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第三自来水厂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12.09_第1页
xx县第三自来水厂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12.09_第2页
xx县第三自来水厂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12.09_第3页
xx县第三自来水厂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12.09_第4页
xx县第三自来水厂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12.09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县第三自来水厂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XX县环境保护局二O一四年十月I目录1总论111规划背景112规划指导思想和编制原则113规划编制依据214规划范围315规划水平年316规划目标32行政区社会与经济321自然地理概况322社会经济状况53饮用水水源地631饮用水水源地基本状况632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土地利用状况分析933社会经济发展对饮用水水源地的影响94饮用水源地环境质量状况评价1041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状况评价1042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现状评价结论125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源调查分析1351主要污染源情况1352污染源调查分析1353污染源调查分析结论156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167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工程规划1771一级保护区污染整治方案1772二级保护区污染防治工程1773二级保护区生态恢复与建设工程1874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应急能力建设工程1975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预警监控体系建设工程2076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管理能力建设218目标可达性分析249规划投资及效益评估2591规划项目经费估算与实施计划2592经费来源分析2593效益分析2510规划实施保障27101项目资金和用地保障27102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保障27103组织管理保障2811总论11规划背景饮用水水源地的环境保护问题是攸关民生的重大问题,确保饮用水安全,让群众喝上放心水,是保障人民群众生活和生命健康的必然要求,为水资源综合开发、合理利用及其科学管理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饮用水水源地的环境保护工作是环境保护部门根据水域使用功能和保护目标,结合当地技术经济可行性,确保优先保护水域和群众饮用水安全的一项重要工作。XX县位于福建省中部偏南,泉州市西北部,戴云山脉东南麓,以山地丘陵为主,境内溪流众多,拥有水库较多。但是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口的增加,水的需求量逐年增多;城市化程度的提高和城市规模的扩大,生活用水量迅猛上升;工业发展过程中对水资源的污染程度日益严重等,都导致可利用的水资源日趋缺乏,以及水源地环境质量的下降,制约了经济建设和社会的发展。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使其发挥最大效益,是我们面临的重要任务,制定适应饮用水水资源形势的科学合理的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保障饮用水水源水质安全显得极为迫切。2014年1月18日经福建省人民政府以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划定XX县第三自来水厂和蓬壶镇自来水厂水源保护区的批复(闽政文201412号)同意XX县第三自来水厂水源保护区划定范围。根据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667号关于开展全国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及省委、省政府闽政办2001130号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划定工作的通知精神,特组织编制XX县第三自来水厂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开展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编制工作旨在进一步掌握饮用水水源地环境质量状况和水质状况,核定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取缔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内的污染源,遏制饮用水水源地环境质量下降的趋势,削减不达标饮用水水源地排污总量,改善水源地水质,解决目前危害饮用水安全的重大问题,加强饮用水水源地污染防治、应急能力和环境管理能力建设,切实推动饮用水水源地2环境保护工作的全面开展,为后续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的各项工作奠定基础。12规划指导思想和编制原则121规划指导思想贯彻“全面规划,统筹兼顾,综合利用,讲究效益”的规划指导方针,坚持统一组织、标本兼治、依法整改、统筹规划的原则,突出重点,实施水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并重、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并举,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建设强有力的工作机制,利用有效的管理措施,保证清洁、安全的用水环境,促进泉州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122编制原则(1)实事求是的原则基础情况调查过程中,求真务实。(2)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规划中切实体现预防为主的思想,预防和治理相结合。(3)全面规划、重点深入的原则对饮用水水源地的环境保护进行全面规划,重点突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4)科学性、前瞻性、可操作性相结合的原则在坚持科学性的基础上,规划方案应体现前瞻性、可操作性,以保证规划的全面落实。(5)注重衔接、统一协调原则规划充分利用资料,统筹水污染治理和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保护工作。13规划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10)(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01)(4)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201012)(5)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6)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CJ302093)(7)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8)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划定工作的通知(闽政办2001130)(9)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2007)3(10)关于印发全国城市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的通知(环发201067号)(11)全国城市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20082020年)(12)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划定XX县第三自来水厂和蓬壶镇自来水厂水源保护区的批复(闽政文201412号)14规划范围141本次规划的范围本次规划的范围为XX县第三自来水厂水源保护区,具体见表11。表11XX县第三自来水厂水源地序号县(市、区)饮用水源保护区批准文号及日期类型备注1XX县XX县第三自来水厂水源保护区闽政文201412号2014年1月18日河流型15规划水平年规划基准年为2013年,总体规划期为20132020年。按照科学性、可操作性的规划编制原则,将规划期分为近期(20132015年)、远期(20152020年)两个阶段,其中近期为规划的重点阶段。16规划目标近期目标(20132015年)建立完善的水源保护区管理保护制度、监测体系和突发事故应急预案,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提高到90,遏制饮用水水源地环境质量下降的趋势。远期目标(20152020年)全面控制影响水源地安全的区域污染和生态破坏,进一步完善水源地监管保护体系,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的水质达标率提高稳定到达95,水源地水质得到有效改善。42行政区社会与经济21自然地理概况211地理位置XX县位于福建省中南部,泉州市中北部,晋江东溪的发源地,东经1174055118319,北纬251315253345。东邻仙游县,西接漳平市,南与安溪、南安两县相连,北与大田县、德化县接壤。全境东西跨距847KM,南北长372KM,呈长条状,东西偏北西走向,土地总面积1468KM2。212气候特征、水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处于南亚热带向中亚热带过渡地带,以境内的大吕山、马跳、吾中、埔头、上沙、外丘、仙溪和湖城一线为界,东南部为南亚热带气候区,西北部为中亚热带气候区。另外,受地形地貌的影响,境内形成了多样化的地形小气候和垂直分布差异的立体气候,海拔每升高100M,气温平均下降065,1000M以上的高山区具有类似北亚热带气候特征。常年湿润多雨,夏不酷热,冬不严寒,素有“万紫千红花不谢,冬暖夏凉四季春”之美誉。年平均气温21,平均无霜期330360D。一月份最冷,县域月平均温度为119,最低气温达33;高山地区有霜冻但霜期较短,偶有降雪;七月份最热,月平均气温282,最高达393。全县10的活动积温为5373474795。年均降水量12502250MM,降雨年内年际变化较大,10月至翌年1月降水一般仅占全年的10,形成旱季;5月至9月降雨占全年的6575,形成雨季。境内河流大多属晋江水系,是晋江上游最重要的水源涵养林区,也是山美水库最重要的汇水区。县域内主要河流有桃溪、湖洋溪、一都溪和坑子口溪四条溪流组成,总长1689KM,四条溪流域面积165282KM2(部分在德化县境内)。全县多年平均水资源量为1484108M3(包括地表水及地下水),人均拥有水资源量大于3000M3。区域内的水资源不但能满足本区域内的工农业生产用水、居民用水和生态用水需求,而且为其下游晋江周边地区提供部分居民用水和生态用水。52134地质地貌XX县在地质构造方面总体上属闽西南凹陷的东西条带,以蓬壶镇的马跳为界,东部属闽东南沿海隆起区的西缘,西部属闽西南凹陷区的东缘。前者矿藏较少,后者矿产丰富。受长期多次地壳构造运动的影响,境内地层构造形态纷繁复杂,不同期次的断裂构造相互交织,似呈网格状,断裂总体走向有北东向、北西向和东西向三组,以北东向断裂为主。主要有天湖山大铭(德化)断裂带、三班(德化)蓬壶蓬莱(安溪)断裂带、湖洋东平厦门断裂带和漳平仙游断裂带。全县大部分属中生界戴云山系火成岩和花岗岩。在西部穿插分布有古生界石炭系、二迭系,中生界三迭系、侏罗系等沉积岩。在低处分布有新生界冲坡积物。母岩由火山岩类和沉积岩类组成。火山岩类约占全县面积的85(其中花岗岩类约占30),沉积岩类约占15。全县第四纪堆积物以坡积为主。境内地貌结构复杂,地形起伏,海拔高差大。整个地势由西北渐向东南倾斜,西北属戴云山脉的主体部分,山高谷深,北面有山脉阻隔,南面有四个谷口。东南呈阶梯状,沿溪谷地带散布着串珠状的山间小盆地。最高海拔13661M,最低83M,境内相对高差12831M。地貌类型有中山、低山、高丘、低丘和盆谷等,以中、低山为主,其中中山约占54,主要分布在西部、北部和东部;低山约占30,主要分布在中部和南部;总体表现出近沿海的内陆半山区的特征。县域内海拔高度及地形分布见表21。表21XX县海拔高度与地形坡度分布海拔(M)所占比例()坡度所占比例()8001545350005501800452126350991301500229016262158130016446155370862371522社会经济状况XX县总面积1468平方千米。现辖22个乡镇、8个国有农林茶果场、236个行政村(居、社区),总人口562万人。2011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19801亿元,财政总收入1296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22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808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83536381,达到基本宽裕型小康县。6第11次获得“福建省经济发展十佳县”称号,第三次获得“福建省经济实力十强县”称号。73饮用水水源地31饮用水水源地基本状况本项目取水口位于湖洋溪上的龙门滩四级水电站水库内,湖洋溪为东溪支流,属晋江水系,发源于仙游县西苑乡和德化县霞碧乡的交界处,由双坑入XX,全长44公里,流域面积为425平方公里,河道平均比降65。湖洋溪主要支流有锦溪、介福溪、外山溪、小姑溪等。龙门滩四级水电站为龙门滩梯级电站中的第四级,位于XX县东平镇的湖洋溪河段,为混合式开发,坝址位于东关镇内碧村上游2KM的湖洋溪河段,坝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314KM2;电站厂址位于东关镇陈坂村,厂址以上河段417KM,控制流域面积422KM2。水库总库容1625万M3,调节库容8065万M3,正常蓄水位1585M,死水位1500M。本项目取水口位于龙门滩水电站四级水电站库区,距离龙门滩四级水电站坝址约38KM处。8图1XX县第三自来水厂取水口与净水厂位置关系示意图净水厂位置取水口位置引水管道442KM9图2取水泵房位置图3引水管道1032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土地利用状况分析本次规划范围XX县第三自来水厂水源保护区。XX县第三自来水厂水源保护区范围内土地利用主要为农村居民用地、农村种植用地、未利用土地等。33社会经济发展对饮用水水源地的影响城市供水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供水的发展水平是城市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随着泉州社会和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对外开放程度的加快、人民生活水平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对城市供水的要求越来越高。但由于工业迅速发展,地表水水质受污染较严重,水环境质量得不到保证,因此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切身利益,直接关系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114饮用水源地环境质量状况评价41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状况评价为掌握水源地水质现状,XX兴华供水公司2012年05月22日委托福建省城市供水水质监测网泉州监测站对XX县第三自来水厂(XX兴华供水公司)取水口处布设采样点位采样,并按照有关技术规范进行样品监测。采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对监测结果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见表41。表41XX县第三自来水厂水源水质现状监测结果序号项目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类XX县第三自来水厂水源水质评价1水温()2402PH值无量纲69702达标3溶解氧5704达标4高锰酸盐指数6158达标5化学需氧量(COD)2010达标6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4174达标7氨氮(NH3N)10002达标8总磷(以P计)005005达标9总氮湖库以N计10258超标10铜10005达标11锌10002达标12硒0012105达标13砷00512103达标14汞0000143105达标15镉0005108104达标16铬六价0050006达标17铅0052076103达标18氰化物020007达标19挥发酚00050007达标20石油类005未检出达标21阴离子表面活性剂020010达标22硫化物0250102达标23粪大肠菌群个/L1000016000超标24氟化物以F计10033达标25硫酸盐250601达标26氯化物250340达标27硝酸盐10186达标1228铁030184达标29锰010054达标30叶绿素A50631透明度120表41评价结果表明,评价指标除总氮及粪大肠菌群超标外,其余指标均能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要求。由于河道上游生活污染源进入河道导致粪大肠菌群及总氮超标。营养状态评价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进行评价。(1)营养状态评价项目与资料来源湖库营养状态评价选择的项目为叶绿素A(CHLA)、总磷(TP)、总氮(TN)、透明度(SD)和高锰酸盐指数(CODMN)五个项目。(2)湖泊、水库富营养化评价方法湖库类水源地富营养化按“贫”、“中”、“富”评价。综合营养状态指数计算公式综合营养状态指数采用卡尔森指数方法,计算公式如下MJJTLIWTLI1式中TLI()综合营养状态指数;WJ第J种参数的营养状态指数的相关权重;TLI(J)代表第J种参数的营养状态指数。以CHLA作为基准参数,则第J种参数的归一化的相关权重计算公式为MJIIJJRW12式中RIJ第J种参数与基准参数CHLA的相关系数;中国湖泊(水库)的CHLA与其它参数之间的相关关系RIJ及RIJ2见表42。表42中国湖泊(水库)部分参数与CHLA的相关关系RIJ及RIJ2值参数CHLATPTNSDCODMNRIJ1084082083083RIJ2107056067240688906889单个项目营养状态指数计算公式TLI(CHLA)10(251086LNCHLA)TLI(TP)10(94361624LNTP)13TLI(TN)10(54531694LNTN)TLI(SD)10(5118194LNSD)TLI(CODMN)10(01092661LNCODMN)式中CHLA单位为MG/M3,SD单位为M;其它项目单位均为MG/L。湖泊水库营养状态分级采用0100的一系列连续数字对湖泊营养状态进行分级,包括贫营养、中营养、富营养、轻度富营养、中度富营养和重度富营养,与污染程度关系如表43。表43水质类别与评分值对应表营养状态分级评分值TLI()定性评价贫营养0TLI()30优中营养30TLI()50良好(轻度)富营养50TLI()60轻度污染(中度)富营养60TLI()70中度污染(重度)富营养70TLI()100重度污染(3)评价结果根据计算可知,龙门滩四级水电站水库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LI()为4532,营养状态等级为中营养,定性评价为良好。42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现状评价结论评价指标除总氮及粪大肠菌群超标外,其余指标均能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要求。由于河道上游沿岸村庄生活污水进入河道影响导致粪大肠菌群超标。龙门滩四级水电站水库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LI()为4532,营养状态等级为中营养,定性评价为良好。145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源调查分析51主要污染源情况本项目取水口位于湖洋溪流域上的龙门滩四级水电站水库坝址上游约38公里处,取水口位于东平、东关及湖洋镇三镇交界处,经排查,保护区周边无工业企业、规模化畜禽养殖等,一级保护区内无生活污染源、工业企业、畜禽养殖及农业面源污染,但二级保护区内存在少量农业面源及生活污染。52污染源调查分析521生活污染源调查分析农村生活污水及污染物排放量的排放系数参照国家环保部确定的调查数据,见表51。表51水源保护区生活污染源源强系数一览表人均生活污水量(升/日人)COD(克/日人)NH3N(克/日人)生活垃圾产生量(吨/人年)80164400219根据实地调查,水源保护区生活污染源存在于二级保护区内,主要是湖洋镇上坂村及东关镇北硿村村民排放的生活污水,生活污水除部分用于农灌外,其它基本未经任何处理或者只经简单处理排放,给水源保护区水质造成一定的影响。表52生活污水污染物产生量和排放量一览表保护区人口(人)生活污水(万吨/年)COD(吨/年)NH3N(吨/年)生活垃圾产生量(吨/年)产生量195340976二级保护区排放量53515623207811172产生量195340976合计排放量53515623207811172522种植业污染调查分析XX县湖洋镇、东平镇及东关镇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范围内有一部分农田,15土壤以壤土为主,坡度大多在25以下,化肥亩施用量在35公斤以上,年降雨量在800MM以上,作物主要是水稻、蔬菜、大豆、水果、茶叶等,因此流失系数取15,即农田源强系数为废水588千克/亩年,COD15KG/亩年,氨氮3KG/亩年。表53XX县第三自来水厂饮用水源保护区内农田径流污染物产生情况乡镇保护区名称农田数量(亩)废水排放量(万吨/年)COD排放量(吨/年)NH3N排放量(吨/年)东平镇50000294075015东关镇1650009724750495湖洋镇二级保护区70000412105021合计22500167642750855523畜禽养殖业污染调查分析根据现场踏勘,水源地沿岸村庄的散养畜禽较少,畜禽养殖主要以家庭圈养为主,养殖种类以猪、牛、鸡、鸭为主。按居民平均每二十人拥有一头牛,每五人拥有一头猪,每人拥有一只鸡或一只鸭计算;60只肉鸡折算成1头猪(1只蛋鸡折算成2只肉鸡),1头肉牛折算成5头猪(1头奶牛先折算成2头肉牛)。标猪的污染物产生系数见表54。表54标猪污水和污染物产生系数每头畜禽排放污水量(L/头D)每头畜禽排放COD(G/头D)每头畜禽排放NH3N(G/头D)305500100表55XX县第三自来水厂饮用水源保护区畜禽养殖存栏数量序号水源保护区牛(头)猪(头)鸡(只)1一级保护区0002二级保护区27107535合计27107535表56XX县第三自来水厂饮用水源保护区畜禽养殖污染源产生情况序号水源保护区标猪数(折算后)污水量(万T/A)COD(T/A)NH3N(T/A)1一级保护区00002二级保护区2510279458092合计2510279458092沿岸居民畜禽养殖产生的污水,一般都未经任何处理就直接排入湖洋溪,16给湖洋溪及其下游水质造成一定的影响。53污染源调查分析结论污染源调查分析结果表明,XX县第三自来水厂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的污染源以农村、农业等非点源为主。176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2014年1月18日经福建省人民政府以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划定XX县第三自来水厂和蓬壶镇自来水厂水源保护区的批复(闽政文201412号)同意XX县第三自来水厂水源保护区划定范围,具体范围如下一级保护区范围XX县第三自来水厂湖洋溪取水口下游1000米至上游1000米水域及其沿岸两侧50米范围陆域。二级保护区范围XX县第三自来水厂湖洋溪取水口下游的龙门滩四级水电站水库坝址至上游4100米处的上坂桥水域及其沿岸两侧外延至一重山脊范围陆域(一级保护区除外)。表61XX县第三自来水厂水源保护区划定方案保护区名称水源类型保护区类别水源保护区范围面积(KM2)水质执行标准一级保护区XX县第三自来水厂湖洋溪取水口下游1000米至上游1000米水域及其沿岸两侧50米范围陆域。051GB38382002类XX县第三自来水厂水源保护区河道水二级保护区XX县第三自来水厂湖洋溪取水口下游的龙门滩四级水电站水库坝址至上游4100米处的上坂桥水域及其沿岸两侧外延至一重山脊范围陆域(一级保护区除外)。1470GB38382002类187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工程规划71一级保护区污染整治方案一级保护区内的整治方案及投资估算详见表71。表71一级保护区整治方案及投资估算序号环境安全隐患整治措施及要求完成时限投资估算(万元)责任单位1河道垃圾河道垃圾清理每年20XX县第三自来水厂合计2072二级保护区污染防治工程721农村面源污染整治方案村庄生活污水整治方案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的农村地区,废水无收集系统,没有管网系统,造成一定的污染,实地勘查后,本规划提出以下治理措施对于人口集中的村落,可考虑采用合流暗渠收集系统;收集的废水可采用生物塘法治理后用于农灌;对于采用三化厕的农村地区,其废水可经简单化粪池处理后用于农灌。至2015年,完成东关镇及湖洋镇镇区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建设。控制农田径流污染农田是多数饮用水源地沿岸最重要的土地利用类型,由于农业生产活动频繁,农田区径流污染普遍较严重,导致农田区成为保护区的一个重要污染源,对水体富营养化和有机污染有重要的影响。本规划根据农田的特点,提出以下治理措施通过改变生产方式和科学施肥,提高水肥利用率,减少污染;提倡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品种,推广使用生物农药;在农田与水体之间设立湿地、植物等生态防护隔离带,增加径流滞留时间,减少径流冲刷和土壤流失,通过生物系统,拦截净化污染物;适当改变耕地类型。农村固体废物污染农村固体废物包括农村生活垃圾和农业固体废物,根据其性质不同,处置19工艺也不同。农村生活垃圾组织力量清除各饮用水源保护区垃圾及上游沿岸垃圾,并严禁在库区周围、流域沿岸堆放、倾倒垃圾。饮用水源保护区沿线村庄的生活垃圾要求处置,处置方法可采用堆肥或焚烧的方式,或运往垃圾填埋场进行处置。农业固体废物农业固体废物主要是指秸秆,要求多途径推广秸秆还田,可参考的途径有秸秆覆盖、秸秆耕翻还田、秸秆还田和秸秆气化及快速推沤等。农村分散式养殖污染处置方案沿岸村庄农户均有散养家禽、家畜,产生的污染物也是造成溪流环境污染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禽畜粪便可用于农田施肥,应禁止排入溪流。至2015年底,拆除湖洋镇禁养区内养殖场。73二级保护区生态恢复与建设工程731防治水土流失依据水土保持规定,以开发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和监督为中心,明确业主责任,落实恢复性治理措施。对具有重要生态功能作用的区域实施抢救性保护。加强对流域水、土地及森林等自然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的生态环境管理,坚持治理和保护并举,在采取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农业技术措施强化水土流失治理的同时,对水土流失潜在程度较高的地区实行封禁治理和预防保护。732加强生态林建设建立有效的生态公益林管护机制和监督机制,切实管护好已划定的生态公益林。在饮用水源保护区加强生态公益林建设,规划建设好水源涵养林和水土保持林。有计划地改造流域内的低质低效林分,增加乡土阔叶林的比例,提高水土保持能力;严格控制天然林采伐,实施封山育林;大于25度的坡地退耕还林,小于25度的坡地要加大水土保持力度。733建立生态功能保护区加大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力度,结合湖洋溪黑脊倒刺鲃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建立生态功能保护区。20在已确定为生态公益林和水源涵养林的区域内建立生态功能保护区,进行重点保护,区内严禁砍伐,封山育林。二级保护区污染治理工程及投资估算见表72。表72二级保护区污染治理方案及投资估算序号环境安全隐患整治措施及要求完成时限投资估算(万元)责任单位1湖洋镇、东关镇生活污水生活污水及农村面源农村生活污水集中收集与处理设施2015年底100湖洋镇、东关镇政府2北硿村、上坂村生活垃圾北硿村、上坂村生活垃圾收集及处理2015年底50湖洋镇、东关镇政府3农业面源污染拆除禁养区内养殖场2015年底70湖洋镇政府合计22074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应急能力建设工程开展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应急能力建设,其目的在于加强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对环境事故发生的监测和应急能力,避免饮用水水源污染或缩小水源污染范围,保障全市人民群众生活的用水安全。因此,饮用水源保护区管理处应根据当地具体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状况,特别是针对环境事故易发生的危险源或环境敏感区进行调查分析,制定并完善突发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应急监测和处置预案,保障饮用水源安全。741开展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应急能力建设工程的基本原则开展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应急能力建设工程,制定突发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应急预案,攸关全县人民的生产和生活用水安全,其意义十分重大。因此开展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应急能力建设工程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以预防为主,充分考虑饮用水水源地潜在的事故危险源;(2)应急措施的科学性、针对性、及时性和有效性。742应急能力建设工程成立环境应急指挥机构,建立技术、物资和人员保障系统,建设一支强有力的饮用水源环境污染突发事件处置队伍。建立科学识别、准确分级、及时响应、联络通畅的环境污染突发事故预警和应急救援机制,落实重大事件的值班、报告、处理制度,达到统一接报、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迅速、措施得当、21处置有力的标准。定期开展环境安全应急演练,不断提升协调联动机制,提高环境污染突发事故处置能力。对制定的XX县第三自来水厂水源保护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进行定期评估,保证预案内容完备,可操作性强,操作流程合理,实用性强。重点调查、掌握潜在、可能对饮用水环境安全构成重大危害的污染源、危险源,建立饮用水安全隐患污染源档案库。建立和完善环境保护与相关部门之间的有效沟通和协作机制,实现部门之间资源的共享利用,实现环境污染突发事件有序地应对,确保跨行业、跨领域、跨地域的重特大事件妥善处置。加大宣传力度,强化公众的环境安全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提高公众应对突发性公共安全事件的综合素质和应对能力。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饮用水源污染趋于严重,饮用水安全风险问题日益突出。仅有一个集中式饮用水供水水源,安全供水应急处置能力薄弱,水源地供水安全面临较大风险,建设应急备用水源地已迫在眉睫。饮用水源环境应急能力建设工程见表73。表73饮用水源地环境应急能力建设工程序号项目位置建设内容投资估算(万元)实施时间责任单位1编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42014年底XX县环保局2应急物资502015年底XX县环保局3XX县第三自来水厂饮用水源保护区备用水源建设1000未定XX县住建局合计105475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预警监控体系建设工程预警监测体系工程建设是为了保证保护区管理机构能够实时监测、控制水源地的水质、水量安全状况,提高预警预报能力,适应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的管理需求。提交成果为饮用水水源地预警监控体系建设工程报告。751基本原则充分考虑饮用水水源地管理与保护的基本要求,监测断面布设的位置、监测频次、监测因子统一和规范化。22752工程内容水质自动监测站建设工程饮用水源保护区管理处建立水质自动监测监控、数据采集系统,一旦出现污染事故,能够及时妥善处置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保障环境安全。目前XX县第三自来水厂尚未建设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建议至2016年,建立XX县第三自来水厂饮用水源地水质自动监测站,实现将监测结果接入泉州市环境保护局自动在线监测监控中心,随时了解饮用水源水质变化情况。工程建设内容及投资详见表74。表74饮用水水质自动监测站建设工程及投资估算序号项目名称工程方案内容投资估算(万元)实施时间责任单位1XX县第三自来水厂自动监测站固定实验室面积200M2,仪器设备15台4502016年XX县第三自来水厂合计450根据饮用水水源地的管理现状,社会各界应该联动起来,加将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预警监控体系的建设,成立一支由水务部门、饮用水水源地所在乡镇、环保部门组成的监管体系。监管部门必需定期对饮用水水源地进行检查,对影响饮用水水源、水质的危害行为依法进行查处;对存在的污染隐患及时进行纠正。对于突发性危及饮用水水源安全的事故,监管部门应采取紧急措施,紧急情况下必须立即停止取水,改用应急备用水源供水。视频监控工程目前尚未对饮用水源地设立视频监控装置,建议至2015年,饮用水源保护区设立视频监控装置,对水源地实施远程实时监控。见表75。表75饮用水源保护区的视频监控建设工程及投资估算序号工程名称建设内容投资估算(万元)完成时间责任单位1饮用水源保护区的视频监控建设工程在XX县第三自来水厂水源地设立视频监控装置52015年XX县第三自来水厂合计576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管理能力建设23为保障规划实施效果,制定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的监督管理能力建设方案,重点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保护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监督管理自身能力建设、环境监控信息系统建设。761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制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方案,工程内容如保护区界碑、界桩的建设、宣传警示牌等。目前XX县第三自来水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刚通过省政府批复使用,因此尚未设立保护区界牌、宣传警示牌。工程主要包括在一级水源保护区设立了围网、石质界碑及宣传警示牌;在二级保护区设立宣传警示牌、界碑。二级保护区边界有上坂桥穿越,为避免交通事故造成饮用水源保护区的水质污染,应在桥梁和道路两侧设立明显的交通警示牌标志,提醒广大司机同志,减速慢行;并建固体防撞设施,防止发生交通事故后车辆滑入饮用水源保护区内。保护区内的整治方案及投资估算详见表76。表76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方案及投资估算序号环境安全隐患工程内容完成时限投资估算(万元)责任单位1围栏、围网的设置建设一级保护区围网、围栏5公里2015年502界标一级及二级保护区内界标2015年53宣传警示牌按规范建设宣传警示牌2015年24交通警示牌按规范建设交通警示牌2015年1XX县环保局合计58762监督管理自身能力建设工程制定监督管理自身能力建设方案,着重从管理者自身角度加强监督管理能力,包括管理者相关技术培训、监督管理考核体制,同时,包括相关的基础性科学研究。(1)建立健全的饮用水源保护工作机制,明确各相关单位的工作职责。各饮用水源保护区管理处作为直接责任人,应负责饮用水源保护区的日常管理工作;而环保部门作为监管部门,要配备水源保护工作人员;与饮用水源保护区相关的各具有法定管理职能的乡镇政府要落实饮用水源保护工作责任人员;构筑完整的饮用水源保护组织网络。24(2)各级政府领导牢固树立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工作的责任意识,自觉将饮用水源保护工作纳入政府工作的议事日程,列入市长及县长环保目标责任书考核内容。(3)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讨水源保护区污染整治方案,并将整治项目分解下达到各有关部门,做到分工明确,责任清楚,落实到人。(4)针对当前饮用水源保护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强市、县两级部门的联动,积极拓展环保部门与相关部门的联合执法检查,发挥各部门联动的优势,形成环境行为的联合查处机制。(5)对参加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的各部门各单位的相关工作人员进行相关技术培训,提高执法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知识水平,强化监督管理能力。258目标可达性分析2013年监测资料表明,评价指标除总氮及粪大肠菌群超标外,其余指标均能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要求。由于河道上游生活污染源进入河道导致粪大肠菌群及总氮超标。因此通过建设湖洋镇及东关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提高生活污水收集率及处理率,削减进入河道的生活污染负荷。从根本上解决生活污水对饮用水源的污染威胁。对处于饮用水源地周边的畜禽养殖业污染源严格管理,至2015年,拆除湖洋镇禁养区内养殖场。污染物统计结果表明,非点源污染物的排放量中畜禽养殖面源污染负荷最大,主要污染物COD所占比例为38,氨氮为265;生活污染源所占的比重较小,COD所占比例为265,氨氮为306。对湖库型水源地而言,畜禽养殖面源污染防治就显得尤为关键。一方面,通过合理规划畜禽养殖小区或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把农户散养的畜禽逐步集中,使畜禽养殖规模与周围农作物种植面积相配套,做到畜禽粪便、污水经处理后全部综合利用,实现污染物零排放。一方面,大力加强畜禽养殖整治和规范管理,进一步调整、优化、控制畜禽养殖结构、布局和规模,控制和削减畜禽养殖排污总量,加快推广清洁生产和生态养殖,不断促进农业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本规划通过制定通过削减污染物、生态环境修复、动态监控水质及主要污染源、加强环境监管,防止污染回潮等一系列措施,可以确保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持续改善,实现水源地水质稳定达标的规划目标。269规划投资及效益评估91规划项目经费估算与实施计划为了保证泉州市县级以上饮用水源地水质达到作为饮用水源必须的环境目标,需开展饮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污染整治工程(具体见第七章和表71)、二级保护区污染防治工程(具体见第七章和表72)、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应急能力建设工程(表73)、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预警监控体系建设工程(表74、75)、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管理能力建设工程(表76)。据初步统计,规划工程项目共需投入1807万元,见表91。表91规划工程及投资估算序号工程项目分类投资估算(万元)1一级保护区整治方案202二级及准保护区污染治理方案2205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应急能力建设工程10546饮用水水质自动监测网建设工程4507饮用水源保护区视频监控体系建设工程58水源地环境管理能力建设工程589合计180792经费来源分析规划保护工程主要资金来源饮用水源管理处自筹、政府投入、财政拨款、地方自筹、XX县第三自来水厂自筹以及BOT等形式。93效益分析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工作开展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用水安全、经济现代化和社会进步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通过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工程全面实施,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的协调提高。931社会效益通过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开展,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切身利益进一步得到保证,从而创建人群健康用水和良好的生存环境。27932经济效益饮用水源水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为周边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水资源支撑和保障,缓解了水资源紧缺问题,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