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事业史教程笔记_第1页
中国新闻事业史教程笔记_第2页
中国新闻事业史教程笔记_第3页
中国新闻事业史教程笔记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古代古代报纸产报纸产生前的新生前的新闻传闻传播活播活动动 远远古古时时代 代 相互依存的社会关系决定了信息交流的必要性 手势 符号 语言 图画 结绳 实 物 烽火等传递的多是情报 经验 史实等 区别于现代新闻传播 甲骨卜辞与新闻的关系 卜辞和验辞两部分组成甲骨卜辞 验辞常与当时新发生的事件巧合 故带有新闻成分 春秋春秋战战国国时时期 期 情报信与 悬书 前者是绝密函件 后者为公众意见的表达 后因煽动性为统 治阶级禁绝 中国最早的借助媒介表达民主意见的方式 总之 先秦的新闻传播几乎完全依赖口头形式 新新闻传闻传播的播的书书面形式 面形式 始于汉代 最典型方式 最典型方式 颁布诏书 最早记录在公元前 125 年左右 汉武帝 原始形原始形态态新新闻传闻传播活播活动动的不足 的不足 缺乏一定的目标 规模和系统性 完全意完全意义义上的新上的新闻传闻传播 播 出现在报纸这一媒介产生之后 现现代新代新闻闻事事业业存在的重要物存在的重要物质质条件 条件 纸与印刷术 报纸报纸在中国最早出在中国最早出现现的的时间时间 观点一 商周 王安石称 春秋 为 断烂朝报 残缺的政府公报 诗经 被认为是古代的采访活动 采诗与采风 诗经中的内容反映了社会变迁 具有新闻的 特点 观点二 汉代 理由 高度中央集权需要设置很多办事处 称为 邸 主要任务就是通报消息 传递文书 目前最合适的观点 中国的古代报纸产生于唐朝 2 唐朝的官唐朝的官报报 有 有实实物可考 物可考 进进奏院状奏院状报报 开元 开元杂报杂报 唐中期 设立节度使 为保证中央集权 节度使在京都设邸 上都留后院或上都邸务留后院 后称上都知进奏院 书中 P4 引用一文言文典故 可考前一读 防止材料题 虽然唐代已经具有印刷报纸的物质条件 但当时的报纸一律为手抄形式 3 宋代的邸宋代的邸报报和小和小报报 出现由中央政府统一管理发行的封建官报 邸报一词也是最早出现于宋朝 我国新闻事业史 上最早出现的有文献可查的新闻检查制度 宋朝制定的对报纸的 定本 审查制度 印刷术 的进步 也使得至少部分邸报已经开始引用印刷术 舆论被严密钳制 因而出现小报 反映 了社会上出现力求冲破限制的诉求 4 明清的官明清的官报报和京和京报报 元朝据记载中断了邸报发行制度 但仍存在 小本 等非法新闻传播物 明代恢复了邸报抄传制度 设通政司负责此事 邸报在明代正式实现活字印刷 这标志着新 闻传播技术的重大发展 清朝发行 京报 设立报房 京报内容与邸报无异 允许民间报房存在 但对其发行内容有诸 多限制 卢鲁生 刘时达案 5 民可使由之 不可使知之民可使由之 不可使知之 时时代的代的结结束 近代束 近代报业产报业产生并初步生并初步发发展展 中国是世界上最先有报纸的国家 也是世界上最先有新闻事业的国家 但是发展僵化 高度 集中 处于原始状态 中国近代报刊没有自行产生 而是由外国人 引入 最早是来华从事办报活动的基督教传教 士 1815 年出现第一个中文近代中文近代报报刊刊 察世俗每月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统记传 创刊人马礼逊 米怜以及中国刻字工 人梁发 1815 年于马六甲创办 月刊 木板雕印 线装书 每期一册 免费散发 纯宗教性 以 阐发基督教义为根本要务 其次 灌输知识 砥砺道德 从报刊业务来看 表现出尊重读者 心理 1815 年 19 世纪末 外人在华办报活动经历了在政府限制下的传教士办报 最早是 1795 年成 立的英国伦敦布道会的传教士马礼逊 到鸦片战争后迅速扩展建立办报网络 天下新天下新闻闻 1828 创刊于马六甲 by 伦敦布道会 东东西洋考每月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统记传 1833 年年创创刊于广州 刊于广州 为为我国我国领领土上第一份中文近代土上第一份中文近代报报刊刊 by 普普鲁鲁 士士传传教士郭士立 后教士郭士立 后发发展展为带为带有明有明显显政治色彩的政治色彩的报报刊 刊 1833 年年 12 月月载载 新新闻纸闻纸略略论论 是中文近代是中文近代报报刊第一篇介刊第一篇介绍绍西方西方报业报业情况与新情况与新闻闻自由的自由的专论专论 标标志着志着 东东西洋考西洋考 完全完全 脱离宗教刊物范畴 成脱离宗教刊物范畴 成为为替外国人打开中国大替外国人打开中国大门门的的舆论舆论工具 工具 各国消息各国消息 1838 年创刊于广州 by 英国传教士 但完全不具有宗教性完全不具有宗教性质质 同时期 在华外国人也创办了约 20 家外文报刊 1822 年 蜜蜂华报 周刊 葡语 澳门 标志着我国出版的第一份外文报纸 1827 年 广州纪录报 广州 在中国出版的第一份英文报纸 商业性质 1831 1833 中国差报与广东钞报 创刊于广州 美国商人在中国出版的第一份报纸 1832 1851 中国丛报 创办于广州 英文 1835 1844 广州周报 创办于广州 英文 1836 年 10 月 13 日 出了中国近代报刊的第一 张号外 外文近代报刊的创办者主要为商人 读者为在华外国人 宗旨是为西方殖民者提供有关中国 的政治 经济 军事等全方面的全方位信息 鸦片战争后 19 世纪 60 年代 中文商业性报刊如 申报 新闻报 等迅速崛起 传传教士教士办报办报活活动动的的变变化化 纯传教 政治情报收集 舆论煽动 殖民工具 盈利 万国公万国公报报 由美籍由美籍传传教士林教士林乐乐知于知于 1868 年年创创刊于上海 名刊于上海 名为为 教会新教会新报报 周刊 周刊 1874 年改年改 名名为为 万国公万国公报报 1883 年休刊 年休刊 1889 年复刊 年复刊 1898 年年维维新运新运动动期期间间 销销售量增至售量增至 3 84 万份 万份 1907 年因林年因林乐乐知病逝停刊 前后知病逝停刊 前后长长达达 40 年 是年 是传传教士教士创办创办的中文的中文报报刊中出版刊中出版时间时间最最长长 销销 量最大 影响最大的 量最大 影响最大的 申申报报 由英国商人美查在 1872 年创刊于上海 自始就是以盈利为目的 这种观念具备了西 方近代资本主义报业的基本特点 由此导致的一系列变革 标志着外国人在华办报活动进入 高潮 申报 优点 a 廉价纸张 b 重视论说 每期必载一篇 c 注重新闻报道 注重反映社会 实际生活 揭示黑暗 d 注重新闻时效 e 注意刊载文艺作品和广告 f 1882 年 1 月 16 日 该 报刊发了迄今为止最早的一条由报社记者所发的电讯 评价 我国近代报刊的新闻 言论 文艺 副刊 广告四要素 申报 已完全具备 6 对外国人在华办报的分析评价 外报在新闻观念与报刊业务方面的影响 报刊观念 外报以其言论与实践 将言论 出版自由等西方近代报刊观念引入中国 邸 报京报是抄发政府的动态和指令 新报 外报 自编自采 自由撰写 反映办报人自身的 意志与价值取向 申报 的论述 反映了西方资产阶级民主制度下的近代报刊与中国封 建专制制度下的古代报刊的区别 这些观念 对中国早期改良主义思想家的办报活动有 直接影响 报刊内容与版式 传播机构的设置 催生了以新闻 言论 文艺 副刊 广告四要素组成 的我国近代报刊格局 外报报馆是独立机构 内部分工明细 物质技术方面 铅字 印刷机等近代报刊的生产设备和技术是通过外国人的办报活动引 进到中国的 7 国人办报历史的开端与维新派的办报活动 19 世纪 70 年代 国人自办报刊开始登上中国报业舞台 1873 年创刊于汉口的 昭文新报 是我国第一张国人自办的近代报纸 1874 年王韬在香港创办的 循环日报 是早期国人所办报刊中出版时间最长 影响最大的一 份 掀起了我国早期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浪潮 是我国最早的政论性报纸 王韬本人对政论文体的发展做出贡献 报刊政论文体是我国近代中文报刊出现以后逐渐形 成的一种新的评论文体 其主要特点是 就时政问题充分陈述意见 文字浅显通俗 不附典雅 国人早期办报活动集中于汉口 香港 广州 上海等为数不多的几个城市 较为重要的报刊 有 昭文新报 1873 于汉口 汇报 1874 于上海 循环日报 1874 于香港 述报 1884 于广州 广报 1886 于广州 维新时期 办报成为推动变法的重要途径 形成了中国新闻史上国人办报的第一次高潮 维 新时期的新闻思想和报刊业务改革 对我国新闻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国闻报 1897 年于天津创刊 是维新党人在北方惟一舆论机关 也是维新党人创办的第一 张日报 重视对外国报纸和书刊的翻译介绍工作 对重大事件作连续 详尽的跟踪报道 维新派对近代新闻事业的贡献 a 冲破封建言禁 为报刊赢得了实际上的合法地位 b 开中 国报业史上政治家办报的先河 而政治家办报成为我国近现代报业的一个显著特点 c 重视 政论 创造了新型的报刊政论文体 时务文体 8 辛亥革命前后的新闻事业 改良派 清议报 1898 年创刊于日本横滨 旬刊 书本式 主持清议 开发民智 新民丛报 1902 年于日本横滨创刊 半月刊 开民智 造新民 时报 1904 年于上海 是戊戌政变后改良派在国内创办的第一份机关报 为大型日报 标榜 适合于时 随时而变 时报 着力于报刊业务改革 现代报纸的对开分四版 两面印刷的版式 是 时报 首创 大公报 1902 年于天津 运用西方学术观点 对读者进行思想启蒙 1949 年停刊 历时 47 年 是我国历史悠久且最具广泛影响的一份时事政治性日报 京话日报 1904 年于北京 以市民为读者对象的小型日报 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