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的光合作用
有机物从哪里来 第五章第一节植物的光合作用 主要内容 1 光合作用探究史 海尔蒙特实验 2 探究阳光与有机物的关系 3 有机物的 加工厂 4 光合作用的过程 请你来参与 光合作用探究史 1648年 一位比利时的科学家海尔蒙特。探究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绿色植物通过气孔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时。
植物的光合作用Tag内容描述:<p>1、第三章 植物的光合作用一、英译中(Translate)161、heterophyte 2.、autophyte 3、photosynthesis 4、chloroplast 5.、thylakoid 6.、Photosynthetic membrane 7、chlorophyll 8、carotenoid 9、c。</p><p>2、1 植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物光合作用的发现 课题第一节 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 课型自学+交流+检测实施时间 星期三 总课时 1 分课时 1 主备人 审核 人 学习目标: 1、 举例说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发现的过程 2、说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过程 学习重难点:1、举例说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发现的过程 2、说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过程 学习过程: 一、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1、光合作用的概念:绿色植物利用 ,把 和 合成为贮存了能量的 ,同时释放 的过程。 二、观看课本中 P89 的材料一,完成下面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实验:范海尔蒙特在 100 kg 干燥的土。</p><p>3、第五节 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1.(净)光合速率及表示单位 (Pn) 指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的CO2吸收量或干物质积累量来表 示。 CO+ HO 光 叶绿体 (CHO) O CO2吸收量 干物质积累量 O2释放量 mol CO2m-2s-1 mgDWdm-2h-1 molO2m-2s-1 玉米:46-63;高粱:55;甘蔗:42-49; 小麦:17-31 2光合生产率 photosynthetic productivity 也称为净同化率 (NAR,net assimilation rate)指每天 每平方米叶面积积累干物质的克数(gDWm-2d-1),是表示 田间作物光合生产能力的常用方法。它比光合速率低,因 为已去掉呼吸等消耗。 作物一般为 :4-6 gDWm-2d-1,高可达16 gD。</p><p>4、第三节 植物的光合作用一、教学目标1、通过光合作用的实验和对光合作用结果的分析和总结,掌握光合作用的定义和式子。2、通过植物怎样光合作用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所给予的信息进行筛选的能力。3、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培养对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光合作用的定义和式子 , 难点:光合作用实验(1)的教学三、教学准备1、检测淀粉:碘酒 淀粉 米汤 土壤浸出液2、制定淀粉的材料:小白菜。把小白菜放在暗处24小时,选择一片叶子,一半用黑纸遮住,实验前强光下2小时。3、一块小黑板:绿叶在光下制。</p><p>5、第3 章 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光合产物运输答案一、名词解释1. 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吸收光能、同化CO2和H2O、制造有机物质并释放O2的过程。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原初反应、电子传递和光合磷酸化)和暗反应(CO2同化)。2. 原初反应:是光合作用起始的光物理化学过程,包括光能的吸收、传递与电荷分离,即天线色素吸收光能并传递给中心色素分子,使之激发,被激发的中心色素分子将高能电子传递给原初电子受体,使之还原,同时又从原初电子供体获得电子,使之氧化。3. 光合链:也称光合电子传递链,是指存在光合膜上、一系列互相衔接着。</p><p>6、第一节 植物的光合作用,海尔蒙特实验,思考:1、使柳树重量增加的有机物是从哪里来的? 2、海尔蒙特的实验证明了什么?忽略了什么?,阅读:,第1节 植物的光合作用,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绿色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2)、知道光合作用离不开光。,2、能力目标:,(1)、学会有关光合作用实验的一些基本技能。 (2)、通过探究实验,分析、推导、归纳出光合作用的知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进一步明确生物圈中的人和动物与绿色植物的密切关系,生发保护植物、爱护环境的情感。,阳光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探。</p><p>7、第七节 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植物的光合作用受内外因素的影响,而衡量内外因素对光 合作用影响程度的常用指标是光合速率。 一、光合速率及表示单位 光合速率通常是指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的CO2吸收量或O2的释 放量,也可用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上的干物质积累量来表示。 CO+ HO 光 叶绿体 (CHO) O CO2吸收量 干物质积累量 O2释放量 红外线CO2气体分析仪 改良半叶法 氧电极法 mol CO2m-2s-、 mgDWdm-2h-1 molO2dm- 2h-1 1molm-2s-1=1.58mgdm-2h-1 通常测定光合速率时没有把呼吸作用(光、暗呼吸)以及呼吸释 放的CO2被光合作用再固定等因素考虑在。</p><p>8、课时训练(九)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限时:30分钟)|基础达标|1.2018临沂在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时,黎明同学对实验过程和结果的分析错误的是()图K9-1A.甲是为了消耗掉叶片中原有的淀粉B.丙中b烧杯中的酒精可溶解叶绿素C.丁中叶片滴加碘液后c遮光部分变蓝D.实验结论是绿叶在光下能制造淀粉2.光合作用的发现是众多科学家不断实验探索的结果,下列有关实验的表述,正确的是()图K9-2A.海尔蒙特的实验说明,柳树生长增重的物质来自土壤和水B.普利斯特利的实验证明,植物每时每刻都能更新污浊的空气C.萨克斯的实验中,照光后的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p><p>9、第五节第五节 碳碳 同同 化化 植物利用光反应中形成的NADPH和ATP将CO2转化 成稳定的碳水化合物的过程,称为CO2同化或碳同化 。 根据碳同化过程中最初产物所含碳原子的数 目以及碳代谢的特点,将碳同化途径分为三类 : C3途径(卡尔文循环) 基本途径,所有植物必经之路 C4途径(四碳二羧酸途径) CO2固定的分支,C4植物特有 CAM途径(景天科酸代谢途径) CO2固定的分支,CAM植物特有 C3途径 C4途径CAM途径 固定CO2 CO2 CO2 糖 一.C3途径 1946年,美国加州大学放射化学实验室的卡尔文 (M.Calvin)和本森(A.Benson)等人采用了两项新技术 : (。</p><p>10、第三章 植物的光合作用(试卷)姓名:曹晓青 学号:20091052143 同组人:溪树梅、李学梅、曹艳梅、陈以相、黄桂林一、 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每个光合单位中含有几个叶绿素分子。( )A、100200 B、200300 C、250300 2、C3 途径是由哪位植物生理学家发现的?( )A、MitchellB、Hill C、Calvin 3、类胡萝卜素对可见光的最大吸收峰在( )A、蓝紫光区 B、绿光区 C、红光区 4、PSI的光反应属于( )A、长波光反应 B、短波光反应 C、中波光反应 5、高等植物碳同化的二条途径中,能形成淀粉等产物的是( )A、C4 途径 B、CAM 途径 C、。</p><p>11、植物的光合作用1做“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时,实验结果显示叶片见光部分遇到碘液变成了蓝色,这说明A叶绿体是生产有机物的“车间”B叶片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的主要器官C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D叶绿体能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2把叶片放入酒精隔水加热的目的是A溶解淀粉B将淀粉煮熟C把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D使淀粉分解3早春时节,海棠叶片还没有完全长出,却可以开出娇艳的花朵。请推测这些花瓣中有机物的主要来源A花瓣进行光合作用合成的B根从土壤中吸收并运输到花瓣的C树皮进行光合作用合成的D叶在上一年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4在探究“绿叶。</p><p>12、第三节 植物的光合作用一、教学目标1、通过光合作用的实验和对光合作用结果的分析和总结,掌握光合作用的定义和式子。2、通过植物怎样光合作用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所给予的信息进行筛选的能力。3、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培养对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光合作用的定义和式子 , 难点:光合作用实验(1)的教学三、教学准备1、检测淀粉:碘酒 淀粉 米汤 土壤浸出液2、制定淀粉的材料:小白菜。把小白菜放在暗处24小时,选择一片叶子,一半用黑纸遮住,实验前强光下2小时。3、一块小黑板:绿叶在光下制。</p><p>13、植物的光合作用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光反应与暗反应;2、C3途径与C4途径;3、光系统;4、反应中心;5、光合午休现象;6、原初反应;7、磷光现象;8、荧光现象;9、红降现象;10、量子效率;11、量子需要量;12、爱默生增益效应;13、PQ循环;14、光合色素;15、光合作用;16、光合作用单位;17、反应中心色素;18、聚光色素;19、激子传递;20、共振传递;21、解偶联剂;22、水氧化钟;23、希尔反应;24、光合磷酸化;25、光呼吸;26、光补偿点;27、CO2补偿点;28、光饱和点;29、光能利用率;30、光合速率;31、C3-C4中间植物;32、光。</p><p>14、photosynthesis),第四章 植物的光合作用,因此深入探讨光合作用的规律,揭示光合作用的机理,使之更好地为人类服务,愈加显得重要和迫切。,人类面临四大问题,人口急增 食物不足 资源匮乏 环境恶化,依赖 光合生产,1771年,英国化学家 Priestley 观察到, 植物有净化空气作用 1779年,荷兰的J.Ingenhousz 证实, 植物只有在光下才能净化空气 1782年, 瑞士的J.Saussure 用化学方法证明,CO2是光合作用必需的, O2是光合作用的产物,二、光合作用的发现,光合放氧共老鼠和蜡烛,第二节 叶绿体及叶绿体色素,一、叶 绿 体及其发育,二、叶绿体色素,1 分类,。</p><p>15、第1节植物的光合作用,柳2.3kg 土90kg,79kg,89.94kg,1642年 海尔蒙特(比利时)实验,柳苗增重76.7千克 土壤仅减少了0.06千克。,一、探究阳光与有机物的关系,1:暗处理,2:选叶遮光,3:光照3-4h,4:酒精脱色,5:清水漂洗并染色,6:清水冲洗并观察,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前,为什么要将天竺葵进行暗处理? 为什么要对一片完整的叶部分遮光? 将叶片放到酒精中加热的目的是什么? 为什么要用酒精而不是水煮叶片来脱色呢? 为什么隔水加热酒精而不能用火直接加热? 绿叶在酒精中脱至什么颜色时,停止加热?,思考,实验结果,变蓝,没有变。</p><p>16、专题三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11讲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考点一 光合作用,考 点 聚 焦,叶绿体,叶绿体,光能,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气,有机物,光能,下降,加强,考点二 有关光合作用的探究实验,让叶内的淀粉运走耗尽,叶绿素,蓝,不变蓝,淀粉,暗处理,酒精脱色,氧气,吸收二氧化碳,未变蓝色,蓝,二氧化碳,考点三 运用光合作用原理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方法和措施,考点四 绿色植物参与对生物圈的作用,碳氧平衡,真 题 探 源,典例分析,B,C,易错警示,D,精 题 巧 练,B,合理密植,叶绿素,金鱼藻,b和f,有叶绿体,减少水分的散失,淀粉;植物光合作用需要水,左,变蓝。</p><p>17、七年级生物导学案 学案序号: 主备人: 使用人: 班级:________ 小组:__________ 姓名:_______ 教师评价:_____ 第二单元 第一章 第三节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学习目标】1、了解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及其意义。2、通过探究实验,阐明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阐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能产生氧气;阐明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原料。3、知道光合作用的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重点难点】1、 重点:光合作用条件、产物;光合作用的场所,原料。2、难点: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的方法;实验变量的分。</p><p>18、植物的光合作用1温室栽培可不受季节、地域限制,为植物的生长发育提供最适宜的条件,有利于提高作物品质和产量。在封闭的温室内栽种农作物,以下哪种措施不能提高作物产量A增加室内二氧化碳浓度B增大室内昼夜温差C增加光照强度D采用绿色玻璃盖顶2(2018福建)下图是用天竺葵验证光合作用的相关实验步骤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步骤在黑暗中耗尽叶片中的二氧化碳Bb步骤用黑纸从上下两面遮住叶片同一部分Cd步骤用碘液染色,叶片遮光部分将变蓝色D该实验可以验证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3(2018绥化)从“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可以观。</p><p>19、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人们对光合作用的研究开始于17世纪。此后的几百年间,人们一直坚持不懈地进行研究。到19世纪80年代,美国科学家因其在研究光合作用方面的突出贡献,获得了诺贝尔奖。光合作用被称为地球上最重要的光化学反应。,小资料,3个经典的实验,17世纪,范海尔蒙特的实验 18世纪,普利斯特莱的实验 20世纪,希尔的实验,17世纪,范海尔蒙特的实验,.你能描述该实验的过程吗? .计算:柳树增加的质量是多少? 而土减少的质量是多少? .柳树增重的原因是什么? .本实验的结论是什么?,80kg,100g,水,植物是从水中而不是从土壤中得到营。</p><p>20、第五章 植物的光合作用复习题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光反应( light reaction)与暗反应(dark reaction ):光合作用中需要光的反应过程,是一系列光化学反应过程,包括水的光解、电子传递及同化力的形成;暗反应是指光合作用中不需要光的反应过程,是一系列酶促反应过程,包括CO2的固定、还原及碳水化合物的形成。2、C3途径(C3 pathway )与C4途径(C4 pathway ):以RUBP为CO2受体、CO2固定后的最初产物为PGA的光合途径为C3途径;以PEP为CO2受体、CO2固定后的最初产物为四碳双羧酸的光合途径为C4途径。3、光系统(photosystem, PS ):由不同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