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人人文库网! | 帮助中心 人人文档renrendoc.com美如初恋!
人人文库网

质量事故处理规定

质量问题和质量事故处理规定。质量事故处理制度。质量事故处理制度。质量事故处理管理规定。规范质量事故的报告、调查和处理工作。适用于本公司所有自制产品的质量事故处理。企业质量事故处理办法。第一条、为加强公司质量管理。并应立即报公司质量管理处和技术处进行现场调查后研究确定事故处理方案。

质量事故处理规定Tag内容描述:<p>1、质量问题和质量事故处理规定020100625下发执行版本日期发布说明编制人审核人批准人质量问题和质量事故处理规定1 目的为了加强项目的质量管理,规范质量问题和质量事故处置的行为,减少质量原因造成的损失和影响程度,防止质量问题和质量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规定。2 范围本规定适用于中石化与三菱化学合资15万吨/年双酚A项目、6万吨/年聚碳酸酯项目、9万吨/年丁基橡胶项目、润滑油系统提高产品质量技术改造项目建设过程所发生的质量问题和质量事故的处理。3 定义3.1 质量问题和质量事故3.1.1 质量问题或质量事故是指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由。</p><p>2、质量事故处理制度1 总则为加强对质量事故的管理,公平、公正、合理地处理质量事故,特制定本制度。2 职责质量事故由公司不合格品评审小组负责仲裁处理,质量部负责组织质量事故的分析与上报。3 质量事故分类质量事故是指在产品制造或使用过程中,由于出现质量问题,给企业或顾客造成一定经济损失、社会信誉损失或危及人身安全的事件。质量事故按经济损失大小或社会信誉损失程度划分为重大质量事故、严重质量事故和一般质量事故三类。3.1 重大质量事故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为重大质量事故:a. 产品在制造过程中,由于质量问题,在同一工序,因同。</p><p>3、质量事故处理管理规定1.目的:为加强公司质量管理,完善质量责任制,规范质量事故的报告、调查和处理工作,为客户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制定本规定。2. 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所有自制产品的质量事故处理。3. 职责:3.1质量事故直接责任者:负责产品质量事故的及时、如实汇报,并全力配合产品质量事故的调查。3.2事故发生部门经理:负责确认质量事故调查处理报告的事故内容及性质,并及时转交给质检部。3.3质检部经理:负责组织对产品质量事故进行进一步详细的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提出处理意见。3.4管理者代表:负责对重大产品质量事故处理。</p><p>4、企业质量事故处理办法第一条、为加强公司质量管理,完善质量责任制,规范质量事故的报告、调查和处理工作,从而提高企业的信誉和声誉,实现公司的质量方针和目标,为用户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制定本办法。第二条、质量事故是指企业在生产和经营活动中,因产品质量、工艺质量、生产作业质量和服务质量未满足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行业标准、规范或设计文件,合同规定的要求,造成的经济损失、财产损失、信誉损失、停工返工和退赔的责任事故。第三条、本规定适用于公司所属各部门及个人。第四条、对质量事故的管理,要严格执行“三不放过。</p><p>5、精选资料安徽电力建设第一工程有限公司中电投盘陀山风电场工程质量事故处理管理制度2015-10-21发布 2015-10-22实施中电投盘陀山风电场工程质量事故处理管理制度批准:审核:编制: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安徽电力建设第一工程有限公司中电投盘陀山风电场项目部2015 年 10 月 20 日可修改编辑目 录1 目的12 定义13 质量事故分类14 质量事故的报告及处理程序25 附录3精选资料1 目的为有效加强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安徽电力建设第一工程有限公司中电投盘陀山项目(以下简称“本项目”)工程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议,防止质量突发事件的发生,使得质量保证体。</p><p>6、质量事故处理制度一、 项目部必须采取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严防质量事故的发生。二、 质量事故发生后严禁项目部私自进行处理,并应立即报公司质量管理处和技术处进行现场调查后研究确定事故处理方案,并报建设监理单位和设计单位惊醒审核。三、 方案审核通过后项目部必须严格按照处理方案的要求对事故进行处理,处理完成后应同时报公司质量管理处和技术处、建设监理单位、设计单位进行现场验收,并应同时报质量监督站进行备案。四、 质量事故发生后,项目部必须严格认真调查事故发生的原因,坚持处理质量事故“三不放过”的原则,对相关责。</p>
【质量事故处理规定】相关DOC文档
质量问题和质量事故处理规定.doc
质量事故处理制度.doc
质量事故处理管理规定.doc
企业质量事故处理办法.doc
质量事故处理管理制度.doc
质量事故处理制度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