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教学资料
第十一章被子植物 本章重点 掌握被子植物的一般特征和分类原则 了解检索表的使用方法 掌握双子叶和单子叶植物纲的特征及重点科属的特征 识别常见植物 掌握解剖 观察 描述 检索 鉴定植物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5 了解关于。掌握双子叶植物茎的形态、初生结构及形成次生结构的过程。了解单子叶植物茎的结构特点。
植物学教学资料Tag内容描述:<p>1、第2节茎,本节重点,掌握双子叶植物茎的形态、初生结构及形成次生结构的过程;了解单子叶植物茎的结构特点;了解茎的形态结构与生理功能之间的辩证关系。,3.2.1茎的生理功能输导、支持、贮藏、繁殖等,3.2茎,3.2.2茎的形态,茎的外形圆柱状:常见方柱状:如紫苏、薄荷唇形科植物三角柱状:莎草科、一些仙人掌科植物等扁茎:如昙花、竹节蓼、扁担藤多棱柱状:仙人柱,3.2茎,具节和节间节上长叶和芽,3。</p><p>2、4.2雄蕊的发育,本节内容要求重点掌握。4.3.1花药的发育(成熟花药的结构)4.3.2小孢子的形成(减数分裂)(略讲)4.3.3花粉粒的形成和形态结构4.3.4花粉败育和雄性不育(略讲),雄蕊的发育过程,雄蕊是由雄蕊原基发育而来的,经顶端生长和原基上部有限的边缘生长后,原基迅速伸长,上部逐渐增粗,不久即分化出花药和花丝两部分。,花药的发发育过程,花粉囊,4.2.1花药的发育,花药中部。</p><p>3、3植物细胞的繁殖,细胞繁殖是通过细胞分裂的方式实现的。植物细胞分裂方式有三种:有丝分裂mitosis无丝分裂amitosis减数分裂meiosis细胞周期cellcycle:细胞从一次分裂结束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所经历的全过程。,第2章植物细胞和组织,分裂间期,细胞分裂期(M期),复制期(S期):DNA合成期,染色质复制加倍,细胞周期,3.1有丝分裂mitosis(核分裂过程),有丝分裂(胞。</p><p>4、第4章种子植物的繁殖器官,本章教学内容,1了解和掌握花的基本构成2掌握花药和花粉粒的结构,了解小孢子的形成过程3掌握胚珠的发育和胚囊的形成,胚囊的结构特点4掌握双受精过程及生物学意义,了解开花、传粉和受精过程5掌握种子和果实的形成过程,种子的结构和果实的主要类型,了解种子和果实对传播的适应,种子植物的繁殖,1.繁殖的类型繁殖:由旧个体产生新体的现象叫繁殖。营养繁殖(vegetativepropag。</p><p>5、百合科Liliaceae,1 主要特征,(1)多为草本,具根状茎、鳞茎、球茎。 (2)叶互生,少数对生或轮生,有时退化成鳞片状。 (3)花两性,辐射对称,常3基数;花被花瓣状,裂片常6,排成2轮; 雄蕊常6,子房上位,通常3室而为中轴胎座。 (4)蒴果或浆果。,百合鳞茎,卷丹花纵切,本科约240属,近4000种,广布全世界,但主产于温带和亚热带地区。 我国有60属,约600种,各省均有分布,以西南部最盛。 百合科是百合纲中的1个大科,一般分为11或12个亚科,有的系统将百合科分为若干个不同的科,或把一部分植物归入其他的科。,2.分类和分布,3. 经。</p><p>6、第十一章被子植物 本章重点 掌握被子植物的一般特征和分类原则 了解检索表的使用方法 掌握双子叶和单子叶植物纲的特征及重点科属的特征 识别常见植物 掌握解剖 观察 描述 检索 鉴定植物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5 了解关于。</p><p>7、第三章种子植物的营养器官 学习内容 1根 2茎 3叶 4营养器官间的相互联系 学习目标 1 了解根 茎叶各器官的结构与功能和生长环境的相互关系2 了解根尖的分区 各区形态结构与功能的一致性3 掌握双子叶植物根和茎的初生。</p><p>8、植物标本采集与制作 腊叶标本的采集制作和保存 腊叶标本 经过采集 加工 消毒处理 能长期保存的植株片段或整体 腊叶标本的采集 制作和保存 一 植物标本的采集1 采集工具采集袋标本夹 吸水纸枝剪小铲采集记录签 本 号。</p><p>9、第4章种子植物的繁殖器官 本章教学内容 1了解和掌握花的基本构成2掌握花药和花粉粒的结构 了解小孢子的形成过程3掌握胚珠的发育和胚囊的形成 胚囊的结构特点4掌握双受精过程及生物学意义 了解开花 传粉和受精过程5掌。</p><p>10、4.5种子和果实,4.5.1种子的形成和结构胚受精卵胚乳受精的极核种皮珠被,种子,(1)胚的形成双子叶植物胚的发育(荠菜):,顶细胞,(一)种子的形成和结构,单子叶植物胚的发育(小麦),胚,(2)胚乳的发育,有三种发育方式:核型细胞型沼生目型,核型胚乳的发育,细胞型胚乳的发育,沼生目型胚乳的发育,(3)种皮的形成,种皮由珠被发育而成。胚、胚乳发育的结果使胚珠体积增大。</p><p>11、11.4.3石竹亚纲Caryophyllidae,多为草本,肉质或盐生植物,叶为单叶。 花总是两性的,整齐的雄蕊常数,离心发育特立中央胎座或基底胎座,种子总是有外胚乳,储藏物质是淀粉的胚经常弯曲。 本亚纲有3目、14科、约11000种。 (石竹目、蓼目、蓝雪目)、I石竹科(Caryophyllaceae)*K4-5、(4-5)C4-5A5-10G(5-2:1 )、草本、节数庞大。 单叶对生,可以看。</p><p>12、第三章种子植物的营养器官 学习内容 1根 2茎 3叶 4营养器官间的相互联系 学习目标 1 了解根 茎叶各器官的结构与功能和生长环境的相互关系2 了解根尖的分区 各区形态结构与功能的一致性3 掌握双子叶植物根和茎的初生结构特点 初生结构与生长环境的适应性特征4 掌握单子叶植物茎初生结构的特点5 掌握茎在长粗过程中其形态与结构的变化6 掌握叶的基本结构及不同生态环境下叶在形态 结构与功能上的适应性。</p><p>13、11.4.2 金缕梅亚纲 Hamamelidae,形态特征:木本或草本。花常单性,组成柔荑花序,通常无花冠。多为风媒传粉。 共11目24 科,约3400 种。 主要代表科, 桑科(Moraceae) :* K4-6 C0 A4-6 :* K4-6 C0 G(2:1),主要特征:,木本。常有乳汁。 单叶互生;托叶明显、早落。 花小、单性,常为柔荑、短穗状、头状或隐头花序。 花单被;花萼4裂,雄蕊4。</p><p>14、第11章被子植物,本章重点:掌握被子植物的一般特征和分类原则;了解如何使用搜索表。掌握双子叶和子叶植物的特性及主要家族的特性,识别一般植物。掌握有关解剖、观察、说明、搜索、植物识别的基本知识和技术。5、了解被子植物起源的主要教义和系统发育两大学派的观点和主要被子植物分类。了解以下识别特征、经济价值和重要代表性植物:木兰科、樟树、桑树、山毛榉科(皮豆科)、金葵、葫芦科、十字花科、蔷薇科、蔷薇科、美。</p><p>15、第五章是蕨类植物,第九章是蕨类植物。学习要求是:了解蕨类植物和苔藓植物的区别;掌握蕨类植物5个亚科的基本特征,鉴定一些有代表性的植物;掌握蕨类植物的生活史过程和特征。维管植物的特征是什么?所有有维管系统的植物都被称为维管植物,包括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蕨类植物维管组织分化程度不高,木质部主要由管胞和木质部薄壁组织组成,韧皮部主要由筛管和韧皮部薄壁组织组成。中柱有五种类型:原生中柱、管状中柱、网状中柱。</p><p>16、期末复习,一、根的初生结构,根的成熟区的结构称为初生结构。,中柱鞘 初生韧皮部:外始式 薄壁组织 初生木质部:外始式,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具节和节间 节上长叶和芽,1 茎的形态特点,二、茎的特点与结构,叶和芽起源于茎分生区表层的13层细胞,这种起源方式称外起源。,茎的生长习性,直立茎:茎直立向上(背地性)生长,常见。 缠绕茎:茎细长柔软,缠绕在其它植物体上。 攀援茎:茎细长柔软,依靠其它。</p><p>17、植 物 标 本 采 集与 制 作,腊叶标本的采集制作和保存,腊叶标本:经过采集、加工、消毒处理,能长期保存的植株片段或整体。,腊叶标本的采集、制作和保存,一、植物标本的采集 1、采集工具 采集袋 标本夹、吸水纸 枝剪 小铲 采集记录签(本) 号牌 海拔仪、指南针、放大镜、卷尺、小纸袋、药品、文具,采 集 袋,标 本 夹,吸 水 纸,枝 剪,号 牌,腊叶标本的采集制作和保存,2、采。</p><p>18、3.2.4 双子叶植物茎的结构3.2.4.1 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表皮 皮层 维管柱,初生韧皮部 束中形成层 初生木质部,髓部,表皮,皮层,维管柱,髓射线,3.2.3 单子叶植物茎的结构特点,表皮 基本组织 维管束,水稻茎横切,皮孔,问题,1 形成层为什么会产生射线? 2 年轮是怎么形成的? 3 周皮在何处产生。</p><p>19、第三片叶子,牙齿部分着重了解叶子的形态和发展。掌握双子叶植物叶片的结构。了解单子叶植物的结构特征。了解叶片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之间的辩证关系。3.3.1叶片的生理功能和经济利用,叶片的生理功能:光合作用的增产作用吸收作用营养繁殖,3.3叶,叶片的经济利用:食用:粮食,蔬菜,水果;医药:材料使用:产业原料:香精,饮料;观赏用:3.3.2叶的组成,叶,叶柄,有叶柄的叶称为完整叶,其中一个或两个部分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