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人人文库网! | 帮助中心 人人文档renrendoc.com美如初恋!
人人文库网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

第一章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 复习课 第一节自然灾害及其影响 一 自然灾害 1 自然异变与自然灾害 2 自然灾害的发生的条件 1 要有自然异变作为诱因 2 要有受到损害的人 财产 资源作为承受灾害的客体 自然异变 自然异变指。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Tag内容描述:<p>1、选修五 第一讲1下图为“中国自然灾害三类地区的划分”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请说出中国“一类地区”中两种不同类型的自然灾害并分析其产生的自然原因。(2)总结中国自然灾害“三类地区”的区域分布特点并分析其经济损失相对较小的原因。答案:(1)地震处在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碰撞处,地壳运动活跃,地震频繁。滑坡和泥石流山区面积广大,地表起伏大;夏季多暴雨,植被覆盖率低;地壳运动活跃,地表物质破碎。(或西北的干旱,原因距海遥远,高山阻挡,天然降水少)(2)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由于人口多,经济总量高,抗灾减灾的基础雄。</p><p>2、选修五 第一章 首 页上一页下一页末 页 选修5 自然灾害与防治 选修五 第一章 首 页上一页下一页末 页 1.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 2.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3.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的分布。 选修五 第一章 首 页上一页下一页末 页 1概念:是指由于 造成的人员伤员伤 亡 、财产损财产损 失、失稳稳、破坏等现现 象或一系列事件。 2发生的条件 一是要有 作为诱为诱 因;二是要有受到损损害 的人、财产财产 、资资源作为为承受灾害的 。 自然异常变化 社会资源 自然异变 客体 选修五 第一章 首 页上一页下一页末 页 3自然。</p><p>3、第一节 自然灾害及其影响考查知识点及角度难度及题号基础中档稍难自然灾害的概念及标准12、34、6自然灾害的影响7、85一、选择题2012年8月31日晚菲律宾东部海域发生的7.6级地震,震中位于Sulangan市以东约139公里处。此次地震造成多人死亡。当地居民的房屋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据此回答12题。1地震的孕灾环境主要是()。A岩石圈 B大气圈 C水圈 D生物圈解析孕灾环境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所组成的综合地球表层环境,地震发生在岩石圈,所以其孕灾环境主要位于岩石圈。答案A2下列属于地震灾害主要受灾体的是()。A桥梁、房屋 B沉。</p><p>4、1.2.1热带气旋、干旱、寒潮等气象灾害【教学目标】1.了解主要气象灾害的类型。2.掌握热带气旋、干旱、寒潮等气象灾害的概念,理解它们的成因,简述它们的危害。3.结合地图,掌握热带气旋、干旱、寒潮等气象灾害的主要分布地区。【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教师首先提出问题:通过学生对课本的预习,让学生与大家分享自己对本节课的了解。通过举例说明和互相交流.做好教师对学生的活动的梳理引导,并给予积极评价.二、自主学习1热带气旋(1)概念: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__的深厚的低气压涡旋。(2)形成:广阔的暖洋面,海水通过蒸发,能向大气。</p><p>5、第二节 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教学目标1结合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影响地表环境的稳定程度。2结合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影响受灾体的易损程度。3综合地图分析,理解人类活动对灾情的“放大”和“缩小”作用。4确立人与自然共存、用人类知识和智慧降低灾情的可持续发展观。教学重点:1、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人类活动影响地表环境的稳定程度2、通过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影响受灾体的易损程度教学难点:人类活动对灾情的“放大”和“缩小”作用教具:自制图片、示意图等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图示法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人类活动影响地表环境。</p><p>6、1.1自然灾害及其影响【教学目标】1.理解自然灾害的内涵、形成条件。2.能结合实例分析自然灾害灾情大小及其危害程度存在地域差异的原因。【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教师首先提出问题:通过学生对课本的预习,让学生与大家分享自己对本节课的了解。通过举例说明和互相交流.做好教师对学生的活动的梳理引导,并给予积极评价.二、自主学习知识点一、自然灾害1概念:指由于______________造成的人员伤亡、______________、社会失稳、____________等现象或一系列事件。2形成条件:一是要有____________作为诱因,二是要有受到损害的人、财产、资。</p><p>7、1.1自然灾害及其影响A组1下列事件属于自然灾害的有()2013年春季,我国西南五省大旱海底火山喷发于无人荒岛山洪爆发冲毁桥梁2011年日本福岛核电站大量强辐射物质外泄,使少部分居民患上严重的放射病ABCD2015年4月25日14时11分,尼泊尔发生8.1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截至2015年6月11日,地震至少造成8786人死亡,22303人受伤。据此回答23题。2地震的孕灾环境主要是()A岩石圈B大气圈C水圈D生物圈3下列属于地震灾害主要受灾体的是()A桥梁、厂矿B沉损的船只C滑坡D泥石流4下列现象或事件中,属于自然灾害的是()酸雨危害生物体喜马拉雅山无人区。</p><p>8、第1章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章 末 检 测一、选择题中新社福州2013年3月26日电据福建省民政厅26日透露,受23日至24日的雷电、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影响,南平、三明、宁德3市19个县(区、市)13.6万人受灾,紧急转移安置和其他需紧急生活救助1.2万人;5.8万间房屋不同程度受损;农作物受灾面积10.9千公顷,其中绝收1.9千公顷。截至25日9时统计,福建直接经济损失达3.1亿元人民币。据此完成13题。1材料中的灾害 ()。A属人为灾害B致灾因子是纯自然作用C致灾因子是由人类活动所诱发的自然作用D是战争造成的2材料中的灾害主要造成的影响是 ()。A人员伤。</p><p>9、1.2.1热带气旋、干旱、寒潮等气象灾害A组2015年第6号台风“红霞”5月11日15时位于台湾东南方向的西北太平洋面上,距深圳市约877公里,其中心附近最大风速40米/秒。据此回答12题。1下列是“红霞”过境时气压的变化曲线,四地中更接近台风中心的是()2为了学习先进经验,我国应该与下列哪些国家加强台风(飓风)预报和监测方面的交流()美国日本印度尼西亚英国ABCD侵入我国的寒潮,主要来自北冰洋地区和西伯利亚北部。从形成过程看,寒潮是冷性高压势力增强减弱再增强的过程。据此回答35题。3寒潮暴发最有利的条件是()A强大的气压梯度B有利的大。</p><p>10、第二节 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第二课时)考查知识点及角度难度及题号基础中档稍难水文灾害1、23、67生物灾害4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58一、选择题1干旱和洪涝容易发生的地区是()。A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B亚热带季风气候区C大洋洲的内陆地区 D非洲解析季风气候区由于季风的不稳定,干旱和洪涝都容易发生。答案B读“长江流域水灾直接损失年际变化图”,回答23题。2长江流域成为水文灾害多发区的人为原因是()。滥伐森林,水土流失围湖造田位于季风气候区东部临海A B C D3我国的东部沿海一带除了洪涝灾害外,还可能受到较大影响的气象灾害有()。。</p><p>11、1.2.2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A组该图为“某地某次地震烈度(地震发生时地面所受的破坏程度)分布图”,结合下表回答问题。烈度破坏程度人站立不稳,家畜外逃,器皿翻落,简陋棚舍损坏,陡坎滑坡房屋轻微损坏,板房、烟囱损坏,地表出现裂缝及喷砂冒水房屋多有损坏,干硬土上亦有裂缝,地下管道破裂房屋大多数破坏,少数倾倒,烟囱等崩塌,铁轨弯曲房屋倾倒,道路毁坏,水面大浪扑岸1.图中、四处等震距最大的是()ABCD2图中处可能为()A一个村庄B一座城市C一洼池塘D一座小山3此次地震可能引发的其他地质灾害是()A泥石流B瘟疫C海啸D火山喷。</p><p>12、1.2.2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教学目标】1.了解主要地质灾害的类型。2.掌握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的形成因素,简述它们的危害。3.利用地图说明火山、地震的分布规律。【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教师首先提出问题:通过学生对课本的预习,让学生与大家分享自己对本节课的了解。通过举例说明和互相交流.做好教师对学生的活动的梳理引导,并给予积极评价.二、自主学习知识点一、地震1概念:地壳中的岩层在地应力的长期作用下,会发生倾斜和弯曲。当积累的地应力超过岩层所能承受的限度时,岩层便会突然________或________,使长期积累的能。</p><p>13、第三节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生态破坏诱发自然灾害 情景导入先思考 思考探究:图片中的景观反映了什么环境问题?与人类活动有没有关系?提示:水土流失。有关系,主要是不合理的人类活动造成的。 基础知识要记牢 1生态破坏(1)产生原因:人类不合理地、过度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破坏了自然界原有的生态平衡。(2)直接表现:森林锐减和草原退化。(3)后果表现: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日趋严重。2水土流失灾害(1)主要原因:人类乱垦土地、滥伐森林、破坏草地的活动。(2)危害:直接危害:使肥沃的表层土壤变薄乃至丧失,土地生产力受到根。</p><p>14、第一章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 1.1 自然灾害及其影响,1.理解自然灾害的内涵、形成条件。 2.能结合实例分析自然灾害灾情大小及其危害程度存在地域差异的原因。,教学目标,2008年的雪灾,洪涝,滑坡,泥石流,干旱,鼠灾,1.概念:指由于 造成的人员伤亡、 、社会失稳、 等现象或一系列事件。 2.形成条件:一是要有 作为诱因,二是要有受到损害的人、财产、资源作为承受灾害的客体。 3.自然灾害发生与否的判断标准:当自然界发生异常变化,无论其程度大小,只要对 和 造成损失就形成自然灾害。 4.影响自然灾害灾情大小的因素,答案,一、自然灾害,自然异。</p><p>15、第二节 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第二课时),2013年3月12日,江苏省海洋环境监测预报中心根据风暴潮、海浪、海啸和海冰灾害应急预案发布江苏沿海风暴潮级警报(黄色)。 受强冷空气影响,预计今天夜间到明天白天,江苏北部沿海将出现50130厘米的风暴增水,江苏南部沿海将出现70140厘米的风暴增水。目前正值天文大潮期,预计江苏沿海各验潮站将于明天白天出现接近当地警戒潮位的高潮位。请沿海有关单位做好防范工作,并关注我中心后续风暴潮预警报。,尝试探究:风暴潮是怎么引起的? 提示:由于强烈大风扰动,引起海岸水面异常升高,海水漫溢。</p><p>16、选修五 第一章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 第一节 自然灾害及其影响,【思考】,我国古代有这么这三个字代表三种不同的灾害,有的是天灾,有的是人祸。你能根据字的形状猜出它们分别是什么灾害吗?,答案:第一个:天灾;第二个:人祸 第三个:火灾。,一、自然灾害,1、定义:,2、形成条件:,是指由于自然异常变化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资源破坏等现象或一系列事件。,是要有自然异变作为诱因 二是要有受到损害的人、财产、资源作为承受灾害的客体。,必要条件,充分条件,思考:,辨析以下案例,哪些是自然灾害,哪些不是?为什么?,(1)1952。</p>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相关PPT文档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ppt
选修五第一章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第一节自然灾害及其影响.ppt
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1章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本章归纳整合课件新人教版选修.pptx
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ppt
选修五第一部分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第一部分自然灾害及其影响.ppt
地理:《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课件(选修5)
高中地理《第一章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5.ppt
高中地理 第1章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 本章归纳整合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5.ppt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相关DOC文档
2016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习题:选修5 第1讲课时作业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doc
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1章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章末检测新人教版选修.docx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07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含解析).docx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