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同步测试[编号:9458250]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同步测试
3.物体在月球上受到的重力是它在地球上受到的重力的1/6。A.60千克 B.10千克。A.运动的物体。B.静止的物体。C.任何物体。D.地球上的任何物体。B.物体高速运动时不容易停下来。C.物体只有在不受力时才有惯性。A.只有静止不动的物体才能做参照物。B.只有运动的物体才能做参照物。D.研究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时。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同步测试Tag内容描述:<p>1、4.3地球的绕日运动(2)1我们生活中的很多现象,往往蕴涵了科学知识。下列现象中,与地球公转无关的是 ( )A正午时,学校操场上旗杆的影子总是指向北方,且在不同季节长短不同B学校在冬季和夏季采用不同的作息时间,夏季起床时间要比冬季早C小明凌晨从床上爬起来观看欧洲杯足球赛现场直播D杭州四季分明,春暖、夏热、秋凉、冬冷2地球上一年四季昼夜等长的地方是 ( )A赤道上B北回归线上C南回归线上D南北回归线之间3. 2011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纪念日,全国各地举行了各种庆祝活动。在当天的活动中,下列四个城市中白昼最长的城市是(。</p><p>2、4.1 太阳和月球(1)1太阳是一个炽热的 ( )A气体星球 B. 固体星球C液体星球 D岩石星球2根据以前对太阳黑子数量变化的观察记载,1987年是太阳活动谷年,1990年是太阳活动峰年。请你预测2004年后遇到的第一个峰年是 ( )A2006年 B. 2008年C2010年 D2012年3太阳的大气层从内到外依次是 ( )A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B日冕层、光球层、色球层C色球层、日冕层、光球层D色球层、光球层、日冕层4太阳活动对地球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下列现象中,与太阳活动是否强烈没有关系的是 ( )A发生日食现象B地球上的短波通讯受到干扰C到达地面的紫外线辐射增强D。</p><p>3、3.3 重力对应学生用书P108P109 1重为1牛的物体可能是(D)A一块砖 B一头牛C一支钢笔 D两个鸡蛋2关于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下列示意图正确的是(C)3物体在月球上受到的重力是它在地球上受到的重力的1/6,一中学生在地球上的重力是588牛,当他到月球上时,其质量是(A)A60千克 B10千克C9.8牛 D588牛4没有重力,下列现象不会发生的是(D)A成熟的苹果不会落向地面B茶杯里的水倒不进嘴里C飞扬的灰尘永远留在空中D用力将鸡蛋扔在地上不破5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正确的是(D)A因为g9.8牛/千克,所以1千克就等于9.8牛B重力是物体本身的固有属性C无论在地球。</p><p>4、2.2声音的产生和传播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B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C宇航员们在月球上也可以直接用口语交谈D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慢些2钓鱼时不能大声喧哗,因为鱼听到人声会被吓走,这个现象可以说明 ( )A只有空气能传播声音B空气和水都能传播声音C水不能传播声音D声音在任何条件下都能传播3发生地震等地质灾害时,被困在建筑废墟中的遇险者,可以通过敲击就近的铁质管道来向外界求救。这主要是利用了铁管可以 ( )A传声 B传热C导电 D通风4锣发声的时候,用手按住锣面,锣声就会消失。</p><p>5、3.4牛顿第一定律(1)1牛顿第一定律适用于 ( )A运动的物体B静止的物体C任何物体D地球上的任何物体2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科学家运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是 ( )A直接观察得出结论B间接观察得出结论C多次定量观察得出结论D在定性实验的基础上经过科学的推理得出结论3关于力和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不受力时,就一定静止B物体只要运动,就一定受到力的作用C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D物体速度改变时,一定受到力的作用4如图是小明自创的“大炮”示意图。当瓶内产生的气体增多时,瓶塞会水平向右冲出,若此时所有外力全部消失,瓶塞将 ( )A立。</p><p>6、3.4牛顿第一定律(2)1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静止时不容易推动,所以物体在静止时比在运动时惯性大B物体高速运动时不容易停下来,所以物体速度越大,惯性越大C物体只有在不受力时才有惯性D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跟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无关2开车系安全带;司机为节省燃油,在汽车要进站时,提前关闭油门;锤头松了,把锤柄的一端在物体上撞击几下,锤头就能紧套在锤柄上;跳远运动员都是助跑一段距离才跳;人踩到西瓜皮上会滑倒。上述事例巾,利用了惯性的有________(填序号)。3站在静止汽车上的乘客,当汽车突然启。</p><p>7、3.1 机械运动(1)1关于参照物的选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静止不动的物体才能做参照物B只有运动的物体才能做参照物C参照物的选择可以是任意的,但应有利于问题的研究D研究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时,必须选择地面或地面上不动的物体作为参照物2观察图甲可知,汽车在做____直线运动;观察图乙中苹果下落时的频闪照片(频闪照片是照相机每隔相等的时间拍摄的一组照片,以反映物体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可知,苹果在做____________3李白在望天门山一诗中写道:“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作者在这两句诗中先后选择的参照物是 ( )。</p><p>8、2.3耳和听觉(1)1听觉感受器位于 ( )A鼓室 B前庭C半规管 D耳蜗2我们能够听见声音,产生听觉的位置是 ( )A耳朵 B鼓膜C耳蜗 D听觉中枢3下列有关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耳中的鼓膜有产生振动、放大声音的功能B听小骨在耳蜗中,它的作用是将信息传人大脑C耳蜗中的液体是产生听觉的地方D耳有保持身体平衡的作用4某些人会晕船,其主要原因是 ( )A小脑失去平衡B耳蜗内的感受器因受到强烈刺激而过敏C体质衰弱D半规管和前庭内的感受器因受到强烈刺激而过敏5放爆竹和礼花时,若你在一旁观看,最好张开嘴或捂住耳朵、闭上嘴。这种做法主要是为了( )A。</p><p>9、3.7压强(2)1有些公共汽车配备逃生锤,遇到紧急情况时,乘客可以用逃生锤打破玻璃逃生,为了更容易打破玻璃,逃生锤外形应选择图中的 ( )2下列事例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 ( )3太极拳是很好的强身健体运动。图甲姿势换成图乙姿势时,人对水平地面的 ( )A压力变大,压强不变 B压力变大,压强变大C压力不变,压强变小 D压力不变,压强变大4下列动物的器官中,具有增大压强的功能的是( )5把吹胀的气球压在一根大头针上,稍一用力气球就被刺破。而用同样大小的力把它压在大量的大头针上,气球却安然无恙(如图所示),这是因为( )A气球受到的压力。</p><p>10、2.6透镜和视觉(1)1如图所示是6个透明的玻璃元件,其中属于凸透镜的是______。2判断下图方框中各是什么光学元件,并完成光路图。3完成下图中的光路图。4关于透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经过凸透镜的两条光线不可能相交B凸透镜只对平行光线有会聚作用C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因此通过凸透镜的光都一定会聚在焦点D焦点到透镜光心的距离叫焦距5冰遇火融化,但远在2000多年前,我国古人却能“削冰取火”:他们将冰磨成一种冰镜,然后使太阳光射过这枚冰镜后,会聚于干草上的一点,以此点燃干草取火。这种冰镜应磨削成 ( )A凸面镜B凸透镜C凹面。</p><p>11、4.3地球的绕日运动(1)1下列属于公转特点的是 ( )A公转方向是绕着地轴自西向东旋转B公转一周的时间约24小时C公转使地球上产生了昼夜交替D公转过程中,地轴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2引起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的原因是 ( )A地球是不透明的球体B. 地球斜着身子不停地公转C. 地球一刻不停地自转D地球被厚厚的大气层包围3在北半球北回归线以北,观察当地人们居住的房子,会发现房子的大门、阳台和主卧室一般朝( )A东 B南C西 D北4北京时间2011年9月29日晚,“天宫一号”发射升空。发射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显示正确的是 ( )5小红同学发现:在阳光。</p><p>12、2.5光的反射和折射(2) 1到游泳池游泳时会有这样的体验:游泳池的浅水区看上去好像很浅,但一脚踩下去会有一种“踏空”的感觉。这是因为游泳池的实际深度比看上去要深,其原因是 ( ) A发生了光的折射 B发。</p><p>13、2.4光和颜色(2) 1如图所示,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在光屏上自a到b依次出现了七色排列的光带,这叫做______现象。经三棱镜不能再色散的光叫做______光,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单色光混合而成的光叫做______光。 2。</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