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事业史丁
第一篇各科知识要点精编中国新闻事业史笔记整理丁淦林主编§第一章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了解)一、名词解释1、露布又称露报。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一层次...第一章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活动一、新闻传播活动的产生。1、具有新闻意义的信息传播是在语言形成后出现的。
中国新闻事业史丁Tag内容描述:<p>1、第一篇各科知识要点精编中国新闻事业史笔记整理丁淦林主编第一章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了解)一、名词解释1、露布又称露报,原意指不加封检的,公开发布的文书。它是进行宣传鼓励或传播新闻的一种有效方式,是三国和魏晋南北朝时代的主要传播媒介之一。它直接面向大众,能取得现场实效。汉代及其以后的封建王朝更多地将其用于发布军事捷报,把最新消息写在木板或丝帛上,高高悬起以吸引读者。2、开元杂报指唐代开元年间一些朝廷消息的汇集,而不是一家报纸的名称;它是手抄的,传播范围很小;无固定刊期和刊头;主要记载盛世景象和政务琐事。</p><p>2、第一节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创建与初步完成 一、公营新闻事业网的形成 社会主义公营新闻事业网: 以人民日报为中心、以党报为主体的公营报刊系统 以新华通讯社为主体的国家通讯社系统 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为中心的国营人民广播电台系统 (一)公营报刊系统 在各类报纸中,以党报为主体的公营报纸代表着新中国报业的发展方向。 建设一个以人民日报为中心,以党报为主体的公营报刊系统,是当时党和 政府的一项重要的历史使命。 公营报刊还包括工会、青年团、民主党派、社会团体、人民军队、少数民 族、人民政府职能部门主办的报纸,如工人日报。</p><p>3、第 1 页 全国 2002 年 4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新闻事业史试题 课程代码: 00653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3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中之一是 ( ) ) 3.察世俗每月统记传 的创刊年份是 ( ) ) A.依泾杂说 B.天下新闻 C.遐迩贯珍 D.中西闻见录 5.字林西报的创刊地点是 ( ) ,香港循环日报的创办人是 ( )。</p><p>4、第三章 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办报活动,第一节 第一批国人近代报刊的出现,一、 国人与近代报刊的背景与概况,中国人最早与近代报刊接触的,是梁发、蔡高等广州的雕版印刷工匠,中国最早的近代报人。主持雕版,限于技术层面。在前文已提到。 70年代初,主要由洋务派官员、商人和要求改革的知识分子办的报纸,在汉口、香港、广州、上海等地诞生。此时,严重的民族矛盾和社会危机日渐暴露,这些报纸受到强大的封建统治和外国势力的。</p><p>5、绪 论一、历史是一门经验科学二、新闻史是新闻事业演变的历史(一)从唐朝开元年间19世纪20年代(古代报纸发展时期)(二)19世纪20年代90年代初期(在华外报的发展和垄断时期)(三)19世纪90年代中期20世纪前10年(国人自办报刊的高潮期)(四)1915年1927年(黄金时期)(五)1927年1949年(国民党和共产党新闻事业对立格局形成。</p><p>6、中国新闻事业史 王韬 新闻理念 1 在办报上主张以政论为灵魂 2 办报以立言为目的 利用报纸纵论中外形势 指陈时弊 褒贬得失 提出建议 使人耳目一新 3 针对时局的 论说 宣传其变法自强的政治主张 4 政论立场鲜明 短小精。</p><p>7、浙 江 广 播 电 视 大 学2006年7月新闻事业史期末复习指导适用:成专、普专,新闻学与大众传播第一部分 期末考试说明一、期末考试要求本课程的此次考核要求分为“了解”、“掌握”、“重点掌握”三个层次,每一层次都有相应的考核要求和具体的考核内容。“了解”要求学生对所给的问题有全面和一般的认识;“掌握”是在了解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对所给的问题有完整、深刻的领会;“重点掌握”是。</p><p>8、第一章 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活动一、新闻传播活动的产生: 1、具有新闻意义的信息传播 是在语言形成后出现的。 (人类把自己获得的新闻事实概括成语言信息床底给对方,受者也 能经过语言载体儿获得新闻信息) 2、新石器时代,新闻传播的范围进一步扩大,青海民 和县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出土了一个陶制的喇叭筒,是我国最早的面向大众的传播工具。二、 文字传播的出现和初期发展 1、 从周代到春秋战国,新闻传播仍然主要*口头,不过峰火 报警在传递军事信息上发挥了特殊作用。 2、 把文字作为面向群众的新闻传播是从秦代开 始的。秦代向全国发。</p><p>9、第一章 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活动 第一节 新闻传播从口头到文字 一 新闻传播活动的产生 二 文字传播的出现和初期发展 第二节 唐代新闻传播媒介的演进 一 新闻 概念的形成 二 唐代新兴传媒及其特点 第三节 宋代的邸报和。</p><p>10、1 古代古代报纸产报纸产生前的新生前的新闻传闻传播活播活动动 远远古古时时代 代 相互依存的社会关系决定了信息交流的必要性 手势 符号 语言 图画 结绳 实 物 烽火等传递的多是情报 经验 史实等 区别于现代新闻传播 甲骨卜辞与新闻的关系 卜辞和验辞两部分组成甲骨卜辞 验辞常与当时新发生的事件巧合 故带有新闻成分 春秋春秋战战国国时时期 期 情报信与 悬书 前者是绝密函件 后者为公众意见的表达 后。</p><p>11、中国新闻事业史教程 文学院 2010新闻 范子恒 新闻史 1、黄远生2、于右任3、章太炎4、王韬5、梁启超6、邹韬奋7、陈独秀8、范长江9、徐宝璜10、苏报案11、癸丑报灾12、新华日报13、四大副刊14、新华通讯社15、中央人民广播电台16、红色中华通讯17、申报18、时务报19、循环日报20、中国日报21、民报22、新青年23、每周评论24、向导周报25。</p><p>12、第四章清末时期的新闻事业,第二节“新政”与国内新闻事业的发展一、清末民营新闻事业的发展二、资产阶级立宪派报刊活动的复苏与发展三、新式官报的出版与新闻出版法规的制颁第三节新闻思想与新闻业务的发展,一、“慈禧新政”与清末民营新闻事业的发展,多大部分政治上比较温和、主张改革的报纸。京话日报东方杂志中外日报申报新闻报,北京京话日报P116辛亥革命以前北京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白。</p><p>13、中国新闻事业史教程文学院 2010新闻 范子恒新闻史 1、黄远生2、于右任3、章太炎4、王韬5、梁启超6、邹韬奋7、陈独秀8、范长江9、徐宝璜10、苏报案11、癸丑报灾12、新华日报13、四大副刊14、新华通讯社15、中央人民广播电台16、红色中华通讯17、申报18、时务报19、循环日报20、中国日报21、民报22。</p><p>14、中国新闻事业史课后习题总结 第一章 1、什么是中国古代报纸?它有何特征? 开元杂报,可能是中国最为早期的中国古代报纸。 特征是:它的内容不同于现代报纸,它刊登的是皇帝的谕旨、臣僚的奏折 以及官员的任免升降奖惩、宫廷动态等公告性材料;它的形式也不同于现代 报纸,没有分栏,没有消息、通讯、评论等文字体裁的分野,没有版面,没定 型,也没有广告;它的发行与传递也不同于现代报纸,是由朝廷或官方其他 机构发布。 2、唐代“开元杂报” 、 “归义军进奏院状”辨识。 唐代有朝廷发布的“报” ,也有来自进奏院的“状” 。但“报”。</p><p>15、第一章古代新闻传播的产生与演进 一、填空 1具有民族色的传统传播形式________金石碑刻_________和_____写经修史____________ 2. 古代新闻传播经历过___语言传播______________和____文字传播_____________阶段 3文字传播新闻最早的是__ 手写新闻_______________ 4世界上仅存的最早的原始报纸是____敦煌进奏院状____。</p><p>16、中国新闻事业史资料集合 一、中国早期的新闻事业 (一)报纸产生前的新闻传播活动 报纸产生前的新闻传播活动源于生存需要的消息传播。原始社会的口头传播。春秋战国时期有组织的记言记事活动和新闻采集活动。春秋曾认为是一种“断烂朝报”,保存了不少有价值的时事性政治材料,但并不是报纸。汉朝的首都开始设置“邸”,作为封建王朝的地方和中央之间传播信息和事件的中转机构,但还没有形成正式的官报邸报。 (二。</p><p>17、1第一章: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1、什么是中国古代报纸?它有何特征? 答:唐代才有确证出现了专门用以传播新闻的媒介中国古代报纸特征:在内容、形式、发行和传递上三个方面不同于现代报纸,具体来说内容上:皇帝的谕旨、臣僚的奏折以及官员的任免开降奖惩。宫廷动态等公告性材料。形式:只是材料的堆砌,没有分栏、标题、消息等。发行与传递:由朝廷或官方其他机构发布、由水陆驿站传递的。总之其刊载的材料来自官方,有官文书色彩,是作为人们满足了解朝廷动向的需求而抄传的。因此,它是一种新闻传播媒介。 2、唐代“开元杂报” 、 “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