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与民族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小题狂练之二十一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进步的精神动力。第十一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单元质检卷十一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第五课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
中华文化与民族Tag内容描述:<p>1、中华文化与民族凝聚力(中) 试卷 84 分 1、地域的差别,使中华文化多样性的特点非常明显。 正确 2、中国幅员辽阔,各地的自然条件千差万别,人们形成了相同的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 错误 3、江淮文化区又称两淮文化区,以巢湖为中心,其范围大致包括今天长江以北的江苏、安徽两省境地。 正确 4、燕赵文化在古代,是随着大运河的开凿而发展起来的。 错误 5、比较先进的华夏文化通过各种途径向周边辐射、传递,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发挥了主导作用。 正确 6、以“吴侬软语”为特征的吴语,是汉语七大方言之一,构成独特的语言文化系统。 正确 。</p><p>2、到乌蒙山区的昭通;从甘肃中部的定西,到内蒙古边陲的阿尔山,看真贫、知真贫,真扶贫、扶真贫,成为“花的精力最多”的事;“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实施精准扶贫”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一、选择题1新时期要弘扬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这主要是因为(A)这些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已成为现代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这些精神具有深厚的民族性、鲜明的时代性和先进性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民族精神不具有时代性,任何时代都不会过时ABCD解析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都是中国共产党。</p><p>3、九年级思想品德(人教版)全一册讲学稿 第十五讲 第五课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二框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执笔:于老师 审核:初三政治备课组 2011年9月22日一、课前导学:(一)认清目标,明确要求:学习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是凝聚各族人民的巨大精神力量,要用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2、过程与方法:能够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感悟民族精神对于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所具有的重大作用;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能力。3、知识与技能: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p><p>4、第 14 课时 课题名称 第五课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复习)授课时间:2013年 月 日 授课教师:潘庆国授课班级:九(1)九(2)九(3)九(4)一、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努力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2、过程与方法:预习交流1、怎样理解文化的力量?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2、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组成?3、中华文化的地位和影响?4、与时俱进与传统道德的关系?5、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6、民族精神的内容?7、民族精神在新的历。</p><p>5、考点规范练26我们的中华文化一、选择题1.(2019山东烟台期中)经党中央批准、国务院批复,自2018年起将每年秋分日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这既是对传统“二十四节气”这种古人智慧结晶的致敬与传承,同时更加体现了当代中国人知晓自然更替,顺应自然规律和适应可持续的生态发展观。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的文化意义在于()更好传承和展示中华优秀农耕文化提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支持彰显“三农”工作重中之重的基础地位充分发挥文化作为精神力量的作用A.B.C.D.2.中国菜肴流派众多,极具代表性的有鲁、川、粤、闽、苏、浙、湘、徽八大菜系。</p><p>6、第十一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创新单元检测一、选择题1.目前,我国重点保护和发展人口较少民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代表性项目,如高山族的拉手舞,布朗族的弹唱、蜂桶鼓舞,怒族的达比亚舞、仙女节,毛南族的打猴鼓舞、花竹帽编织技艺、肥套材料从一个侧面表明()我国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中华文化呈现着多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中华各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A.B.C.D.解析:目前,我国重点保护和发展人口较少民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代表性项目,从一个侧面表明中华文化呈现着多民族文化。</p><p>7、我们的民族精神课时跟踪练一、选择题1.2018年5月,历时3个月的文明的回响:来自阿富汗的古代珍宝展在成都闭幕,成都博物馆以“文化不灭,国家永生”表达了对同为文明古国的阿富汗走出战乱的诚挚祝福。“文化不灭,国家永生”体现了()文化的力量表现在国家和民族的延续中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生存发展的血脉文化具有传承性,能在世代相传中延续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动力A.B.C.D.解析:“文化不灭,国家永生”体现了文化对于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意义,符合题意;与题意无关。 答案:A2.一部卷帙浩繁的二十四史,就是一部“富贵不能。</p><p>8、我们的中华文化课时跟踪练一、选择题1.看懂了汉字,就看懂了人生(如下图)。 这主要说明()A.汉字是人类实践的产物,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载体B.汉字记载思想和语言,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力量源泉C.汉字传承着人类文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D.汉字具有表意功能,包含着许多中华文化的价值解析:题干不涉及汉字的产生与文化软实力的关系,A项与题意无关;B项错误;文字承载着人类文明,C项错误;D项符合题意。答案:D文言文注重典故、音律工整,行文简练,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思想,是中华文化的宝藏。据此回答23题。2.国台办发言人安峰山。</p><p>9、练案27 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七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一、选择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规定,亵渎、否定英雄烈士事迹和精神,宣扬、美化侵略战争和侵略行为,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这说明(D)爱国主义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损害国家尊严的行为要受到法律制裁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传承英烈精神有了更加强大的法治保障ABCD解析材料说明传承英烈精神有了法治保障,损害国家尊严的行为要受到法律制裁,适合题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全国人。</p><p>10、第五课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一、选择题2017成都“先天下之优而优,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的报国情怀等,都传承者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回答23题。【分析】2中华民族精神源远流长、历久弥新。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A勤劳勇敢B自强不息C爱国主义D团结统一【分析】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它是一个民族凝聚起来的强大的精神力量,它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它是各族人民。</p><p>11、专题11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总分100分 时间50分钟)班级 _______ 学号 _______ 得分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12小题,每题4分,共48分)1“阅史记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读诗经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这意味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传承和创新的根本动力我们要在延续中华民族精神血脉中不断开拓前进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是推动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展现中华民族文化软实力A B C D【答案】C【解析】题目中,“阅史。</p><p>12、专题11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讲备考】1.从考点角度看,中华文化的特征属于高频考点;而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是近年高考的冷考点。从题型角度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常以主观题形式考查。从命题背景材料看,区域文化的多样性、民族文化间的交流、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等值得进一步探究。2.选择题常正面考查中华文化的特征、民族精神的内涵,也常以误区的形式侧面考查中华文化的特征、中华文化的发展等。【讲重点】一、中华文化1.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2.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3.中华文化的包容性(1)在分析具体材料是否能够体现中华文化的包容性。</p><p>13、第五课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1 基础知识2 中华大地的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3 中华文明绵延不绝,历久弥新的一个重要原因: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4 中华文化的构成: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化艺术;充满智慧的中国哲学;完备而深刻的道德伦理等。7 中华文化的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地位:世界文化大花园中一朵璀璨的奇葩)8&。</p><p>14、第二单元 了解祖国 爱我中华 第五课 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 (复习课),第二单元知识结构,认清基本国情,了解基本国策 和发展战略,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灿烂的中华文化,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传统美德,薪火相传,民族精神,生生不息,民族精神我传承,一灿烂的中华文化,自古以来,中华民族用自己的智慧,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仅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而且。</p><p>15、大力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优秀革命文化中华民族发展史,就是一部发扬传统、爱国奋进的历史。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无数革命志士在党的领导下,积极宣传党的革命思想、革命主张,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抛头颅、洒热血,表现出了对党无限忠诚的优秀品质、对共产主义信念坚定的精神追求,熔铸了伟大的革命精神、革命文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先后涌现出焦裕禄、史来贺等先进典型,形成了铁人精神、红旗渠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时代精神,既使我们感受到这些英雄个。</p><p>16、课时规范练26 我们的中华文化一、选择题1.古代的工匠为我们留下了许多令国人自豪、让世界惊叹的精品之作。而当下,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迈进中,我们却要补上“工匠精神”这一课。要补上“工匠精神”这一课,我们必须()向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汲取营养坚持求同存异、兼收并蓄的包容精神培育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坚守自强不息这一中华民族的立业根基A.B.C.D.答案A解析正确且符合题意,“古代的工匠为我们留下了许多令国人自豪、让世界惊叹的精品之作”,要补上“工匠精神”这一课,我们必须向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p><p>17、阶段质量评估(三)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说,黄河流域80万平方公里,长江流域180万平方公里,而当时世界上所有文明流域加起来的面积也只是中国的十五分之一或二十分之一。所以,气魄、宏伟的统一文明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点。由此可见()A中华文化就是中华文明B中华文化博大精深C中华文化一直走在世界前列D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借鉴、吸收,渐趋融合解析:把中华文化等同于中华文明是错误的,中华文明侧重物质文化,中华文化是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A是错误的;C观点也是错误。</p><p>18、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时间:50分钟满分:100分)编者选题表知识点题号难易度我们的中华文化1、2、3、4、5、6、7、13易、中、难、中、中、中、中、中我们的民族精神8、9、10、11、12、14易、难、易、中、中、难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历史经验,重视保存历史资料。相传在夏商时期就有了史官,以后的历朝历代都设置史官。史官们将大量的史实记载下来,将丰富的史料积累起来,形成了丰厚的规模巨大的史书典籍。关于史书典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我国的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