病多发的一个场所。常见的消化道传染病主要有手足口病。常见传染病性疾病的预防。1、生活中常见的传染病疾病有哪些。1、流行性感冒、人感染致病性禽流感2、肺结核3、麻疹消化系统传染病。
预防传染性疾病Tag内容描述:<p>1、预防传染病安全教育时间:授课班级地点参加人员教学目的:1、知道什么传染病,怎样预防。2、知道日常生活要注意一些事项。3、知道安全知识重要性。学校是人群高度密集的场所,学生是一个特殊的流动群体。是传染病的易感人群。学生之间因学习场所、生活居住场所的共同使用而接触密切,并且学习场地和居住地相对集中,一旦出现传染病较容易传播,对广大师生的工作、学习带来影响。今天小律就为你讲解一下有关传染病的预防与防治。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包括:肺结核、病毒性肝炎、流行性感冒、麻疹、风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猩红热、流行性脑。</p><p>2、常见传染性疾病预防 校医院 胡少瑾,传染病定义,病原体通过某种传播途径使人致病并流行的,称为传染病,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1. 传染源 2. 传播途径 3. 易感者,传染源定义,体内有病原微生物存在,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 (1)病人:病毒性肝炎、艾滋病、性病、肺结核等 (2)病原携带者:流脑、菌痢、伤寒、脊髓灰质炎 (3)受染动物:血吸虫病、狂犬病、疯牛病,传播途径,病原微生物从传染源体内排出后,经不同方式到达易染者的所经道路称为传播途径 (1)空气传播:肺结核、SARS、普通感冒、流感、麻疹、白喉、猩红热等 (。</p><p>3、1,预防性传播疾病,2011年9月23日,2019,-,原则: 保密:当他人说出自己想法的时候,请我保守秘密 尊重:当他人阐述自己观点的时候,请你认真倾听 参与:活动需要每个人参与时请你积极配合 接受:听到不同意见的时候,请你给予宽容 开放:各蔬己见,畅所欲言,不探究隐私 分享:与他人共享知识与感悟是最快乐的事,2019,-,2,如果说他们每个组是一个参赛队伍 请各组给自己取一个响亮的名字,2019,-,3,观看短片,2019,-,4,头脑风暴,什么是性病?,2019,-,5,活动一:互动游戏 对性病的认识,2019,-,6,卡片游戏: 禁欲 忠诚 使用安全套 与多性伴发生无。</p><p>4、预防常见传染病,第四课,1.流行性感冒 6.砂眼 2.禽流感 7.水痘 3.细菌性痢疾 8.乙肝 4.腮腺炎 9.流脑 5.手足口病 10. 狂犬病,常见的传染病有哪些?,流行性感冒,传染源:病人和带菌者 传播途径:空气飞沫传播 潜伏期:13天 临床表现: 症状较普通感冒重,表现为突然起病的高热、寒颤、头痛、肌痛、全身不适,水 痘,传染源:病人为唯一传染源 传播途径:密切接触及空气飞沫传播 潜伏期:1221天,平均14天 临床表现: 1发热:低热或中等发热及头痛、全身不适 2疱疹:初期为红斑疹,经数小时发展为疱 疹,形似露珠水滴,35mm大小,疱液透明,后。</p><p>5、传染性疾病与防范应急预防措施传染病是由各种致病性的病原体所引起的常见病、多发病,可迅速传播造成流行,严重危害广大民众的健康,甚至引起大量患者死亡。在学生这个群体中,大家学习、生活在一起,交往密切,接触频繁,一旦发生传染性疾病,极易传播、蔓延或造成流行,也易与家庭、社会构成相互传染。这决定了学生必须掌握有关传染性疾病的防治知识及有关信息,以使自己和他人免受传染,并要为人类控制与消灭各种传染性疾病担负应有的社会责任。一、 传染病的概述1、 传染病的定义:传染病是病原微生物(病毒、细菌、螺旋体、支原体、。</p><p>6、长沙市第一医院 谢元林,性传播性疾病的防治,性传播疾病(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 STDs)是一组由性接触行为或类似性行为接触为主要传播途径的可引起泌尿生殖器官及附属淋巴系统病变的疾病,还包括生殖器以外皮肤对皮肤,皮肤对粘膜,粘膜对粘膜的直接接触传染,可涉及到全身主要器官的病变,咽部、肛门、直肠等部位感染受累,是严重危害人群身心健康的传染性疾病。,概 念,种类及病原学,监测报告的性病(8种):艾滋病、淋病、梅毒、软下疳、性病淋巴肉芽肿、非淋菌性尿道炎(NGU)、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 经典性病(4种):梅毒(syphilis。</p><p>7、常见传染病性疾病的预防,1、生活中常见的传染病疾病有哪些?2、它们是如何传播的?3、我们采取什么样的防治措施?4、我们怎样做才能不得或少得传染病?,学习目标,呼吸系统传染病:1、流行性感冒、人感染致病性禽流感2、肺结核3、麻疹消化系统传染病:1、感染性腹泻2、细菌性痢疾3、手足口病,生活中常见的传染病疾病有哪些?,流行性感冒、人感染致病性禽流感:1、致病因素:流感病毒(甲、乙、丙)2。</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