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第二章
第二章 个体心理与行为 • 第一节 个性与行为 • 一、能力与组织管理 • (一)什么是能力。2.1 传记特征 2.2 能力 2.3 人格(个性) 2.4 学习 因变量。第一篇 研究对象与方法 组织行为学的对象与性质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 第二篇 个体行。(2)知觉接近性。知觉理解性。知觉恒常性。
组织行为学第二章Tag内容描述:<p>1、第二章 个体心理与行为 第一节 个性与行为 一、能力与组织管理 (一)什么是能力? 1、涵义 能力是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 并直接影响其活动效率的心理特征。 2、能力与知识、技能 (1)区别 首先,所谓知识是人类实践经验的总结 ,它是以思想内容的形式为人所掌握;技能 是人们在理论与实践活动中运用的基本动作 方式,是一种操作技术,以行为方式的形式 为人所掌握;而能力则是一种心理特征,它 是以心理特点的形式表现在个体的思想和行 为活动中。 其次,知识和技能虽然都具有概括性, 但它们和能力概括化的性质与迁移程度是不 。</p><p>2、第第2 2章章 个体行为基础个体行为基础 解释变量: 2.1 传记特征 2.2 能力 2.3 人格(个性) 2.4 学习 因变量: 生产力 旷工 离职 工作满意 度 2.1 2.1 传记特征传记特征 传记特征:传记特征:客观的、可以容易地从人事 记录中获得的个人特征 年龄(Age) 性别(Gender) 婚姻状况(Marital Status) 抚养人数(Number of dependents) 任职时间(Tenure) 2.1.1 2.1.1 年龄年龄 年龄旷工年龄旷工/ /缺勤缺勤 对于可避免的缺勤,青年人高于中老年人;而 不可避免的缺勤(如生病),则中老年人高于 青年人。 年龄离职年龄离职/ /流动流动 年龄高流动。</p><p>3、教材:组 织 行 为 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组 织 行 为 学,学习目标,1、掌握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想与研究方法 2、理解个体行为与管理的关系 3、掌握群体行为与管理的关系 4、掌握领导行为及其有效性 5、掌握激励理论并能与实践相结合 6、了解组织行为学与须知行为学的文化,组 织 行 为 学 目 录,第一篇 研究对象与方法 组织行为学的对象与性质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 第二篇 个体行为与管理 个体差异与管理 创造性行为的研究与开发 事业生涯的设计、开发与管理 第三篇 群体行为与管理 群体心理与行为基础 群体内部互动行为 群体的人际关系 群体。</p><p>4、第二章,知觉、归因理论与个人决策,学习重点,一、知觉的概念和特征 相对性 整体性 理解性 恒常性,第一节 知觉与社会知觉,知觉(Perception)是个体为了对自己所在的环境赋予意义而解释感觉印象的过程。,知觉的相对性,(1)知觉连续性,知觉整体性,(2)知觉接近性,知觉整体性,(3)知觉封闭性,知觉整体性,知觉整体性,(4)知觉连续性,知觉理解性,知觉恒常性,二、影响知觉的因素,三、知觉防御机制和错觉 (一)知觉的防卫机制 是指为了防止自己受到威胁性刺激的侵扰,人们自动地抑制自己对它们的知觉和反应的倾向。,(二)错觉 错觉是指一种 。</p><p>5、第2章 个性行为基础,教学提示: 本章将介绍个性的概念、成因和有关个性的理论,对直接影响管理效能的个性特征进行了重点探讨,然后对个性结构中气质、能力、性格进行了介绍和分析,并对不同个性的人如何进行管理进行了探讨,希望以上这些理论知识能对人们了解自己、理解他人有所帮助,特别希望能对管理者的管理实践有所启迪,达到提高管理有效性的目的。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你应该能够: 理解个性的概念,了解影响个性形成的原因 了解个性差异与管理 了解个性与职业的发展以及职业的匹配 了解知觉与行为的关系,引导案例:一个女船。</p><p>6、第二章个体差异 课件内容 学习目的 本章内容 本章小结 模拟练习 个体差异 本章内容 返回目录 2 1人格差异 2 1 1人格的概念 1 人格的含义人格 personality 亦称个性 是个体带有倾向性的 经常的 本质的 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品质的总和 其主要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部分 第一 心理过程的倾向性 包括兴趣 爱好 需要 动机 信念 理想 世界观等 第二 心理过程的特征 包括气质 能力 性。</p><p>7、第二章 组织行为学的发展阶段,组织行为学还是一门新兴的学科,而且发展迅速,其内涵和外延都在发展变化。 杜布林(AJDubrin)教授所下的定义:“组织行为学是系统 研究组织环境中所有成员的行为。以成员个人、群体、整个组 织及其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行为作研究对象” 我们将组织行为学定义为: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及其规律,提高管理人员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