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总复习中国古代史
第一单元 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及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A.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奴隶制政权。D.为中国第一个封建政权。A.禅让制 B.分封制。考点一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秦朝。A.元谋人 B.北京人。考点一 知道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中考历史总复习中国古代史Tag内容描述:<p>1、第一部分 系统复习 成绩基石 模块一 中国古代史 主题 3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隋唐时期 考点梳理过关 关联拓展1.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统治措施的相同之处有 哪些?他们的统治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有何启示? 相同之处:都重视选拔人才,重视发展经济,减轻农民负担, 重视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都使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国力强 盛。 启示:(1)国家统一、政治清明、社会安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 必要前提。(2)保证社会持续发展,需要保持政策的一致性和 连贯性。(3)给后人留下“得贤则兴”的社会启示。 关联拓展吐蕃在唐朝时还没有纳入中央政。</p><p>2、第一单元 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及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德州真题演练考点一 远古的传说命题角度涿鹿之战、黄帝的贡献及地位、禅让制1(2018德州中考)“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这是孙中山对“人文初祖”黄帝的评价。与“平定蚩尤乱”有关的战役是( )A牧野之战 B涿鹿之战C城濮之战 D巨鹿之战2(2016德州中考节选)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实践中形成了独有的民族精神,成为本民族生存、发展、繁荣的灵魂支柱和精神动力。阅读下面材料:【共同的祖先】材料一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孙。</p><p>3、第一单元 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及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姓名:________班级:________用时:______分钟一、选择题1(2018烟台中考)1982年,北京人遗址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B会使用火和打制石器C已经会制造工具和种植水稻D会建造房屋和使用陶器2(2018乐陵一模)某同学绘制了一幅我国原始居民生活场景的想象图,下列内容与河姆渡原始居民相符的是( )生活在黄河流域种植水稻住干栏式房子挖井饮水A B C D3(2019原创题)传说在中国古代,有一场。</p><p>4、第一单元 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姓名:________班级:________用时:______分钟一、选择题1(2019原创题)制作年代标尺是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一位同学制作了一段政权更迭的年代标尺,其中处( )A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奴隶制政权B出现了中国最早的文字C发生了牧野之战D为中国第一个封建政权2(2019原创题)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管子牧民中“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的表述来强调民心向背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下列历史人物的结局与“政之所废,在逆民心”观点相一致的是( )启夏桀商纣盘庚周厉王周武王A BC D3(2019潍坊特色题)。</p><p>5、第2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1古代中国的“天子”将土地分给亲属或功臣,所封之地称为“诸侯国”“封国”或“藩国”等。这种政治制度是()A禅让制B分封制C郡县制D行省制2西周时期形成金字塔似的森严等级:天子为最高等级,下面依次为诸侯、卿大夫和士,都属于统治阶级,压迫着广大平民和奴隶。这种等级制度的形成是因为()A禅让制B世袭制C郡县制D分封制3我们说春秋战国是大变革的时期。下列选项不能体现这一时期“变革”的是()A诸侯争霸,百家争鸣B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C新旧制度更替D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4春秋战国时期发生社会大变革的。</p><p>6、第一单元 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潍坊真题演练考点一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命题角度西周的分封制1(2017潍坊中考)一同学学习潍坊历史与文化时,总结了四句顺口溜:“太康失国,少康复国。桀失其国,无人复国。”“顺口溜”所指的朝代是(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秦朝2(2016潍坊中考)西周建立后,今天潍坊一带除齐国外,还有纪国、莱国和杞国等诸侯国。这些诸侯对周天子的义务是( )A交纳租税 B治理郡县 C镇守疆土 D监察百官3(2018潍坊中考节选)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缤纷多彩的文化符号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内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文。</p><p>7、单元过关夯实基础模块一中国古代史第1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1生活在距今约70万20万年,保留着猿的某些体质特征、能够打制粗糙石器的我国境内远古居民是()A元谋人B北京人C半坡人D河姆渡人2下列有关我国远古居民北京人生产生活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使用天然火烧烤食物B制作磨制石器C制作色彩艳丽的彩陶D使用耒耜耕地3与下列图片所示物品相关的原始农耕居民是()图1 图2A半坡人B河姆渡人C大汶口人D山顶洞人4著名考古学家贾兰坡指出:“河姆渡遗址的发现,使人耳目一新,过去谁会想到远在距今70005000年前,长江下游会存在着如此灿烂的文化呢!。</p><p>8、第二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潍坊真题演练考点一 秦的兴亡命题角度秦灭六国、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1(2018潍坊中考)秦王“初并天下,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乃更号曰皇帝”。其主要目的是( )A沿袭历史传统 B开创一代帝号C加强思想控制 D宣扬个人功业2(2017潍坊中考)秦朝时,今潍坊大部分地区属胶东郡、齐郡、琅琊郡管辖。胶东郡使用的货币是( )A圆形方孔钱 B五铢钱C交子 D会子考点二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命题角度张骞通西域、西域都护、丝绸之路3(2016潍坊中考)新全球史载:在古典时代,一些个人也完成了长途。</p><p>9、第一部分 中国古代史,3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考 点 聚 焦,考点一 知道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考点二 知道两晋南北朝的更替,初步了解人口的南迁和 江南地区的开发,考点三 通过北魏孝文帝改革,初步理解民族交往、交 流、交融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真题探源,D,D,A。</p><p>10、课时训练(七)明清王朝的繁盛与近代前夜的危机(建议时间:3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1.2018临沂明故宫是中世纪(约公元476年公元1453年)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建筑群,被称为“世界第一宫殿”。现在,明故宫遗址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结合下图判断,该遗址位于()A.北京市B.上海市C.西安市D.南京市2.“开辟金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这一诗句反映的反侵略斗争()A.戚继光抗倭B.郑成功收复台湾C.平定大小和卓叛乱D.康熙帝组织雅克萨之战3.小明拟办一份历史手抄报,准备了下列所示素材。据此推断,这份手抄报的主题是()(1)戚继光抗倭(2)顺治帝册封。</p><p>11、第一部分 中国古代史,5 经济重心的南移与民族关系的发展,考 点 聚 焦,考点一 知道辽、西夏与北宋的对峙局面;了解女真族的崛起, 知道金灭辽及北宋;知道岳飞抗金的事迹和南宋偏安,考点二 知道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理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考点三 知道成吉思汗的崛起以及蒙古军灭亡西夏、金和南宋;知道元朝的统一,考点四 通过宣政院管辖西藏,知道西藏在元代正式纳入中国版图。,真题探源,B,D,B。</p><p>12、素养全练5中国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一、选择题1.(2018山东泰安)葛兆光在中国思想史中说:“自从儒家成为官方承认的学问,并可以作为晋身之阶以后,表面上看来儒家是胜利了,但实际上却使它逐渐丧失了其独立的批评与自由”由此可见,作者认为儒学()A.推动封建教育的发展与繁荣B.吸收了道家、法家等各派的合理成分C.遏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D.成为维护统治的工具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儒学。根据材料内容可知,作者认为儒学被官方认可后逐渐“丧失了其独立的批评与自由”,遏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故本题选C项。2.(2018山东枣庄)从两千多年前墨子和。</p><p>13、第一单元 春秋战国时期 秦朝,考点1 大变革的时代,考点1 大变革的时代,知 识 清 单,知识清单,易错易混,疑难点拨,知识清单,易错易混,疑难点拨,考点1 大变革的时代,考点1 大变革的时代,【易错字盘点】 都江堰 灌溉 商鞅 奖励 布帛 徭役 爵位 县制,知识清单,易错易混,疑难点拨,考点1 大变革的时代,易 错 易 混,1牛耕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 2商鞅变法是成功的改革。商鞅之死主要是因为变法触犯了奴隶主旧贵族的利益。说明(或给我们的启示):改革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为了改革成功,改革者会付出一定的代价。 3结合商鞅变法的内容具体分。</p><p>14、第三单元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2时间跨度:220280年。 政权:,曹丕,成都,孙权,【温馨提示】 魏的建立者是曹丕,不是曹操;曹操生活在东汉末年,不是三国时期。,【史论点睛】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说明三者势均力敌,当时统一全国的条件还不成熟。,3.影响 (1)三国鼎立局面是我国从分裂割据走向统一的过渡阶段,是天下大乱后的局部统一。 (2)并存的三个政权,为了战胜对方,都采取了一系列恢复和发展生产的措施,在推动三个相对独立地区内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开发等方面,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明晰三国鼎立局面或魏晋南北朝时。</p><p>15、金牌中考总复习,第六讲,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金牌中考总复习,2,3,1,5,第6讲 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考纲考情,考纲考情,考点梳理,考点一:孔子、“百家争鸣”的主要史实 (一) 孔子:春秋晚期人,__________学派的创始人,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大思想家。 1思想上:提出“_______”的学说,主张“爱 人”,“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2教育上:A.创办__________,广收门徒。B.注意 “因材施教”。C.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 度,要谦虚好学,提出“温故而知新”。,儒家,仁,私学,考点梳理,(二) 百家争鸣”我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高。</p><p>16、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考点一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3年0考) 1元谋人:发现于_____省元谋县,距今约一百七十万 年,是我国境内已知的____人类。,云南,最早,2北京人 (1)时间、地点: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发现于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 (2)体貌特征:保留了_____的某些特征。 (3)生产生活:使用打制石器,会使用_______,过着群 居生活。,猿,天然火,3山顶洞人:距今约三万年,发现于北京周口店;使用打制石器,已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会人工取火,生活的集体是由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知识小拓】 。</p><p>17、第四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考点一 隋朝的兴亡 (3年1考) 1建立与统一:581年,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年,隋军灭掉陈,统一南北。 2治世: 隋文帝励精图治,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国家出现统一安定的局面,人民负担较轻,社会经济繁荣。(“开皇之治”),589,3大运河的开通 (1)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2)时间及人物: 征发几百万人,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隋炀帝,(3)概况:一、二、四、五 一个中心:以 为中心。 两个端点:北达 ,南至余杭。 四段:自北向南分别为永济渠、通。</p><p>18、金牌中考总复习,第三讲,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经济重心 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金牌中考总复习,2,3,4,1,5,第3讲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考纲考情,考纲考情,考点梳理,考点梳理,考点一:隋唐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 1概念:科举制是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人才的制度, 强调以才能作为选拔官吏的标准。 2诞生于_______朝: (1) 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 (2) 隋炀帝时,设置进士科,科举制正式诞生。 3发展完善于_______朝: (1) 唐太宗时,大大扩充了国学的规模。(唐太宗:“ 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