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人人文库网! | 帮助中心 人人文档renrendoc.com美如初恋!
人人文库网

作单位量长度

重要的是让学生了解长度单位—厘米的实际长度。认识1厘米、2厘米……的长度。使学生初步感知1厘米的大致长度。用米作单位量长度说课。认识直尺——认识米——感知1米的实际长度——认识几米。用米作单位量长度。2.掌握用米作单位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第五单元 测量长度。

作单位量长度Tag内容描述:<p>1、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人教版)数学第三册。【教材分析】认识厘米和用厘米量。重要的是让学生了解长度单位厘米的实际长度。并能够在实际中应用。教材先说明尺子的用处,之后让学生看着自己的小尺子,认识1厘米、2厘米的长度。例1,是用尺子录图钉的长度。使学生初步感知1厘米的大致长度。例2.安排了让学生录一条线段和录自己手指宽度的实际动手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清楚1厘米到底有多长。以加深学生对厘米的认识。例3.是量纸条的长度。使学生知道量物体长度的方法。通过例题和综合应用练习。使学生初步学会量物体的长。</p><p>2、用米作单位量长度说课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主要以发现教学法为主,充分让学生主动去发现、操作、思考、交流,在学生合作探索的基础上,再进行演示,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印象。纵观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上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环节清楚,层层递进本节课教师目标明确,通过“认识直尺认识米感知米的实际长度认识几米”几个环节的教学,已经为学生探索“用米作单位量长度”作好了铺垫,充分体现了教师在学生数学活动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地位与作用。2、巧设数学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主动学习有人说:学习数学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动。</p><p>3、用米作单位量长度【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263页的内容,课堂活动1,2题及练习十三1,2题。【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与操作,建立1米的实际长度概念,知道米与厘米之间的进率。2掌握用米作单位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能正确测量生活中较长物体的长度。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进一步体会测量长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具、学具准备】每组1把米尺。【教学过程】一、问题引入教师:前面我们学习了长度单位“厘米”和“分米”,还会测量物体的长度。你能量出我们的黑板的长度来吗?教师:哪两位同学愿意来量一量?(请。</p><p>4、第五单元 测量长度第1课时 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教学内容】教材第5153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测量活动,体会建立统一的长度单位的必要性。2.认识长度单位里,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3.会用计量工具测量较小物体的长度,同时培养估测意识。4.培养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重点难点】重、难点:如何使用直尺正确地量出物体的长度既是本节教学的重点又是难点。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引发探究需要1.设疑激趣谈话。小朋友们,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爱心木器厂准备送给我们树人小学一批新的课桌,课。</p><p>5、2019年西师版二年级上册5.3 用米作单位量长度练习题及答案1. 判断:5厘米比2米长。( )2. 厘米、分米、米都是 。A.时间单位 B.重量单位 C.长度单位3.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单人床长2() 学习桌的高约是8()4. 按照从长到短的顺序排列。2米 65厘米 56厘米 5分米答案1. 2. C 3.米 分米 4. 265厘米56厘米5分米 1 / 1。</p><p>6、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 永清小学二年级二班 刘凤兰 为什么孩子们测量出来的结果不一样呢 因为用的测量工具不一样 所以他们说出的数量不同 这给我们带来了不方便 我们需要有统一的测量工具 米尺 刻度线 cm 0刻度线 长度单位 厘米 每相邻两个刻度之间的长度是1厘米 认识1厘米 1cm 用手比画一下 1cm是多长 cm 2厘米 2cm 在尺子上找一找 从什么地方到什么地方3cm5cm7cm8cm cm 3。</p><p>7、观察两支铅笔有什么不一样?,(长),(短),庹 tu,拃 zh,英国人把麦穗中较大的36粒麦粒,头尾相接地排列起来,订定为1呎的长度。,课桌有多长?,黑板有多长?,因为用的测量工具不一样,所以测出的结果单位也不同。这给我们带来了不方便,为了让我们测量出来的结果一致,我们需要有统一长度单位。,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刻度线,认识直尺,认识直尺,0刻度线。</p>
【作单位量长度】相关PPT文档
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ppt.ppt
西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用厘米作单位测量长度
【作单位量长度】相关DOC文档
用厘米做单位量长度.doc
用米作单位量长度说课.doc
二年级数学上册 用米作单位量长度教案(3) 西师大版
2019年西师版二年级上册5.3 用米作单位量长度练习题及答案.doc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