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药物
第十七章 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药。第21章 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药物 Drugs Used in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第18章 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 药物。概述 心力衰竭的概念 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 心力衰竭的治疗原则 常用药物 正性肌力药。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
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药物Tag内容描述:<p>1、第十七章 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药第一节 强心苷类地高辛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一、药理作用1.正性肌力作用 加强心肌收缩性,表现为心肌收缩最高张力升高和最大缩短速率提高,使心肌收缩有力而敏捷。2.负性频率作用 可减慢窦房结频率。主要与药物引起迷走神经兴奋有关。3.对电生理特性的影响(1)自律性:治疗量降低窦房结自律性,提高普肯耶纤维自律性。(2)传导性:减慢房室结传导。(3)有效不应期:缩短心房及普肯耶纤维有效不应期。4.对心电图的影响 治疗量可引起T波幅度减小、压低甚至倒置,ST段鱼钩状降低(弓),随后PR间期延长。亦可见QT。</p><p>2、第二十三章 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药物 Drugs of Treating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第一节 概述 一、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学,各种病因引起的多种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适当静脉回流下,心排出量绝对/相对减少,不能满足机体、组织所需的一种病理状态,同时它又是一种超负荷心脏病,心肌收缩/舒张功能下降,最终致体/肺循环淤血,称为CHF。,心肌病变,心脏前、后负荷,交感神经系统激活,CHF的病理生理学机制,5,心脏重构 (Cardiac remodeling),定义: 在心脏损伤或在血液动力学的应激反应时,由于分子和基因表达的变化,导致心脏的大小、形。</p><p>3、第21章 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药物 Drugs Used in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CHF ) 是一种多原因多表现的“超负荷心肌病”,此时心脏不能将静脉回心血量充分地排出,而造成动脉系统供血不足及静脉系统淤血,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故又称为慢性心功能不全(chronic cardiac insufficiency) (一) CHF时的病理生理学变化:,概述,心 肌 病 变,心脏前、后负荷,交感神经系统激活,(扩血管药),(利尿药),(正性肌力药物) (ACEI),概述,(二)药物作用环节及分类: 1. 正性肌力药物 1)强心苷。</p><p>4、抗慢性心功能不全(心衰)药,授课教师 金满文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药理学系,第 25 章,2014年10月,Drugs used for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myocardial disfunction (heart failure, CHF),本章要求,1.基于HF的病理生理过程,了解哪些环节是或可能是药物的治疗靶点。 2.掌握治疗HF的药物分类及各类的主要药物。 3.基于心衰的分期(ABCD),了解AC期的治疗用药。,2/84,定义:心力衰竭(心衰)是由于任何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导致心室充盈或射血能力受损的一组复杂临床综合征,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和乏力(活动耐量受限),以及液体潴留(肺淤血。</p><p>5、第二十章 抗充血性心力衰竭药,Key points 1. 了解心衰时的病理生理。 2. 掌握强心苷药物(地高辛)的强心作用、作用机制、临床适应症及主要不良反应和心脏毒性的防治。 掌握ACEI类和-受体阻断药治疗心衰的机制, 以及其他血管扩张药物和利尿药治疗心衰的机制及应用注意。,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CHF): 在适当的静脉回流下,心排出量减少,不能满足机体需要的一种病理状态。 实质:超负荷心肌病,概 述,慢性心衰症状,肺淤血 呼吸困难(劳力性、端坐) 肝淤血 上腹饱胀、黄疸、心源性肝硬化 消化道淤血 食欲、恶心、呕吐 。</p><p>6、复 习 1. 一线抗高血压药的分类及代表药? 2. 利尿药降压机制?,第18章 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 药物,目的要求,1.掌握强心苷的作用、用途、不良反应。 2.熟悉ACEI、利尿药、受体阻断药在治疗心衰中的作用。 3.了解其它抗心功不全药在心功不全中的应用。,概述 心力衰竭的概念 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 心力衰竭的治疗原则 常用药物 正性肌力药 :苷类与非苷类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药:ACEI 利尿药 受体阻断剂 扩血管药,概 述,一、心力衰竭的概念 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心输出量绝对或相对不足,不能满足全身组织代谢需要的一种病理状态。 。</p><p>7、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中医一附院内一科 李忠业,心衰治疗发展史,表3. 1980、1990、2000年上海地区2178例心力衰竭患者病因分布 - 不同病因在3个年度住院患者中的构成比(%) - 1980年 1990年 2000年 - 风湿性瓣膜病 46.8 24.2* 8.9* 冠心病 31.1 40.6 55.7 高血压 8.5 10.3 13.9# 扩张型心肌病 6.0 6.9 7.5 其他 7.6 18.0 14.0。</p><p>8、第二十三章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药物DrugsofTreatingCongestiveHeartFailure 主讲人 第一节概述一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学 各种病因引起的多种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 适当静脉回流下 心排出量绝对 相对减少 不能满足机体 组织所需的一种病理状态 同时它又是一种超负荷心脏病 心肌收缩 舒张功能下降 最终致体 肺循环淤血 称为CHF 心肌病变 心脏前 后负荷 交感神经系统激。</p><p>9、第15章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药,Company Logo,概述,充血性心力衰竭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CHF) 慢性心功能不全 Chronic Cardiac Insufficiency,表现组织血流不足、体循环和肺循环淤血,收缩性心衰和舒张性心衰,Company Logo,1,Company Logo,Company Logo,概述,一、CHF时心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