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
统计学——第3章 总量指标与相对指标 第3章 总量指标与相对指标 要点 思考题 3.1 总 量 指 标 3.2 相 对 指 标 统计学——第3章 总量指标与相对指标 第3章 总量指标与相对指标 学习目的和要求。一、总量指标的概念和作用 二、总量指标的分类 三、总量指标的计算方法。
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Tag内容描述:<p>1、统计学第3章 总量指标与相对指标 第3章 总量指标与相对指标 要点 思考题 3.1 总 量 指 标 3.2 相 对 指 标 统计学第3章 总量指标与相对指标 第3章 总量指标与相对指标 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正确理解总量指标与相对 指标的概念、意义、作用,明确其种类、区别及其 计算,并能运用总量指标、相对指标进行综合分析。 返回 统计学第3章 总量指标与相对指标 3.1 总量指标总规模、总水平测度 3.1.1总量指标的概念和作用 3.1.2总量指标的种类 3.1.3总量指标的计算 返回 统计学第3章 总量指标与相对指标 对统计调查来的原始资料经过。</p><p>2、1,原始数据,2,第三章 总量指标与相对指标,第一节 总量指标 第二节 相对指标 第三节 总量指标与相对指标的运用原则,3,基本要求: 综合指标分为总量指标、相对指标与平均指标。本章主要对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做详细的论述。通过本章的学习,应了解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的概念、性质和种类;理解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的特点及应用场合,并熟练掌握其计算方法;能利用总量指标与相对指标对社会经济现象进行简单的分析。,4,第一节 总量指标,一、总量指标的概念与作用 二、总量指标的基本分类 三、计算方法,5,6,总量指标的基本分类,7,总体标志总量,总。</p><p>3、第一节 总量指标分析,一、总量指标的概念和作用 二、总量指标的分类 三、总量指标的计算方法,一、总量指标的概念和作用,1、总量指标的概念 总量指标又称统计绝对数:是用来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一定条件下的总规模、总水平或工作总量的统计指标。 总产值、总人数、国民生产总值等,总量指标可以表现为总量指标之间相比较,得到的增加量或减少量。例如:某地区社会商品零售额2001年比2000年增加120万元,也是总量指标。,2、总量指标的作用 是认识社会经济现象的起点;用以反映一个国家、地区、部门或单位的基本状况; 是实现宏观经济调控和企。</p><p>4、第四章 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一、本章学习要点(一)总量指标总量指标又称统计绝对数,它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发展的总规模、总水平的综合指标。总量指标按其反映总体内容的不同,分为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前者是总体内所有单位的总数,后者是总体中各单位标志值的总和。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二者随研究目的不同而变化。总量指标按其反映时间状况的不同,分为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时期指标是反映某种社会经济现象在一段时期发展变化结果的总量指标;时点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某一时点(瞬间)状况上的总。</p><p>5、Chapter 4,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本章重点,相对指标的概念,总量指标的概念,相对指标的计算方法,第一节 总量指标,一、总量指标的概念和作用 二、总量指标的分类 三、总量指标的计算方法,一、总量指标的概念和作用,1、总量指标的概念 总量指标又称统计绝对数,它是总体各单位某一标志值的总和,用以反映现象发展的总规模、总水平的综合指标。 2、总量指标的作用 是认识社会经济现象的起点;用以反映一个国家、地区、部门或单位的基本状况; 是实现宏观经济调控和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指标; 是计算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的基础。,二、总量指标的基。</p><p>6、7/7/2019,扬州大学管理学院,1,第四章 综合指标,统计工作的第四个阶段就是统计分析, 它根据汇总整理的统计资料,运用各种统 计方法,从数量入手,研究事物之间的数 量关系,揭示社会经济现象的一般特征及 其规律性。 统计作为认识社会的有力武器,必须 从静态上和动态上研究分析社会经济现象 和过程,需要运用诸如综合指标法、动态 分析法、指数分析法等。</p><p>7、第四章 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第一节:总量指标,一.总量指标的意义 总量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所达到的总规模,总水平或工作总量的综合指标.它的表现形式是绝对数,因此也称为绝对指标. 如:2000年中国GDP为89404亿元。 2000年中国外汇储备为1656亿美元。 工业企业实现利润4262亿元,第一节:总量指标,总量指标在社会经济管理中的作用: 1.总量指标是反映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或一个企业的人力,物力,财力状况和加强宏观经济管理的基本指标。 2.总量指标是计算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的基础指标.,第一节:总量指标,二.总量指标的分。</p><p>8、2019/7/22,第四章 综合指标,1,统计学,第四章 总量指标与相对指标,第一节 总量指标 第二节 相对指标,2019/7/22,第四章 综合指标,2,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正确理解平均指标与变异指标的概念、意义、作用;明确其种类及其区别;掌握平均指标与变异指标的计算方法、应用条件、平均指标与变异指标的关系。,第四章 总量指标与相对指标,2019/7/22,第四章 综合指标,3,第一节 总量指标,一、总量指标的概念和作用 二、总量指标的种类 三、总量指标的计算 四、我国国民经济的主要总量指标,2019/7/22,第四章 综合指标,4,一、总量指标的概念。</p><p>9、2019/7/22,第四章 综合指标,1,统计学,第一节 总量指标与相对指标,第一部分 总量指标 第二部分 相对指标,2019/7/22,第四章 综合指标,2,第一部分 总量指标,一、总量指标的概念和作用 二、总量指标的种类 三、总量指标的计算,2019/7/22,第四章 综合指标,3,一、总量指标的概念和作用,总量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总规模或总水平的综合指标。 表现形式:绝对数,有名数。 例:200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为209407亿元,2019/7/22,第四章 综合指标,4,1.既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和单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数据,又是。</p><p>10、第四章 总量指标与相对指标 第一节 总量指标 一、总量指标的概念 总量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所达到的总规模、总水平或工作总量的一种综合统计指标。它只能用绝对数来表示,又成为绝对数指标。 如199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79552亿元,总人口为12.48亿人。 如1998年我国消费品零售总额为29760亿元,1997年我国消费品零售总额为27229亿元,1998比1997增加2461亿元。,二、总量指标的作用 1总量指标是人们认识社会经济现象的起点和基础,是统计中最常用最基本的综合指标 总量指标反映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或一个企业。</p><p>11、2019/9/10,扬州大学管理学院,1,第四章 综合指标,统计工作的第四个阶段就是统计分析, 它根据汇总整理的统计资料,运用各种统 计方法,从数量入手,研究事物之间的数 量关系,揭示社会经济现象的一般特征及 其规律性。 统计作为认识社会的有力武器,必须 从静态上和动态上研究分析社会经济现象 和过程,需要运用诸如综合指标法、动态 分析法、指数分析法等。,2019/9/10,扬州大学管理学院,2,综合指标法是统计中的基本数量方法, 是统计分析的基础。 对社会经济现象和过程进行分析,都离 不开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平均指标和标 志变异指标,。</p><p>12、第四章 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 习题参考答案 一 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二 单项选择题 1 D 2 A 3 C 4 B 5 C 6 C 7 B 8 D 9 C 10 D 11 D 12 A 三 多项选择题 1 BC 2 BCE 3 BE 4 AD 5 BCDE 注 原题中比2008年。</p><p>13、第四章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 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描述统计量 1 绝对数与相对数 反映现象总体的广度及发展变化的趋势 总量指标 相对指标 2 集中趋势 反映各数据向其中心值靠拢或聚集的程度 平均指标 3 离散程度 反映各数据远离其中心值的趋势 变异度指标 统计数据分布的特征 可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描述 第一节总量指标 一 总量指标的含义总量指标又称绝对指标 或简称绝对数 是反映社会经济。</p><p>14、第四章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 第一节总量指标 第二节相对指标 第三节相对指标的运用 学习目标 通过对本章的学习 重点掌握总量指标的概念 种类 以及几种常用的相对指标的概念 计算与具体的应用 注意总量指标与相对指标的结合运用 能够运用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对社会经济现象进行简单的分析 第一节总量指标 一 涵义总量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总规模 总水平或工作总量的统计指标 一 总量指标的意义 第四章总量指标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