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人人文库网! | 帮助中心 人人文档renrendoc.com美如初恋!
人人文库网

中医四诊

1中医四诊中医教研室重庆医科大学附一院中西医结合科何英副教授2中医四诊一概述1定义指中医诊察和收集疾病有关资料的基本方法包括望闻问切简称四诊1望诊医生用视觉观察病人的神色形态局部表现舌象中医基础理论诊法中山大学药学院黄河清1概述一、主要内容。望诊是中医的四诊之一。四诊合参、望诊、问诊、脉诊。

中医四诊Tag内容描述:<p>1、1 中医四诊 中医教研室重庆医科大学附一院中西医结合科何英副教授 2 中医四诊 一 概述1 定义 指中医诊察和收集疾病有关资料的基本方法 包括望 闻 问 切 简称四诊1 望诊 医生用视觉观察病人的神色 形态 局部表现舌象。</p><p>2、中 医 四 诊,镇安县中医医院,概 述,四诊是指中医诊察和收集疾病有关资料的基本 方法,也就是指望、闻、问、切四诊。望诊:医生运用视觉观察病人全身和局部的情况。闻诊:听病人的声音和闻其气味变化。问诊:询问病人(或家属),了解疾病发生和发展经过,现在症状及其他与疾病有关的情况。切诊:按病人脉搏及触按病人肌肤、脘腹、 四肢以诊察病情的方法。,定义:望诊实际上就是对病人的神、 色、形态、舌象以及分泌物排泄物色、 质的异常变化进行有目的的观察,以测知内脏病变,了解疾病情况的一种诊断方法。,第一节 望诊,望诊主要是观察。</p><p>3、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中医科 朱宏讲师,四诊见习,中医学教研室,Page*,1,讲述本次见习课的重点和注意事项:四诊合参、望诊、问诊、脉诊。(30min),现场指导望闻问切四诊。同学们相互望舌、切脉(45min),5 人一组,针对病人进行问诊、舌诊、脉诊。(45min),讨论、书写报告、总结。(30min),观看教学视频(30min),Page*,1. 四诊合参,从整体出发,综合运用望、闻、问、切四种诊法,详细收集各种临床资料,相互参照,抓住临床特征,这样准确地诊断疾病。,Page*,2. 全身望诊:色诊,注意区分客色和病色:,客色:指受季节气候、生活和工作环境、情绪。</p><p>4、中医四诊 诊法是中医诊查疾病 收集病情资料的基本方法 包括望 闻 问 切四法 简称 四诊 四诊所搜集的病情资料是疾病表现出的各种异常现象 一 望诊 望诊是指医生对病人神 色 形态 五官 舌象等进行有目的的观察 借以了。</p><p>5、现代中医四诊技巧,石家庄市中医医院心病一科王 强,一个好的教师,首先应是一个“思想者”,.“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培养有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个人,不过他们要把为社会服务看作是自己人生的最高目标。”爱因斯坦,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像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爱因斯坦,传统中医是如何看病的?大道至简、还原实际再理解分析,(一)四诊 (二)诊断辩证(三)方药、针灸等,传统中医是如何看病的?,传统中医是如何看病的?(一)。</p><p>6、中医四诊述要 主任医师李宗伟 第一章望诊全身望诊局部望诊望排出物舌诊望小儿指纹 第一节全身望诊概述全身望诊 是指对病人的精神 色泽 形体 姿态等进行仔细的观察 旨在对病人的整体病情获得一个总体印象 全身望诊的内容 望神 望色 望形体 望姿态四个方面 一 望神 一 望神的原理 望神 可以了解机体精气的盛衰和病情的轻重与预后 一般来说 精气充盛 神旺 即使患病也轻 精气亏虚 神衰 有病亦多重 二 望。</p><p>7、望诊一、 望神:精神表情、意识思维、面色眼神、语言呼吸、动作体态、舌苔脉象等。失神:神昏谵语、循衣摸床;猝倒神昏、手撒遗尿;骨枯肉脱、形羸色败;目光呆滞、 戴眼反折;二、 望色:青、赤、黄、白、黑;正常面色:红黄隐隐,明润含蓄;面色晦暗枯槁为恶色;五色主病(病容):青色:主瘀血、肝病、寒证、痛证、惊风;赤色:属热证,亦可见于虚阳浮越;黄色:主脾虚、湿证;白色。</p><p>8、中医四诊概要,主讲:钟正起,“四诊”又称为诊法,是收集病情资料、诊察疾病的方法,它包括望、闻、问、切四个内容。四诊是调查了解疾病的四种不同方法,通过望、闻、问、切四诊,诊察疾病的各种现象,进行综合的分析:由表及里,由外到内,去粗取精,去伪纯真的进行辩证,为辩证提供可靠的依据。,在临床运用时,必须将四诊(也即望、闻、问、切四种不同的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也就是“四诊合参”,才能全面而系统地了解病情,作出正确的判断,下面将四诊内容作简要复习。,一、望诊,通过望诊以测知内脏,了解疾病情况的一种诊察方法。即。</p><p>9、中医四诊 概述 所谓四诊是指望 闻 问 切四种诊察和收集疾病有关资料的基本方法 也是护理人员进行病情观察的主要方法 定义 望诊实际上就是对病人的神 色 形态 舌象以及分泌物排泄物色 质的异常变化进行有目的观察 以测知内脏病变 了解疾病情况的一种诊断方法 第一节望诊 内容全身望诊 望神 面色 形体 姿态 局部望诊 望头面 五官 肢体 皮肤等 望排泄物 望痰液 呕吐物 大便 小便等 望小儿指纹 附 望。</p><p>10、中医四诊概述,温红岩,中医四诊,本讲的目的1、了解我国中医古籍2、掌握我国第一部按摩专著3、了解中医四诊知识4、了解中医看病的过程,我国第一部按摩专著黄帝岐伯按摩经,又称黄帝岐伯按摩十卷。我国中医基础理论的奠基之作黄帝内经包括素问和灵枢两部分。,中医大夫是怎样诊治疾病的呢?,中医的两大特色:1、整体观天、地、人 自然、社会、人2、辨证论治 “证”同病异治:如失眠可用枣仁安神口服液、朱砂安神丸。异病同治:如便秘、腹泻、失眠、月经不调等都可用归脾丸治疗。,“证”、“病”、“症”的概念,(1) “症”,即症状,是病人的。</p><p>11、中医四诊法 长治市中医院 -靳素萍,传统中医所指的四诊是指望诊、闻诊、问诊、切诊,也称“诊法”,用以收集病情资料、诊察疾病,是中医辨别证候、判断病种的主要依据。临床察病辨证必须四诊合参,全面系统了解病情,方可对病证做出正确的分析和诊断,为治疗和护理提供全面而准确的依据。,望诊,主要包括望神、望面色、望形态、望头颈、望五官、望皮肤、望分泌物和排泄物、望舌、望小儿指纹等。,1 得神 神志清楚、精神良好、两目灵活、面色荣润等2 少神 精神不振、面色少华、思维迟钝、动作迟缓等望神 3失神 正。</p><p>12、中医四诊,主讲人:宁强,概 述,四诊是指中医诊察和收集疾病有关资料的基本方法,也就是指望、闻、问、切四诊。望诊:医生运用视觉观察病人全身和局部的情况。闻诊:听病人的声音和闻其气味变化。问诊:询问病人(或家属),了解疾病发生和发展经过,现在症状及其他与疾病有关的情况。切诊:按病人脉搏及触按病人肌肤、脘腹、 四肢以诊察病情的方法。,定义:望诊实际上就是对病人的神、 色、形态、舌象以及分泌物排泄物色、 质的异常变化进行有目的的观察,以测知内脏病变,了解疾病情况的一种诊断方法。,第一节 望诊,望诊主要是观察病人神。</p><p>13、四诊 中医诊断学,中医诊断学,根据中医学的理论,研究诊察病情、判断病种、辨别证候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门学科。,中医诊断学,原 理,司外揣内见微知著以常衡变,诊 法,望诊(含舌诊)闻诊问诊切诊,脉诊,按诊,中医诊断学,中医诊断学,诊察,了解,分析,判断,诊法,辩证,诊病,诊,断,中医诊断学,熟练掌握四诊是辨证论治的首要条件。,中医诊断学,望面色萎黄,脾气虚证,闻声低息微,问倦怠乏力,切脉虚无力,中医诊断学,方:四君子汤加减,例:,治法:补益中气,健脾和胃,中医诊断学 四诊,诊:医生运用视觉观 察病 人 的神、色、形、态、。</p><p>14、中医四诊法之闻诊法 txt14热情是一种巨大的力量 从心灵内部迸发而出 激励我们发挥出无穷的智慧和活力 热情是一根强大的支柱 无论面临怎样的困境 总能催生我们乐观的斗志和顽强的毅力 没有热情 生命的天空就没的色彩。</p>
【中医四诊】相关PPT文档
中医四诊

      中医四诊

    上传时间: 2019-12-19     大小: 713.50KB     页数: 45

中医四诊.

      中医四诊.

    上传时间: 2017-11-19     大小: 658KB     页数: 45

中医四诊见习

      中医四诊见习

    上传时间: 2017-12-24     大小: 7.64MB     页数: 42

中医四诊技巧
中医四诊课件

      中医四诊课件

    上传时间: 2020-04-05     大小: 11.03MB     页数: 133

中医四诊概要
中医四诊.ppt

      中医四诊.ppt

    上传时间: 2020-04-05     大小: 6.16MB     页数: 71

中医的四诊

      中医的四诊

    上传时间: 2017-12-12     大小: 640.50KB     页数: 48

中医四诊法

      中医四诊法

    上传时间: 2018-01-22     大小: 1.97MB     页数: 59

中医四诊:宁强
中医诊断四诊

      中医诊断四诊

    上传时间: 2018-01-20     大小: 5.96MB     页数: 100

【中医四诊】相关DOC文档
中医四诊--舌诊.docx
中医四诊.doc

      中医四诊.doc

    上传时间: 2020-02-17     大小: 33.50KB     页数: 3

中医四诊摘要

      中医四诊摘要

    上传时间: 2020-04-20     大小: 15.50KB     页数: 4

中医四诊法之闻诊法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