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性粒细胞缺乏
粒细胞缺乏症患者 细菌感染的诊治 一、感染流行病学 细菌感染。粒细胞缺乏症患者 细菌感染的诊治。● 念珠菌 粒减2周左右 ● 曲霉菌 粒减第3周或以后 粒缺期延长——真菌感染的高危。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抗菌药物临床应用 指南要点解读。
中性粒细胞缺乏Tag内容描述:<p>1、中国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南(2016版) 国内外指南相继更新 美国感染病学会IDSA指南2010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指南.2012 欧洲第四届白血病感染会ECIL-42013 中国指南更新2016 中华血液学杂志. 2016;37(5):353-359 B. Description of the contents D. Description of the contents 2016版指南更新内容 30% 55% 前言 一 定义 二 流行病学 三 患者风险评估 四 诊断 五 初始经验性抗菌药物治疗 六 抗菌药物调整 七 抗菌药物使用疗程 八 抗菌药物预防应用 2012版 30% 55% 前言 一 定义 二 流行病学 三 诊断 四 患者风险。</p><p>2、粒细胞缺乏症患者 细菌感染的诊治 一、感染流行病学 细菌感染: 革兰阴性(G )菌 革兰阳性(G )菌 大肠埃希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肺炎克雷伯菌 表皮葡萄球菌 铜绿假单胞菌 溶血性链球菌 不动杆菌属 肠球菌 真菌感染: 念珠菌 粒减2周左右 曲霉菌 粒减第3周或以后 粒缺期延长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 严重的真菌感染,如侵袭性曲霉菌感染 如未接受治疗,死亡率高达100 即便充分治疗,预后仍恶劣 病毒感染: 单纯疱疹病毒(HSV)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 巨细胞病毒(CMV) EB病毒(EBV) 腺病毒 呼吸道合胞病毒 副流感病毒 其他 感染流行病学 近。</p><p>3、粒细胞缺乏症患者 细菌感染的诊治,一、感染流行病学,细菌感染: 革兰阴性(G )菌 革兰阳性(G )菌 大肠埃希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肺炎克雷伯菌 表皮葡萄球菌 铜绿假单胞菌 溶血性链球菌 不动杆菌属 肠球菌,真菌感染: 念珠菌 粒减2周左右 曲霉菌 粒减第3周或以后 粒缺期延长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 严重的真菌感染,如侵袭性曲霉菌感染 如未接受治疗,死亡率高达100 即便充分治疗,预后仍恶劣,病毒感染: 单纯疱疹病毒(HSV)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 巨细胞病毒(CMV) EB病毒(EBV) 腺病毒 呼吸道合胞病毒 副流感病毒 其他,感染流行病学,近。</p><p>4、粒细胞缺乏症患者 细菌感染的诊治,一、感染流行病学,细菌感染: 革兰阴性(G )菌 革兰阳性(G )菌 大肠埃希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肺炎克雷伯菌 表皮葡萄球菌 铜绿假单胞菌 溶血性链球菌 不动杆菌属 肠球菌,真菌感染: 念珠菌 粒减2周左右 曲霉菌 粒减第3周或以后 粒缺期延长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 严重的真菌感染,如侵袭性曲霉菌感染 如未接受治疗,死亡率高达100 即便充分治疗,预后仍恶劣,病毒感染: 单纯疱疹病毒(HSV)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 巨细胞病毒(CMV) EB病毒(EBV) 腺病毒 呼吸道合胞病毒 副流感病毒 其他,感染流行病学,近。</p><p>5、粒细胞缺乏症患者 细菌感染的诊治,吴德沛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江苏省血液研究所,一、感染流行病学,细菌感染: 革兰阴性(G )菌 革兰阳性(G )菌 大肠埃希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肺炎克雷伯菌 表皮葡萄球菌 铜绿假单胞菌 溶血性链球菌 不动杆菌属 肠球菌,真菌感染: 念珠菌 粒减2周左右 曲霉菌 粒减第3周或以后 粒缺期延长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 严重的真菌感染,如侵袭性曲霉菌感染 如未接受治疗,死亡率高达100 即便充分治疗,预后仍恶劣,病毒感染: 单纯疱疹病毒(HSV)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 巨细胞病毒(CMV) EB病毒(EBV) 腺病毒 。</p><p>6、粒细胞缺乏症患者 细菌感染的诊治,吴德沛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江苏省血液研究所,一、感染流行病学,细菌感染: 革兰阴性(G )菌 革兰阳性(G )菌 大肠埃希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肺炎克雷伯菌 表皮葡萄球菌 铜绿假单胞菌 溶血性链球菌 不动杆菌属 肠球菌,真菌感染: 念珠菌 粒减2周左右 曲霉菌 粒减第3周或以后 粒缺期延长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 严重的真菌感染,如侵袭性曲霉菌感染 如未接受治疗,死亡率高达100 即便充分治疗,预后仍恶劣,病毒感染: 单纯疱疹病毒(HSV)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 巨细胞病毒(CMV) EB病毒(EBV) 腺病毒 。</p><p>7、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缺乏并发热的治疗,内 容,肿瘤病人感染的特点,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抗菌药物临床应用 指南要点解读,小 结,肿瘤病人感染的特点,宿主的易感因素 主要的病原学类型 肿瘤并发感染的临床特点,宿主易感因素,(1)与原发恶性肿瘤相关的免疫缺陷 (2)中性粒细胞减少 (3)粘膜屏障的破坏 (4)皮质激素和其它淋巴毒性药物 (5)造血干细胞移植 (6)脾切除和功能性无脾,病原学特点,60s,70s: 以 G-菌(肠杆菌科、铜绿假单胞菌)为主 80s至今:G+菌开始有上升的趋势 原因为:广泛应用留置静脉导管 广泛采用抗G-菌药物预防等,G+菌主要有:凝固。</p><p>8、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的处理,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 血液科 甘茂周,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的定义及危害 肿瘤病人感染风险分级 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的处理,主要内容,发热: 单次口温38.3或38超过1小时 中性粒细胞缺乏: 500/mcL 或 1,000/mcL并预计在48小时下降至500/mcL,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的定义,亚太地区中性粒细胞减少伴不明原因发热患者的抗生素应用规范(2005) NCCN癌症相关感染防治指南,中性粒细胞减少是血液科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苏华芳, 等实用医学杂志. 2007;109-111 . 文细毛, 等.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5; 15(1): 。</p><p>9、粒细胞缺乏症患者 细菌感染的诊治,吴德沛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江苏省血液研究所,2019,-,1,一、感染流行病学,细菌感染: 革兰阴性(G )菌 革兰阳性(G )菌 大肠埃希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肺炎克雷伯菌 表皮葡萄球菌 铜绿假单胞菌 溶血性链球菌 不动杆菌属 肠球菌,2019,-,2,真菌感染: 念珠菌 粒减2周左右 曲霉菌 粒减第3周或以后 粒缺期延长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 严重的真菌感染,如侵袭性曲霉菌感染 如未接受治疗,死亡率高达100 即便充分治疗,预后仍恶劣,2019,-,3,病毒感染: 单纯疱疹病毒(HSV)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 巨细胞病毒(C。</p><p>10、中性粒细胞缺乏 恶性肿瘤已经成为常见病和多发病 我国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持续上升 我国恶性肿瘤中晚期病人相对较多 丧失手术治疗机会 常需采用以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 化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 严重粒细胞缺乏会造成发热 感染甚至危害生命 处理好化疗引起的粒细胞缺乏症是保证化疗足剂量 足疗程完成的关键 概述 粒细胞缺乏症又叫白细胞减少症 系指因放化疗等治疗 感染或免疫性疾病 亦可原因不明 导致的外周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