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字词翻译
1.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 。曩者辱赐书。《过秦论》重点字词及翻译。1. 翻译。(象卷席日子那样卷起。象用布包一样)有并吞天下。前太守臣逵。臣以。对着门织布。织布梭(suō)子。与妻书。(1)几家能彀 (2)念今夜四鼓。(3)吾灵尚依依旁汝也。1、汝幸而偶我。用作动词。为形作动。作名词。形容词用作动词。幸。
重点字词翻译Tag内容描述:<p>1、报任安书答 信司马迁1.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 名作状:像牛马一样 两次2.少卿足下: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对对方的尊称 从前 用【状后】 贤进士为务。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情意 怨恨;我 动作偏指一方效法、学习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此也。请略陈固陋。阙然久请允许 形作名 隔了很久(固执鄙陋的意见)不报,幸勿为过。回复 责备3.仆之先人,非有剖符丹书之功,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固主上所戏弄,倡优所畜,流俗之本来 名作状 蓄养。</p><p>2、过秦论重点字词及翻译1. 翻译秦孝公占据殽山,函谷关那样险固的地方(关隘),拥有雍州一带那样辽阔的地方,(秦国的)国君臣子牢固据守来(窥探)周王朝,(象卷席日子那样卷起,象用布包一样)有并吞天下,占领海内,控制全国的意图,吞并八方的野心。在这时,商鞅辅佐秦孝公,在国内建立法律制度,致力于耕种纺织,修造防守进攻的武器,对外实行连横,来使诸侯各国相斗。于是秦国人毫不费力地取得了黄河以西的大片土地。秦孝公死了以后,惠文王、武王、昭襄王继承先辈的旧业,沿袭前人留下的策略,向南占领了汉中,向西攻取了巴蜀一带。</p><p>3、逮(di)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到 蒙受恩泽(如沐春风)(ku)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察举 举荐 因为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 承担、住持 授予官职寻蒙国恩,除臣洗(xin)马。猥(wi)以微贱,不久 拜官授职 我,自谦;凭借当侍东宫,非臣陨(yn)首所能上报。臣担任 杀身 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b)详细 上表 使听到 担任 急切严厉 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逃避怠慢 比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d。</p><p>4、木兰诗1.唧唧:织机声,一说叹息声。2.当户织 :对着门织布。3.机杼声:织布机发出的声音。杼:织布梭(su)子。4.惟:只5.女:女子,这里指木兰。6.何所思:想什么。7忆:思念。8.军帖:军队的文告。9.可汗大点兵:皇上大规模地征兵。可汗,我国古代一些少数民族最高统治者的称号。 10.军书十二卷:征兵的名册很多卷。十二,表示很多,不是确指。下文的“十年”、“十二年”,用法与此相同。 11.爷:和下文的“阿爷”同,都指父亲。12.愿为市鞍马:为,为此。市,名词作动词,买。鞍马,泛指马和马具。 鞯:马鞍下的垫子。13.辔头:驾驭牲。</p><p>5、与妻书,(1)几家能彀 (2)念今夜四鼓,“彀”同“够”,能够,“念”通“廿”,二十,(3)吾灵尚依依旁汝也,旁,通“傍”,靠近,通假字:,1、汝幸而偶我,名词“偶”用作动词,“嫁”,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前“老”为形作动,“尊敬”,后“老”作名词,“老人”,3、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前“幼”为形作动,“爱怜”,后“幼”为名词,“孩童”,4、当尽吾意为幸,“尽”形容词用作动词,领会尽,领会透;幸,形容词用作名词,幸事,5.卒不忍独善其身,善,形容词作动词,保全,词类活用,善,形容词作动词,保全,6.汝泣告我,泣,名词作状语,哭着,7。</p><p>6、文言文重点字词翻译 口技 1 京中有善口技者 2 施八尺屏障 3 众妙毕备 4 但闻屏障 5 夫斥大儿声 6 宾客意少舒 7 虽人有百手 8 妇抚儿乳 9 奋袖出臂 9 会宾客大宴 伤仲永 1 日扳仲永环谒 2 忽啼求之 3 父异焉 4 父利其然也 5 稍稍宾客其父。</p><p>7、鸿门宴 沛公军(驻扎)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派)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四声,动词,称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被占有)之。”项羽大怒曰:“旦日(明天,第二天)飨(犒劳)士卒,为(我)击破沛公军!”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范增说(劝说)项羽曰:“沛公居(于)山东(崤山以东)时,贪(贪恋)于(对于)财货,好(喜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