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规培考试-心电图
捋顺把所学知识按归类的方法。
中医规培考试-心电图Tag内容描述:<p>1、心电图出科概要 目的 o通过重点阅读相关心电图,把已通过重点阅读相关心电图,把已 学的各知识点有效地串联起来,学的各知识点有效地串联起来, 把所学知识按归类的方法,捋顺把所学知识按归类的方法,捋顺 分析思路。达到能够独立准确分分析思路。达到能够独立准确分 析常见心电图的目的。这是一个析常见心电图的目的。这是一个 执业医师在心电学方面的必备能执业医师在心电学方面的必备能 力。力。 ECG能干啥不能干啥 o适应症 o1.分析与鉴别各种心率失常 o2.心肌梗死,冠脉供血不足,心绞痛时有重 要诊断作用. o3.电解质紊乱的诊断,如低钾。</p><p>2、正常心电图,心房颤动伴快心室率,心房扑动(4:1下传),窦性心律,室性早搏,窦性心律,房性早搏连发,窦性心律,房性早搏,超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心室颤动,心房颤动 R波递增不良,窦性心律,完全性左束支阻滞,窦性心律,II度房室传导阻滞(2:1下传),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伴房性早博,室性逸博心率,右束支阻滞,窦性心律;二度房室传导阻滞,心室预激波,窦性心律,室性早搏二联律,窦性心动过缓,房性早搏未下传,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左室高电压,室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p><p>3、2018-4-16 1 A、大致正常心电图 * B、心肌缺血 C、预激综合征 D、房性心动过速 E、室性心动过速 A、房性期前收缩 * B、窦性心律不齐 C、II度房室传导阻滞 D、室性期前收缩 E、III度房室传导阻滞 A、正常心电图 B、房性期前收缩 * C、室性期前收缩 D、窦性心律不齐 E、预激综合征 A、窦性心律 B、室性期前收缩 * C、房性期前收缩 D、心室肥厚 E、II度房室传导阻滞 A、室性期前收缩 * B、房性期前收缩 C、交界性期前收缩 D、室性心律 E、正常心电图 2018-4-16 2 A、心房颤动 B、窦性心动过缓 * C、III度房室传导阻滞 D、大致正常心电图 E、I。</p><p>4、心电图诊断 解放军第94医院特诊科邓晓莉 规培生考试讲课 内容 正常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房性期前收缩 房早 心房颤动阵发性室上速室性期前收缩 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房室传导阻滞左 右束支传导阻滞左 右心室肥厚典型心肌缺血急性心肌梗死 一 正常心电图 一 心电图的测量心电图记录纸横线代表时间 纵线代表电压 当走纸速度25mm s时 每1mm的横向间距代表0 04s 即40ms 当标准电压1m。</p><p>5、牡丹江市中医医院中医类、全科住培超声出科考试题姓名: ;得分: ;考试时间: 。一.单选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1. 当肿大局限于胰体或尾时,最可能的诊断是:A. 假性囊肿B. 水肿突起C. 炎症D. 恶性病变2. 对肺动脉高压的肺血流频谱的叙述错误的是A. ACT(加速时间)缩短。</p><p>6、心电图诊断 解放军第94医院特诊科邓晓莉 规培生考试讲课 内容 正常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房性期前收缩 房早 心房颤动阵发性室上速室性期前收缩 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房室传导阻滞左 右束支传导阻滞左 右心室肥厚典型心肌缺血急性心肌梗死 一 正常心电图 一 心电图的测量心电图记录纸横线代表时间 纵线代表电压 当走纸速度25mm s时 每1mm的横向间距代表0 04s 即40ms 当标准电压1m。</p><p>7、中医类别规培人员三基考试卷 单位 姓名 得分 一 单选题 每题1分 计20分 1 阴病治阳 的方法适用于 A 阳偏盛 B 阴偏盛 C 阳偏衰 D 阴偏衰 E 阴阳两虚 2 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典是 A 本草纲目 B 中药大辞典 C 证类本草 D 新。</p><p>8、牡丹江市中医医院 中医类 全科住培超声出科考试题 姓名 得分 考试时间 一 单选题 共20题 每题3分 共计60分 1 当肿大局限于胰体或尾时 最可能的诊断是 A 假性囊肿 B 水肿突起 C 炎症 D 恶性病变 2 对肺动脉高压的肺血流频谱的叙述错误的是 A ACT 加速时间 缩短 B ACT RPEP 右室射血前期时间 比值增大 C RPEP延长 D RVET 射血时间 缩短 E ACT RVE。</p><p>9、技能考核 一 体格检查 1 心脏检查 诊断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七版P132 148页 2 腹部检查 诊断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七版P156 182页 二 急诊专科技能操作 1 心肺复苏术 急救医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P48 61 2 心脏电复律 急。</p><p>10、垫江县中医院妇科规培生出科考试试题 科室 姓名 成绩 一、单选题 1妇女的主要生理特点是 A经、带、胎、产 B经、孕、产、乳 C冲、任、督、带 D胞宫、天癸 E经、孕、杂、产 2下列何项不是妇女在病理上特有的疾病 A月经病 B带下病 C外感病 D妊娠病 E产后病 3中医妇科学研究的范围,概括起来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