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编号:1294666]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小数大小的比较教学内容:数学第八册第93页例5和例6。教学要求:使学生掌握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培养学生迁移类推能力。教学重点:掌握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教学难点:迁移类推能力的培养。小数大小的比较导入2、回忆:整数的大小四则运算括号我们目前学过哪几种运算1一个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Tag内容描述:<p>1、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测试第一单元学校 班级 姓名 一、口算。(每小题2分,共20分) 32+268= 2425= 64040= 760-403= 2899= 40248= 45+65+55= 174-48-52= 42035= 50154=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9分)1、47与33的和,除以36与16的差,商是多少?正确列式是( )A、47+3336-16 B、(47+33)(36-16) C、(36-16)(47+33)2、750减去25的差,去乘20加上13的和,积是多少?正确列式是( )A、(750-25)(20+13) B、(20+13)(750-25)C。</p><p>2、20092010学年度下学期中段学业水平测试四年级数学题号一二三四五六等级得分一、我会填。189455589(4555)这是应用了( )律。25(48)254258这是应用了( )律。2 10个0.01是( ),0.35里面有( )个0.01。3一个小数,十位和百分位上都是7,个位和十分位上都是0,这个小数是( )。4八点零三写作( ),不改变数的大小,把它改写成三位小数是( )。5 2850千克=( )吨 3.5平方米( )平方分米 6将下面的小数填在适当的( )里。0.05 3500.00 1.42电脑:单价( )元 身高:高( )米 鸡蛋:重( )千克7把下列。</p><p>3、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第一单元 四则运算: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1、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1)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和=加数+加数 加数=和另一个数(2)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数的运 算,叫做减法。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差=被减数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3)加法和减法是互逆运算。2、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积=因数因数 因数=积另一个因数(2)已知两个因数的。</p><p>4、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期末试卷下(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2014年我国在校小学生12498000人,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 ),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是( )。2、0.54的计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计数单位。再加上( )个这样的计数单位就是最小的整数计数单位。3、由4个十、8个一、5个十分之一、4个千分之一组成的小数是( )。4、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一个锐角是36,它的另一个锐角是(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70,它的一个底角是( 。</p><p>5、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精品教案一、课前谈话同学们好!(老师好!)真有礼貌。怎么就知道我是老师呢?认识我吗?见过吗?(如果认识,说一下。)我们一起做个小游戏:(伸手指头配合)一个加一个,等于两个;两个加一个,等于三个;两个加两个,等于(故意神五根手指)五个。看,集中注意力是多么的重要,请同学们集中注意力上好每一堂课。二、创设情境问:我今天来是做什么的?你是怎么知道的?今天我们来学习数学。那,你认为数学是什么?(生;是加减乘除,是计算)加减乘除是数学种基本的运算今天我们继续研究加。</p><p>6、第八单元 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本单元平均数是一个重要刻画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它表示一组数据的情况,有直观,简明的特点,日常生活中常用到。学习统计图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认识两种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单元主题: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第一季度第。</p><p>7、小数大小的比较,教学内容:数学第八册第93页例5和例6。,教学要求:使学生掌握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加深对小数意 义的理解,培养学生迁移类推能力。,教学重点:掌握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教学难点:迁移类推能力的培养。,小数大小的比较,导入,2、回忆:整数的大小是怎样比较的?,4、思考:小数的大小又怎样比较呢?,阅读,1、阅读第72页例3,思考:,(1)题中,怎样比较3.15和2.87的大小?,(2)题中,位数多的小数就大吗?,0.31和0.5谁大谁小?你能说说理由吗?,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的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十。</p><p>8、0的运算教学目标:1、知道关于0的运算应该注意的问题。2、培养学生整理知识的能力。教学重难点:0不能做除数及原因。导入新课口算引入(快速口算)出示:100+0=0+568=078=023=128-128= 076=235+0=99-0=49-49=0+319=029=学习新知二、探究新知 1、将上面的口算分类.根据分类的结果说一说关于0的运算都有哪些。2、一个数与0相加;一个数减0;一个数与0相乘的结果分别是多少。3、0除以一个数的结果是多少?在这里为什么不说一个数除以0.三、0为什么不能做除数(讨论)0不能作除数。例如,50不可能得到商,因为找不到一个数同0相乘得到5。0&。</p><p>9、四年级数学下册 6.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单元试卷 新人教版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直接写出得数。(6分) 068+08= 058+042= 02002= 34+43= 08034= 28+061= 467367= 324+356= 537= 53117= 3186= 09+009=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计算小数加、减法,先把各数的( )对齐,即先将( )对齐,再按照( )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 6954表示已知两个( )的( )是69,其中一个( )是54,求另一个( )的运算。 已知A数是l348,比8数。</p><p>10、.1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四则运算四则运算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加、减法的意义及各部分间加、减法的意义及各部分间 的关系的关系 一、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通过对算式变换的比较,理解和掌握加、减法 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2.在探索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的过程中,发展抽象、概 况的能力,进一步建立代数的思想。 3.在用抽象文字表示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的过程中,感受 数学的内在逻辑性,体会数学的价值。 二、教学重难点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表示加、减法各。</p><p>11、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测试题1填空(1)在计算(20003647)44时,首先算()法,最后一步算()法(2)18065032080,如果要改变运算顺序,先算减法,那么必须使用括号,算式是(3)根据5001254,4404408,804408396组成一个综合算式是(4)原计划21天完成,实际提前了5天,实际()天完成任务(5)5人4天编筐80个,每人每天编筐()个(6)甲数是乙数的52倍如果乙数是364,那么甲数是();如果甲数是364,那么乙数是()(7)78与82的商,除585与265的差,商是多少?列成综合算式是()(8)用182除以13的商,去乘28与14。</p><p>12、. 1 可编辑修改,可打印 别找了你想要的都有! 精品教育资料精品教育资料 全册教案, ,试卷,教学课件,教学设计等一站式服务 全力满足教学需求,真实规划教学环节 最新全面教学资源,打造完美教学模式 . . 2 加、减法的定义及各部分间的关系加、减法的定义及各部分间的关系 一、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一)知识与技能 结合具体情境通过对算式变换的比较,理解和掌握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 分之间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二)过程与方法 在探索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的过程中,发展抽象、概况的能力,进 一步建立代数。</p><p>13、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测试一、口算。(每小题2分,共20分)32+268= 2425= 64040= 760-403= 2899= 40248= 45+65+55= 174-48-52= 42035= 50154=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9分)1、47与33的和,除以36与16的差,商是多少?正确列式是( )A、47+3336-16 B、(47+33)(36-16) C、(36-16)(47+33)2、750减去25的差,去乘20加上13的和,积是多少?正确列式是( )A、(750-25)(20+13) B、(20+13)(750-25)C、750-2520+133、养鸡专业户卖出公鸡98只,还有公鸡87只,母鸡的只数是原有公鸡的5倍,养鸡专业户有母。</p><p>14、三角形的稳定性【学习目标】1.掌握三角形的稳定性和四边形的易变性。2.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学习过程】一、知识铺垫盖房时,在窗框未安装好之前,木工师傅常常先在窗框上斜钉一根木条。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二、自主探究1.摆一摆。(1)在学具袋中,里面有若干长度相同的小棒。请你用3根小棒摆三角形,用4根小棒摆四边形,看看你各能摆出几个?请把你摆出的画在下面。(2)为什么三角形的形状、大小完全相同呢?(3)都是用两样长的小棒,为什么四边形就能摆出那么多种。这是怎么回事呢?2.拉一拉。(1)最出学具袋中的三角形和四边形,。</p><p>15、小数加减法的练习课【学习目标】1.能理解加减法关系掌握小数加、减法的法则。2.能够熟练地进行小数加、减的计算,提高做题的正确率。3.认真、仔细的计算每道题。【学习过程】一、基本练习1.口算下列各题。0.70.8 4.60.5 0.650.45 2.21.8 10.2 0.370.13 6.60.4 3.61.6 2.笔算下面各题,并验算。8.02 0.4 68.535.05 3615.12 先想一想题中的数量关系,再列式解答。要写完整哟!二、提高练习3.可以怎样买?需要付多少钱?4.用小数计算下面各题。5元6角2分3元零9分 1t30kg980kg4m35cm5m70cm 10kg4kg800g4km800m3km50m。</p><p>16、解决问题-租船问题班级 姓名【学习目标】1.学会“租船费用”问题的研究,掌握先假设再根据假设结果进行逐步调整的基本方法。2.掌握自主探究“租船费用”最省的过程,感受数据变化的规律性。【学习过程】一、知识铺垫看课本预习租船问题,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二、自主探究1. 阳春三月,四年级有32名师生去乘船春游。怎样租船最省钱?船型座位(个)租金(元)大船630小船424租船价目表一共有()人去乘船春游。(1)说一说:大船和小船的租金不一样,问题是()。(2)算一算:如果全租大船,需要几条?租金多少元?(3)如果全租小船。</p><p>17、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班级 姓名【学习目标】1.认识加减法的意义和关系,初步理解加法与减法的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互逆关系。2.学会利用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求解加减法算式中的未知数。【学习过程】一、知识铺垫1.口算。350230 4565 22002500230350 6545 250022002.计算。350330 180240 58001200680350 420180 70005800680330 420240 70001200二、自主探究1.理解加减法的意义例:(1)一列火车从西宁经过格尔木开往拉萨。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814 km,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1142 km。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算式:8。</p><p>18、补全轴对称图形【学习目标】1. 能够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2. 提高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发展其空间观念。【学习过程】一、知识铺垫画出下面图形的对称轴,看看能画几条。 ( )条 ( )条 ( )条 ( )条通过画对称轴我们发现:对称轴两侧的图形( );对称点到对称轴的( )。二、自主探究1探究活动出示例2:(1)怎样画? 先画什么? 再画什么?每条线段都应该画多长?(2)用铅笔尝试着画。(3) 归纳补全轴对称图形的方法:第一步:找出所给图形的( )。第二步:在对称轴的另一侧找出关键点的( )。第三步:按照所。</p>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相关PPT文档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相关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