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政治七年级上苏教版2.6.1己所不欲[编号:61535]
政治七年级上苏教版2.6.1己所不欲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教 学 目 标 课 堂 学 习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和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含义和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养成善解人意的良好品德和习惯 2、帮助学生理解爱心是博大的。勿施于人 学习难点。[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引导学生理解和体会。
政治七年级上苏教版2.6.1己所不欲Tag内容描述:<p>1、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新复 授习 课 名称: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教 学 目 标 课 堂 学 习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和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含义和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学习“将心比心、推己及人”的换位思考方式,养成善解人意的良好品德和习惯 2、帮助学生理解爱心是博大的,但爱心是建立在分清是非基础上的,分清是非后的爱心才更加可贵和真实可靠 3、教育学生从关心帮助周围的人做起,培养良好的公德意识 知 能 识 力 目标 1、理解和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含义 2、学会换位思考 3、懂得友善不只在于认识更在于行动 。</p><p>2、第 6课 第一框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学案 苏教版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理解和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含义。 2、学会换位思考。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理解和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含义和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学习“将心比心,推己及人”的换位思考方式。 学习重点: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学习难点: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一、预习与检查: 1、能否做到“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关键在于我们在对待他人时能否做到 、 。 2、“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的基本含义: 提出预习疑问。 二、合作与展示: 课堂导入:非洲某个国家,白人。</p><p>3、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教学 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理解和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含义。 2、 学会换位思考,懂得人与人之间需要友善相处。 过程与方法 认识法、操作法、集体讨论法 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理解和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含义和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学习“将心比心,推己及人”的换位思考方式,养成善解人意的良好品德和习惯。 教学重点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教学难点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教学方法 集体讨论法、阅读法、探究法 教 具 多媒体 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生活在线( 教材 讨论 1:读了“生活在线。</p><p>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一, 教材依据:江苏人民出版社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第六课 二, 设计思想: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提高教学效率,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积极开展探究性学习。 三,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引导学生理解和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现实 生活中的意义 ,学习“将心比心,推己及人 ”的换位思考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只有人与人之间友善相处,才能建设和谐社会。 能力目标 学会换位思考,懂得人与人之间需要友善相处。 知识目标 理解和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 人”的含义,学会“将心比心推己。</p><p>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检测练习 一、 选择题: 1、 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理解错误的是( ) A. 应该事事都要忍让 重和友善的态度 2、 在孔子看来,“爱人”就要做到( ) 让所有的人爱自己、关心自己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推己及人,设身处地为他人考虑 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 A. B. C. D. 3、同学之间要做到“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就应该( ) 败大家共享 自己宽恕 4、我们常说的“将心比心”“设身处地”指的是( ) 要善于比较鉴别 对待事物能换位思考 站在对方的立场体验和思考问题 自己不愿干的事情让别人来干 A. B. C. D. 5、。</p><p>6、第二节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第一课时 换位思考 一 选择题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要别人去做 要留给他人一份 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 想办法给他人 ) 为自己想 在他人位置上思考问题 换位思考就是要做到克服偏激或走极端的( ) 果发生了,我们应( ) 求共识。 问不管 不让步 心比心,设身处地为别人考虑,深入对方 的 内心世界,它既是一种理解,也是一种关爱。换位思考的实质是( ) 能与人为善 入对方的内心世界 想人所想,理解至上。 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的名言是( ) 施于人 敏发现自己手中的有破损,当递到别人。</p><p>7、第二节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要点提示】 1、 学会换位思考就是要克服偏激和走极端的思维习惯,多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这对于团队精神的形成是十分重要的。 2、 为什么要相互支持:在生活中,每个人都不能脱离他人而存在,个人的力量总是单薄的,一个人无力去解决生活中的所有问题;任何人都离不开别人的帮助。 3、 如何做到人与人相互支持:应当学会和善待人,懂得关心他人,多考虑别人的感受,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不祈求回报,真心希望别人生活得更好;以实际行动助人。 【自主学习】 第 1课时 一、单项选择题: 1、 新学期发新书时,。</p><p>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理解和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含义和意义。 【过程与方法】 通过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的小事,深刻的理解和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引导学生理解和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含义和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学会“将心比心,推己及人”的换位思考方式,养成善解人意的良好品德和习惯。 2、帮助学生懂得并能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会融洽人际关系,缓和社会矛盾 ,构建和谐社会。 教学重点: “将心比心,推己及人” 教学难点: “己所不欲,。</p>
【政治七年级上苏教版2.6.1己所不欲】相关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