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外科学多媒体课件
中医外科学多媒体课件。内蒙古医学院中蒙医学院 中医外科教研室 郝福明 班秀芬 石志强 电子技术支持。内蒙古医学院中蒙医学院 中医外科教研室 郝福明 班秀芬 石志强 电子技术支持。第一章 中医外科发展简史。第一章 中医外科发展简史。内蒙古医学院中蒙医学院 中医外科教研室 郝福明 电子技术支持。
中医外科学多媒体课件Tag内容描述:<p>1、中医外科学多媒体课件,内蒙古医学院中蒙医学院 中医外科教研室 郝福明 班秀芬 石志强 电子技术支持:石志强,第一章 中医外科发展简史,内蒙古医学院中蒙医学院 中医外科教研室 郝福明 电子技术支持:石志强,一、发展历程: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内容丰富著作颇多成就卓著 (一)起源阶段:原始社会的生活和生产活动中。 1、殷墟甲骨文 2、山海经 3、周礼 (二)形成阶段:春秋战国阶段 1、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外科学的理论基础。,2 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外科学的辨证论治基础。 3 华佗 4 金创瘛纵方是我国已经丢失的第一部中医外科学专著。 (三。</p><p>2、1,中医外科学多媒体课件 肛门直肠疾病,痔,河南中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2,1、掌握痔的概念、分期、分型,了解 痔的病因病机。 2、掌握痔的诊断。 3、掌握痔的治疗方法,了解痔的治疗 进展。,目的与要求,3,痔的现代概念,1、18世纪:痔是突出的静脉团,是各 种原因造成的血管病变。 2、20世纪70年代:痔是人人皆有的正常解剖结构,是直肠下端的唇状肉赘或称肛垫(Anal Cushions)。 3、肛垫的病理肥大即称为痔病。,4,1、定义:,肛门齿线以上,直肠末端粘膜下的痔内静脉丛扩大、曲张所形成的柔软静脉团。,一 内痔,5, 直立体位。 位于腹腔的最下。</p><p>3、中医外科学多媒体课件,张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中医教研室 闫立国,第一章 中医外科发展简史,内蒙古医学院中蒙医学院 中医外科教研室 郝福明 电子技术支持:石志强,一、发展历程: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内容丰富著作颇多成就卓著 (一)起源阶段:原始社会的生活和生产活动中。 1、殷墟甲骨文 2、山海经 3、周礼 (二)形成阶段:春秋战国阶段 1、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外科学的理论基础。,2 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外科学的辨证论治基础。 3 华佗 4 金创瘛纵方是我国已经丢失的第一部中医外科学专著。 (三)发展阶段: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时期。 1 刘。</p><p>4、气瘿,2,概述,是指患部肿块柔软并可随喜怒而消长的一种瘿病。 相当于单纯性甲状腺肿、地方性甲状腺肿。,3,病因病机,1、中医 A、外因:平素饮水、食物中含碘不足。 B、内因: a、情志不畅,忧怒无节,气化失调,气机不畅;脾失健运,痰湿内生 b、产后肾气亏虚,外邪内侵而致,4,2、西医: A、甲状腺素原料碘缺乏 B、甲状腺素需要量激增。青春期、妊娠期、哺乳、绝经,甲状腺素相对不足。 C、甲状腺素生物合成或分泌中的某一环节发生障碍。 垂体前叶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刺激甲状腺代偿性肿大。这是甲状腺功能不足的现象。,5,青春期、早期,囊肿。</p><p>5、中医外科学多媒体课件 皮肤病,河南中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粉刺,目的与要求,1、了解粉刺的发病特点和护理常识。 2、掌握粉刺的诊断、辨证论治。,一 概述,1、定义:,2、特点:,粉刺是发生于颜面、胸、背等处的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中医又称为“肺风粉刺”、“酒刺”等。西医称为痤疮。,多发生于青年男女的面部、胸背部。皮损是与毛囊性一致的丘疹、黑头粉刺、白头粉刺。,二 病因病机,素体阳热 血热偏盛血热上涌蕴阻肌肤发于面部 发育旺盛 过食辛辣 肺胃积热循经上薰血随热行上壅胸面 肥甘厚味 久蕴不解 化湿生痰 气血郁滞 病久不愈。</p><p>6、中医外科学多媒体课件,内蒙古医学院中蒙医学院 中医外科教研室 郝福明 班秀芬 石志强 电子技术支持:石志强,第一章 中医外科发展简史,内蒙古医学院中蒙医学院 中医外科教研室 郝福明 电子技术支持:石志强,一、发展历程: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内容丰富著作颇多成就卓著 (一)起源阶段:原始社会的生活和生产活动中。 1、殷墟甲骨文 2、山海经 3、周礼 (二)形成阶段:春秋战国阶段 1、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外科学的理论基础。,2 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外科学的辨证论治基础。 3 华佗 4 金创瘛纵方是我国已经丢失的第一部中医外科学专著。 (三。</p><p>7、肛痈,2,1、掌握肛痈的基本概念,了解肛痈的病因病机。2、掌握肛痈的临床表现。3、掌握肛痈的分类方法及诊断方法。4、熟悉肛痈的辩证及手术治疗。,目的与要求,3,1、定义是直肠周围间隙发生急慢性感染而形成的脓肿。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