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编号:4829745]
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
教学准备。ng jiē r&#225。培养学生想象的能力。对于这些民间故事和神话故事学生以前有所了解。1.会认10个生字。默读课文。复述课文。让学生先读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学生)。【教学过程】。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Tag内容描述:<p>1、29.古诗两首教学点评课时:一课时 使用日期: 主备人:方玉梅 审核学校:塔桥小学 使 用 人: 学习目的:1、学认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2、背诵两首诗,体会诗中丰富的想象。学习重点:背诵两首诗,体会诗中丰富的想象。学习难点:能用自己的话叙述牛郎织女和嫦娥奔月的故事。学法指导:以读为主,以背带动阅读和理解。学习流程:一、导入新课:1、比一比,再组词。 乞( )独( )偷( )宵( )气( )烛( )愉( )霄( )2、对号入座1、七夕今( )看碧( )。(宵 霄)2、牵牛织女( )河桥。(渡 度)3、太阳( )( )地下山了。。</p><p>2、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试卷姓名:__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__一、基础知识:1、我能填,我会写:zhng zh rn sho hn zi yn xio gun gi( ) ( ) ( )(。</p><p>3、第八单元 29 古诗两首教学目标;1. 会认8个生字。2. 背诵两首诗,体会诗中丰富的想象。3. 能用自己的话讲讲牛郎织女和嫦娥奔月的故事。教学重点:1、2、3教学难点:2、3教学准备:学生:收集牛郎织女(包括乞巧节)和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及其它神话故事。教师:牛郎织女和嫦娥奔月神话故事的课件(展示故事主要情节,并教师配说对白。见后)第一节教学过程:一、 读本单元导语,了解本单元学习内容。(板书:神话故事、民间传说)二、 了解“乞巧节”,学“乞”。1. 引入课题:今天,我们学习29课古诗两首的第一首,齐读“乞巧”(“乞”三。</p><p>4、序号:73课题:24寓言两则上课时间:6月10日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能熟练运用。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懂得复述课文。3.创设情境,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4.了解寓言故事所包含的寓意:知道事物有它自身的发展规律,如果违反自然发展规律,强借外力,强求促成,反而会把事情弄糟。 教学重难点:了解寓言这种体裁,并掌握寓言的基本特点,基本能复述课文。了解寓言故事所包含的寓意。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 师:同学们喜欢看寓言故事吗?说说你自己曾经看过哪些寓意故事呢?2. 揭示。</p><p>5、女娲补天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写生字。能正确读写并理解“轰隆隆、塌下、露出、燃烧”等词语。2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展开想象,进行创造性复述,训练学生合理想象的能力。3体会神话神奇的想象,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教学重点:了解女娲为了拯救人类,怎样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把天补好的过程。教学难点:理解重点词义,读出课文的韵味;体会神话神奇的想象,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教学准备:课件、图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组图片雅安地震(播放课件。教师配乐、解读)2013。</p><p>6、人教版小学语文第6册第8单元 设计者:杨新跳 2014年56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案单元主题:民间故事和神化传说教材分析 第八单元围绕着“民间故事和神化传说”这一主题编排的 ,安排了古诗两首、西门豹、女娲补天是精读课文, 夸父追日 为略读课文 ,还安排了一个语文园地八。古诗两首是根据流传很广的神话故事写成的,想象丰富。西门豹讲的是西门豹巧施妙计,破除迷信,兴修水利的历史故事。女娲补天讲的是女娲为了拯救人类,冒着生命危险补天的故事。夸父追日讲的是夸父追赶太阳、长眠虞渊的故事。 教师在教学时,要酌情给学生提示一。</p><p>7、28.枣核教材分析:这是作家萧乾亲身经历的一件事。记述了“我”访美时,探望了一位旧时同窗好友,并带去了好友再三托付的几颗生枣核。他领“我”踏访他精致匀称的后花园。与他交谈中,才知道由于想家乡总布胡同院里那棵枣树,所以才托“我”带几颗枣核。“我”感受到了同窗好友怀念家乡,眷恋故土的真挚情感,由衷地感慨道:“改了国籍,不等于就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 文章以枣核为线索,写了一个美籍华人要几颗故乡的枣核试种,以寄托思乡之情的故事,反映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深厚的民族意识和丰富的民。</p><p>8、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练习一班级 姓名 一、 看拼音写词语。yng ji rn sho y lin gun gi rn yn x sho ( ) ( ) ( ) ( ) ( )hn zi p teng q do to qin wi mio wi xio( ) ( ) ( ) ( ) ( )y t yn xi qng x k bin t xn dio dn。</p><p>9、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教案一、教材简析 本组教材以“ 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为专题,选编了精读课文古诗两首西门豹女娲补天,略读课文夸父追日,选读课文除三害和一个语文园地。本单元主题内容浅显易懂,可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感受丰富的想象,培养学生想象的能力,增加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对于这些民间故事和神话故事学生以前有所了解,但对于其中的一些自然现象和常识性知识理解上有些偏颇。教师在教学时,要酌情给学生提示一点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的知识,特别是对神话传说,要让学生明白,它们并非现实生活的科学。</p><p>10、第八单元24 寓言两则教学目标: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结合生活实际领悟寓意,懂得做事要脚踏实地、不可急于求成以及双方为了一点利益互不相让,可能会导致两败俱伤的道理。教学重、难点:认读字词,理解字词义和课文内容。懂得做事要脚踏实地、不可急于求成以及双方为了一点利益互不相让,可能会导致两败俱伤的道理。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习揠苗助长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同学们喜欢看寓言故事吗?我们从上学到现在。</p><p>11、20122013学年三年级(下)语文测试卷(八)学校 姓名 班级 座号 第一部分 基础积累与运用一、 看拼音,写词语。(6分)二、最佳选择。(4分)镇静 安静 普遍 普通(1)立安遇见敌人,一下愣住了,不过他马上( )下来,应付敌人。(2)我爷爷是个( )的退休工人,但他十分关心厂里的事。耐心 细心 仔细(3)每当同学们做错了事,老师总是( )地教导我们。(4)我们做完作业,要( )地检查。三、修改病句。(6分)1.我们要爱护时间。2.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个又一个许多感人的故事。3.他们在阳光下度过了一个快乐的夜晚。</p><p>12、28枣 核大拇指汤姆(节选)从前有一个贫穷的樵夫,夫妻俩生下了一个小男孩。孩子生下后身体相当健康强壮,但个头却比大拇指大不了多少,所以他们叫他大拇指汤姆。他做事总是有条不紊,令父母很满意。有一天,樵夫准备到树林里去砍柴,他说:“我真希望有一个人能帮我把马车赶去,这样我就快多了。”“嗨,爸爸!”汤姆叫道,“我来帮你,我会按你的要求及时把车赶到树林里的。”樵夫大笑起来,说道:“这怎么可能呢?你连马的缰绳都够不着呢。”汤姆说道:“只要妈妈把马套好,我就待在马的耳朵里,告诉它往哪条路走。”爸爸只得答应:“。</p><p>13、28*枣核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会认10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折、涨”。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过程与方法1默读课文,首先明白“枣核”指的是什么,然后弄清楚课文写了哪几件事情,表现了枣核怎样的品质。2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这个故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枣核的聪明和勇敢。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会认10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折、涨”。2默读课文,然后用自己的话复述这个故事。教学难点感受枣核的聪明和勇敢。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民间故事是充满幻想的故事,要么故事里的人物拥有特异功能,要么主人公是拟人。</p><p>14、28* 枣核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本课“核 妻”等10个生字,其中两个多音字“折 涨”培养主动识字的习惯。2.默读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复述故事。过程与方法:1.自主学习,默读课文,合作交流讨论关于枣核斗智斗勇的故事。2. 把握故事内容,复述课文。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枣核的聪明、勇敢,敢于与邪恶势力做斗争的精神。重点难点1.使学生透过对话和动作来领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2.通过重点句子的分析,感受人物的反抗黑暗势力的可贵品质。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交流,导入新课。1.同学们,今天我们来认识一。</p><p>15、28 枣核一、为加下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枣核(h h) 勤快(qn qng ) 折腾(zh zh) 困住(kn ki)二、 形近字组词。核( ) 该( ) 梨( ) 犁( )折( ) 析( ) 牲( ) 姓( )因( ) 困( )三、把词语和解释连起来。衙役 古代装钱物的口袋。善罢甘休 衙门里的差役。钱褡 好好地了结纠纷,不再使事态持续下去。四、重点段落品析枣核这次不往别处蹦,一蹦蹦到了县官的胡子上,抓着胡子荡秋千。县官直喊:“快打!快打 !”衙役一棍子打下去,没打着枣核,却打着县官的下巴骨啦,把县官的牙都打了下来。满堂的人都慌了起来,跑上前去照。</p><p>16、28*.枣核课题枣核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本文讲了一个身体只有枣核那么大的小孩子,帮助父母干活,帮助乡亲们追回牲口、智斗县官的故事,表现了枣核的勤快、聪明。教学时,让学生先读文,再找出文中的过渡句,了解课文内容,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特点。学前准备1.预习课文,认读生字,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学生)2.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学习目标1.认识10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枣核的勤快和聪明;能复述故事。学习重点了解枣核的勤快和聪明,能复述故事。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一、板书课题,谈话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