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南水北调为例
江苏省淮安市清河中学高中地理必修三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以南水北调为例 学案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以水资源为例讲解区域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教材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分析 一 水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地理背景 二调水线路以及各。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南水北调为例Tag内容描述:<p>1、第三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以南水北调为例 一 我国水资源的区域分布 1 我国的水资源 年径流总量 亿米 中国 印度尼西亚 美国 加拿大 俄罗斯 巴西 27115 28113 29702 31220 40000 51912 我国同世界部分国家 年径流总量的。</p><p>2、江苏省淮安市清河中学高中地理必修三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以南水北调为例 学案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以水资源为例讲解区域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教材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分析 一 水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地理背景 二调水线路以及各。</p><p>3、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以南水北调为例 考试说明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对环境的影响 自学感知 一 我国水资源的区域 1 我国水资源的分布 1 总量丰富 居世界 位 低于 和 2 分布不平衡 空间 多 少 多 少 时间 季节分配不均 季多。</p><p>4、2017 2018学年地理优化练习 必修三 第三单元 第三节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以南水北调为例 作业 鲁教版 一 选择题 读南水北调工程示意图 回答1 2题 1 京津冀所在的华北地区 水资源短缺的原因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 土地和耕地面积大 人口少 水资源利用率高 水资源总量少 A B C D 2 要想缓解华北缺水的状况 其合理有效的措施是 引长江水进入华北 引珠江水进入华北 节约用水 减少水污染 大。</p><p>5、3.3 资源的跨流域调配 以南水北调为例,阅读教材P6263,结合表3-3-1“我国南方和北方水资源对比”和知识窗分析: 1.我国水资源的总量特征如何? 2.我国水资源分布有何特征?与什么有关? 3.我国水资源总量最缺乏的地区在哪?试分析该区水资源紧张的原因? 4.如何解决以上地区缺水问题? 5.分析表3-3-1中南方河流的数据,应从哪调水?有何便利条件?,一、我国水资源的区域分布,1我国的水资源。</p><p>6、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南水北调为例 课件,阅读教材P6263,结合表3-3-1“我国南方和北方水资源对比”和知识窗分析: 1.我国水资源的总量特征如何? 2.我国水资源分布有何特征?与什么有关? 3.我国水资源总量最缺乏的地区在哪?试分析该区水资源紧张的原因? 4.如何解决以上地区缺水问题? 5.分析表3-3-1中南方河流的数据,应从哪调水?有何便利条件?,年径流总量 (亿米),中国。</p><p>7、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南水北调为例 课件,课时1,本专题栏目开关,课时1,自主学习区,巴西,印度尼西亚,不平衡,本专题栏目开关,课时1,自主学习区,(3)调水距离近,高于,稳定,均衡,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华北平原,本专题栏目开关,课时1,自主学习区,本专题栏目开关,课时1,自主学习区,西北地区,三峡,华北平原,本专题栏目开关,课时1,自主学习区,本专题栏目开关,课时1,互动探究区,本专题栏目开关,课时。</p><p>8、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南水北调为例 课件,【学习目标】,1、了解南水北调的原因、路线,理解南水北调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通过对南水北调的学习,掌握分析资源跨区域调配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3、通过本节的学习,自觉增强节水意识,提高保护水资源的责任感。,【学习重点】,通过南水北调的学习,充分认识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一、为什么调水? 哪里需要调水, 哪里有水可调; 二、怎么调水? 调水线路。</p><p>9、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南水北调为例 课件,教师用书独具演示,课标解读 1通过教材中表格,让学生了解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 2利用教材中南水北调示意图,使学生掌握南水北调的三条线路的起止点及优缺点。 3通过学习让学生理解南水北调的积极意义及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 4掌握其他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意义。,演示结束,我国水资源的区域分布,六,巴西,加拿大,不平衡,南多北少,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华北平。</p><p>10、资源的跨流域调配 以南水北调为例,阅读教材P6263,结合表3-3-1“我国南方和北方水资源对比”和知识窗分析: 1.我国水资源的总量特征如何? 2.我国水资源分布有何特征?与什么有关? 3.我国水资源总量最缺乏的地区在哪?试分析该区水资源紧张的原因? 4.如何解决以上地区缺水问题? 5.分析表3-3-1中南方河流的数据,应从哪调水?有何便利条件?,一、我国水资源的区域分布,1我国的水资源概况。</p><p>11、第三 单元 区域 资源、 环境 与可 持续 发展,第 三 节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以 南水北调为例,理解教材新知,应用创新演练,把握热点考向,知识点二,知识点一,随堂基础巩固,课时跟踪训练,知识点三,1.概括归纳法记忆长江成为我 国南水北调水源区的地理条件 干流长,支流多,流域广,流 量大,人均多,流量稳,变化 小,贯东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