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人人文库网! | 帮助中心 人人文档renrendoc.com美如初恋!
人人文库网

自助设备管理

自助设备运营管理办法。第一条 为规范ⅩⅩ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以下简称旗联社)自助设备运营管理。制定本管理办法。ⅩⅩⅩⅩ银行自助设备钞箱管理暂行办法。第一条 为加强自助设备钞箱管理。1.负责所属自助设备的管理及运行环境的检查工作。银行自助设备管理办法(修订)。银行卡自助设备安全风险管理重点研究。

自助设备管理Tag内容描述:<p>1、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自助设备运营管理办法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规范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以下简称旗联社)自助设备运营管理,依据内蒙古农村信用社自助银行管理办法、内蒙古农村信用社现金出纳制度、内蒙古农村信用社安全保卫工作制度和内蒙古农村信用社自助设备运营操作规程等相关制度,制定本管理办法。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范围:旗联社辖属安装自助设备的营业网点。第三条 自助设备运营管理办法包括离行式和依附式自助设备运营操作规程、自助设备清机、加钞规程、吞没卡处理规程和错账查账处理规程。第二章 离行式自助设备运营操作规程第四条。</p><p>2、银行自助设备维护管理制度为加强和规范长安银行县支行自助设备的管理,提高自助设备运行质量,充分发挥自助设备效益,特制定本办法。一、工作日内ATM机检查巡视工作由大堂经理负责,保安人员协助负责。二、保安人员每日至少3次对ATM机进行巡查,营业开始和营业终了必须进行详细检查,其他检查时间由安全员自行安排,但不得少于3次。三、安全员或保安人员在检查ATM机时应该仔细认真,采取眼观、手摸等方式进行,检查完毕后在ATM安全巡查登记表进行登记。四、主要检查机具周围是否有异常情况,是否有非本行的提示信息、是否有客户遗留的取款。</p><p>3、银行自助设备钞箱管理暂行办法第一条为加强自助设备钞箱管理,防范钞箱业务风险,根据银行出纳制度及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称自助设备钞箱是指自助取款机、自助存款机、存取款一体机等自助设备的内置钞箱。第三条在行式自助设备由挂靠营业机构指定两人担任自助设备钞箱管理员。离行式自助设备实行对钞箱加钞、取钞进行集中管理或由挂靠营业机构进行管理的模式。自助设备钞箱外包管理另行规定。第四条钞箱管理员负责钞箱日常余额管理,及时加钞、取钞。加钞、取钞由两名钞箱管理员双人进行。对同一台自助设备,不能一直由相。</p><p>4、一 、营业网点职责:1负责所属自助设备的管理及运行环境的检查工作,保证自助设备的正常运行;每日营业前后对自助设备进行常规测试,重点检查现金库存和打印纸,保证正常支付和打印机正常工作。2严格按照自助设备的操作规程,做好加钞、清洁保养、耗材领用与更换、巡检、报障、宣传引导等日常运行管理工作,及时清除自助设备机身或周围的非法张贴物;3对新投入运行或排除故障后再投入运行的自助设备进行测试验收;4发现自助设备故障时,须立即检查自助设备工作状态,一般性故障要及时排除,遇有技术上的故障,应立即通知联社自助设备管理。</p><p>5、银行自助设备管理办法(修订)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了加强和规范(以下简称:我行)自助设备管理,保证自助设备稳定、安全运行,充分发挥自助设备的功能,更好地为客户提供服务,根据公安部颁布的银行营业场所风险等级与防护级别的规定、银行自助设备、自助银行安全防范的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印发的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自助设备包括自动取款机、自动存款机、存取款一体机、存折补登机、自助缴费终端、多媒体查询机等自助性自动化设备。与自助设备相关的UPS电源、电视监控、后台软件监控系统等附属。</p><p>6、银行卡自助设备安全风险管理重点研究一、课题概述银行卡及其自助终端风险防范的管理研究二、课题的目标与任务确定的课题目标:接合当前银行卡应用和发展的实际情况,研究基于银行卡应用的风险管理体系,探索未来3-5年的银行卡风险防范和控制路径。三、研究依据与目标(一)研究背景随着银行卡业务的发展,银行卡信息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两大发卡组织有超过4000万个银行卡账户资料被黑客恶意窃取,而各类银行卡犯罪日益呈现出集团化、国际化、高科技化的特征。银行卡犯罪的激增已使许多持卡人产生了放弃使用银行卡的念头,确保银行卡信息。</p>
【自助设备管理】相关DOC文档
某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自助设备运营管理办法.doc
银行自助设备维护管理制度.doc
银行自助设备钞箱管理暂行办法.doc
银行营业网点自助业务及设备管理.doc
银行自助设备管理办法(修订).doc
银行卡自助设备安全风险管理重点研究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