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感染诊治
深部真菌感染的诊断和治疗进展 真菌的概念 • 真菌(fungus) 是一类没有叶绿素、不能自 制养料、以寄生或腐生的方式生活的低等 动物。ICU侵袭性真菌感染 经验性治疗。侵袭性真菌感染(IFI) 系统真菌感染 (SFI)。中国重症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IFI) 诊断标准与治疗指南。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治进展。
真菌感染诊治Tag内容描述:<p>1、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治策略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 侵袭性真菌感染(IFI) 系统真菌感染 (SFI) n系统真菌感染指穿透人体浅表组织侵犯正 常情况下保持无菌状态的人体深部组织的 真菌感染 ( Systemic mycoses are defined as infection that invade beyond the superficial surfaces into tissues that are normally sterile.) Clinical Microbiology Review, 1997, Vol 10, p 477 侵袭性真菌感染(IFI) 系统性真菌感染(SFI) n区别于浅表性真菌感染 如:表皮、甲板、毛发、黏膜 n特点为深部真菌病 n内脏感染:肺、肝、脾、脑、肾、。</p><p>2、深部真菌感染深部真菌感染 高危因素的探讨及诊治对策高危因素的探讨及诊治对策 1 前前 言言 抗真菌的发展已经经历了一条崎岖的道路,达到 了令人鼓舞的水平。 仅在20年前我们对霉菌和抗真菌还缺乏兴趣和 了解。在此后不到十年中,AIDS病就将我们从婴 儿尿布疹带入到成人的食道炎和鹅口疮。 现在,医生对念珠菌、隐球菌病、组织胞浆菌 病、球孢子菌病和毛霉菌病这些词不再陌生。 2 真菌作为重要的院内病原菌,尤其 在ICU内急剧的发展,已经对危重病医 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近年,在ICU中非中性粒细胞减少的 患者,真菌感染一直显著上升。 3。</p><p>3、深部真菌感染与治疗 吴菊芳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 深部真菌感染 l 引起深部真菌感染的病原学 l 发病和诱发因素 l 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表现 l 深部真菌感染的诊断 l 各类抗真菌药物简述 l 深部真菌感染的抗菌药物选用 深部真菌病 l各脏器、皮下组织、皮肤(除表皮外) 、粘膜由真菌引起的感染深部真菌病 l表皮、毛发、甲床(角质层)真菌所致 感染浅部真菌病 病原菌 l致病性真菌组织孢浆菌、球孢子菌、 类球孢子菌、皮炎芽生菌、着色真菌、 足分支菌、孢子丝菌等 l条件致病性真菌念珠菌、隐球菌、曲 霉、毛霉属、放线菌、奴卡菌。</p><p>4、深部真菌感染的诊断和治疗进展 真菌的概念 真菌(fungus) 是一类没有叶绿素、不能自 制养料、以寄生或腐生的方式生活的低等 动物。真菌属真核动物,有明显的核膜,而 细菌无明显的核膜。真菌的适应能力很强, 自然界几乎到处都有。 大自然中有真菌30余万种,引起人类疾病的 致病真菌及条件致病真菌有280余种。 真菌的分类 真菌按形态分为霉菌(mould) 和酵母(yeast )两类。 霉菌的菌落有羊毛状、绒毛状、粉状、蜡 状等不同形态,且为多细胞,有菌丝和孢子 。包括曲霉、青霉、镰刀霉。 酵母菌的菌落如干酪样,为单细胞,无菌丝 。念珠菌和隐球菌属此。</p><p>5、1 For internal use only 真菌病的诊治 重症医学科 肖恩 2 For internal use only 内容 真菌细胞结构及形态 侵袭性真菌病简介 侵袭性真菌病的诊断 常见真菌病的流行病学及诊断治疗 常用抗真菌药物的分类 3 For internal use only 细胞壁:葡聚糖 棘白菌素类: 科赛斯 米卡芬净 细胞质:P450酶 唑类: 氟康唑 伊曲康唑 伏立康唑 细胞膜:麦角固醇 多烯类: 两性霉素B 两性霉素B脂型 DNA 抗代谢药: 氟胞嘧啶 真菌的细胞结构 Courtesy of K. Marr, FHCC, Seattle, USA 抗真菌药物的作用机制 核苷类似物 -(1,3)-D-葡聚糖 麦角固醇 多烯 氮唑类 真。</p><p>6、ICU侵袭性真菌感染 经验性治疗,目 录,ICU患者IFI的流行现状 ICU患者中IFI的诊治应更积极 经验性治疗,ICU患者IFI治疗首选 卡泊芬净, IFI经验性治疗的首选,-2-,Martin GS et al. N Engl J Med. 2003;348(16):154654,52.1%,37.6%,4.6%,1979年至2000年 真菌菌血症的发病率显著增加,革兰氏阴性菌 革兰氏阳性菌 真菌,-3-,念珠菌血症的死亡率 远高于细菌菌血症,Wey SB et al. Arch Intern Med. 1988;148:26425. Gudlaugsson O et al. Clin Infect Dis. 2003;37:11727.,19831986,19972001,57%,12%,61%,19%,88对配对研究对象,108对配对研究对象,3。</p><p>7、1,真菌感染的临床意义 及研究进展,2,概 念,真菌(Fungi)是微生物中一个大类,为不含叶绿素的真核细胞,具有细胞壁和真正的细胞核,以寄生或腐生方式生存。,3,真菌是院内感染常见微生物,院内感染的7.5% 血液感染的第四位 肿瘤病人发病率为8% 严重创伤、烧伤病人高达16% 死亡率达55%-70%,4,美国国立院内感染检测(NNIS)1980-1990,院内真菌感染增加2倍 念珠菌属占ICU分离致病菌第4位 外科病人发生率增加最明显,5,ICU中系统性真菌感染明显增加,严重疾病 接受免疫抑制性治疗 (抗肿瘤或抗排异化学药物) 住ICU时间延长 广谱抗生素 血管内导管。</p><p>8、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治策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 翁心华,2019,-,1,侵袭性真菌感染(IFI) 系统真菌感染 (SFI),系统真菌感染指穿透人体浅表组织侵犯正常情况下保持无菌状态的人体深部组织的真菌感染 ( Systemic mycoses are defined as infection that invade beyond the superficial surfaces into tissues that are normally sterile.),Clinical Microbiology Review, 1997, Vol 10, p 477,2019,-,2,侵袭性真菌感染(IFI) 系统性真菌感染(SFI),区别于浅表性真菌感染 如:表皮、甲板、毛发、黏膜 特点为深部真菌病 内脏感染:。</p><p>9、ICU真菌感染的现状和诊治,北京儿童医院急救中心 钱素云,-,2019,1,真菌分类,共12万种,与人类疾病有关的有270种。 根据致病性分: 致病性真菌:组织胞浆菌、球孢子菌、类球孢子 菌、皮炎芽生菌、着色真菌、足分 支菌、孢子丝菌等。 条件致病性真菌:念珠菌属、隐球菌、曲菌、毛 霉菌、放线菌、奴卡菌属等。 深部真菌病中,条件致病性真菌占重要地位,2019,-,2,真菌感染的现状,-,2019,3,真菌感染:危险逐渐增加,流行病学资料: 1995年1998年美国49家医院进行了为期3年的研究,对院内获得性血液感染的所有病例进行监测,结果显示念珠菌在院内。</p><p>10、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吕晓菊,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治进展,吕晓菊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感染性疾病中心 博士、二级教授、博导 卫生部合理用药专委会抗菌药物组专家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分会 细菌与真菌病学组 委员 中国药学会抗生素专委会委员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制定专家库成员 四川省感染病分会委员、省感染病医师协会常委 美国微生物学会(ASM)会员 中国抗生素杂志 编委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编委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编委 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编审专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新药、卫生部重大项目评审专家,侵袭性真菌感染 诊断技术 治疗策略,侵袭性真。</p><p>11、中国重症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IFI) 诊断标准与治疗指南,中国重症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治指南 工作组 2006-11-18,内容,国外指南参考 国内指南参考 工作组成员 指南框架 指南分工 时间进度表,前 言,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s,IFI)的发病率明显上升。 IFI也日益成为导致器官移植受者、恶性血液病和恶性肿瘤患者以及其他重病患者的死亡原因之一。 为了规范我国重症患者IFI的诊断和治疗,中国重症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工作组将参照欧美国家的相关诊断和治疗指南,并结合中国国情,制订出中国重症患者的IFI的诊断标准和治疗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