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与自然灾害
解答此题必须明确自然资源(包括能源资源)是人类直接从自然环境中获取。下图为浙江省2015年能源消费结构图。A.可再生能源为主 B.生物能源为主。气候资源及其利用 气象、地质灾害及防御海洋资源及其利用 依据图表分析灾害的成因及影响生物资源及其利用 资源的开发与灾害的防治。
自然资源与自然灾害Tag内容描述:<p>1、新课标高考二轮专题复习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读“我国特大、较大型山崩、滑坡和泥石流分布直方图” (图),回答13题图11我国六大区中,出现特大、较大型山崩、滑坡和泥石流最多的地区是()A西北地区 B西南地区C中南地区 D华东地区2六大区域中发生山崩、滑坡和泥石流最少的地区的地形为()A山地 B丘陵C平原 D高原3针对这种自然灾害的措施是()A植树造林 B开垦梯田C增加城市建设 D减少降水图2为“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图”,读图完成45题图24图示虚线方框展现了人类与自然资源之间。</p><p>2、教育城:http:/www.12edu.cn/gaokao/第四单元 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4.4 陆地资源同步测试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不属于自然资源的是( )A煤炭资源B电力资源C森林资源D气候资源解析:解答此题必须明确自然资源(包括能源资源)是人类直接从自然环境中获取,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而电力资源则属于人类二次加工后的能源。答案:B2下列资源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A煤炭资源B水力资源C生物资源D土地资源解析:煤炭等矿产资源需要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和具备一定的条件才能形成,对于短暂的人类历史来说,可以认为是非可再生的资源。。</p><p>3、考点强化练23自然资源与自然灾害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一、选择题下图为浙江省2015年能源消费结构图。读图,完成第12题。1.目前浙江省能源消费结构以()A.可再生能源为主B.生物能源为主C.清洁新能源为主D.化石能源为主2.为建设“两美浙江”,实现能源消费结构低碳化,现阶段可行的措施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禁止使用化石能源控制经济增长速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A.B.C.D.答案:1.D2.C解析:第1题,考查能源消费结构及图示。浙江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为主,所以选D项。煤炭、石油为非可再生能源、常规能源、非清洁能源,A、B、C三项错误。第2题。</p><p>4、气候资源及其利用 气象、地质灾害及防御海洋资源及其利用 依据图表分析灾害的成因及影响生物资源及其利用 资源的开发与灾害的防治经典易错题会诊命题角度l气候资源及其利用1 (OH6年,济宁质检)下图数字代号表示北京、沈阳、成都、拉萨四个城市。根据图5一l,回答(1)(3)题。(1)图中代表成都的是 ( )A B C D考场错解 C专家把脉 学生认为成都纬度较低,则太阳辐射量应当高,于是错选C项。解题思路:成都位于四川盆地内,年太阳辐射总量最低。对症下药 A(2)城市附近地区与其他三地附近相比,农业生产的有利因素是 ( )A积温高、光照强 B光照强。</p><p>5、第四章 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主讲人:张功本 高一(11)班 2005、1、7(星期五下午第三节),自然资源:人类直接从自然环境中获取,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以下物质属于自然资源的是( ) A、钢铁 B、棉花 C、雷电 D、森林 E、煤 F、水 G、光照,作为自然资源必须具备自然属性(直接从自然环境中获取)和经济属性(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D、E、F、G,自然资源按性质分为:可再生资源、非可再生资源。,以下自然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 ) A、矿产资源 B、森林资源 C、生物资源 D、气候资源 E、水资源,B、C、D、E,右图中三。</p><p>6、第六单元 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知识梳理属性分类自然资源分布、贸易概念石油资源非可再生水资源铁矿资源自然灾害矿产资源可再生森林资源土地资源概念分类分布、特点、利用、保护属性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概念分布特点灾因防御考纲解读 考点18自然资源考纲内容能力要求1、理解可再生资源的概念、特点、分布、利用及保护情况2、世界和中国非可再生资源(能源矿及铁矿)的分布、贸易情况1、结合资料和区域图,分析可再生资源的特点、分布、利用中产生的问题及解决措施。2、结合图表资料及区域图,分析世界及我国油、气、煤炭及铁矿。</p><p>7、专题十 自然资源与自然灾害考纲要求(1)天气、气候与人类光、热、水、风等气候资源及其利用。寒潮、台风、暴雨、大风等气象灾害的危害及防御。地球温室效、臭氧层破坏、酸雨等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危害(2)海洋开发海洋资源的主要类型及其开发利用现状与前景。海洋空间的重要性、开发利用现状与前景。 中国邻近海域,主要渔场和海洋水产,主要盐场。(3)海洋环境保护主要的海洋环境问题。保护海洋环境的主要措施。(4)陆地资源和地质灾害陆地自然资源的特点。陆地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资源问题。中国主要自然资源的特点。主要地质灾。</p><p>8、下图为某一时期我国水资源平均利用效率的区域差异(TFE表示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指数,数值越大,水资源利用效率越高)图。读图回答12题。注:港、澳、台暂缺资料。1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指数大于095的省区是A北京、辽宁、山东B天津、上海、云南C北京、辽宁、陕西D北京、安徽、江苏2导致我国水资源平均利用效率存在空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产业结构政府政策水资源分布出口贸易ABCD【答案】1B 2B读下图,完成34题。3下列描述符合20192019年我国能源消费发展趋势的是化石能源消费比重不断下降煤炭不占重要地位石油消费比重呈下降趋势太阳能、风能等其他。</p><p>9、二轮专题四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读“我国特大、较大型山崩、滑坡和泥石流分布直方图” (图),回答13题图11我国六大区中,出现特大、较大型山崩、滑坡和泥石流最多的地区是()A西北地区 B西南地区C中南地区 D华东地区2六大区域中发生山崩、滑坡和泥石流最少的地区的地形为()A山地 B丘陵C平原 D高原3针对这种自然灾害的措施是()A植树造林 B开垦梯田C增加城市建设 D减少降水图2为“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图”,读图完成45题图24图示虚线方框展现了人类与自然资源之间存在的激烈矛。</p><p>10、聚焦点一:自然资源的特征及主要自然资源的生产与消费 (1)自然资源的特征,(2)自然资源与人类的关系(以土地资源为例),(3)我国主要自然资源的基本概况,例题:资本拥有量和自然资源拥有量是反映一个国家国情的基本数据。其中资本拥有量(K/L)=资本/劳动力,自然资源拥有量(N/P)=自然资源量/10万人口km2。下图反映的是中、日、韩、德四国的国情资料,据此回答(1)(2)题。(双项选择),(1)图中序号判断正确的是( ) A是日本 B是德国 C是韩国 D是中国 (2)从图中可知,国企业到国投资办厂,主要原因是( ) A资源丰富 B资本雄厚 C劳力丰富 D科技发达,CD,。</p><p>11、课练13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下图为我国某农牧交错带常年活动地区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图,该地土地利用主要由图中五种土地利用类型组成(不包含未利用地)。读图完成13题。119602010年,该地 ()A建设用地比重略有上升B草地面积逐年萎缩C荒地比重较为稳定 D水体面积不断萎缩2该地耕地的变化主要是由于 ()A草原转化为耕地 B荒地转化为耕地C新活动地域的开垦 D建设用地转化为耕地3据图推测,1990年以来该地可能 ()A冰川融化加快 B河流水量减少C气候逐渐变干D台风灾害增多答案:1.C2.C3.A解析:第1题,本题主要考查读图。</p><p>12、高三地理自然资源与自然灾害测试 答案请做在答题纸上 一 选择题 本大题共28题 每题2分 共56分 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第三届部长级会议 于2006年11月4日在北京召开 本次峰会通过了 中非合作论坛北京行动计划 2007 2009。</p><p>13、聚焦点一 自然资源的特征及主要自然资源的生产与消费 1 自然资源的特征 2 自然资源与人类的关系 以土地资源为例 3 我国主要自然资源的基本概况 例题 资本拥有量和自然资源拥有量是反映一个国家国情的基本数据 其中资。</p><p>14、专题21 自然资源与自然灾害 (2019.长宁.一模) (二)棉花是一种喜光作物,原产于美洲墨西哥的棉花现在在世界各地都有种植。读下列图文资料, 回答问题。(20分) 美国阿巴拉契亚山东南部地区和埃及尼罗河三角洲地区都是世界棉花的主要产区,但两地自然环 境差异较大。美国阿巴拉契亚山脉东南部曾经由于长期开发了大批的棉田,引发了水土流失严重等生 态环境问题。近年来,农业结构发生了一些变化,生态。</p><p>15、重点1:自然资源的特征和主要自然资源的生产和消费(1)自然资源的特征,(2)自然资源与人类的关系(以土地资源为例),以及(3)中国主要自然资源的基本概况。例子:资本所有权和自然资源所有权是反映一个国家国情的基本数据。其中资本所有权(K/L)=资本/劳动力,自然资源所有权(N/P)=自然资源/100,000人口平方公里。下图反映了中国、日本、韩国和德国的国情,并相应地回答了问题(1) (2)。。</p><p>16、聚焦点一:自然资源的特征及主要自然资源的生产与消费 (1)自然资源的特征,(2)自然资源与人类的关系(以土地资源为例),(3)我国主要自然资源的基本概况,例题:资本拥有量和自然资源拥有量是反映一个国家国情的基本数据。其中资本拥有量(K/L)=资本/劳动力,自然资源拥有量(N/P)=自然资源量/10万人口km2。下图反映的是中、日、韩、德四国的国情资料,据此回答(1)(2)题。(双项选择),(1)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