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节 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学习目标,1结合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影响地表环境的稳定程度。 2结合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影响受灾体的易损程度。 3综合地图分析,理解人类活动对灾情的“放大”和“缩小”作用。,一、人类活动影响地表环境的稳定程度,问题:河流修建水库后径流量的变化?,答:河流上修建水库后使河流径流量更加平稳,一、人类活动影响地表环境的稳定程度,问题:水库的这种作用对流域有何意义?,答:通过河流的这种削峰补枯,调节径流的作用,减少了汛期发生洪水灾害、枯水期发生旱灾的可能性和强度。,一、人类活动影响地表环境的稳定程度,问题: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有利影响,除了修建水库,还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举例说明。,答:例如,植树造林和水土保持措施可以减少滑坡、泥石流的发生。,一、人类活动影响地表环境的稳定程度,1.人类活动可以增加局部地表环境的稳定程度,2010年6月份以来,长江流域水情之猛、灾情之重、抗灾之急为近10年来所罕见,受灾人口近8000万,323人因灾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近千亿元。结合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试分析长江流域灾害频发的人为原因。 随着人口增加,流域内原始森林过度采伐,植被遭到破坏;下游围湖造田,大面积湿地消失;水土流失加剧,河道普遍淤塞,蓄洪、泄洪能力降低等是长江流域洪灾频繁,灾情加重的主要原因。 (2)举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过量开采地下水引起海水入侵,地表沉降,地面塌陷。,2.人类活动降低地表环境的稳定程度,一、人类活动影响地表环境的稳定程度,二、人类活动影响受灾体的易损程度,1人类活动影响人类自身的易损程度 (1)人口是最脆弱的受灾体 (2)人口是最活跃的受灾体:,案例1:日本北海道强震人员伤亡少的原因,2003年9月26日凌晨,日本北海道遭遇里氏8级强震,造成了重大财产损失,但只有1人死亡,400多人受伤。,日本政府对地震的高度重视,日本国民有较强的防震意识,2人类活动影响不同土地类型的易损性,阅读P20图1.29思考城市化对城市洪水的发生有什么影响?,二、人类活动影响受灾体的易损程度,随着城市用地迅速扩大,耕地、林草用地减少,城市建筑与不透水的硬地面阻断了雨水渗进土层的通道,下渗减弱,使地下水位下降,而且使地表径流增加,所以大雨倾盆的时候,街面变成了“河面”,加重了城市洪水灾害。,土地利用城市化,洪水流量增加,2人类活动影响不同土地类型的易损性,相同强度下,建筑用地的易损性大于耕地,(1)在相同强度的自然灾害下,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 易损性不同。,(2)城市用地扩大,耕地、林、草用地减少,加重城市的洪水灾害。,二、人类活动影响受灾体的易损程度,3工程措施能改变受灾体的易损性,三、人类活动对灾情的“放大”和“缩小”,1.社会经济基础、政治稳定性的影响,加勒比岛国海地当地时间2010年1月12日16时53分(北京时间13日5时53分)发生里氏7.3级地震。震后救援频频受阻,骚乱频发,霍乱肆虐,损失惨重。,读图思考:(1)从甲图到乙图承灾体发生了什么变化? (2)在相同的灾害强度下,甲、乙两图中,灾情较大的是( ) 。 (3)图中反映出哪些人类活动“放大”了该区域的灾情? (4)针对洪水发生的原因,结合区域的特点,人类应怎样合理利用 土地以“缩小”灾情?,三、人类活动对灾情的“放大”和“缩小”,2.高风险区的影响,【答案】(1) 农田面积扩大,房屋建筑增多,经济密度明显增大。(2)乙 (3)在洪水高风险区开辟耕地;在洪水高风险区发展居住用地。(4)植树造林,恢复林业用地,涵养水源;退耕还湖,增强湖泊的调节作用;迁出行洪区,减少灾害损失。,读图思考:(1)从甲图到乙图承灾体发生了什么变化?,三、人类活动对灾情的“放大”和“缩小”,2、高风险区的影响,答: 农田面积扩大,房屋建筑增多, 经济密度明显增大。,读图思考: (2)在相同的灾害强度下,甲、乙两图中,灾情较大的是( ) 。,三、人类活动对灾情的“放大”和“缩小”,2.高风险区的影响,乙,读图思考: (3)图中反映出哪些人类活动“放大”了该区域的灾情?,三、人类活动对灾情的“放大”和“缩小”,2.高风险区的影响,答:在洪水高风险区开辟耕地,发展居住用地。,读图思考: (4)针对洪水发生的原因,结合区域的特点,人类应怎样合理利用土地以“缩小”灾情?,三、人类活动对灾情的“放大”和“缩小”,2.高风险区的影响,答:植树造林,恢复林业用地,涵养水源; 退耕还湖,增强湖泊的调节作用; 迁出行洪区,减少灾害损失。,教材P21思考“为什么说人类合理利用土地对灾情有 缩小作用?” 人类合理利用土地,能够改善孕灾环境和受灾体条件,从而减少灾情损失。 例如: 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保护等措施,改善植被条件,直接或间接减少水土流失、荒漠化、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的强度,减少灾情损失; 退田还湖、平垸行洪,不侵占行洪区(高风险区),避免了受灾的可能; 改善作物种植结构,发展适宜区域农业资源条件的作物,可以减少遭受旱涝灾害、病虫害的可能; 合理利用草场,可以减少草场退化、鼠害。,四、社会发展不同阶段的灾情变化,生态建设,人口,社会经济,减灾工程,影响地表环境的稳定程度,影响受灾体的 易损程度,社会发展不同阶段的灾情观,正面影响,负面影响,缩小灾情,人类活动影响自然灾害,生态破坏,放大灾情,4、2011年4月17日,我国内蒙古中西部和甘肃西部地区出现的沙尘暴和大风降温天气,随着冷空气逐渐东移南下,逐步影响我国华北及华东地区,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西北地区比华北地区沙尘暴严重的原因。 自然原因:深居内陆,森林覆盖率不高,大部分地表为荒漠和草原。 人为原因:人们挖甘草、搂发菜、开矿发财,造成大面积地表裸露,很容易被大风卷起形成沙尘暴甚至强沙尘暴。 (2)西北地区为预防沙尘暴,采取了哪些措施? 退耕还林还草、建设防护林、天然林保护等工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劳动合同示范文本(终稿)2篇
- 奶茶店用工协议书7篇
- 二手房协议书范本6篇
- 赡养子女协议书6篇
- 租赁物业场地合同范本
- 珍爱网婚介合同范本
- 人参采购合同范本
- 班班通维修合同范本
- 中日合资协议合同范本
- 出售农村别墅合同范本
- 建立隐患闭环管理制度
- 《多样的美术门类》教学课件-2024-2025学年赣美版(2024)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
- T/CECS 10026-2019绿色建材评价建筑门窗及配件
- 企业往来款协议书
- 2025山东中考:生物高频考点
- DB65T 4815-2024 清洗消毒中心内畜禽及其产品运输车辆消毒技术规范
- 《儿童癫痫护理指南》课件
- 数学三年级上册二 观察物体1 看一看(一)教学设计
- 2025-2030中国PEM水电解槽行业现状调查与发展前景规划研究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人保财险全系统黑龙江分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施工阶段全过程造价咨询管理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