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局版七上教案第15课三国鼎立
从本课开始中国古代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让学生理解从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到曹操统一北方以及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历史进...15课三国鼎立学习目标。是历史进...15课三国鼎立1.东汉后期的社会状况是什么样的。第15课三国鼎立1.曹操诗歌《蒿里行》中。中国古代历史进入了新的时期。即中国历史第一大分裂时期335。
中华书局版七上教案第15课三国鼎立Tag内容描述:<p>1、第 15 课 三国鼎立 所 属学科或领域: 历史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本册书第三单元“政权分离与民族汇聚”中的第一课。从本课开始中国古代历史进 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即中国历史的第一次大分裂时期历时近四百年的三国两晋南北朝 时期。三国的形成是这个新时期的开始,从此秦汉以来大一统的局面结 束了 ,它是中国古 代历史的转折点,起着承 上启下的作用。所以本课在本单元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本课有两个子目,曹操统一北方,三 国鼎立。涉及两大战役,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它们 是促成三国鼎立形成的重大事件。官渡之战不久 曹操结束了北方。</p><p>2、第15课 三国鼎立 所属学科或领域 历史 一 教材分析 本课是本册书第三单元 政权分离与民族汇聚 中的第一课 从本课开始中国古代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即中国历史的第一次大分裂时期 历时近四百年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三国的形成是这个新时期的开始 从此秦汉以来大一统的局面结束了 它是中国古代历史的转折点 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所以本课在本单元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本课有两个子目 曹操统一北方 三国鼎立。</p><p>3、15课三国鼎立,学习目标:一、知识:东汉王朝的崩溃;官渡之战;赤壁之战;魏、蜀、吴三国鼎立。二、方法列表归纳法三、情感通过学习,让学生理解从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到曹操统一北方以及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历史进步。,1.东汉后期的社会状况是什么样的?2.曹操势力日益壮大的原因?3.官渡之战爆发的时间、交战双方、特点、结果、影响?4.赤壁之战爆发的时间、交战双方、特点、结果、影响?5.三国鼎立形成的过程,三。</p><p>4、15课 三国鼎立,1.东汉后期的社会状况是什么样的?结果? 2.曹操势力日益壮大的原因? 3.官渡之战爆发的时间、交战双方、特点、结果、失败原因和影响? 4.赤壁之战爆发的时间、交战双方、特点、结果、失败原因和影响? 5.三国鼎立形成的过程,三国鼎立形成、结束的时间和原因? 6.三国并立后,三国分别采用什么措施发展经济来巩固统治?,自学指导,合作探究,1.东汉后期的社会状况是什么样?结果?,政治上。</p><p>5、三国鼎立 小品演绎三国 说曹操 曹操到的典故汉献帝在李催与郭汜火拼时曾一度脱离险境 然而李郭二人合兵后继续追拿汉献帝 有人献计推荐曹操救驾 说他平剿青州黄巾军有功 可以救驾 然而信使未出时联军就以杀到 眼看着走投无路之际夏侯敦奉曹操之命率军 保驾 成功 后将李郭联军击溃 曹操被加封官爵 故有 说曹操 曹操到 之说 三国鼎立 张家口市第九中学段金义 龟虽寿 曹操于207年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p><p>6、第十五课三国鼎立 1 .教材分析 本课是本书第三部分“政权分离和民族聚集”的第一课。 从本课开始,中国古代的历史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也就是说,中国历史的第一次大分裂时期是持续了近400年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三国的形成是这个新时代的开始,秦汉以来的大统一局面结束了,它是中国古代历史的转折点,起着上启下的作用。 因此,这门课在这个单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这门课有两只眼睛,曹操统一北方,三国鼎立。。</p><p>7、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三国演义中你都知道那些英雄人物呢?,第15课三国鼎立,1.曹操诗歌蒿里行中“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反映的是______时期的社会状况。这一时期政治腐败,爆发了张角领导的______。</p><p>8、第十五课三国鼎立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本书第三单元“政权分离和民族收敛”的第一课。本课开始,中国古代历史进入了新的时期,即中国历史第一大分裂时期3354年持续近400年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三国的形成是牙齿新时期的开始。从此秦汉以来,大统一的局面就结束了。它作为中国古代历史的转折点,起着继承的作用。因此,这门课在本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本课有两个小节,曹操统一北方,三国鼎立。涉及两次茄子重大战斗。</p><p>9、第15课 三国鼎立 一、 学习目标: 二、 了解三国鼎立形成的史实。 二、预习导学: (一)曹操统一北方 1. 末年,政局混乱。在军阀混战中, 控制了汉献帝,取得“ ”的有利地位。他 , ,实力日益增强,逐渐占据了黄河以南的大部分地区。 2.200年的 之战,曹操打败 ,为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p><p>10、第15课三国鼎立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掌握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史实及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2、会讲述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通过曹操一胜一败原因的探究,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3、认识曹操、诸葛亮等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进程的影响。 【重点难点】 重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难点: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教学方法】学生自学、互动合作学习与教师讲述相结合 【教具】多。</p><p>11、第1 5课 三国鼎立 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小组:_______评价:________ 【学习目标】 1、扎实掌握东汉末年的黄巾军起义、官渡之战与赤壁之战的相关史实,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与经济的发展情况. 2、查找资料,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历史情景想象,使学生感受到分裂割据混战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痛苦,进而产生对和平的向往,认。</p><p>12、课前热身,1.“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该诗赞颂了秦王嬴政的哪项历史功绩( ) A.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B.兼并六国,完成统一 C.修筑万里长城 D.书同文,车同轨 2.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是( ) A.陈胜、吴广起义 B.黄巾起义 C.刘邦领导的反秦斗争 D.项羽领导的反秦斗争 3.2013年5月5日,大连市儒学学会成立,显示出儒学在城市文化建设中的主要地位,儒家思想自诞生以来,不断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活力,曾被确立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这一地位确立开始于( ) A.秦始皇时期 B.汉武帝时期 C.汉文帝时期 D.汉。</p><p>13、三国鼎立 军阀混战东汉末年 曹操 刘备 孙权 联合抗曹 赤壁之战 208年 官渡之战 200年 统一北方 魏 曹操 袁绍 乌巢 东汉王朝的崩溃与军阀混战 曹操势力日益壮大的原因 挟 xi 天子以令诸侯 实行屯田 唯才是举 公元200。</p><p>14、第15课 三国鼎立 【学习目标】 1.掌握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史实和原因,提高对历史事实和文学创作的分辨能力 2.提高分析历史现象,抓住现象所反映本质的能力和对重大历史事件的复述能力 3.认识到评价历史人物时,主要应该看他是否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学习重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的形成 阅读课文做下题 1. 末年,政局混乱。在军阀混战中, 控制了汉献帝,取得“。</p><p>15、第15课三国鼎立舌战 王燕 评委们,大家好!我讲课的内容是中华书局版7年级历史第15课三国鼎立。现在从四个茄子的角度讲。 一、教材分析 三国鼎立是七年级历史第四部分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的第一课。主要介绍了我国封建社会从国家分裂到国家统一的过渡时期的历史。本课在本单元和我国封建社会历史中都有重要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三国鼎立的局面的形成是东汉末年军阀分离主义混战的必然结果。它结束了东汉末年的黑暗统治和大。</p><p>16、三国鼎立 第18课 请回答 1 简述东汉末年的混战情况 2 当时北方主要有哪两股势力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图 匈奴 刘璋 刘表 袁术 张鲁 袁绍 曹操 曹操字孟德 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 军事家和诗人 曹操 龟虽寿 老骥 j 伏。</p>
【中华书局版七上教案第15课三国鼎立】相关PPT文档
【中华书局版七上教案第15课三国鼎立】相关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