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觉与行为
项目七 知觉与行为。知觉与行为。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感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刺激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2.感觉与知觉的关系。实验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从感觉与知觉开始的。都要以感觉和知觉作为基础。必须首先研究感觉与知觉。感觉与知觉。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
知觉与行为Tag内容描述:<p>1、项目七 知觉与行为,学习目标: 了解知觉的四个特征 能解释同一个事物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看法的原因 了解主要的知觉错误以及规避方法 列出凯利归因理论中的三个维度 比较海德、凯利和韦纳三种归因理论的异同 了解归因中的主要偏差 了解印象管理在组织中的基本运用,案例导入: 游客和售货员的知觉差异,知觉和行为,请想象你是一家公司的经理,有这样一个早晨:给你带孩子的保姆病了,你太太又不能请假。因此,你只得给邻居打了好几个电话,为照料三岁多的孩子作安排。你抓起一杯牛奶往外赶时,你家的小狗又绊了你一跤,你不得不去换掉溅满牛。</p><p>2、知觉与行为,第 4 节,一知觉的基本概念,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 从组织行为学的角度解释,知觉是个体为了对自己的环境赋予意义而解释感觉、印象的过程。,1.感觉,感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刺激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包括: 外部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 内部感觉:运动觉(动觉) 平衡觉(静觉) 内脏觉(机体觉),2.感觉与知觉的关系,联系:都是当前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两者都是感性认识统一过程中的环节。由于二者的密切联系,通常把二者合称为“感知”。 区别:个别和整体的关系。,3知觉的基本特征,1。</p><p>3、第四节,知觉与行为,一、感觉与知觉,感觉剥夺实验1954年,加拿大麦克吉尔大学的心理学家首先进行了“感觉剥夺”实验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从感觉与知觉开始的。一切较高级与复杂的心理活动,都要以感觉和知觉作为基础,即在感觉与知觉所获得的材料的基础上才能产生。因此,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必须首先研究感觉与知觉。,感觉与知觉,感觉是直接作用于人们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或个别部分在人脑中的反映。知觉是直接。</p><p>4、知觉与行为,姓名:孙昶宁 学号:200907060010 班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知觉与行为,本节导读: 知觉的一般概念 影响知觉的因素 知觉的类别 社会知觉,一、知觉的一般概念,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体现为“事物在人脑中留下什么样的印象”。,二、知觉的特征,1、选择性:为了清晰反映对象,人们总是从众多事物中被动或主动地分出知觉对象。 2、理解性:人们的感知是根据自。</p><p>5、第六章 组织中的知觉,郑久华,一、知觉 1、含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时,人脑产生的对刺激物整体属性达到反映。 感觉:个别属性 知觉:整体属性,知觉的种类,1、物体知觉:即以物或事为对象的知觉,成为物体知觉。包括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 2、社会知觉:即以有关人或团体特性的知觉或对人的知觉,包括对个人的知觉、人际知觉和自我知觉。,知觉的基本特征,1、知觉的选择性,2、知觉的整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