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骨伤
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试题1。是作用最强的致热物质。解热、镇痛、消炎。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1958)符合现代医学模 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 历史悠久。传统的以疾病为中心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现代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家族聚积发病倾向。家族聚积发病倾向。
中西医结合骨伤Tag内容描述:<p>1、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试题1一. 单项选择题 (下列五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最佳或最恰当的答案) 1. 正常的桡骨远端掌倾角是( ) A、10 0 15 0 B、15 0 25 0 C、25 0 40 0 D、30 0 45 0 E、45 0 50 0 2. 桡骨远端骨折出现餐叉样畸形的是 A.屈曲型 B.粉碎型 C.屈肘型 D.伸直型 E.各型均可 3. 桡尺骨干双骨折,若为传达暴力所至者,骨折线表现为 A. 两骨折线平面无一定规律 B. 桡骨折线在上,尺骨折线在下 C. 尺骨折线在上,桡骨折线在下 D. 桡尺骨折线在同一平面 E. 以上都不是 4. 肱骨干骨折后,出现“垂腕”,说明损伤了 A.正中神经 B.尺神。</p><p>2、非甾体抗炎药,是作用最强的致热物质,致痛物质,H+,OH-,K+ 组织胺 5-羟色胺 缓激肽 前列腺素,解热、镇痛、消炎,区别,1,解热,2,镇痛,3,抗炎抗风湿,发热过高;持续高热;长期发热。,关节及躯体的中度疼痛,风湿和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作用,01,02,03,04,毒副作用,胃肠道,神经系统,血液系统,肝、肾毒性,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的作用 抗炎作用 炎症早期:缓解红肿热痛 炎症后期:防止粘连、瘢痕 抗炎机制: 与受体结合,影响参与炎症的一些基因转录而产生抗炎作用,抗免疫 抑制巨噬细胞对抗原的吞噬和处理 使血中淋巴细胞减少,移。</p><p>3、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台山市卫生职业技术学校 岳维民 二00九年十月,中医骨伤科学,中医骨伤科学:是以中医学理论体系为指导,研究防治人体皮、肉、筋损伤与疾病的一门学科。 优点:动静结合,筋骨并重,内外兼治, 医患合作。(1958)符合现代医学模 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 历史悠久。(3000多年、周朝) 医学模式的转变: 传统的以疾病为中心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现代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缺点:口传心授、理论与技术发展极其缓慢。 作业:1、何为传统医学模式 2、何为现代医学模式,西医骨科,西医骨科:以西方医学理论体系为指导。</p><p>4、概述,一种慢性炎性疾病,主要侵犯中轴骨骼,以骶髂关节炎为标志 有明显家族聚集现象,并与HLA-B27密切相关 炎症累及滑膜关节和软骨关节以及肌腱、韧带附着于骨的部位(肌腱端),常引起纤维性和骨性强直,流行病学,家族聚积发病倾向,强直性脊柱炎先证者的亲属发病的概率是正常人的23倍 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与B27在全球的地理分布一致 发病年龄在1530岁 ,男性患者远多于女性,发病机制,遗传易感性 HLA-B27 外源性诱发因素和免疫因素 肺炎克雷白杆菌、衣原体、沙门菌、志贺菌、 耶尔森菌和弯曲菌 自身反应性T细胞 动物模型,病理,骶髂关节炎的。</p><p>5、概述 一种慢性炎性疾病 主要侵犯中轴骨骼 以骶髂关节炎为标志有明显家族聚集现象 并与HLA B27密切相关炎症累及滑膜关节和软骨关节以及肌腱 韧带附着于骨的部位 肌腱端 常引起纤维性和骨性强直 流行病学 家族聚积发病。</p><p>6、强 直 性 脊 柱 炎,概述,一种慢性炎性疾病,主要侵犯中轴骨骼,以骶髂关节炎为标志 有明显家族聚集现象,并与HLA-B27密切相关 炎症累及滑膜关节和软骨关节以及肌腱、韧带附着于骨的部位(肌腱端),常引起纤维性和骨性强直,流行病学,家族聚积发病倾向,强直性脊柱炎先证者的亲属发病的概率是正常人的23倍 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与B27在全球的地理分布一致 发病年龄在1530岁 ,男性患者远多于女性,发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