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整合提升
专题六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专题整合提升生活中的生物技术 专题一发酵技术的应用与识别 例1 2017 福建漳州模拟 还记得制作发酵瓶的情形吗 看着瓶中液体冒出气泡 气球慢慢胀大 相信你也会感到自豪的 如图为某同学制作的发酵瓶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专题整合提升Tag内容描述:<p>1、专题3 物质的检验与鉴别专题整合提升知识网络专题探究专题一物质的鉴别与推断1.物质鉴别的常见题型(1)不用任何试剂鉴别多种物质解题方法有:特征现象法、加热法、列表优选法、逐一检出法和滴加顺序法等。特征现象法先借用待鉴物质颜色、特殊气味、挥发出雾状气体等特征现象鉴别出个别物质,再借用这种物质去鉴别其他各物质。如不另用其他试剂鉴别NaOH、Na2SO4、FeCl3、MgCl2四种溶液。可先根据溶液的颜色,鉴别出FeCl3溶液,用FeCl3溶液鉴别出NaOH溶液,用NaOH溶液鉴别出MgCl2溶液,最后为Na2SO4溶液。加热鉴别法如果待鉴物质通过加热发生。</p><p>2、专题整合提升,专题4 酶的研究与应用,知识系统构建,热点考题集训,规律方法整合,内容索引,知识系统构建,果汁,酶活性,用量,温度,用量,种类,酶活性,不同类型,固定化细胞,发酵,1.果胶酶是分解果胶的一类酶的总称,包括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果胶分解酶和果胶酯酶等 2.碱性蛋白酶能将大分子蛋白质水解为可溶性的氨基酸或小分子的肽,所以蛋白质类纤维织物不能用此种加酶洗衣粉洗涤。 3.温度、酸碱度和表面活性剂都会影响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 4.固定化酶常采用化学结合法和物理吸附法,而固定化细胞则常采用包埋法。,5.配制海藻酸钠溶液浓度过高。</p><p>3、专题整合提升,专题5 DNA和蛋白质技术,知识系统构建,热点考题集训,规律方法整合,内容索引,知识系统构建,提取,鉴定,实验材料,粗提取,纯化,PCR,反应过程,DNA含量,电泳,样品,凝胶色谱,1.DNA不溶于酒精,但是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溶于酒精,可利用酒精将DNA和蛋白质分开。 2.DNA在0.14 mol/L NaCl溶液中溶解度最低。 3.PCR原理:DNA热变性原理。 PCR每次循环都包括变性、复性和延伸三步。 4.DNA聚合酶不能从头开始合成DNA,只能从3端延伸DNA链。DNA的合成方向总是从子链的5端向3端延伸。,5.利用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时,相对分子质量大的先洗脱出。</p><p>4、专题整合提升,专题5 DNA和蛋白质技术,知识系统构建,热点考题集训,规律方法整合,内容索引,知识系统构建,提取,鉴定,实验材料,粗提取,纯化,PCR,反应过程,DNA含量,电泳,样品,凝胶色谱,1.DNA不溶于酒精,但是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溶于酒精,可利用酒精将DNA和蛋白质分开。 2.DNA在0.14 mol/L NaCl溶液中溶解度最低。 3.PCR原理:DNA热变性原理。 PCR每次循环都包括变性、复性和延伸三步。 4.DNA聚合酶不能从头开始合成DNA,只能从3端延伸DNA链。DNA的合成方向总是从子链的5端向3端延伸。,5.利用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时,相对分子质量大的先洗脱出。</p><p>5、专题整合提升 生活中的生物技术,专题一 发酵技术的应用与识别 【例1】 (2017福建漳州模拟)还记得制作发酵瓶的情形吗?看着瓶中液体冒出气泡、气球慢慢胀大,相信你也会感到自豪的。如图为某同学制作的发酵瓶,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酵母菌属于 (填“细菌”或 “真菌”)。 (2)气球慢慢胀大,是因为酵母菌分解葡萄糖,产生了 。 (3)另一位同学的发酵瓶及气球都是完好的,且气球与瓶口结合紧密,但气球还是瘪的,其实验失败的原因可能是 (写出一种)。,解析:酵母菌属于单细胞真菌。酵母菌分解水中的葡萄糖,刚开始有氧时,产生二氧化碳和水,气球不断胀大,。</p><p>6、专题7 物质的制备与合成专题整合提升知识网络专题探究专题一物质制备实验设计1.化学实验设计的主要类型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实验设计分成不同的类型。(1)根据实验在化学教学认识过程中的作用启发性(或探索性)实验设计。验证性实验设计。运用性实验设计。(2)根据化学实验的工具化学实验仪器、装置和药品的改进或替代。化学实验方案的改进。(3)根据化学实验内容2.物质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物质的制备是在一定的实验条件和过程中进行的。实验条件不同,所生成的物质的状态、性质也常各不相同。(1)制备实验方案的设。</p><p>7、专题7 物质的制备与合成专题整合提升知识网络专题探究专题一物质制备实验设计1.化学实验设计的主要类型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实验设计分成不同的类型。(1)根据实验在化学教学认识过程中的作用启发性(或探索性)实验设计。验证性实验设计。运用性实验设计。(2)根据化学实验的工具化学实验仪器、装置和药品的改进或替代。化学实验方案的改进。(3)根据化学实验内容2.物质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物质的制备是在一定的实验条件和过程中进行的。实验条件不同,所生成的物质的状态、性质也常各不相同。(1)制备实验方案的设。</p><p>8、专题6 物质的定量分析专题整合提升知识网络专题探究专题一定量实验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定量实验题都有一个需要测量的量(目的量),通常的情形是目的量无法直接测量,而是通过可以测量出来的量(可测量的量)计算求得。目的量是依据题的设计而定,它可以是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质量分数等。根据实验原理确定可测量并准确测定成为定量实验的关键。可测量的量是试题考查的核心所在,也是决定化学实验所需的仪器和装置、实验步骤的先后顺序、测量结果的读取与记录、误差存在的可能性、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的主要因素。1.“可测量。</p><p>9、专题3 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知识系统构建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必背要语1.植物组织培养的一般过程为:外植体愈伤组织根、芽完整植株。2.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是启动细胞分裂、脱分化和再分化的关键性激素。3.影响植物组织培养的因素有:植物材料、营养物质、植物激素及pH、温度、光照等。4.花药培养产生花粉植株有两种途径:一是胚状体途径,二是愈伤组织途径,这两种途径主要取决于培养基中激素的种类及其浓度配比。5.影响花药培养的主要因素是材料的选择与培养基的组成。6.选择单核靠边期的花药培养成功率最高。7.确定花粉发育时期的方法有醋酸。</p><p>10、专题5 DNA和蛋白质技术知识系统构建DNA和蛋白质技术必背要语1.DNA不溶于酒精,但是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溶于酒精,可利用酒精将DNA和蛋白质分开。2.DNA在0.14 mol/L NaCl溶液中溶解度最低。3.PCR原理:DNA热变性原理。PCR每次循环都包括变性、复性和延伸三步。4.DNA聚合酶不能从头开始合成DNA,只能从3端延伸DNA链。DNA的合成方向总是从子链的5端向3端延伸。5.利用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时,相对分子质量大的先洗脱出来,相对分子质量小的后洗脱出来。6.在电泳中,待分离样品中各种分子带电性质的差异以及分子本身的大小、形状都会影响分子的。</p><p>11、专题2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知识系统构建必背要语1.实验室常用煮沸消毒法、巴氏消毒法和使用紫外线或化学药剂进行消毒,常用的灭菌方法有灼烧灭菌、干热灭菌和高压蒸汽灭菌等。2.微生物接种最常用的方法是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长期保存菌种可以采用甘油管藏法。3.稀释涂布平板法常用来统计活菌的数目,但统计结果往往比实际活菌数目低。4.只有能合成脲酶的微生物才能分解尿素,因此可用尿素作唯一氮源的选择培养基分离该细菌。5.鉴定分解尿素的细菌的方法是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据是否变红进行判断。6.纤维。</p><p>12、专题整合提升,专题4 酶的研究与应用,知识系统构建,热点考题集训,规律方法整合,内容索引,知识系统构建,果汁,酶活性,用量,温度,用量,种类,酶活性,不同类型,固定化细胞,发酵,1.果胶酶是分解果胶的一类酶的总称,包括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果胶分解酶和果胶酯酶等 2.碱性蛋白酶能将大分子蛋白质水解为可溶性的氨基酸或小分子的肽,所以蛋白质类纤维织物不能用此种加酶洗衣粉洗涤。 3.温度、酸碱度和表面活性剂都会影响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 4.固定化酶常采用化学结合法和物理吸附法,而固定化细胞则常采用包埋法。,5.配制海藻酸钠溶液浓度过高。</p><p>13、专题八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纵向梳理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经济体制的变动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到20世纪90年代初20世纪90年代以来表现由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到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结构到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从计划经济体制向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体制转变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原因照搬苏联模式;中国共产党缺乏经济建设经验;主观上追求“一大二公”,急于实现工业化。</p><p>14、专题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和民主革命纵向梳理一、19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三四十年代列强侵华的阶段特征、影响及认识1阶段特征、影响时期阶段特征影响19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侵略方式:以发动战争打开中国大门为手段,以商品输出为主要侵略方式国家:英法为首,俄美随后政治: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开始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思想:出现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外交:国门大开,清王朝被迫开放19世纪末20世纪初侵略方式:政治上,由掀起瓜分中国狂潮到实行“以华治华”;经济上,商品输出为主到资本输出为主国。</p><p>15、专题九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纵向梳理一、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阶段早期殖民扩张19世纪中期的殖民扩张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殖民扩张背景新航路开辟,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发展工业革命的推动,寻求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进行资本输出主要国家西、葡、荷、英、法等国英、俄、法、美等国英、法、美、德、俄、日等帝国主义国家扩张地区大多只能占有沿海地区,未深入内地进行全球殖民扩张,深入内地全世界范围方式公开的殖民掠夺炮舰政策,强签不平等条约武力扩张,资本输出,划分势力范围,分割世界活动抢夺金银、贩卖黑奴、。</p><p>16、专题十五 近、现代中外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纵向梳理一、1520世纪自然科学发展的四个阶段项目阶段原因标志产生阶段(1516世纪)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使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中世纪生产经验的积累天文学领域的革命形成和发展阶段(1718世纪中期)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手工工场的发展促进了技术的进步;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牛顿力学体系的创立迅速发展阶段(18世纪末19世纪中期)随着该时期西方主要国家工业革命的进行,经济的发展对科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磁学的。</p><p>17、专题十四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纵向梳理一、西方人文主义思想发展的三个重要阶段及其认识阶段特征代表人物主要观点社会根源历史影响萌芽阶段普罗塔戈拉、苏格拉底“人是万物的尺度”;“美德即知识”经济根源:雅典工商业的发展;政治根源:雅典民主制的繁荣是近代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复兴阶段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天主教会神学世界观对人们思想的垄断和束缚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马丁路德信仰即可得救;因信称义天主教会的腐朽和黑。</p><p>18、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纵向梳理一、全面理解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1演变特点(1)经过数千年的发展过程,源流分明,沿革脉络清晰,具有继承发展的特点。(2)以皇权为中心,鼓吹“君权神授”,严格的尊卑等级,确保君主专制权力的独断性。(3)人治高于法治。其实质是权治、官治的独裁专制统治。(4)完备性、周密性和成熟性。从中央到地方设置完备的政治结构,建立起从中央到地方严密的统治网络。(5)宗法关系残余严重影响到古代政治制度的建设,父权观念渗入到国家政治制度中。(6)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儒家经典是君主专制制度的。</p><p>19、专题十一 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纵向梳理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基本过程时间推动因素主要表现世界市场雏形15、16世纪之交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欧洲商路和贸易中心转移世界市场初步形成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商品输出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世界市场最终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输出整体世界的形成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19291933年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三次科技革命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国际贸易体系形成经济全球化20世纪90年代科技发展,两极格局结束,跨国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