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的描述测验
能说出一些常用的描述运动的词语和诗句。能说出一些常用的描述运动的词语和诗句。2、理解平均速度。
运动的描述测验Tag内容描述:<p>1、运动的描述 单元测验双向细目表 假定 该单元由9个小主题组成 本张试卷的题型为 选择题 填空题 计算题 其中 选择题 10道 每题4分 共40分 填空题 4道 每题4分 共20分 计算题 4道 共40分 注 表中数字斜杠左边为题数 斜杠右边为分数 题型 主 题 难度 选择题 填空题 计算题 小计 合计 难 中 易 难 中 易 难 中 易 质点 参考系 坐标系 1 4 1 4 30 100 时刻。</p><p>2、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单元测验试卷 班级 姓名 学号 第 卷 选择题 共50分 一 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3分 满分30分 1 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 正确的是 A 体积很小的物体都可看成质点 B 质量很小的物体都可看成质点 C 不论物体的质量多大 只要物体的尺寸跟物体间距相比甚小时 就可以看成质点 D 只有低速运动的物体才可看成质点 高速运动的物体不可看作质点 2 以下的计时数据指时间的是 A 中央电视。</p><p>3、教案主备人备课组成员(八 年级 物理 组)课 题1.2 运动的描述课时及授课时间课时 年 月 日教学目标 (学习目标)1. 知道参照物的概念2. 知道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会选择适当的参照物描述物体的运动。3. 能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教学重点1. 机械运动的概念2. 研究物体运动的相对性。教学难点1. 参照物的选取。2. 根据参照物判断物体的状态。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方法 (学习方法)讲授、讨论、归纳、对比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小故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空战中,一名飞行员发现自己的机舱有一只“小。</p><p>4、1 / 7运动的描述本资料为 WoRD 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莲山课件 k第一章第 2 课时运动的描述教学设计一、学情分析这是学生认识机械运动的开始,也是力学的基础知识。机械运动的引出,科学地描述了人们对运动的认识,体现了科学的严密性和完整性。教材从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真正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一新的课程理念,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理性认识自然现象,科学解释自然现象的能力。本节内容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有重要的作用。运动是普遍的现象,学生有感性认识,但如何科。</p><p>5、,第 二 章 : 运 动 与 能 量,运 动 的 描 述,学习目标:,2、了解人们以多种方式描述运动的世界(如词汇、诗歌、画、音乐)。能说出一些常用的描述运动的词语和诗句。,3、知道如何科学描述物体的运动、静止;知道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1、知道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是一个运动的世界,能举例说明生活中一些常见的自然现象与运动的关系。,一、运动的世界,大爆炸形成的成千上万个星系,科学家通过观测发现,许多。</p><p>6、运动的描述运动的描述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一 教学目标一 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 一 知识与技能 1 知道机械运动的概念 知道参照物的概念 2 知道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 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会选择适当的参 照物描述物体的运动 3 能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 二 过程与方法 二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实例体验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2 在观察现象 研究物体运动的相对性过程中 培养学生。</p><p>7、第三节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速度的概念。知道速度是表示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知道它的定义、公式、符号和单位,知道它是矢量。2、理解平均速度,知道瞬时速度的概念。3、知道速度和速率以及它们的区别。过程与方法:1通过描述方法的探索,体会如何描述一个有特点的物理量,体会科学的方法,体验用比值定义物理量的方法2同时通过实际体验感知速度的意义和应用3让学生在活动中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说明平均速度的局限性4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逐渐领会瞬时速度与平均速度的关系,同时初步领略极限。</p><p>8、高一物理课时3 运动快慢的描述 速度 随堂测试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匀速运动就是匀速直线运动B、对于匀速直线运动来说,路程就是位移C、物体的位移越大,平均速度一定越大D、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越大,在其间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也一定越大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相等时间内的位移相等B.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都相等C.任意时间内的平均速度都相等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D.如果物体运动的路程跟所需时间的比值是一个恒量,则此运动为匀速直线运动3物体沿一条直线运动,下列。</p><p>9、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随堂练习1.下列物体运动的速度哪个大( )A蜗牛:1.5mm/s B炮弹:1000m/sC发射人造卫星的最起码速度:7.9km/s D火车:360km/h2.关于速度,下面的说法是正确的是( )A通过路程长的物体速度大B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时间少的物体速度大C单位时间内通过路程长的物体速度大D运动快的物体速度大3.对于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则 ( )A.任意2s内的位移一定等于1s内位移的2倍B.任意一段时间内的位移大小一定等于它的路程C.若两物体的速度相同,则它们的速率必然相同,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D.若两物体的速率相同,则它们的。</p><p>10、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典型例题例1 一列火车沿平直轨道运行,先以10m/s的速度匀速行驶15min,随即改以15m/s的速度匀速行驶10min,最后在5min内又前进1000m而停止.则该火车在前25min及整个30min内的平均速度各为多大?它通过最后2000m的平均速度是多大?分析 根据匀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算出所求时间内的位移或通过所求位移需要的时间,即可由平均速度公式算出平均速度.解答 火车在开始的15min和接着的10min内的位移分别为:s1=v1t1=101560m=9103ms2=v2t2=151060m=9103m所以火车在前25min和整个30min内的平均速度分别为:因火车通过最后2000m。</p><p>11、高一物理必修1 运动快慢的描述 速度同步练习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作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经过A点时的速度是3m/s,这表示物体在过A点前1s位移是3mB 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经过A点时的速度是3m/s,这表示物体在过A点前、后1s位移都是3mC 物体每1s的平均速度都相等的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D 作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就是平均速率2一辆汽车沿平直公路向前行驶,第1s内通过5m,第2s内和第3s内各通过20m,第4s内通过15m,则汽车在最初2s内以及0 4s内的平均速度各是多少?3一物体沿同一方向作直线运动,前一半时间以。</p><p>12、第三节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课前预习学案预习目标1.通过预习知道速度的意义、公式、符号、单位。2、能区别质点的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等概念。3、知道速度和速率的区别。4、会计算质点的平均速度,认识各种仪表中的速度。预习内容(一)坐标及坐标变化量位移是描述 变化的物理量一个人从A点出发沿直线到达C点后再返回到B点静止,如图,已知AC80m,BC30m,则他走完全程所通过的路程为_____,人的位移为_______,位移的方向为________.(二)速度定义:物理学中用 的比值称为物体的速度,通常用字母 表示,如果在时间t:表示 物理量,也就是描述。</p><p>13、运动的描述 二 运动的描述 学习目标 1 通过本章学习 了解质点 位移 速度 加速度等的意义 2 通过史实初步了解近代实验科学的产生背景 认识实验对物理学发展的推动作用 并学会用计时器测质点的速度和加速度 3 通过学。</p><p>14、运动的描述单元测试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下列运动物体可以视为质点的是()A裁判眼中的体操运动员(正在进行体操比赛)B火车从上海开往北京,在计算其行车的时间时C火车通过某一路标,计算所用的时间时D绕太阳公转的地球,研究其公转时2下列关于时间和时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节课45 min指的是时间B由郑州到北京的某次列车940开车,指的是时刻C在坐标轴上的每一坐标点表示的是。</p><p>15、1 / 5运动的描述本资料为 WoRD 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文章来源m“运动的描述”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要学的内容机械运动和参照物指的是物体的位置变化叫机械运动,其核心是参照物的选取,理解它的关键是结合实际生活经验来辨别那个是研究对象那个是参照物,本节课“运动的描述”是“运动和力”的第一节,这一节看似简单,但它却深深影响运动、运动和力、机械能的学习,因而理解本节的内容对后面的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二、学习目标及分析目标:1、知道什么是机械运动和参照物的概念。2、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