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学课件
临床上表现为异常的精神活动。精神症状是异常的精神活动。但是异常的精神活动不完全等于精神症状。研究精神症状及其产生机制的科学称之为精神疾病的症状学。研究精神症状及其产生机制的科学称之为精神疾病的症状学。精神症状学。精神症状的概念。精神症状 异常精神活动的表现。
症状学课件Tag内容描述:<p>1、赵朋,天津医科大学 精神医学教研室,精神病学,精神障碍的症状学,前言,病因与发病机制,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生物学侧面,心理学侧面,德国著名精神病学家F.Fish曾指出“每一新的科学都包含着关于物质组合较简单形式的规律,但是也有不能完全用以往的科学来解释的自己的新规律。我们决不能把生物学降低为物理学和化学,也不能完全用神经生理学的方法来解释心理学。”,正常与异常的精神活动 纵向比较 横向比较 背景分析,精神障碍的症状学(symptomatology)又称精神病理学(psychopathology),精神症状的共同特点: 1.症状的出现不受患者意识的。</p><p>2、精神疾病的症状学 symptomatology of mental disorder,精神症状学,是初学者进入精神世界的敲门砖; 是老医生探索精神奥秘的金钥匙。,精神障碍症状学,概述 精神活动是人脑的正常机能,异常的精神活动是人脑机能障碍的表现。异常的精神活动通过人的外显行为表现出来,如异常的语言、书写、动作等,这就是我们下面要讲到的。 有关概念 精神障碍:是人脑受到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发生病理、生理变化或功能损害,出现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等精神活动异常。,精神症状:这些异常的心理精神活动通过人的外显行为,如:言谈、书写、表情、动作等表。</p><p>3、精神病症状学,一、概述,精神活动是大脑生理功能的具体表现,当大脑功能出现异常时,临床上表现为异常的精神活动,精神症状是异常的精神活动,但是异常的精神活动不完全等于精神症状。 每个医生都要记住,患者的人格常常影响其精神症状的表现,每个患者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精神症状的确定,需要采用“个别化”或“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原则,不能千篇一律的简单对待。 精神症状不一定都具有病理意义,如入睡时的幻觉,正常人也可以体验到。判断精神症状是否具有病理意义取决于症状持续的时间和频率。有时单独出现的症状不一定有病理意义,。</p><p>4、症状学:呼吸困难,定义,指病人主观上有空气不足或呼吸费力的感觉,而客观上表现为呼吸频率、深度和节律的改变,病人用力呼吸,可见呼吸肌参与呼吸运动,严重者可呈端坐呼吸及发绀。,基本类型,一、肺源性呼吸困难 二、心源性呼吸困难 三、中毒性呼吸困难 四、血源性呼吸困难 五、神经精神性与肌病性呼吸困难,第一节、肺源性呼吸困难,定义: 指由于呼吸器官(包括上呼吸道、支气管、肺、胸膜)病变、纵隔病变、胸廓运动以及呼吸功能障碍等所致,三种表现形式:,(一)吸气性呼吸困难 由于上呼吸道狭窄所致。 (二)呼气性呼吸困难 由于肺组织。</p><p>5、4/18/2019,常见症状,南方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心血管内科 张培东,4/18/2019,诊断学(diagnostics):是运用医学基本理论、 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对疾病进行诊断的一 门学科 基本内容:问诊、症状和体征、体格检查、实 验室检查、辅助检查,4/18/2019,问诊(inquiry):医师通过对患者或有关人员 的系统询问而获取病史资料的过程 症状(symptom):患者病后对机体生理功能异 常的自身体验和感受 体征(sign):患者的体表或内部结构发生可 察觉的改变,4/18/2019,【意义】 疾病 症状,病理、病生改变,线索,两者并非一一对应,4/。</p><p>6、精神障碍的症状学,第一部分 概述,精神障碍是以心理(精神)活动(指感知觉、记忆、思维、情感、意志活动)异常为主要表现的一大类障碍。按照心理活动的不同,和心理过程的异常表现特点,应用医学概念将它们概括为感知障碍、记忆障碍、思维障碍、情感障碍和意志障碍等类别。这些不同特点的各种障碍,又分别有它特殊的、具体的临床表现,即称之为某种精神症状。,精神活动包括: 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认知过程是人们获取和运用信息的过程,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言语和想象等。 人在认识世界时,总是伴随着某种态度并产。</p><p>7、精神疾病症状学,湖南省脑科医院,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李梅枝,内容提要,第一节 概 述 第二节 常 见 精 神 症 状,概 述,精神症状:是异常的精神活动,通过人的外显行为如言谈、书写、表情、动作行为等表现出来。,判定精神活动是否病态: 纵向比较:即与过去一贯表现相比,精神状态的改变是否明显。 横向比较:即与大多数正常人的精神状态相比,差别是否明显,持续时间是否超过一般限度。 结合当事人的心理背景及当时的处境具体分析与判断。,概 述,精神症状的本质:是大脑功能障碍的表现。必定有其物质基础,只是严重程度与性质不一。大致上,。</p><p>8、精神病症状学,一、概述,精神活动是大脑生理功能的具体表现,当大脑功能出现异常时,临床上表现为异常的精神活动,精神症状是异常的精神活动,但是异常的精神活动不完全等于精神症状。 每个医生都要记住,患者的人格常常影响其精神症状的表现,每个患者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精神症状的确定,需要采用“个别化”或“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原则,不能千篇一律的简单对待。 精神症状不一定都具有病理意义,如入睡时的幻觉,正常人也可以体验到。判断精神症状是否具有病理意义取决于症状持续的时间和频率。有时单独出现的症状不一定有病理意义,。</p><p>9、精神疾病的症状学,2013-09,精神障碍的症状学,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常见精神症状 感知觉障碍 思维障碍 注意障碍 记忆障碍 智能障碍 情感障碍 意志行为障碍,概述,异常的精神活动通过人的外显行为如言谈、书写、表情、动作行为等表现出来,称之为精神症状。 研究精神症状及其产生机制的科学称之为精神疾病的症状学,又称精神病理学。,1. 纵向比较。即与其过去一贯表现相比较,精神状态的改变是否明显。 2. 横向比较。即与大多数正常人的精神状态相比较,差别是否明显,持续时间是否超出了一般限度。 3.应注意结合当事人的心理背景和当时的处境。</p><p>10、精神症状学,福州神经精神病防治院 邓泓,09:15,1,概 述,症状学是精神科的基础 就如诊断学是临床医学的基础一样,09:15,2,纵向比较 横向比较 背景分析,精神科医生必须具备两项能力 客观地、精确地收集临床资料的能力 将患者作为一个独立个体来考虑的能力,概 述,精神症状的特点,不受病人意识的控制 难以通过转移令其消失 与周围客观环境不相称 社会功能损害,09:15,4,精神活动及精神现象的组成,意识,09:15,5,09:15,6,感觉(sensation)大脑对客观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所产生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如光、声、色、气味、冷、热、软硬等,知觉是客观。</p><p>11、第三章 精神障碍症状学,精神疾病诊断依据,可靠的病史 仔细的精神检查(症状) 排除性检查,第一节 概述,1、症状及症状学(精神病理学) 定义 2、精神异常判别原则 3、精神症状总的特点 4、精神检查方法及原则,如何确认心理症状?,面谈:-合作的病人 通过询问和倾听病人的描述、倾诉,来获得其病态的想法和内心体验 观察:-合作及不合作的病人 言谈、表情或情绪变化、动作行为等,第二节,常见精神症状,认识过程障碍,第一单元,一、感知障碍,(一)感觉障碍 1、感觉过敏 感觉阈降低,对外界各种低强度的剌激的感受性增高,以至于不能忍耐。 光。</p><p>12、Symptoms and signs of the kidney and urinary system,Slide 2,Symptoms and signs of the kidney and urinary system,Alterations in urine composition (haematuria, proteinuria, bacteriua, leucocyturia, calculi) Disorders of Micturation (frequency, urgency, dysuria, incontinence, retention) Disorders of Urine volume (oliguria, anuria, polyuria) Loin dull pain(pyelonephritis, obstruction ), renal colic(acute obstruction) Oedema (hypoalbuminaemia, salt and water retention) Symptoms of Uraemia (nausea, v。</p><p>13、神经病学(Neurology),神经病症状学,广西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神经病学教研室,第一章 绪 论,一、神经病学的任务 研究神经系统疾病和骨骼肌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病理、症状、诊断、预后、治疗和预防 有别于精神病学,二、神经病学的历史与发展,一百多年前从内科学分支出来 近来分出神经外科学、儿童神经病学、围产期和新生儿期神经病学、老年神经病学 随着疾病谱的改变,神经病学显得越来越重要,脑研究由宏观、大体深入到细胞、亚细胞乃至分子、基因水平,还将深入到基因所表达蛋白的水平 与其它神经科学派生学科的发展起着互相推动互相。</p><p>14、第二章精神疾病的病因及症状学,郎 玮,学习目标 掌握常见精神疾病症状的概念 熟悉常见精神疾病症状的临床表现及其评估意义。 了解精神疾病的病因。,第一节 精神疾病的病因,1.生物因素 2.心理因素 3.社会因素,1.生物因素,1)遗传因素 2)神经发育异常 3)感染因素 4)躯体疾病因素 5)毒物,2.心理因素,人格特征 心理应激因素,3、社会因素,环境因素;社会上、环境中应激事件的影响。 文化因素:民族文化、社会风俗、宗教信仰、生活习惯等有着密切的关系,第二节精神疾病的症状学,异常的精神活动通过人的外显行为如言谈、书写、表情、动作行为等表现。</p><p>15、意识障碍,定义: 人对周围环境及自身状态的识别和觉察能力出现障碍。 高级神经中枢功能的综合活动发生障碍。,意识障碍,分类: 嗜睡 病理性倦睡,唤醒后可正确回答问题和反应; 意识模糊 出现定向力障碍; 谵妄 兴奋性、NS急性活动失调; 昏睡 强烈刺激唤醒,答非所问; 昏迷 严重意识障碍,意识丧失,不能唤醒,无自主运动。,昏迷 (coma),病因,全身性疾病 急性感染 心血管疾病 内分泌与代谢障碍 水、电解质平衡紊乱 外源性中毒 物理因素,颅脑疾病: 炎症 脑血管疾病 肿瘤 癫痫 外伤,病因与诊断要点,伴随症状 发热:如重症急性感染、脑出血、。</p><p>16、第十章 精神障碍症状学,精神疾病诊断依据,可靠的病史 仔细的精神检查(症状) 排除性检查,第一节 概述,1、症状及症状学(精神病理学) 定义 2、精神异常判别原则 3、精神症状总的特点 4、精神检查方法及原则,如何确认心理症状?,面谈:-合作的病人 通过询问和倾听病人的描述、倾诉,来获得其病态的想法和内心体验 观察:-合作及不合作的病人 言谈、表情或情绪变化、动作行为等,第二节,常见精神症状,认识过程障碍,第一单元,一、感知障碍,(一)感觉障碍 1、感觉过敏 感觉阈降低,对外界各种低强度的剌激的感受性增高,以至于不能忍耐。 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