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万吨/年改15万吨/年扩建工程煤矿竣工验收报告_第1页
6万吨/年改15万吨/年扩建工程煤矿竣工验收报告_第2页
6万吨/年改15万吨/年扩建工程煤矿竣工验收报告_第3页
6万吨/年改15万吨/年扩建工程煤矿竣工验收报告_第4页
6万吨/年改15万吨/年扩建工程煤矿竣工验收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市XX乡XX煤矿6万吨年改9万吨年扩建工程竣工验收报告编制单位XX市XX乡XX煤矿编制时间2012年5月25日XX市XX乡XX煤矿6万吨年改9万吨年改扩建工程竣工验收报告一、扩建项目简介(一)改建项目概况1XX市XX煤矿毛家地井属“六证”齐全的生产矿井。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云发改能源【2007】799号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XX市XX乡XX煤矿毛家地井改建项目核准的批复,”核准了毛家地井扩建项目,规模为6改9万吨/年。煤矿的外部建设条件基本可靠,煤矿的建设对提高XX市煤炭产量,保障XX电厂煤炭供给是必要的。2008年1月云南省地质工程勘察总公司提交了云南省XX市XX乡XX煤矿矿井生产地质报告,该报告在2008年3月经云南省国土资源厅评审备案。该报告以1998年5月云南省一九八煤田地质勘探队提交的云南省XX市XX煤矿毛家地井生产地质报告以及2005年11月云南省一九八煤田地质勘探队提交的云南省XX市XX煤矿毛家地井资源储量核实报告为基础,结合煤矿开采现状编制。报告内容齐全,勘探程度、研究程度能满足设计生产需要。后委托曲靖煤炭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扩建工程设计及安全专篇设计。项目核准文号云发改能源【2007】799号、初步设计审查文号云煤规【2009】32号、安全专篇审查文号曲煤监字【2009】56号。2010年2月取得开工备案回执,煤矿成立矿井建设领导机构,组织各类技术人员和施工队伍,开始对地面土建工程和井巷工程进行建设,现各项建设工程已基本建设完工,向上级主管部门申请试运行生产。(2)、井田境界和资源2011年1月,XX市XX乡XX煤矿毛家地井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依法申请登记延续并取得XX市XX乡10601KM2范围内的煤炭资源采矿权,其证号为C5300002011011120106586,井田范围六个拐点圈定,开采深度19001600M。根据云南省地质矿业有限公司208年1月提交的云南省XX市XX乡XX煤矿矿井生产地质报告,在煤矿采矿许可证范围内保有地质储量4161万T,其中工业储量40106万T,可采储量17388万T,矿井适宜改建为9万T/A的矿井规模。(二)矿井主要技术特征项目扩建设计生产能力6扩9万吨年,矿井设计服务年限为138A。矿井为平平硐开拓,由一个生产系统保证矿井9万吨年生产能力,主平硐井口标高1628米,风井井口标高1650米。矿井共划分为二个采区,以F55断层为界,西为一采区,东为二采区,设计年产生产能力9万吨布置一个采区、一个回采工作面来保证,即投产采区为一采区,矿井投产时,在K5煤层布置一个110501采煤工作面,接替工作面为110502工作面。主平硐为半圆拱,支护方式锚喷、砌碹,净断面68,净宽28M,净高27M,墙高13M,装备22KG/M单轨,采用CCG50/600900型防爆柴油机车牵引矿车运输。回风井采用半圆拱锚喷,净断面68平方米,净宽28米,净高27米,墙高14M,承担矿井回风任务。矿井采用中央并列式通风,通风方法为机械抽出式。现工作面布置在一采区K5煤层中,1628水平运输巷道布置在K5煤层底板岩石中,采用溜煤眼与运输巷连接,分别在煤层底部布置溜煤眼。采面的人行、通风、运输、材料下山布置在K5煤层中。由于煤层倾角在912度之间,工作面运输巷布置SGB420/40型刮板运输机及DJL800型输送机运至煤仓。投产工作面为一采区110501工作面。工作面走向长100米,倾斜长240米,煤层平均厚度14米。投产工作面采用仰式采煤法,顶板管理采用全部跨落法,工作面采用打眼放炮落煤。支护方式采用单体液压支柱支护,排距10米,柱距08米,支护方式为“见四回一”最小控顶距32米,最大控顶距42米,放顶步距1米,工作面采用SGB420/40、SGB420/30型可弯曲刮板运输机溜煤,运输顺槽装备SGB420/40型可弯曲刮板运输机运煤。主运输巷采用MF0756型矿车装煤(岩),采用柴油机车牵引至地面煤矸场。采面排水通过11KW的潜水泵抽至主运输排水沟,然后自流入地面污水处理池。(三)矿井投资及各项工程完成情况矿井设计概算总投资202106万元,固定资产静态投资19126万元。井巷工程7989万元土建工程18847万元设备及工器具购置54397万元安装工程15755万元其它基本建设工程和费用9858万元工程预备费12512万元截止2012年4月1日累计完成投资222402万元,其中井巷工程110856万元、土建工程32587万元,设备及工器具购置及安装工程78959万元详见矿建工程及投资汇总表(附表)。二、项目概况(一)、项目名称、建设规模、建设单位、初步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开工时间、竣工时间。(1)项目名称XX市XX煤矿改扩建矿井(2)建设规模6万吨年改9万吨年,设计服务年限138年(3)建设单位XX市XX煤矿(4)初步设计单位曲靖市煤炭设计研究院(5)施工单位自建自筹(6)监理单位无(7)监管单位XX市煤炭工业局(8)开工时间2010年2月(9)竣工时间2012年2月(二)、项目建设外部条件行政区域、所在矿区、交通、通讯、水源、电源等建设条件(1)行政区域XX煤矿地处XX市XX乡,行政隶属于XX乡XX村委会。(2)XX煤矿毛家地井位于云南省XX市城区北东32方向,平距68KM处,隶属XX市XX乡管辖。地理坐标东经10421341042238北纬263700263737矿区有20KM简易公路至XX乡,从XX乡向南西至XX市城区约87KM;至曲靖190KM,有柏油公路相连。贵(阳)昆(明)铁路从矿区南东面的外围通过,交通尚属方便。(4)通讯条件矿区对外,配备移动电话,直接与市、乡煤炭管理部门联系。矿井内部设1台32门程控电话交换机,井下配隔爆型电子电话机20部,地面配普通电话机10部;作为矿井生产指挥,安全调度使用。(5)水源条件生活用水水源在XX大河找一处水质、水量都合乎要求的泉水,作为生活用水水源,在此地修建100M3集中水井一个,经DN80胶管输入送至矿井生活高位水池,水池标高1660米,供生活用水。防尘和防灭火系统矿井有完善的防尘和防灭火管路系统,防尘水源、水压符合规定要求。现有防尘水池3个,其中主要水池容水量分别为282M3、120M3,井下水池容水量100M3,矿井主要供水管路为80MM管,支管路为25MM管,各转载点均设有水幕,各用水地点水质、水量、水压符合规定要求。防尘设施数量全、标准高、防尘效果好,井下作业场所温度、湿度适宜,空气清新,地面工业广场及办公地点设有灭火器和沙箱。(6)电源条件矿井电源本矿已有10KV电源一回来自XX35/10KV变电站,变电站容量为6300KVA,导线规格为LGJ70,线路长约17KM,另一回来自双河35/10KV变电站,变电站容量为6300KVA,导线规格为LGJ50,线路长约10KM,矿井可形成双回路供电。双回路供电的变电站的容量及10KV供电线路均能满足该矿扩建后的需要,供电是安全可靠的。地面供电及井下供电煤矿地面设置10KV变配电房,选择2台S11M630/10的变压器,中性点不接地,供井下用电。选择2台S11M400/10的变压器,供照明、空压机中性点接地;选择2台KS11M250/10的变压器供主扇,中性点接地,供井下其他设备用电。各电器设备均设有漏电、过流、接地、欠压、缺相保护装置。掘进供电实现“三专两闭锁”,电器开关设备实现上架挂牌管理,电缆吊挂符合规定要求。(三)、项目建设资源条件矿井开采范围、地质勘探程度、开采技术条件(瓦斯、煤层、水文地质、煤层自燃等性状),煤层、煤类、煤质,批准的保有储量、设计工业储量和可采储量。(1)、煤矿开采范围XX煤矿,矿井走向长1497KM,倾向宽0708KM,面积106KM2。井巷拐点坐标见下表矿井拐点坐标表点号坐标矿1矿2矿3矿4矿5矿6X294650029461272946010294574029454642946000Y354363003543783235437980354379193543733235436200矿区面积106平方公里开采深度1900M1600M(2)地质勘探程度XX煤矿地质勘探祥查;矿区由云南省地质局第一地质队提云南省一九八煤田地质勘探队提交的云南省XX市XX煤矿毛家地井资源储量核实报告、云南省XX市XX煤矿毛家地井生产地质报告。(3)开采技术条件(瓦斯、煤尘、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煤层自燃等性状)。1、我矿2011年矿井瓦斯等级鉴定结果,最大相对瓦斯涌出量为613M/T,最大绝对瓦斯涌出量为075M/MIN,最大相对二氧化碳涌出量为449M/T,最大绝对二氧化碳涌出量为055M/MIN,我矿井鉴定结果属低瓦斯矿井。2、煤层爆炸危险性和煤层自燃倾向性煤尘有爆炸危险煤的自燃K5煤层有自燃倾向性。煤矿已制定了相应的防范措施。3、井田水文地质整个矿段含水段的地下水位,由西南逐渐降低,水力坡度35,补给水条件简单,主要受大气降水及附近沟溪水补给,以泉的形式排泄,其它几条断层相当于正常的富水性。总之,大气降水,滑坡水及裂隙水是矿床主要充水来源,但地形有利于地下和地表水的排泄,对开采无大的影响。4、工程地质区内出露地层由老至新为二叠系上统XX组(P2X)、三叠系下统卡以头组(T1K)、飞仙关组(T1F)和第四系(Q)等。现叙述如下(1)二叠系上统XX组(P2X)为矿区含煤地层。出露于矿区东南部外侧及西部边缘一带,厚1901525042M,平均20745M,为一套陆相含煤碎屑岩沉积。主要岩性为灰色泥质粉砂岩、粉砂岩、粉砂质泥岩、间夹细砂岩、泥岩及煤层,含煤1533层,其中可采及局部可采煤层25层。富含羊齿植物化石及大量炭屑,与下伏P2地层假整合接触。据岩性、含煤性和沉积旋回特征,将该组分成二段、第一段(P2X1)下至峨嵋山玄武岩组顶界,上至K1煤层底板,厚1165314944M,平均12323M。本段下部岩性为粉砂岩夹泥岩,泥岩中含黄铁矿,含有010035M薄煤13层,上部岩性以粉砂岩为主,夹泥岩、炭质泥岩及薄煤层24层。、第二段(P2X2)下至K1煤层底版,上至T1K地层底界。厚78459315M,平均8422M。为该区主要含煤段。下部岩性以泥岩为主,中部岩性以粉砂岩及泥质粉砂岩为主,夹少量泥岩及细粒砂岩,普遍含有菱铁岩,上部岩性以泥岩、泥质粉砂岩为主。本段含020110M薄煤58层。其中K2、K4、K5等三层为全区可采煤层。(2)三叠系下统卡以头组(T1K)出露在矿区的东南及西南部,P2X含煤地层分布区的内侧,厚809611336M,平均9045M。全段主要岩性为黄色、浅绿黄色粉砂质泥岩及泥质粉砂岩为主,夹少量薄层细粒砂岩,岩性和厚度变化较小,全段以含多量腕足类和腹足类化石为其主要特征。(3)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T1F)出露广泛,矿区90以上的面积被飞仙关组地层所覆盖,厚4902562134M,平均51948M,据岩性组合及动物化石特征,自下而上分为四段。(4)第四系(Q)厚515M,在区内沟谷、山坡和山间凹地零星分布。岩性为冲积、坡积、残积砂、粘土等,与下伏各地层呈不整合接触。(5)构造矿区位于扬子准地台的滇东台褶带中,次级构造为曲靖台褶束的XX凹陷区。属可渡向斜的南东翼、东海子背斜的北翼。(6)断层区内断层4条,其中落差20M的3条。、F64断层斜交正断层,位于矿区西部边缘,区内长约230M,走向350,倾向80,倾角60,落差6080M,对矿区煤层开采影响不大。、F53断层斜交正断层,位于矿区东北部,区内长度850M,走向300,倾向30,倾角60,落差70120M,对矿区煤层开采影响有一定影响。、F52断层倾向正断层,位于矿区西部4勘探线附近,区内长度90M,走向10,倾向280,倾角60,落差510M,对煤层开采影响不大。、F54断层斜交正断层,位于矿区东南1、3勘探线间,区内全长650M,走向55,倾向325,倾角60,落差1020M,对东南部煤层浅部开采有一定影响。总体上矿区褶曲相对较简单,为一平缓的单斜构造,地层倾角10左右,断层不发育,除分布在矿区西部及东北部的两个边界断层规模较大外,区内断层较少,落差较小。对煤层开采影响不大。矿区构造属中等偏简单类型。(4)、煤层、煤类、煤质(一)煤层1、含煤性及可采煤层区内含煤地层为上二叠统XX组(P2X),地层总厚1901525042M,平均20745M,含煤833层,一般1025层,煤层总厚平均654M,含煤系数315,编号煤层5层,自下而上为K1、K2、K3、K4、K5,其中可采煤层3层,煤层总厚315451M,平均386M,可采含煤系数为188。区内主要可采煤层有K5、K4、K2等三层,其中K5、K2煤层为全区可采的稳定薄中厚煤层,K4煤层为全区可采的较稳定薄煤层。区内煤层倾角一般为8左右,为缓倾斜煤层。煤层间距最小1201M,最大2750M,为近距离煤层群。K5煤层位于XX组第二段(P2X2)上部,厚度126175M,平均厚160M,为中厚煤层,结构简单,含005010M泥岩夹矸12层,属全区可采的稳定型煤层。煤层顶板多为粉砂岩或细砂岩,底板为泥岩。K4煤层位于XX组第二段(P2X2)上部,上距K5煤层10511508M,平均1201M,煤层厚度070144M,平均105M,偶见005010M泥岩夹矸1层,为薄煤层,结构简单,属全区可采的较稳定型煤层。煤层顶板为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直接底板为泥岩及泥质粉砂岩。K2煤层位于XX组第二段(P2X2)下部,上距K4煤层25153188M,平均2750M,煤层厚度102131M,平均121M,结构简单,含002007M的高岭石泥岩夹矸12层,属全区可采的稳定型煤层。煤层顶板岩性为泥岩或粉砂质泥岩,少数为泥质粉砂岩,底板为泥岩。2、煤类、煤质(1)水分(MAD)原煤水份(MAD)5(2)灰分(AD)厚煤K5灰份(AD),分别为2520均为中灰煤。(3)挥发份(VDAF)原煤挥发份(VDAF)2173为低挥发份煤。(4)、发热量(QB,AD)原煤(VB,AD),K5、195MJ/KG。(5)、有害元素全硫(ST,D)原煤含全硫(ST,D),019为低硫煤。(6)、煤类焦煤JM25(四)、矿井初步设计主要内容(1)矿井开拓开采方案1、矿井概况XX市XX乡XX煤矿毛家地井位于云南省XX市城区北东32方向,平距68KM处,隶属XX市XX乡管辖。矿井周边南、北、西均无矿井,东边与皂卫煤矿相距08KM。井田境界由六个拐点坐标连线圈定,走向长1497KM,倾向宽0708KM,面积106KM2。矿井原设计生产能力6万T/A,是XX市骨干矿井之一。区内开采煤层多为中灰、中等挥发分、中等固定碳、特低硫、低磷、高热值、特强粘结性焦煤,牌号JM25,煤质较好,市场前景乐观。煤矿为XX电厂七期配套供煤矿井之一,2007年6月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云发改能源2007799号文”批复了该扩建项目。根据批复内容,矿井建设性质为扩建,建设规模为6扩9万T/A。项目批复后,煤矿于2008年五月委托我院对矿井进行6扩9万T/A初步设计。2、矿井方案的选择矿井地形切割剧烈,沟壑纵横,高程最高达2100M,最低达1600M,经过现场踏勘,矿井适宜平硐开拓,本着充分利用原有井巷和各种建筑设施,尽可能减少井巷工程量,少占耕地的原则,本设计采用原有1平硐为风井,原有2平硐为副井,新建设主平硐。3、采区划分及开采顺序根据煤层赋存条件和矿井实揭资料表明。(1)矿井共划分为二个采区,以F55断层为界,西为一采区,东为二采区,设计年产生产能力9万吨布置一个采区、一个回采工作面来保证,即投产采区为一采区,矿井投产时,在K5煤层布置一个110501采煤工作面,接替工作面为110502工作面。(2)矿井建设的主要内容文字简述井巷工程、主要设备、地面工程、其它工程设计建设的主要内容和工程量;投产移交生产的开拓、准备、回采煤量及服务年限,附煤矿建设工程完成情况表(3)井巷工程、主要设备、地面工程、其它工程设计建设的主要内容和工程量矿井设计井巷工程量为2257M,其中岩巷458M,煤巷90M,半煤岩巷1709米。现已掘进巷道3372M,其中岩巷2562M,其中煤巷775M,半煤岩巷35M。主要设备主井采用机车型号CCG50/600900,采区采用DJL800型落地管架式皮带运输机一台。通讯系统型号SMYH212台;通讯电缆2100米;空气压缩机型号JN16083台,电机功率160KW,容量301M3/MIN无缝钢管长度2300M主管直径108MM,支管直径50MM乳化液泵站型号BRW80/20箱RX_640,功率37KW,2套主要通风机型号FBCDZ12/37,功率37KW,风量5701770M3/MIN2台地面工程办公大楼、食堂、监控室合计面积1060M2、地面炸药库面积500M2、地面抽风机房面积35M2、职工澡堂面积750M2、职工宿舍550M2、地面配电室、充灯房、检身房合计面积180M2,合计总面积3075M2。其它工程挡土墙结构及规格50水泥砂浆砂毛石,工程量300M3围墙砖砌高2M,厚24公路公路,工程量20000M。矿井移交生产的开拓、准备、回采煤量及服务年限开拓煤量30万吨服务年限33年准备煤量12万吨服务年限13年回采煤量8万吨服务年限8个月(3)概算投资概算总投资,其中工程建设总投资并按井巷工程、机电设备及安装工程、土建工程、其他工程等四类分列,建设期贷款利息、流动资金。概算总投资222402万元其中井巷工程设计概算110856万元土建工程设计概算32587万元机电设备材料购置及安装工程78959万元合计222402万元。资金来源为煤矿自筹资金(资本金)劳动定员、全员工效、原煤成本XX市XX煤矿改扩建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为9万吨年,属于改扩性质,根据煤炭工业小型煤矿设计规定,并结合本矿实际,全员工效定为15T工日,年工作日为330天,全矿在籍人数为177人。各类人员构成比例管理人占原煤生产人口的4,生产工人占原煤生产人数的96;生产工人中井下工人占85;地面工人占15,服务人员按原煤生产人员在籍人数的7计算,其它人员按原煤生产人员的2计算。附劳动定员表(表1111)出勤人数序号人员类别合计在籍系数在籍人数(人)一原煤生产人员5858581741771原煤生产工人525252156160其中井下工人424242126地面工人101010302管理人员66618二服务人员3339三其他人员3238矿井全员总计注1、年工作日330(天)2、日产量400(吨)3、原煤生产全员工效(吨/工日)15投资概算XX市XX煤矿生产能力为9万吨/年,设计净增概算总投资为222402万元,详见汇总表。附矿井投资单项工程汇总表(表1121)机电设备及安装工程投资汇总表序号工程名称单项工程单位数量单价(万元)总价(万元)备注轨道吨76560669432矿斗台600382281主要运输巷及回风巷巷道工程M250000250皮带机M2500125开关台30412刮板机台3618开关台30412电煤钻台301236综合保护开关台3038114钢梁、液压柱套100001100液压泵站台2612开关台30412其它套116162采区设备绞车台14848自动挡车栏挡30103开关台30412附属设施套133柴油机车辆115153提升、运输设备水泵台30824管道M6000016开关台304124排水系统附属设施套11212序号工程名称单项工程单位数量单价(万元)总价(万元)备注主扇台26513开关台30412局扇台236725通风系统开关台30412压风管道M160000116压风机台215306压风系统开关台30412各类议表议器套11313人员定位系统套114147安全技术及监测监控瓦斯监测监控套11515十千伏地面配电所24202484设备组202955920000035702000001530电缆M20000005108供电系统附属设施71229通信系统程控电话(含通信线路)套1141410室外给排水、供热太阳能套1242411辅助厂房食堂及会议室3000061812环境保护及三废处理地皮硬化900001913行政福利设施套15656合计78959井巷工程完成情况序号工程名称单位完成工程量单价万元总价(万元)备注1主平硐M7000563922副平硐M104005254083总回风巷M760009684扩修4采区巷道M9200098285其他2456合计M3260110856土建工程完成情况序号工程名称单位完成工程量单价(万元)金额(万元)备注1综合办公楼106001616962生产辅助用房132300566153场区工程2600001264污水处理M3180605其他412合计32587原煤设计生产成本原煤设计生产成本费参照新的财税制度有关规定,并结合煤矿生产实际,按成本费用要素法估算总成本费用,原煤生产成本为2333元/吨。经营成本19208元/吨(1)坑木万吨消耗坑木46M3,单价为1050/M3,吨煤费用483元。(2)炸药万吨消耗炸药3500,单价为105元/,吨煤费用368元。(3)雷管万吨消耗雷管4500发,单价为18元/发,吨煤费用081元。(4)其它材料按以上材料的55计取,本矿为低瓦斯吨煤费用1284元。工程建设及完成情况(一)、工程建设的组织与管理开工时间、施工组织方式与管理,采取的措施,施工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法,工程质量验收评定情况1、开工时间、施工组织方式与管理,采取的措施矿井于2010年2月进行开工建设,承建单位为自筹自建。回采工作面采用“三班八小时工作制”循环作业,工作面生产组织方式边采边准,定员人数为每小班12人,班长1人,带班领导1人,队长1人,以及安全员1人、瓦检员1人,共计51人。掘进工作面采用“三班八小时工作制”循环作业。日进2个循环、日进度24米。在建设过程中严格按照曲靖市XX市XX煤矿改扩建矿井初步设计和安全专篇的要求积极筹措资金,精心组织施工,各种安全设施安装齐全运行正常;矿井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人员配备齐全,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健全完善并严格执行;矿长已进行培训具备安全资格、特种作业人员及其他入井人员已按规定进行了培训并成绩合格,特种作业人员做到了持证上岗、按章作业;矿井已与富源县专业矿山救护队签订了救护协议并建立了辅助救护队;2、施工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法顶板管理方面,由于煤层赋存条件的变化不大、断层构造不多,煤层的直接顶板多为泥灰岩、粉砂岩、细砂岩、粉砂质粘土岩等,以坚硬、半坚硬岩层为主,矿床厚度稳定,煤层顶、底板岩层完整、稳定。本矿井采用全部垮落法管理工作面顶板,本矿所采煤层,顶板为泥灰岩及粉砂岩均为易垮落和较易垮落的岩层。矿井为低瓦斯矿井,且煤尘具有爆炸危险,在建设中应引起重视,在揭露煤尘时按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做好揭露煤层前的各项安全工作。在建设和生产中要严格执行矿井瓦斯治理方针,加强现场管理和监督检查,切实保证通风系统的稳定可靠运行,严禁超通风能力生产,坚决杜绝井下微风、无风、瓦斯超限作业,有效遏制瓦斯事故的发生。3、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情况我矿在取得相关新建工程手续后,于2010年2月2012年5月进行矿井建设,在矿井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按照初步设计和安全专篇煤矿安全规程、煤矿井巷工程质量检查评审标准、矿山井巷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建筑安装工程质量验收评定统一标准、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评定标准等有关建设各项工程要求,严格执行。经XX市煤炭局和XX煤矿共同组织相关人员深入井下及地面,对井上下所属工程及相关材料井下验收,认证程序符合要求,认证方法符合规定,认证结果为全部工程优良和合格。(二)、工程完成情况文字简述井巷工程、机电设备及安装工程、地面工程、其他工程建设实际完成的主要内容及工程量。投产移交生产的开拓、准备、回采煤量及服务年限,设计变更的理由、变更是否经过设计单位和设计审批部门同意。1、井巷工程、机电设备及安装工程、地面工程、其他工程建设实际完成的主要内容及工程量。矿井实际完成井巷工程量为1、主运输巷,支护方式部分为砌碹锚喷,净断面68M2,全长700米;2、副井,支护方式砌碹锚喷,净断面68M2,全长1040米;3、总回风巷,支护方式锚喷,净断面68M2,全长760米;4、采煤工作面中运巷,支护方式锚网,净断面52M2,全长285米;5、采煤工作面轨运巷,支护方式锚网,净断面52M2,全长240米;6、采煤工作面回风巷,支护方式锚网,净断面52M2,全长295米;7、井下车场,支护方式锚喷,净断面1083M2,全长51米;8、110502运输巷,支护方式锚网,净断面52M2,全长35米;9、1号漏煤眼,净断面40M2,全长11米10、采煤工作面开切眼,净断面61M2,全长100米运输、采掘设备主井机车运输DTL800型1、通讯系统型号TC_432B17台;通讯电缆3200米;2、空气压缩机型号JN1608,3台,电机功率160KW,容量301M3/MIN3、无缝钢管长度3200M直径主管108MM,支管57MM4、乳化液泵站型号TA,功率37KW,2套5、主要通风机型号FBCDZNO12/37,功率37KW,风量5701770M3/MIN地面工程办公大楼、食堂、监控室合计面积1060M2、地面炸药库面积500M2、地面抽风机房面积35M2、职工澡堂面积750M2、职工宿舍550M2、地面配电室、充灯房、检身房合计面积180M2,合计总面积3075M2。其它工程挡土墙结构及规格50水泥砂浆砂毛石,工程量300M3围墙砖砌高2M,厚24公路公路,工程量20000M。2、投产移交生产的开拓、准备、回采煤量及服务年限开拓煤量30万吨服务年限33年准备煤量12万吨服务年限13年回采煤量8万吨服务年限8个月在矿井建设中由于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及据巷道实际揭露发现煤岩层赋存条件发生变化等,矿井建设工程使用的部分设备及施工工程发生变化更改,与矿井初步设计及安全设施设计部分不符,为此,该矿井在安全预评价验收,根据预评价验收专家组意见,认为以下内容进行变更一、二、设计井筒数目及功能1、设计情况设计井筒数目4条,即1平硐、1风井、副平硐、2风井。设计投产时井筒数目2条,即1平硐、1风井。1平硐位于矿区中东部,1风井位于矿区中西部,副平硐位于矿区东北不,2风井位于东北部。设计采用接替平硐开拓方式,设计划分为两个水平开拓,一水平标高1856M,利用一号平硐开拓,二水平标高1800,利用2平硐开拓,每个水平划分为一个中央采区开采。设计投产水平1856M水平,投产采区一采区,投产时井筒数目2条,即1平硐、1风井,通风系统为1平硐进风,1风井回风。1平硐担负矿井的原煤、矸石、材料等运输任务。1风井担负一采区的回风任务设计投产煤层C2煤层,投产工作面110201工作面,一个回采工作面,两个掘进工作面满足矿井15万T/A设计生产能力。2、煤矿实际情况煤矿现有井筒数目4条,即主平硐、副平硐、1风井、2风井。主平硐位于矿区东北部,副平硐位于矿区中东部,1位于矿区中西部,2风井位于矿区东北部。主平硐担负矿井的原煤运输任务。副平硐担负矿井的辅助运输任务。1风井担负矿井的回风任务。2风井为辅助进风井。煤矿现投产水平1856M水平,设计投产煤层C2煤层。3、变更意见(1)变更原因1煤矿现有的4条井筒位置和设计中的井筒吻合。2煤矿现有的4条井筒已联通形成系统。3)煤矿现有的4条井筒,安全出口4个,专用回风1条,进一步缓解了矿井的运输压力,彻底解决矿井通风、行人等问题,从本质上提高了矿井的抗灾能力。4)矿井现属一套生产系统,且服务于全矿井,解决了工业场地二次搬迁,改造的费用。5设计中的2风井(现煤矿利用其为辅助通风井,该井筒作为辅助通风井使用,不仅增加了矿井的有效风量,降低矿井风阻,同时增加一个安全出口,提高了矿井的抗灾能力),该井筒后期作为二水平的回风井,现维护使用,减轻了后期的井巷改造工程量及维护费用。2变更意见根据上述条件,设计同意变更。三、矿井主要通风机1、设计情况设计选用FBCDZ12/37防爆轴流式通风机2台,电机功率37KW。2、煤矿实际情况煤矿现使用FBCDZ12/37防爆轴流式通风机2台,电机功率37KW。3、变更意见(1)变更意见1)根据云南煤矿安全技术中心对该矿通风阻力测定报告,矿井通风评价为容易阻力矿井。2)矿井现使用的风机型号为新型风机型号,该风机风量范围、风压范围、功率等方面均能达到设计风机型号的同等效果,同时均能满足矿井通风要求。(2)变更意见根据上述条件,设计同意变更。四、矿井供电1、设计情况井下660V低压供电。2、煤矿实际情况井下10KV高压供电。3、变更意见(1)变更原因1)现矿井运输距离约14KM,供电距离较长。2)该矿井设计时间较早,供电设计内容已难以满足新规程,新规范等要求。(2)变更意见根据上述条件,设计同意变更井下10KV高压供电。五、采区巷道布置1、设计情况采区内按走向长壁式采煤法布置采煤工作面,每个采煤工作面由工作回风巷、运输巷、中运巷、开切眼形成。2、煤矿实际情况采区内按倾斜长壁式采煤法布置采煤工作面,每个采煤工作面由工作面回风巷、运输巷、开切眼形成。3、变更意见(1)变更原因1地质构造复杂煤矿在施工过程中,实揭了两条断层(暂定位F1、F2断层),断层落差30M左右,按走向长壁式采煤法布置采煤工作面难以施工。2)煤矿现形成的110201工作面运料距离较短,工人搬运劳动强度不大。(2)、变更意见根据上述条件,设计同意变更,采区内按倾斜长壁式采煤法布置采煤工作面。每个工作面由工作面回风巷,运输巷、开切眼形成。概算总投资222402万元其中井巷工程设计概算110856万元土建工程设计概算325521万元机电设备材料购置78959万元合计222402万元。六、投资完成情况1、实际完成的总投资2012年5月底矿井实际完成投资222402万元,其中井巷工程110856万元、土建工程325521万元、机电设备购置及安装78959万元。(2)工程形成的固定资产形成固定资产222402万元。七、资金来源情况煤矿自有资金(资本金)、银行贷款、其他资金来源XX煤矿建设资金来源其资金来源,为自筹资金3000万元。八、联合试运转,试生产情况1、联合试运转,试生产准备情况煤矿组织机构人员编制齐全;全员培训,特殊工种作业人员培训并制定岗位操作规程及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试生产所需的水电及原材料等;编制联合试运转(试生产)方案及安全保障措施等。2、煤矿组织机构人员编制XX煤矿目前在册职工177人,其中井下采掘一线职工110人,井下辅助工人43人,矿井主要负责人5人(矿长、安全副矿长、生产副矿长、机电副矿长、技术负责人),其余为管理人员和地面生产人员。矿井设有采煤队、掘进队、机运队、通风队4个队组,设有生产科、调度室、技术科、安全科、通风科、机电科、综合办公室、财务科、供应科、销售科等共10个科室。各科室设科长1人(可兼职)在矿长和各副矿长的领导下对各科室职责范围内的一切工作负责。3、全员培训,特殊工种作业人员培训,煤矿组织了全员培训工作,由矿专业技术员,外请煤矿专业教师,进行学时72小时,不少于15日的全员培训,160人经考试全部合格。特殊工种作业人员43人,经县煤炭工业管理局培训并考核全部合格。煤矿属改扩建矿井,已取得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煤矿矿长张荣志已取得矿长资格证和煤炭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资格证,大学学历安全副矿长赵相福,机电副矿长刘代平,生产副矿长孔维双均取得安全工作资格证。4、制定岗位操作规程及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按照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的规定,矿井建立了法人代表,矿井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职能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以及各工种各岗位责任制,并制定了安全目标管理制度,安全奖惩制度,安全技术审批制度,事故隐患排查制度,安全检查制度,安全办公会议制度,入井检身制度,出入井人员清点登记制度,事故统计及报告制度等,制定了各工种作业规程和操作规程。煤矿按照国家规定建立了管理人员带班下井制度,企业负责人和生产经营管理人员做到轮流带班下井,填写带班日志。5、试生产所需的水电及原材料,试生产期间矿井生活及生产用水充足,能够满足矿井安全生产的需要水源。管路的安装维修均有专人统一管理,确保供水正常可靠;矿井供电实现双回路供电,各种保护安装齐全,按规定进行设计施工,由机电科专人负责管理,做到了供电可靠,试生产所需要的原材料,由生产科,调度室进行测算,供应科负责进行比价采购落实到位,做到各种材料、设备三证一标合格齐全有效,确保质量优良,严禁不合格材料设备进入矿井。6、编制联合式运转(试生产)方案及安全保障措施,按照XX市XX乡XX煤矿安全设施和主要生产系统联合试运转方案及安全保障措施。矿井于2010年2月进行改扩建建设,2012年4月改扩建工程全部完成。为做好联合试运转、试生产工作,按照矿井初步设计和安全专篇、煤矿安全规程、煤矿井工巷工程质量检查评审标准、矿山井工巷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等有关建设各项工程要求,严格执行落实到位。矿井编制了试生产和安全设施联合试运转方案和安全保障措施,以及重大事故应急求援预案和安全技术措施,向市煤炭工业局申请XX煤矿进行安全设施和主要生产系统联合试运转。7、安全设施主要生产系统联合试生产方案,以请示方案为准。8、各系统联合试运转(试生产)情况(1)试生产期间各生产系统运转情况在XX市煤炭工业局,XX乡煤管所等上级领导和部门的指导监督下,经过5天的准备,于2012年5月25日正式开始联合试运转、试生产。1)回采生产系统试运转情况110501工作面于2012年3月20日开始安装,2012年5月25日进行试运转,试生产,第一天生产原煤250吨,第二天生产原煤360吨,第三天生产原煤420吨,在2012年5月25日2012年6月28日试运转,试生产期间,平均日产原煤400吨,系统正常稳定,110501工作面试运转试生产期间共计实际生产原煤08万吨。生产系统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各项指标达到了设计标准,能够保证安全生产。2)掘进系统情况目前矿井配备一个掘进队,采用“三班八小时工作制“循环作业,日进度36米,目前110502运输巷,已掘进进尺为72米,通过试运转,试生产,各生产系统运行正常,完全能够满足安全生产要求。3)通风系统情况在试运转期间,主平硐进风890M3/MIN,副平硐进风630M3/MIN,110501采煤工作面配风468M3/MIN,10502掘进工作面配备型号为FBDNO56/211两台。总回风量1560M3/MIN。矿井建立独立完整,稳定可靠的通风系统,能够满足井下回采,掘进工作面和其它地点的配用风所需风量,通风设施和通风构筑物完好,主扇能够保证正常连续运转,局部通风采用局扇通风机通风,矿井漏风率不超设计要求的5,反风装置完善,在10分钟内能够达到反风要求,完全能够满足生产要求。4)瓦斯防治系统情况矿井安装了KG78N型瓦斯监控系统,进行24小时不间断监测。安全监控系统中心站设在调度室,监控系统基本完善。调度室每天能打印瓦斯在每一时间内变化的情况日报表,并能储存。监测监控系统运行基本稳定、正常。有4名值班人员,24小时值守。瓦斯监测监控系统能及时反映各工作面瓦斯变化情况,进回风巷的风速变化。煤矿建立了安全监测传感器校准制度,能够定期核对监测传感器进行校准。矿井对主要设备安装了开停传感器3台,分别安装在两台主要通风机,两台局部通风机的供电线路上;风门开关传感器安设了2台,分别安装在回风巷行人联锁风门上;风速传感受器安设了4台,分别安装在主平硐,副平硐和总进风巷测风站和总回风巷测风站;负压传感器安设了2台,安装在主扇风机房;一氧化碳传感感器安设了1台,在总回风测风站。矿井掘进工作面“两闭锁”,在两个掘进工作面所使用的电路设备实现了风电闭锁和瓦斯电闭锁,风电闭锁由一台磁力启动器与局部通风机开关进行联锁来实现;瓦斯电闭锁由一台供工作面电源的馈电开关与安全监控分站来实现,从而达到风电闭锁和瓦斯电闭锁。瓦斯管理制度,矿井建立了瓦斯检查制度,瓦斯排放措施,盲巷管理制度。配备瓦斯检查员10名,每班有1名巡回检查瓦斯。瓦斯检查员做到了“一班三检”和巡回检查,各瓦斯检查地点设置了检查牌板。瓦检员随身携带瓦斯检查记录手册并如实填报日报表,瓦斯日报表每日报技术负责人和安全副矿长审查等。做到了瓦斯检查“三对口”和“三签字”。矿井制订了瓦斯排放措施,措施由安全技术负责人审批,严格按照瓦斯排放措施的要求进行排放。安全检测仪表的配置,矿井配备了8台CWJ1A型光学瓦斯检测仪。配备了15台便携式数字瓦斯报警仪,配备了2台中速、微速风表,以上各种仪器均于2011年4月委托云南省煤矿安全计量监测站进行了检测。配置仪器基本能够满足安全生产使用的要求。5)防尘、防灭火系统情况矿井消防,防尘供水系统共用一条管路。井下防尘洒水、消防用水与地面共用一个工业高位水池。水池供水管路均与井下工业用水管路连接。采掘工作面和各转载点均有洒水装置,均采用50MM的钢管作为消防防尘供水管道。地面建筑物,坑木场,储煤场、爆炸材料库均配备了灭火器,机房和井下配备电硐室均配备了灭火器和消防沙箱,矿井的防尘及防灭火系统能保证安全生产关系的要求。6)运输系统情况矿井下主要运输巷为CCG50/600(900)机车运输。一台DJL800型皮带机安装在110501首采面主运巷,各采掘工作面均使用了SGB420/40型刮板运输机3部。大于了矿井设计提升能力。系统各环节运行正常,各项指标都达到了设计标准,能够保证安全生产。7)供电系统情况井上下所有电器实现了三大保护,矿井设备均采用矿用隔爆型电器设备,采掘工作面均采用风煤钻湿式打眼。井下供电线路均采用了MA型矿用阻燃电缆,实现了“三专”和“二闭锁”,在试运转过程中,井上下配电室变压器及各设备运行正常平稳,供电系统设备稳定运行正常。各种保护进行试验和检测,达到了灵敏可靠。所有高低压供电设备开关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各项指标都达到设计标准,能够保证安全生产。8)排水系统情况矿井设计,井口低于各采掘工作面,采用了管路负压引水至主排水渠,直到井口地面,能够保证安全生产。9)通讯系统情况矿区对外,配备市政电话,直接与省、市、县煤炭管理部门联系。内部设1台KTA16B程控电话交换机,井下配隔爆型电子电话机12部,地面配普通电话机5部作为矿井安全生产调度指挥。系统各环节运行正常,各项指标达到设计标准,能够保证安全生产。10)爆破材料储存运输使用情况矿井地面建爆炸材料库一处,位置在风井工业场地西南部500M处,远离矿井地面设施及村庄,靠山腰较隐蔽,满足有关规定及要求,爆炸材料库设有炸药库(5T库存)、雷管库(2万发库存),围墙,两库间隔距离10M,中间建有石砌结构的防炸隔墙;库内设有消防器材,监控传感器探头可传至调度监控系统,报警系统。爆破材料库2012年3月16日,已通过XX市公安局验收合格。矿井使用的炸药和雷管为云南民爆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三级煤矿许用乳化炸药和云南民爆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煤矿许用瞬发电雷管。煤矿爆破物品使用许可证和爆破物品储存许可证由富源县公安局治安大队签收。煤矿爆破工经过了富源县煤矿安全培训中心培训、考试合格,取得了云南煤矿安全监察局签收的特种作业操作证。煤矿使用的发爆器是渭南恒达电子有限公司生产的MD500型发爆器,有煤安标志,发爆器管理符合规定。按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建立了爆炸材料的储存,运输,领退,使用,测试,销毁等管理制度。现场做到了爆破作业记录,由专职爆破工担任,爆破作业已执行“一炮三检”、“三人连锁”和“三保险”制度。爆破工对炸药、电雷管的管理、存放、领用基本符合要求。系统各环节运行正常,能够保证安全生产。11)安全监控及监测检验系统情况。根据矿井的生产能力,井型和瓦斯涌出量,安装KJ78N瓦斯监控系统中心站,可监测到CH4传感器、风速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一氧化碳传感器、主要设备开停传感器,联锁风门关闭传感器,并按照煤矿安全规程,分别安装在各作业监测点,110501采煤工作面,110502掘进工作面,各测风站,进回风大巷测风站,主扇风机房,通风设施处。实现了调度监控、第一信息和统一指挥,在运行中稳定可靠,能够保证安全生产正常运行。(2)试生产期间遇到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办法。矿井试运转,试生产期间机电设备出现了零星故障,影响生产正常运行,其中机电故障2起,具体情况如下5月26日早班,110502掘进工作面运输巷电钻综合保护器跳闸,影响工作面钻眼30分钟。5月27日中班110501采煤工作面皮带机开关出现故障,影响时间2小时。其它生产、运输、通风等方面均为正常。故障发生后,操作工和安全员立即汇报调度室,机电科及值班领导,立即组织维修人员进行抢修及时清除事故,实现了安全生产,但是通过发生的事故障反映了机电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还需找出薄弱环节问题加强管理。工作面通过试运转,试生产,各生产系统运行正常。能力完全能够满足安全生产要求。(3)试生产期间原煤日平均产量并测算原煤成本。矿井试生产期间,110501采煤工作面第一天生产原煤250吨,第二天生产原煤360吨,第三天生产原煤420吨。试生产期间平均日产原煤400吨,5月25日2012年6月25日试运转,试生产期间实际生产原煤08万吨/月。试运转,试生产,各生产系统运行正常,能力完全能够满足安全生产要求。原煤设计生产成本使用按照新的财税制度有关规定,并结合煤矿生产实际,矿井试生产期间生产原煤08万吨,原煤生产成本为233元/吨。表格形式按照竣工报告,数字矿长填写。四、目前或今后存在的主要问题、处理意见及请求帮助解决的问题在今后的生产过程中要及时实测村庄范围,按实际村庄变更范围留设保安煤柱,确保村庄安全。煤矿成立兼职辅助救护队,并配备一定数量的救护器材。XX市煤矿建设项目工程完成情况表一(矿建工程)煤矿名称XX市XXXX煤矿建设性质改扩建建设规模9万吨/年设计实际完成序号巷道名称净断面积(M2)支护形式工程量(M)断面积(M2)支护形式工程量(M)工程质量备注一井巷工程1主运输巷68砌碹锚喷70068砌碹锚喷700优良2副井68砌碹锚喷104068砌碹锚喷1040优良3总回风巷68锚喷76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