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暴露防护及上报.
几种常见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了解内容。几种常见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了解内容。
职业暴露防护及上报.Tag内容描述:<p>1、职业暴露的防护及上报,郭敏(N5) 2017.11.21,知 识 要 点,掌握内容:职业暴露的防护措施、暴露后的局部处理措施 熟悉内容:几种常见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了解内容:职业暴露后的预防措施,主要内容,血源性职业暴露因素针刺伤 职业暴露因素防护及处理措施 几种常见传染病的传播途径,职业暴露,概念: 医务人员从事诊疗、实验、护理工作中意外被乙肝、丙肝、艾滋病等病毒感染者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粘膜,或者是被污染的针头及其锐器刺破皮肤,有可能被病毒感染的情况,血源性职业暴露因素针刺伤,针刺伤是血源性疾病主要传播途径 针刺伤可传。</p><p>2、职业暴露的防护及上报,郭敏(N5) 2017.11.21,知 识 要 点,掌握内容:职业暴露的防护措施、暴露后的局部处理措施 熟悉内容:几种常见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了解内容:职业暴露后的预防措施,主要内容,血源性职业暴露因素针刺伤 职业暴露因素防护及处理措施 几种常见传染病的传播途径,职业暴露,概念: 医务人员从事诊疗、实验、护理工作中意外被乙肝、丙肝、艾滋病等病毒感染者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粘。</p><p>3、职业暴露的防护及上报 郭敏 N5 2017 11 21 知识要点 掌握内容 职业暴露的防护措施 暴露后的局部处理措施熟悉内容 几种常见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了解内容 职业暴露后的预防措施 主要内容 血源性职业暴露因素针刺伤职业暴露因素防护及处理措施几种常见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职业暴露 概念 医务人员从事诊疗 实验 护理工作中意外被乙肝 丙肝 艾滋病等病毒感染者的血液 体液污染了皮肤 粘膜 或者是被污染的针。</p><p>4、职业暴露的防护及上报,郭敏(N5)2017.11.21,知识要点,掌握内容:职业暴露的防护措施、暴露后的局部处理措施熟悉内容:几种常见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了解内容:职业暴露后的预防措施,主要内容,血源性职业暴露因素针刺伤职业暴露因素防护及处理措施几种常见传染病的传播途径,职业暴露,概念:医务人员从事诊疗、实验、护理工作中意外被乙肝、丙肝、艾滋病等病毒感染者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粘膜,或者是被污染的针。</p><p>5、职业暴露的防护及上报,郭敏(N5)2017.11.21,知识要点,掌握内容:职业暴露的防护措施、暴露后的局部处理措施熟悉内容:几种常见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了解内容:职业暴露后的预防措施,主要内容,血源性职业暴露因素针刺伤职业暴露因素防护及处理措施几种常见传染病的传播途径,职业暴露,概念:医务人员从事诊疗、实验、护理工作中意外被乙肝、丙肝、艾滋病等病毒感染者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粘膜,或者是被污染的针。</p><p>6、职业暴露的防护及上报 郭敏 N5 2017 11 21 知识要点 掌握内容 职业暴露的防护措施 暴露后的局部处理措施熟悉内容 几种常见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了解内容 职业暴露后的预防措施 主要内容 血源性职业暴露因素针刺伤职业暴露因素防护及处理措施几种常见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职业暴露 概念 医务人员从事诊疗 实验 护理工作中意外被乙肝 丙肝 艾滋病等病毒感染者的血液 体液污染了皮肤 粘膜 或者是被污染的针。</p><p>7、职业暴露的防护及上报 郭敏 N5 2017 11 21 知识要点 掌握内容 职业暴露的防护措施 暴露后的局部处理措施熟悉内容 几种常见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了解内容 职业暴露后的预防措施 主要内容 血源性职业暴露因素针刺伤职业暴露因素防护及处理措施几种常见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职业暴露 概念 医务人员从事诊疗 实验 护理工作中意外被乙肝 丙肝 艾滋病等病毒感染者的血液 体液污染了皮肤 粘膜 或者是被污染的针。</p><p>8、职业暴露及防护,干部、老年科 周利红2013.2,标准预防,概念:针对医院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采取的一组预防措施。原则:将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不包括汗液)、非完整皮肤和黏膜均视为可能含有感染性因子,标准预防,特点: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强调双向防护,既要预防疾病由患者传至医务人员,又要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给患者;根据疾病的传播途径,采取接触、空气、飞沫隔离措施。,包括:手卫生手套隔离衣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屏安全注射防护用品,标准预防,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及防护相关法规依据,卫医发【。</p><p>9、职业暴露及防护,感染科 2011年3月,标准预防,概念: 针对医院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采取的一组预防措施。 原则: 将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不包括汗液)、非完整皮肤和黏膜均视为可能含有感染性因子,标准预防,特点: 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 强调双向防护,既要预防疾病由患者传至医务人员,又要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给患者; 根据疾病的传播途径,采取接触、空气、飞沫隔离措施。,包括: 手卫生 手套 隔离衣 口罩 护目镜或防护面屏 安全注射 防护用品,标准预防,我院近三年来的职业暴露,2009年至2011年2。</p><p>10、HIV职业暴露预防及治疗,CDC徐丹2006年9月,概论,医务卫生保健人员、实验室人员、管理人员(包括公安、司法干警)在从事HIV/AIDS诊断、治疗、护理、预防、检验、管理过程中,暴露于含有HIV血液和实验室培养物经针刺和其他锐利器具割伤后、咬伤可能有感染HIV的危险性,是指医务人员从事诊疗、护理等工作过程中意外被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或者粘膜;或者被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体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