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
也知道了动、植物等生物。知道升华和凝华现象。是因为植物的细胞中有( A )。你会将它们进行分类吗。一、动物分类。会游泳动物。第二章 观察生物。七年级科学上册《生物与非生物》说课稿10 浙教版。第二章观察生物。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 第二章 观察生物 单元检测。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Tag内容描述:<p>1、第一章第一章 单元测试题单元测试题 满分:满分:100 分分 时间:时间:90 分钟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一、选择题(每小题 2 2 分,共分,共 5252 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我们学会科学探究是为了( ) A、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B、当科学家 C、提高智商 D、得到好成绩 2、我国一角钱硬币的厚度大约是( ) A、2.4 微米 B、2.4 毫米 C、2.4 厘米 D、2.4 分米 3、一位中学生的质量最接近于( ) A、0.5 吨 B、5107毫克 C、5103克 D、500 千克 4、下列测量锥体高度的方法正确的是( ) 5、下列说。</p><p>2、1 浙江版七年级科学上册教案浙江版七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第二章:观察生物第二章:观察生物 2.12.1 生物与非生物生物与非生物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说出生物与非生物的主要区别。 2、说出动物和植物的主要区别。 3、观察蜗牛,学会描述其形态和生活习性。 4、学会使用放大镜。 重点难点:重点难点: 1、学会通过观察,去区分生物与非生物,动物和植物。 2、其中生物和非生物的区别让学生尽量的都列出,动物和植物的区别关键的 两点要强调。 课前准备:课前准备: 课见、一些动植物实物。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引入: 我们生存在地。</p><p>3、龙文教育您值得信赖的专业化、个性化辅导学校第四章 复习提纲第一节 物质的构成 1、定义: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2、性质:(1)分子很小。 (2)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3)分子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4)同种分子之间有斥力,不同种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3、气体分子之间空隙最大,液体分子次之,固体分子之间间隙比较小。4、扩散现象说明了一切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还能说明分子之间有空隙。分子的运动与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的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5、蒸发的微观解释:处于液体表。</p><p>4、第一章科学入门知识要点1. 科学是一门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他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的学科。在学习科学时应该多观察、多实验、多思考。2. 观察和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方法,也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3. 借助各种仪器的目的:使观察的范围更广,使判断更准确4. 测量是一个将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测量内容仪器国际单位常用单位长度刻度尺米(m)1千米=1000米、1米=100厘米=1000毫米1米=106微米=10 9纳米体积刻度尺量筒立方米(m3)1立方米=1000升、1升=1000毫升1毫升=1立方厘米质量天平千克(kg)1千克=1000。</p><p>5、初中科学七(上)期中试卷班级 姓名 学号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40分)1. 著名科学家牛顿从苹果落地现象出发,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他的发现最初来源于( )A. 观察B. 实验C. 调查D. 阅读2. 下图的哪种动物是卵生,用鳃呼吸的(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3.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下列措施中有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是( )A. 严格执行海洋伏季休渔制度B. 大量收集珍稀物种做标本C. 随意引进外来物种D. 对自然保护区随意开发4. 制作洋葱表皮装片时,盖上盖玻片的操作方法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p><p>6、浙教版七年级上册期末试卷科 学考生须知:1本科目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所有答案都必须做在答题卷标定的位置上,务必注意试题序号和答题序号相对应。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 分)1. 科学实验既要操作规范,更要保障安全。下列实验基本操作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A B C D2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A冰雪消融 B云开雾散 C燃放烟花 D吹肥皂泡3. 有关地形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形的变化全部源自地球内力作用的结果B地形的变化只发生在陆地上,海洋中没有C来自地球内部的力量会使得使地表变得高低起。</p><p>7、第第7 7节节 核能核能 1、原子是由什么组成? 2、原子核是由什么组成? 原子核 核外电子 质子 中子 卢瑟福提出的 原子核式结构 (每个电 子带一个负电荷) (每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 ) (不带电) 复习提问 不同种类的原子,其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是不同 的,同种原子其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不一定相同 原子的组成 原子种类类原子核核外电电子数 质质子数中子数 氢氢(H)101 氦(He)222 氮(N)777 氧(O)888 铁铁(Fe)263026 铀铀 (U235) 9214392 质子和中子的质量远大于电子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不一定所 有的原子 核内都有。</p><p>8、第一讲 感觉世界姓名 班号 【知识要点】一、五种基本感觉 视觉 眼听觉 耳嗅觉 鼻味觉 舌触觉 皮肤二、皮肤的感觉功能1.皮肤是人体最大的感觉器官,它有冷觉、热觉、触觉、痛觉等多种感觉功能。2.注意:冷热感受器并非感受物体温度的刺激,而是感受物体温度的变化。注意:皮肤的各个部位对各种刺激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如指尖,手背。三、鼻和嗅觉1.嗅觉的形成:气味鼻腔中的嗅神经末梢嗅神经大脑嗅觉。2.嗅觉的特点:(1)易疲劳 长时间,腥臭味闻不出。</p><p>9、太 阳 和 月 球 太阳是地球最重 要的近邻,你了解多 少?你能描述一下吗 ? 绿色太阳 太阳的年龄 约为45亿岁,正 处在它一生中的 中年时期。作为 太阳系的中心, 地球上所有生物 的生长都直接或 间接地需要它所 提供的光和热。 这是太阳在紫外 线波段的照片。 摄于1996年。 太阳( Sun) 在浩瀚的 宇宙中,太阳 谈不上有什么 特殊性。组成 银河系的有大 约两千亿颗恒 星,而太阳只 是其中中等大 小的一颗。但 对太阳系而言 ,太阳则是一 个有着巨大影 响并占支配地 位的天体。 数字太阳 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一颗恒星(Star);它是一颗自。</p><p>10、www.zk5u.com中考资源网第一章 科学入门第一节 科学在我们身边1、科学要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他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的一门学科。2、我们要多观察,多实验,www.zk5u.com中考资源网多思考,运用科学方法和知识,推动社会进步,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3、科学技术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科学技术也给人类带来负面影响。第二节 实验和观察1、观察和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方法。2、在很多情况下,单凭www.zk5u.com中考资源网我们的感官进行观察还不能对事物作出可靠的判断。因此我们经常要借助于一些仪器和工。</p><p>11、七年级上册科学一、二章实验探究题训练1某同学欲用密绕法测量一根长为L的细铜丝的直径,他的实验步骤如下:A将细铜丝拉直,用刻度尺测出细铜丝的长度LB用刻度尺测出圆铅笔杆上铜丝绕成线圈的总长度LC用铜丝的长度除以铜丝排绕在笔杆上的圈数n,即得细铜丝的直径dD将细铜丝紧密排绕在圆铅笔杆上E数出排绕在圆铅笔杆上的细铜丝线圈的圈数n(1)以上步骤中,没有必要的步骤是______,错误的步骤是______,还缺少的步骤F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应是______。(3)。</p><p>12、肂蚈螇羈膄蒁蚃肇芆蚇蕿肆荿葿袈肆肈节袄肅芀蒈螀肄莃莁蚆肃肂薆薂肂膅荿袁肁芇薄螇膀荿莇蚃膀聿薃蕿腿膁莅羇膈莄蚁袃膇蒆蒄蝿膆膆虿蚅螃芈蒂薁螂莀蚇袀袁肀蒀螆袀膂蚆蚂衿芄葿蚈袈蒇芁羆袈膆薇袂袇艿莀螈袆莁薅蚄袅肁莈薀羄膃薃衿羃芅莆螅羂莈薂螁羂膇莅蚇羁芀蚀薃羀莂蒃袁罿肂蚈螇羈膄蒁蚃肇芆蚇蕿肆荿葿袈肆肈节袄肅芀蒈螀肄莃莁蚆肃肂薆薂肂膅荿袁肁芇薄螇膀荿莇蚃膀聿薃蕿腿膁莅羇膈莄蚁袃膇蒆蒄蝿膆膆虿蚅螃芈蒂薁螂莀蚇袀袁肀蒀螆袀膂蚆蚂衿芄葿蚈袈蒇芁羆袈膆薇袂袇艿莀螈袆莁薅蚄袅肁莈薀羄膃薃衿羃芅莆螅羂莈薂螁羂膇莅蚇羁芀蚀。</p><p>13、甘蔗 蔗糖 水 蔗糖和水等物质是由什 么构成的呢? 甘蔗汁 1、用放大镜观察一块方形蔗糖,你看到了什么? 2、将方形蔗糖碾碎后,再用放大镜观察,你又 看到了什么? 3、将碾碎后的蔗糖放入水中,再用放大镜观察, 你还能看到蔗糖吗?蔗糖是否消失? 原来这些小颗粒在水中可以被 分成更小的微粒,即使用普通显 微镜也看不到,我们把这些微粒 叫做 分 子。 1、蔗糖是否消失了?怎样证明呢? 2、既然蔗糖还在水里,为什么看不到了呢? 氧气由 构成 酒精由 构成 水由 构成水分子 酒精分子 氧气分子 物质由分子构成 以后的学习将知道有些物质不。</p><p>14、浙教版(新)七年级上册科学物理部分一、 科学就在我们身边:科学就是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它们相应答案的学问. 如大家熟悉的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 瓦特发明了蒸汽机等. 学习科学的方法: 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积极实验。 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环节。测 量:是一个将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二、长度的测量:1、 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m),其他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um),纳米(nm)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106微米=109纳米 1毫米=103微米 1微米=103纳米2、长度。</p><p>15、浙教版(新)七年级上册科学物理部分一、 科学就在我们身边:科学就是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它们相应答案的学问. 如大家熟悉的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 瓦特发明了蒸汽机等. 学习科学的方法: 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积极实验。 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环节。测 量:是一个将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二、长度的测量:1、 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m),其他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um),纳米(nm)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106微米=109纳米 1毫米=103微米 1微米=103纳米2、长度。</p><p>16、第一章科学入门第一节科学并不神秘科学要研究各种 ,寻找它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学习科学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解释和预测各种事物、现象及其变化。2、科学研究是从 开始的。第二节走进科学实验室1、科学实验室包括实验准备室(仪器室)和实验操作室(实验室)2、实验室仪器和试剂的存放点必须符合环境要求(如温度、湿度、光线与通风情况等)。实验室仪器和试剂被存放于实验仪器柜子内,并按不同的用途有序摆放,特殊的具有危险性的试剂或器材还必须按其规定要求存放于规定地点。3、烧伤或烫伤: ;被化学试剂灼伤: 4、闻任何一种气。</p><p>17、第二章:观察生物第一节:生物与非生物1、蜗牛的相关知识:蜗牛是腹足纲的软体动物,整个身体分为:壳(具保护作用)、足(在腹部)、触角(两对上长下短)、眼(在长触角顶端)、口(内有齿舌)。蜗牛具有触觉(触角部位最灵敏)、嗅觉、视觉,但无听觉;食物主要为植物的根、叶和叶芽,因此对农作物的危害较大,所以是农业的害虫。2、生物与非生物:最大的区别是有无生命。生命活动动物植物岩石汽车感 觉运 动摄取食物吸收氧气排出废物生 长生 殖3、动物与植物(1)动物和植物都属于生物两者最大的区别是:营养方式不同。动物:由于细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