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纳米材料在水环境中污染物的吸附研究学生姓名学部班级专业指导教师【摘要】本文简单介绍了纳米材料的吸附作用并综述了纳米吸附技术在污水处理方面的应用以及在水环境中常见的几大类污染物质和危害,结合实习所学内容进行了纳米材料对多环芳烃和重金属两大部分的实验研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仪测定纳米材料对其中几种具有代表性物质的吸附程度,记录数据绘制吸附等温曲线图,结果表明纳米材料的吸附效果良好。并对纳米吸附技术的应用进行了展望。关键词纳米材料;吸附;水环境污染物;多环芳烃;重金属目录1绪论12纳米技术121概念122纳米材料的吸附作用123纳米材料的吸附能力的开发利用13水环境中的常见污染物及危害231耗氧物质232水体的富营养化233油类污染物234有毒污染物235固体污染物34实验研究341实验材料3411仪器3412实验试剂3413检测条件342实验原理343实验方法4431纳米铁粉、纳米铜粉、纳米氧化硅对菲的吸附等温实验4432浓度纳米氧化硅吸附CU、PB、CD等温实验444结果与讨论4441纳米铁粉、纳米铜粉、纳米氧化硅对菲的吸附等温曲线4442纳米二氧化钛吸附CU、PB、CD等温曲线65结语76结论7参考文献81绪论据估计,现在纳米材料的市场拥有率在300到450亿美元。尽管这些估算不能明确反映了技术商业化的形成,但毫无疑问的是一定比例的纳米化学工业所成功交易的材料产品必将最终寻找它们进入环境的通道。纳米材料的商业应用已经涉及了许多我们普通的消费产品,例如用于遮光剂和油漆的工业纳米二氧化钛,轮胎的碳纳米管添加剂,作为固体润滑剂的纳米硅颗粒,洗发水、洗涤剂和防汗剂里的纳米氧化铝颗粒。出于修复污染物目的,地下水中已经检测出了纳米颗粒。2纳米技术21概念纳米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交叉性综合学科它是指在01100纳米尺度范围内对原子、分子进行操纵和加工的科学技术包括纳米材料和纳米结构两部分。纳米材料又称为超微颗粒材料,由纳米粒子组成。纳米粒子的表面效应、小尺寸效应和量子尺寸效应影响物质的结构和性质。当人们将宏观物体粉碎成超微颗粒并制成纳米材料它将在热学、力学、光学、电学、磁学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上与普通材料存在很大区别具有吸收辐射、吸附、催化等新性质。发展纳米技术已成为世界性的重大科学技术活动。22纳米材料的吸附作用吸附是气体吸附质在固体吸附剂表面发生的行为其发生的过程与吸附剂固体表面特征密切相关。对于纳米粒子的吸附机理目前普遍认为纳米粒子的吸附作用主要是由于纳米粒子的表面羟基作用。纳米粒子表面存在的羟基能够和某些阳离子键合从而达到表观上对金属离子或有机物产生吸附作用;另外,纳米离子具有大的比表面积,也是纳米粒子吸附作用的重要原因。一种良好的吸附剂,必须满足比表面积大。内部具有网络结构的微孔通道,吸附容量大等条件。而颗粒的比表面积与颗粒的直径成反比。粒子直径减小到纳米级,会引起比表面积的迅速增加。当粒径为10NM时,比表面积为90M“G;粒径为5NM时。比表面积为180M2G;粒径下降到2NM时,比表面积猛增到450M7G日。由于纳米粒子具有高的比表面积,使它具有优越的吸附性能,在制备高性能吸附剂方面表现出巨大的潜力提供了在环境治理方面应用的可能性。23纳米材料吸附能力的开发利用纳米材料的基本构成决定了它超强(10倍以上)的吸附能力,污水中通常含有有毒有害物质,悬浮物,泥沙,铁锈,异味污染物,细菌,病毒等。污水治理就将这些物质从水中去除,由于传统的水处理方法效率低,成本高,存在二次污染等问题,污水治理一直得不到很好解决。纳米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很可能彻底解决这一难题,污水中的贵金属对人体极其有害的物质,但从污水中流失也是资源的浪费,新的一种纳米技术可将污水中的贵金属如金,钌,钯,铂能完全提炼出来,变废为宝。此外纳米TIO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与废水中有机物更充分地接触,可将有机物最大限度地吸附在它的表面,具有更强的紫外光吸收能力,因而有更强的光催化降解能力,可快速将吸附在其表面的有机物分解,用纳米TIO光催化处理含有有机物的废水被认为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3水环境中的常见污染物及危害31耗氧物质水中溶解的氧通常为510MG/L以维持鱼和水生生物的正常生活和繁殖,在生活污水中许多有机物如蛋白质,脂肪,纤维素等,分解为CO2和H2O过程中需要氧气这势必会影响鱼类的正常生存,在实际工作中常用生化需氧量BOD来表示有机污染物在分解过程中所需要的氧量BOD指标愈高,表示水中有机污染物主要来自于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32水体的富营养化在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中还有丰富的含N,P的有机物以及含磷洗涤剂,进入水中如果过量,就会成功为水中微生物和藻类的理想“食料”大大促使它们繁殖生长,结果导致水中缺氧,鱼类死亡,死亡的水生生物腐烂,又增添了营养成分,更进一步促进浮游生物和藻类的大量的繁殖形成恶性循环,甚至可发生“红潮”或“蓝藻”。33油类污染物主要来自于含油废水中,当水体含油量大001MG/L可使鱼肉内带有一种特殊的油腻气味儿不能食用,它对水层造成与大气隔绝。破坏了正常的充氧条件,导致水体缺氧,鱼类死亡,致畸致突变,不仅影响海生生物的生长,降低海洋的自我净化能力,而且影响海滨环境。34有毒污染物废水中的有毒污染物主要指无机化学毒物,有机化学毒物和放射性物质。无机化学毒物主要指重金属及其化合物,大多数重金属离子及其化合物易于被水中悬浮颗粒所吸附,而沉淀于水底的沉积层中长期污染水体,某些重金属及其化合物在鱼类及水生生物体内以及农作物组织内沉积,富集而造成危害,人通过饮用或食物链作用,是重金属在体内累积富集而中毒,甚至导致死亡,有机化学毒物主要是指酚、苯、硝基物、有机农药、多氯联苯、多环芳烃、合成洗涤剂等。这些物质通过自身衰变可能放射出、等射线使人患贫血,恶性肿瘤等疾病。35固体污染物水中的固体污染物主要是悬浮状态,胶体状态和溶解状态形态存在的,一般造成水体外观恶化,改变水颜色影响水生生物和渔业生产以及农田灌溉,燥症土壤坂结不利于农作物生长等。以上是水环境中我们常见的污染物,针对这些污染物我们可以运用纳米技术来去除环境污染物,包括对有机污染物(多环芳烃,氯苯)重金属离子(CU、ZN、CD、PB)有毒阴离子(F、AS、CLO4)等吸附作用,以及其他工业纳米材料TIO、ZNO、纳米FE粉及纳米CU粉等对含氯有机污染物的去除。而在我实习这段期间主要研究的是纳米材料对多环芳烃和重金属这两大部分进行了试验测定。4实验研究41实验材料411仪器AGILENT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仪(ICPOES)、电子精密天平、高速离心机、控温摇床、1000ML容量瓶、100微升移液枪、25ML移液管、10ML移液管、35ML玻璃离心管、40ML塑料离心管、10ML刻度管。412实验试剂纳米铁粉(5060NM)、纳米铜粉(50NM)、纳米氧化硅(20NM)、纳米二氧化钛(35NM)色谱纯甲醇、异丙醇、超纯水、铜离子标准溶液、铅离子标准溶液、镉离子标准溶液、菲标准品、硝酸钠、分析纯硝酸钠、优级纯硝酸413检测条件菲的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流动相为甲醇水9010,流速1ML/MIN,检测波长为247NM,进样250BAR。铜、铅、镉的测定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仪测定,事先用铜、铅、镉标准溶液配制成已知的不同浓度梯度的铜离子溶液作为测定时的标准工作曲线。42实验原理高效液相色谱是一种以流动相为液体,采用高压泵、高效固定相和高灵敏度检测器的色谱新技术,具有分析速度快,分离效率高和操作自动化等优点。可用于测定高沸点、热稳定性差、分子量大(400)的有机物质,如多环芳烃、农药、苯并芘、有机汞、酚类、多氯联苯等。色谱法的分离原理是溶于流动相中的各组分经过固定相时,由于与固定相发生作用(吸附、分配、离子吸引、排阻、亲和)的大小、强弱不同,在固定相中滞留时间不同,从而先后从固定相中流出。又称为色层法、层析法。使用固体吸附剂,被分离组分在色谱柱上分离原理是根据固定相对组分吸附力大小不同而分离。分离过程是一个吸附解吸附的平衡过程。常用的吸附剂为硅胶或氧化铝,粒度510M。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简称ICPOES。其高频电能通过感应线圈耦合到等离子炬得到外观上类似火炬的高频高温放点光源ICP,待测样品溶液进入等离子炬后,高温将其溶胶中的元素电力激发,由于不同元素有不同的能级结构因而发射出各自的特征谱线,根据浦县强度与浓度的函数管子谱线强度信息可以转换为电信号进行测量,从而进行各种元素的定性、定量及半定量的分析。43实验方法431纳米铁粉、纳米铜粉、纳米氧化硅对菲的吸附等温实验在一组实验中,称取一定量的纳米颗粒(纳米铁粉和铜粉称02克,纳米氧化硅称025克)于35ML玻璃离心管内,加入35ML001M浓度的硝酸钠,然后用移液枪加入一定量事先配好的高浓度的菲标准溶液,使得玻璃管内具有不同的菲的起始浓度(菲的起始浓度为5PPM800PPM),每个浓度点设置2个平行,用铝箔密封并盖上盖子,放入20控温摇床振摇(100RPM)24小时后取出,离心后测定上清夜中菲的浓度(平衡浓度)。由起始浓度和平衡浓度之差计算纳米颗粒对菲的吸附量,并用吸附量对平衡浓度作图,得到不同纳米颗粒对菲吸附的等温线。吸附量的计算公式如下吸附量(起始浓度平衡浓度)溶液体积/称取的纳米颗粒质量432浓度纳米氧化硅吸附CU、PB、CD等温实验在一组实验中,称取一定量的纳米颗粒(纳米氧化钛称005克)于20ML玻璃离心管内,加入20ML001M浓度的硝酸钠,然后用移液枪加入一定量事先配好的高浓度的铜离子、铅离子、镉离子标准溶液,使得玻璃管内具有不同的铜的起始浓度(铜的起始浓度为2PPM60PPM)、铅的起始浓度(铅的起始浓度为30PPM100PPM)、镉的起始浓度(镉的起始浓度为2PPM50PPM),每个浓度点设置2个平行,盖上盖子,放入20控温摇床振摇(100RPM)24小时后取出,第一遍离心各提取15ML上清液和再各加入15ML的001MNANO3溶液和一滴硝酸。第二次离心后将样品分别以去各3ML于10ML的刻度观中测定上清液中铜、铅、镉的浓度(平衡浓度)由起始浓度和平衡由起始浓度和平衡浓度之差计算纳米氧化钛对其重金属的吸附量,并用吸附量对平衡浓度作图,得到不同纳米颗粒对菲吸附的等温线。吸附量的计算公式如下吸附量(起始浓度平衡浓度)溶液体积/称取的纳米颗粒质量44结果与讨论441纳米铁粉、纳米铜粉、纳米氧化硅对菲的吸附等温曲线试验了纳米铁粉、纳米铜粉、纳米氧化硅在20下对菲吸附随浓度变化的规律,结果如图1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纳米氧化硅对菲的吸附量在最低其次是纳米铜粉,最高的为纳米铁粉,当吸附浓度接近于06MG/L时纳米铁粉对菲的吸附基本达到平衡,纳米铜粉和纳米氧化硅吸附浓度基本接近。NANOFE010203040500020406平衡浓度MG/L吸附量MG/KGNANOCU05101520253035002040608平衡浓度MG/L吸附量MG/KGNANOSIO2051015202530002040608平衡浓度MG/L吸附量MG/KG图1纳米铁粉、纳米铜粉以及纳米氧化硅颗粒吸附菲等温曲线442纳米二氧化钛吸附CU、PB、CD等温曲线试验了纳米二氧化钛在20下对不同重金属(CU、PB、CD)吸附随浓度变化的规律,结果如图2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纳米二氧化钛对PB的吸附量最大,对于CU和CD的吸附量基本一样,当吸附平衡浓度接近于2MG/L时纳米二氧化钛对CU和CD的吸附基本达到平衡,吸附达到饱和状态。PB的吸附平衡浓度在9MG/L左右接近平衡状态。CU012345678024681012平衡浓度MG/L吸附量MG/KGPB05101520253035051015平衡浓度MG/L吸附量MG/KGCD01234567890123456平衡浓度MG/L吸附量MG/KG图2纳米二氧化钛颗粒吸附重金属(CU、PB、CD)等温曲线5结论纳米铁粉、纳米铜粉、纳米氧化硅在20下对菲吸附随浓度变化的为纳米氧化硅对菲的吸附量在最低其次是纳米铜粉,最高的为纳米铁粉,从吸附平衡常数来看,三种纳米颗粒对菲的吸附能力大小顺序是纳米铁粉纳米铜粉纳米二氧化硅。纳米二氧化钛在20下对不同重金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家校合作方案
- 家庭责任险责任规定流程制度方案
- 触电事故应急预案演练方案及演练过程
- 2025年文化旅游行业洞察可行性分析报告
- 2025年生态环保技术评估与可行性研究报告
- 危险废物处理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与解决方案探讨
- 2025年棋牌游戏行业棋牌游戏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2025年证券行业证券市场数字化转型研究报告
- 冷凝集素综合征合并症护理查房
- 2025广西南宁市博物馆招聘编外人员3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名师系列)
- 2025年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高校毕业生提前批招聘行程安排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体育运动的安全防范课件
- 泰国安全防卫培训课件
- 锅炉工艺规程培训课件
- 企业销售业务标准作业手册
- 石材购销合同范本简单
- 中国南方航空数字化和双中台方案
- 2025年北京市专业技术人员公需科目培训答案
- 2025至2030乙烯丙烯酸(EAA)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项目组织供应能力说明
- 高职高专口腔内科龋病的概述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