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隔肿瘤
纵隔肿瘤概述※纵隔的解剖与分区※纵隔肿瘤的好发部位※临床表现※诊断※治疗纵隔的解剖纵隔的定义两侧纵隔胸膜间全部器官、结构与结缔组织的总称。胸骨...纵隔肿瘤2013-10查房教案查房题目。老年患者术后高血压的护理...纵隔肿瘤肿瘤样病变的影像学分析安徽省立医院许实成胸腺瘤1、是纵隔最常见的原发性肿瘤。
纵隔肿瘤Tag内容描述:<p>1、纵隔肿瘤,概 述, 纵隔的解剖与分区 纵隔肿瘤的好发部位 临床表现 诊断 治疗,纵隔的解剖,纵隔的定义两侧纵隔胸膜间全部器官、结构与结缔组织的总称。其前界为胸骨,后界为脊柱胸段,两侧为纵隔胸膜,上界为胸廓入口,下界为膈肌,纵隔的解剖,纵隔内的器官和组织纵隔内有心脏、大血管、食管、气管、神经、胸腺、胸导管、丰富的淋巴组织和结缔脂肪组织,纵隔的分区,解剖学四分法在胸骨角水平将纵隔分为上纵隔和下纵隔,下纵隔又分为前纵隔、中纵隔和后纵隔,纵隔的分区,前纵隔上纵隔至膈肌及胸骨至心包后纵隔心包后方的所有组织中纵隔前纵隔至后。</p><p>2、纵隔肿瘤和囊肿 的影像诊断,定义,广义 所有发生于或来源于纵隔的新生物或囊肿。狭义 原发性,primary mediastinal tumor,发病率居前六位、神经源性肿瘤(neurogenic neoplasms)、恶性淋巴瘤(lymphoma)、胸腺瘤(thymoma)、畸胎瘤(teratoma)、胸内甲状腺肿(intrathoracic goiter)、支气管囊肿(bronchogenic cyst),临床症状,纵隔肿瘤在早期无明显症状,或仅有胸骨后不适感及隐痛。肿瘤逐渐长大,压迫或侵及邻近器官、组织,可出现压迫症状。,primary mediastinal tumor,1 上腔静脉受压 可出现颈静脉增粗,严重者头、颈、面部及上胸部出现水肿及。</p><p>3、呼吸系统,1,一、纵隔炎(mediastinitis),为病原微生物感染而致的纵隔炎性反应。感染途径:直接感染和继发感染。病理:分为四型,急性纵隔炎、慢性纵隔炎、纵隔脓肿、纵隔淋巴结炎。临床:中毒症状,胸骨后疼痛并放射到颈部,引起压迫的相应症状。,2,3,影像学表现,X线表现急性纵隔炎:平片可见纵隔增宽,边界平直,胸骨后区密度增高,气管及主动脉轮廓不清;食道造影有时可见造影剂流到食道外。慢性纵隔炎:纵隔增宽,肿块形成。相关检查可显示其它继发征象。纵隔脓肿:平片可见液气平面,造影偶见食管与脓腔相通。纵隔淋巴炎:X线检查无。</p><p>4、纵隔肿瘤,2013-10,查房教案,查房题目:11-16 黄春莲 纵隔肿瘤 查房目标: 1.了解纵隔解剖.2.了解胸腺的解剖.3.掌握胸腺瘤的临床表现.4.掌握胸腺瘤术后护理.重点分析内容:老年患者术后高血压的护理拟提问题:1.胸腺瘤临床表现有哪些?2.胸腺瘤并发症有哪些?3.胸腺瘤术后护理?4、老年患者术后高血压的原因及护理,病史介绍,11-16,黄春莲,女性,76岁,文盲,农民参加农保。家庭和睦,有7子1女,经济条件可,能承担医疗相关费用。因“体检发现纵隔占位5小时”,2013-10-8拟纵隔占位入院。既往有子宫内膜癌病史;。CT检查提示:前纵隔占位,两。</p><p>5、纵隔肿瘤/肿瘤样病变的 影 像 学 分 析,安徽省立医院 许实成,胸腺瘤,1、是纵隔最常见的原发性肿瘤,好发年龄4060岁,很少出现在20岁以前。 2、约30%的胸腺瘤为侵袭性胸腺瘤,重症肌无力患者约15%伴有胸腺瘤。 3、常无临床表现,有时伴重症肌无力。,胸腺瘤,CT/MRI表现: 胸腺瘤表现为前纵隔升主动脉前方软组织密度肿块,呈圆形或分叶状,直径110cm,与周围纵隔脂肪分界清楚。 胸。</p><p>6、淋巴瘤,一:淋巴瘤一般特征,常发生于年轻人,临床表现多无症状,多因肿块压迫症状而就诊。前纵膈淋巴瘤多是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多认为来源于胸腺髓质B淋巴细胞。大体上表现为巨大、无包膜、有侵袭性软组织肿块,可伴中央区坏死。,二:淋巴瘤CT特征,1.肿块主体位于前纵膈,呈跨区域生长(累计主动脉弓以上层面)。2.HRCT可显示肿块由多个小结节融合而成。3.多较大,密度不均,可囊变坏死。实性部分呈轻中度强化,可伴钙化(少见)。4.占位效应明显,侵袭性不明显。5.周围脂肪间隙多消失,较大者可伸入血管间隙生长。6.常合并胸腔、心包积。</p><p>7、,1,纵隔肿瘤,主讲:附院罗志方,.,2,第一节概述,纵隔实际上是一间隙,前为胸骨,后为胸椎(包括两侧脊柱旁肋脊区),两侧为纵隔胸膜上连颈部,下止于隔肌。纵隔内有心脏、大血管、食管、气管、神经、胸腺、胸导管、丰富的淋巴组织和结缔组织。,.,3,纵隔划分,简单的划区法是以胸骨角与第4胸椎下缘的水平连线为界,把纵隔分成了上、下两部。 近年来将含有很多重要器官纵隔间隙,称为“内脏器官纵隔”(以往称。</p><p>8、纵隔肿瘤和囊肿 的影像诊断,定义,广义 所有发生于或来源于纵隔的 新生物或囊肿。 狭义 原发性,primary mediastinal tumor,发病率居前六位 、神经源性肿瘤(neurogenic neoplasms) 、恶性淋巴瘤(lymphoma) 、胸腺瘤(thymoma) 、畸胎瘤(teratoma) 、胸内甲状腺肿(intrathoracic goiter) 、支气管囊肿(bronchogenic cyst),临床症状,纵隔肿瘤在早期无明显症状,或仅有胸骨后不适感及隐痛。 肿瘤逐渐长大,压迫或侵及邻近器官、组织,可出现压迫症状。,primary mediastinal tumor,1 上腔静脉受压 可出现颈静脉增粗,严重者头、颈、面部及上胸部。</p><p>9、纵膈肿瘤影像诊断imaging diagnosis of mediastinal mass Dept of Radiology. Daping Hospital王武军 08-7-1,纵隔病变为起源于纵隔和或累及纵隔内结构的病变,可分为肿瘤性疾病和非肿瘤性疾病 在 纵隔肿瘤中,除血管瘤、纤维瘤、淋巴瘤、黄色瘤和迷走组织在纵隔内形成的肿瘤可以在纵隔的任何部位发生外,其它肿瘤的好发部位常有一定的规律性,纵隔病变与肺病变的鉴别,纵隔疾病实性肿物,纵隔疾病囊性肿物(线图),纵隔疾病含脂肿物(线图),一、纵隔肿瘤和囊肿,(一)胸内甲状腺肿 (二)胸腺瘤 (三)畸胎类肿瘤 (四)淋巴瘤 (五)神经源。</p><p>10、纵隔肿瘤 概述 纵隔的解剖与分区 纵隔肿瘤的好发部位 临床表现 诊断 治疗 纵隔的解剖 纵隔的定义两侧纵隔胸膜间全部器官 结构与结缔组织的总称 其前界为胸骨 后界为脊柱胸段 两侧为纵隔胸膜 上界为胸廓入口 下界为膈。</p><p>11、纵隔肿瘤的围手术期护理 病例分析 赵庆玲 女 50岁 因胸闷 气喘3年 加重4天入院于2013 1 19 11 08入院 既往体健 三年前患者无明显原因出现劳累后胸闷 气喘 无胸痛 无咳嗽咳痰 经休息后可缓解 未检查 未治疗 四天前患者再次出现胸闷 气喘症状 较前加重 并感左上腹疼痛 无恶心呕吐 无腹泻 查胸部CT示左侧胸腔巨大占位 考虑来源于纵隔 畸胎类肿瘤 于2013 12 23在全麻下行纵隔。</p><p>12、淋巴瘤 一 淋巴瘤一般特征 常发生于年轻人 临床表现多无症状 多因肿块压迫症状而就诊 前纵膈淋巴瘤多是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多认为来源于胸腺髓质B淋巴细胞 大体上表现为巨大 无包膜 有侵袭性软组织肿块 可伴中央区坏死 二 淋巴瘤CT特征 1 肿块主体位于前纵膈 呈跨区域生长 累计主动脉弓以上层面 2 HRCT可显示肿块由多个小结节融合而成 3 多较大 密度不均 可囊变坏死 实性部分呈轻中度强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