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镇污水处理厂及截污管网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xx镇污水处理厂及截污管网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xx镇污水处理厂及截污管网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xx镇污水处理厂及截污管网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xx镇污水处理厂及截污管网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省XX市XX镇污水处理厂及截污管网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代项目建议书)2012年5月A目录1总论111项目名称112工程主管及建设单位113编制单位114建设地点115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116工程建设起止年限217工程估算投资及资金筹措218编制依据319项目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42项目背景721城镇概况722历史沿革723民族文化824城镇自然条件925城镇社会经济情况1226XX镇总体规划概况133项目方案论证1731项目内容1732排水体制论证1733污水处理厂厂址的论证1934污水量论证2135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论证2536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论证2737污水处理厂工艺原理论证2738污水处理厂工艺方案论述3239污泥处理与处置论述40310化学除磷工艺论述42311污水消毒方案论述42B312厂内再生水回用论述444配套管网工程设计4541配套污水管网流域面积4542配套污水管网污水设计流量4543配套污水管网的水力计算4544配套污水管网的布置4645配套污水管网干管的走向、长度、尺寸、埋设深度4746配套污水管网管材的确定4747配套污水管网管道基础及接口形式4848配套污水管网管道密闭性检验4949配套污水管道的设计坡度及流速的确定50410配套污水管线附属构筑物50411配套污水管网工程量统计535污水处理厂总图设计5451处理厂厂区总平面布置5452厂区竖向设计5753厂区管网布置5854厂区管线施工技术要求626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6561处理规模6562工艺流程设计6563沉砂池选型说明6664主要设备选型说明6765主要污水处理构筑物7066主要工艺设备一览表8967污水、污泥计量及监测系统8968化学分析907建筑设计9471设计依据及设计标准9472设计说明95C8结构设计9881设计依据9882设计说明1009电气设计10491设计范围10492设计界限10493设计依据10494负荷等级10595供电电源10596计算负荷及变压器选择10697供配电系统及变电所设置10698无功补偿10799计量107910电动机启动方式及控制方式107911厂内电力电缆敷设107912接地及建筑物防雷108913照明设计108914电话109915近远期结合109916主要电气设备选型109917主要电气设备11010自控设计111101内容111102设计原则111103设计标准111104过程控制系统112105仪表116106系统控制内容122107电缆,接地及防雷123108主要仪表自控设备12411通风、消防和室内卫生设计125D111概述125112设计依据125113设计范围125114设计要点126115其它12812主要设备材料清单129121工艺设备材料清单129122电气设备材料清单134123仪表自控设备材料清单136124化验室设备材料清单14013污水处理厂主要建(构)筑物及施工要求143131主要建、构筑物一览表143132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要求145133砌体工程施工要求153134建筑工程施工要求154135主要设备安装施工要求16114组织机构、人员编制及运行管理165141项目实施165142运行管理17115环境保护174151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环境影响174152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176153项目建成后对环境的影响及保护措施17916劳动安全、卫生、消防与节能182161劳动安全182162工业卫生184163消防185164节约能源186E17工程投资188171编制说明188172编制依据188173工程估算表190174投资控制措施196175资金筹措计划19718经济评价200181编制依据200182财务评价200183结论20619项目招标207191概述207192总承包范围及原则208193项目建设过程的组织分工208194监理的招标209195建成后委托运营单位的招投标209196招标基本情况20920项目征地、拆迁、安置、补偿计划21021结论与建议211211结论211212建议211附表财务分析报表附表1投资计划及资金筹措表附表2年成本及流动资金估算表F附表3现金流量表(全部投资)附表4现金流量表(自有资金)附表5损益表附表6资金来源与运用表附表7资产负债表附表8借款还本付息计算表附件附件1关于县污水处理厂建设用地规划的意见附件2关于污水处理厂土地使用预准许可的批复附件3供电协议书附图附图1工程总平面图附图2污水处理厂平面设计图注签署原件归档,报出时装订打印件。11总论11项目名称XX省XX市XX镇污水处理厂及截污管网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12工程主管及建设单位工程主管单位XX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工程建设单位XX市城市投资开发有限公司13编制单位XX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14建设地点XX市位于XX南部,XXXX族自治州中部。地跨东经1002510131,北纬21272236之间。XX镇位于XX市境东南部,距XX市政府驻地27KM,东接勐腊县勐仑镇,南与景哈哈尼族乡隔澜沧江相望,西与允XX街道办事处相连,北邻基诺山基诺族乡。本工程建设地点位于沿澜沧江旅游服务区的西侧,龙得湖东南部,滨江路与规划中的沿江路交叉口东北侧,毗邻澜沧江边的滩涂旁。15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本工程主要建设内容为城镇污水处理厂1座及配套截污管网。工程总规模见表11。2表11工程总规模编号项目规模备注10000M3/D近期(2015年)1污水处理厂15000M3/D远期(2020年)6000M管径D500MM500M管径D700MM2配套截污管网3500M管径D800MM16工程建设起止年限本工程计划于2013年4月15日开工建设,于2014年3月31日完工。各时段内的工程内容见表12。表12工程内容时段工程建设内容备注污水处理厂主要建构筑物土建工程2013年4月15日至2013年9月30日污水管网污水处理厂主要设备安装2013年10月1日至2014年1月31日污水管网污水处理厂调试2014年2月1日至2014年3月31日污水管网17工程估算投资及资金筹措本工程总投资为万元,主要资金筹集方式有(1)申请国家环保专项资金;(2)自筹资金两部分组成。3其中申请国家环保专项资金万元,自筹资金万元。18编制依据XX年鉴(2010)得宏民族出版社XX年鉴(2010)XX民族出版社XX旅游小镇总体规划(20082028)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院XX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XX市XX镇人民政府政府工作报告(2011年3月29日)XX市XX镇人民政府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GBJ286厂房建筑模数协调标准GBJ68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1年版)GBJ1687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500332001城镇污水处理厂附属建筑和附属设备设计标准CJJ31894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1994低压配电装置及线路设计规范GB500549535KV110KV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99219项目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本工程是一项重要的城镇市政基础设施和环保设施的建设,它的建设对保护XX旅游小镇的自然环境、改善城镇居民的生活环境、推动当地的城镇建设发展和经济发展、提高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发展循环经济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保护澜沧江水质不被污染,改变镇区落后的排水系统,杜绝生活污水不经处理排入天然水体的现象,为城市的经济发展打好基础,为当地居民和旅游度假的游客提供良好的生活居住条件,已成为当务之急。191改善城市及其下游水系的水环境质量龙得湖是XX唯一的天然湖泊,现有水域面积110公顷,平均水深15米,是XX镇一处得天独厚的风景,也是国家4A级风景区XX族园三期规划的重点开发项目。但是,目前XX旅游小镇镇区生活污水为自然排放,沿路设排放渠,部分污水长期排入龙得湖,对环境影响较大,湖泊水体污染日益严重,长久以来,XX镇区的生活污水未经处理均最终排入澜沧江,对江水造成严重的污染。严重影响当地居民的生活,威胁下游居民的饮用水5安全,阻碍当地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XX镇流域澜沧江的水质保护应该受到极大的重视。192改善城镇居民生活环境随着XX旅游小镇的快速发展,镇区生活污水不断增加,现有的排水系统已不能满足排水的要求。一到雨季,城内居民的工作和生活、XX镇游客的观光和度假受到严重的影响,成为城镇发展的制约因素。由于污水收集处理设施简陋,致使城镇环境卫生环境恶化,城镇周围的农田土地、河道受到污染。污水截污管网和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对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的改善、保护城镇环境非常重要。193为城镇建设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XX市城市总体规划局部调整(20042025)将XX市城市性质定义调整为“XX市是我国在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区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心的重要窗口;国家级XX风景名胜区主景区;XXXX族自治州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我国通往东南亚国际大通道上的交通枢纽;是以发展旅游业为主,积极发展电力工业、对外贸易、热带生物资源加工和科学研究,亚热带风貌突出、民族风情浓郁的国际旅游城市。”XX镇也被纳入成为XX市的七大组团之一,其发展面临着重大机遇。2009年,XX镇国民生产总值实现22045万元,比上年增长1806,产业结构比重趋于合理,产业提质增效显著。人均生产总值8023元,比上年增长168;农民人均纯收入4590元,比上年增长61712;财政收入15311万元。各项存款39709万元,同比增加2649万元,乡镇企业688个,从业人员3435人,营业收入19360万元,比上年增长29。XX镇拥有丰富的天然旅游资源,在XX市总体规划实施的大背景下,其经济的发展拥有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未来经济的发展和外来人口的增多,对XX镇自然环境保护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都迫切地需要相应的环保项目尽快建设。在提高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的同时,必须先行治污,恢复和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促使城镇和农村经济进入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的轨道。194为城镇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保障XX镇素有“XX绿宝石”、“鱼米之乡”和“孔雀尾巴”等美称。拥有的突出的自然资源,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资源。XX旅游小镇总体规划(20082028)已明确XX镇的发展目标是要做具有浓郁地方文化特色的主题旅游小镇。2009年,XX镇实现以旅游观光为主的第三产业收入5438万元,比上年增长1712。目前XX镇的旅游产业基本还是观光型旅游产品。作为十大XX旅游名镇之一的XX镇,未来的旅游产业还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为了保障XX镇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保护XX稀缺的天然湖泊水体资源,改善XX镇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相应环保设施的建设迫在眉睫。72项目背景21城镇概况XX镇地处东经1005210110,北纬21412157,XX市境东南部,距市政府驻地25千米。东接勐腊县勐仑镇,南于景哈哈尼族乡隔江相望,西与允XX街道办事处相连,北临基诺山基诺族乡。XX镇内有XX州最大的天然湖龙得湖。全年镇自然条件优越,区位优势明显。全镇总面积32191平方公里,其中坝区面积57平方公里,占178,是XXXX族自治州的第四大坝;森林面积330000亩,森林覆盖率75,耕地面积43469亩;山区面积264平方公里,占822。辖区内驻有1个国营农场,辖曼景匡、曼听、曼法、曼嘎俭、曼景、曼么、勐波、曼搭、曼累讷9个村委会85个村。2009年总人口27475人,其中农业人口26035人,占全镇人口9475,居住着XX族、哈尼族、汉族等民族。22历史沿革XX,XX语地名,原名勐达沙纳管。相传释迦牟尼到勐达啥纳管传教,XX族百姓用“费罕”(卷起来的土白布)扑在地上迎接,布不够,铺了卷,卷了铺,直到曼孙满,释迦牟尼感动留言“你们这地方就叫XX吧”遂将勐达啥纳管更名为XX。勐坝子地方,亦是土司制度下的行政区划单位(相当于区级);罕卷。XX即卷起来的坝子地方,别名橄榄坝。明隆庆四年(1570年)名XX,属版纳XX。清因之。1913年名因之,属普思沿边行政总局第一局。1929年,名XX区,属车里县。1953年1月23日,名XX办事处,属版纳XX。1957年,名因之,属于版纳XX人民委8员会。1958年名XX区,属于XX县。1969年,设人民公社。1984年2月,设区至今。23民族文化XX镇域内世居着XX族、哈尼族、拉祜族和布朗族,其中XX族占6777,哈尼族占1996。由于历史和自然条件以及民族风俗习惯等多方面的原因,XX族多居于坝区,其他民族多居在山区和半山区,形成大聚居小杂居的情况,各民族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直到1949年,XX族、哈尼族等处于以XX族土司为代表的封建领主经济阶段,而拉祜族、基诺族、布朗族等民族,还保留着原始社会的农村公社制,实行寨老主持下全村寨或全民族成员民主议事的制度,建国后被列为“直接过度”的民族。(1)宗教文化XX族是一个信仰南传佛教的民族,它对XX族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万面都有极深刻的影响。XX族地区佛寺十分普遍,送子入寺为僧也是天经地义之事。XX族佛寺不仅要有5名以上僧侣,供奉佛主塑像,而且还要种植“五树六花”,“五树六花”现已成为XX族家园的象征物。(2)建筑文化XX族建筑艺术别具一格,尤以寺塔和飞架于江河上的竹桥最为有客。XX族的佛寺建筑精致、堂皇,是XX族造型艺术的精品。而竹楼是XX族人因地制宜创造出的一种特殊形式的民居。竹楼为干栏式建筑,上9层住人,下层拴放牲畜。竹楼通风、凉快、清洁、明亮,又可以防备野兽的袭击,十分安全。(3)水文化XX族人民喜欢依水而居,有“水的民族”的美称。XX族澜沧江为“南米匡”汉文记音为湄公河,“南“为水、河,“咪“湄为母亲,“匡“公为财富,即“财富之母源河“,这财富不仅包涵物质财富,也包涵精神财富,因此人们习惯称XX族为水的民族。在XX镇镇区范围内有澜沧江流经,在镇区内有天然湖泊龙得湖。24城镇自然条件241自然地形XX镇地处于无量山余脉南缘、澜沧江东岸,由冲击河谷盆地、阶地、丘陵、中低山等构成全镇中低山盆地的地貌,盆地内分三级阶地,一、二级阶地平广,平均海拔530米,三级阶地呈低缓残丘状,坝缘有相对高度100150米的山前丘陵分布,环盆地为海拔1200米左右山体。地势东南低西北高,东、西、北三面是山,中间是XX坝子,别名橄榄坝。境内最高海拔1438米(光罕山),最低海拔480米(勐松村东澜沧江岸),镇政府所在地海拔519米。澜沧江由西北流入XX镇,沿东南向经勐腊县南腊河口流出国境,流长31公里,江面宽达250米以上。242气候XX镇气候属于北亚热带和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兼有大陆性气候和海洋性气候特点。夏无酷暑、冬无严寒,一年无四季之分,仅干湿季10分明。终年无寒暑,雾浓多静风,日温差大,年温差小,很少有霜,年平均气温在7218。降水量年均12001600毫米,雨量充沛,森林覆盖面积为3541,植被多为热带雨林和季雨林,年均日照18002200小时,年太阳辐射点量为120130千卡,风向主要为东南、西南风,风速0515米/秒,静风频率为71。年平均湿度达8086,雾日年达108天146天。243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XX镇在大地构造中的位置,处于印度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相碰撞地域的东侧,属于西南地槽褶皱区中的三江(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印支褶皱系的南端。澜沧江深断裂自北而南,将全境切割为东西两部,西部属于临沧澜沧复背斜的南端。由于靠近澜沧江深断裂而构造复杂,以断裂为主,构造线为南及南西向;东部属于兰坪思茅褶皱系的南端,包括澜沧江附近及其以东的大部分地区,构造断层较少,褶皱完整,构造线为北西或近北西。澜沧江深断裂长100余公里,断裂深度达43公里以上,为深入上地幔的深断裂。断面多向西倾,倾斜达75度,是地震活动性强烈的断裂。1943年XX发生575级地震,震中就在断裂带上。由于降水充沛,XX的地表水和地下水都很丰富。河流均属于澜沧江水系。澜沧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下游(中国境外)称湄公河,流入印度洋。河流全长4880公里,XX段长151公里,XX段长31公里,最大流量为12800立方米/秒,最小流量为388立方米/秒,多年平均流量为1845立方米/秒,年径流量为5801亿立方米。目前常年可通行100吨级船舶。区内有大小支流70余条,河网较为密集,每平方公里达06公里。镇域内有水库四11座曼岭水库,库容780万立方米;曼桂一水库,库容480立方米,灌溉面积5600亩;曼桂二水库,库容230立方米,灌溉面积2300亩;曼章水库,库容200万立方米,灌溉面积1500亩。XX镇水源取自澜沧江。244重点水环境保护目标莲花镇域内主要水体为龙得湖河澜沧江,为目前城镇的纳污水体,长久以来,镇区生活污水未经处理均直接排入天然水体,对湖水和江水造成严重的污染,由于龙得湖水体容量较小、自净能力极弱,污染具有日益严重的趋势。澜沧江近年来水体污染日益严重,威胁下游饮用水安全,其水质的保护应当受到极大的重视。245土地资源情况XX镇镇域总面积3219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3469亩,占全镇国土面积的90。246旅游资源情况(1)自然旅游资源突出XX镇素有“鱼米之乡”、“孔雀尾巴”、“XX绿宝石”等美称。自然资源得天独厚,拥有种类繁多的热带植物,森林覆盖面积为3541,植被多为热带雨林和季雨林,有着风光如画的江河流水,迷人的热带田园风光,这些构成了XX镇优美的自然景观。(2)民族文化资源多彩斑斓12XX镇世代居住着XX族、哈尼族、拉祜族、布朗族等少数民族,其中XX族占6777,哈尼族占1996,多种多样的少数民族构成了XX镇具有特色的的文化资源。文化资源集中表现为XX族民俗文化村和村寨,特别是XX族园内的XX族村寨,其XX式竹楼保存较完整,寨旁的缅寺与金塔等XX族风情浓郁,具有较强旅游吸引力,而龙得湖周边的另外几处村寨,则较好的保持了XX族原生态风貌,体现了XX族原汁原味的传统文化。(3)气候资源的天然优势XX镇气候属于北热带和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兼有大陆性气候和海洋气候之优点,夏无酷暑,冬无严寒,一年无四季之分,仅干湿季分明,终年无寒暑,是适合人养生度假的理想气候环境。(4)生态环境资源构成XX的大环境XX镇坐临澜沧江岸边,拥有得天独厚的大生态环境,在XX镇境内有着XX其他地区所没有的水景资源龙得湖和澜沧江,与两岸的热带植物和远处的田园风光相呼应。富有民族文化气息的镇区与现有的森林植被、河流水面、田园村寨、沼泽湿地等自然要素有机结合,共同组成人与自然和谐的大生态系统。25城镇社会经济情况XX镇主要以农业为主,主产稻谷,特产橡胶、香蕉和菠萝。2009年粮食播种面积29009亩,其中水田8232亩,粮食总产量85479吨,平均亩产295千克,人均占有粮食329千克。橡胶种植面积162650亩,开割面积1386662亩,干胶总产量8565吨,同比增产94吨,产值11305万元;有8个橡胶加工企业。茶叶种植面积1229亩,采茶面积926亩,产干毛茶269吨。香蕉种植面积31273亩,菠萝种植面积11755亩。养鱼水面7055亩,总产2759吨,产值19313万元。大牲畜存栏3262头,出栏3553头;生猪存栏9326头,出栏13748头;家禽存栏213378只,出栏315000只。2009年,XX镇国民生产总值实现22045万元,比上年增长1806;第一产业完成15445万元,比上年增长199;第二产业完成1162万元,比上年增长175;第三产业完成5438万元,比上年增长117;产业结构比重趋于合理,产业提质增效显著。人均生产总值8023元,比上年增长168;农民人均纯收入4590元,比上年增长1712;财政收入15311万元。各项存款余额39709万元,同比增加2649万元;乡镇企业688个,从业人员3435人,营业收入19360万元,比上年增长29。26XX镇总体规划概况261总体规划范围XX旅游小镇总体规划范围XX镇建成区及龙得湖为中心的周边坝区(含部分橄榄坝农场驻地、XX镇镇政府驻地、XX族园4A级旅游景区),曼脑、曼飞龙、曼浓岱、曼光浓等XX族村落及周边区域、龙得湖与部分澜沧江水系及沿岸区域,以及XX沙坝南侧岛屿。总面积约2163平方公里。262城市规划年限近期2008年2015年;14远期2015年2028年。263城市结构及发展方向在整个镇区规划控制范围内,用地布局提出“以水为脉,以绿为邻,生态聚居”的规划构思理念,并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形成了“一心、六区、一核、一带”的规划结构。(1)一心城镇发展中心在现有老镇区的基础上向北面拓展,形成集生活居住、商业金融、行政办公、休闲娱乐、现代服务业等城镇功能以及旅游接待、休闲度假等旅游功能于一体的城镇活力中心,营造服务设施齐全、XX族景观特色鲜明的城镇综合服务中心,同时成为XX市乃至版纳州旅游体系中的一个重要集散区与中转服务区。(2)六区六大特色组团龙得湖特色水上运动活动服务组团、XX式农家风情度假组团、水景综合度假组团、攀枝花林特色度假组团、精品高尔夫商务服务组团、主题休闲度假岛屿组团。(3)一核龙得湖景观核龙得湖不仅位于XX镇镇区中心,更是整个XX镇的景观核心。环龙得湖分布有XX族村寨旅游景区、高尚滨湖生活区、XX族自然村寨、湖景度假酒店、滨湖商业街等众多综合服务设施用地,龙得湖为这些用地充当着提供独特魅力,提升用地品质的景观背景,15(4)一带澜沧江游憩带由沿澜沧江带状空间布局的镇区滨河绿地、XX族园自然村寨、自然村寨外部滩涂娱乐用地、游憩码头、半岛精品高尔夫商务服务区以及攀枝花林特色度假区等组成的滨河游憩带。在构成滨江景观界面的同时,有效的串联起民族风情观光旅游、主题休闲度假接待、商务活动服务以及滨水游憩娱乐等游憩项目,形成极具活力的特色城镇经济发展带。264城市规划性质根据XX旅游小镇总体规划,XX镇城镇性质定位为XX东部旅游圈重要的旅游服务基地;观光与休闲度假并重的、具有浓郁XX族特色的国际型旅游地;以旅游业为主,积极发展电力工业、对外贸易、农副产品加工业和科学研究的生态型城镇。265城市规模XX镇区及旅游度假区至2028年总建设用地控制在860平方公里以内,规划控制范围为2163平方公里。其中,至2028年城镇建设用地控制在292平方公里以内,人均建设用地约为120M2/人,XX旅游度假区建设用地控制在568平方公里以内,人均建设用地为150M2/人。266城市给水现状及规划目前XX镇供水主要由橄榄坝农场供给。橄榄坝农场从澜沧江抽水至老镇区西北面自来水厂处理后供至城区,出水标高约56466米左右,依靠16泵站加压抽水,增加了取水的提升费用,造成水厂运行费用较高,管网由橄榄坝农场建设,管径较小,埋设浅。XX旅游小镇总体规划(20082028)建议在橄榄坝电站南、景仑路东侧新挖一条人工导流渠,将水从库区引流至镇区,一部分作为镇区水厂水源,一部分作为城镇景观用水。同时以镇区地下水作为备用水源。根据XX旅游小镇总体规划(20082028),镇区给水管网规划为环状,局部采用枝状形式。给水管道沿道路布置,供水管网按远期考虑一次性实施。现有自来水厂将进行扩建。自来水厂采用原址扩建,分期实施,2028年最终规模达20000M3/D。同时为恒定水压,确保用水安全,保留1000M3的农场蓄水池。267城市排水现状及规划XX镇区现状为雨污合流排水体制,全镇排水均集中至龙得湖南面的沟渠内,对龙得湖及澜沧江的水质造成了严重污染。根据XX旅游小镇总体规划(20082028),预测XX镇镇区内污水量至2028年为17万M3/D。规划中对能满足通行能力的现有管道给予保留,未完善的给予完善,污水管道尽量沿道路及地形坡向布置,按规范设置排水检查井等辅助设施,污水主干管走向主要利用地形条件由西向东。各街区污水经南北向干道的污水干管截流后汇入污水主干管,集中排入污水处理厂。规划区内南面部分地势低洼地段考虑建立污水提升泵站。173项目方案论证31项目内容311污水处理厂项目XX市XX旅游小镇污水处理厂拟建在沿澜沧江旅游服务区的西侧,龙得湖东南部,滨江路与规划中的沿江路交叉口东北侧,毗邻澜沧江边的滩涂旁,距离澜沧江约150M。厂区占地约30亩。312截污管网项目XX市XX旅游小镇镇区总体规划范围为XX镇建成区及龙得湖为中心的周边坝区(含部分橄榄坝农场驻地、XX镇镇政府驻地、XX族园4A级旅游景区),曼脑、曼飞龙、曼浓岱、曼光浓等XX族村落及周边区域、龙得湖与部分澜沧江水系及沿岸区域,以及XX沙坝南侧岛屿。总面积约2163平方公里。本项目截污管网服务范围为镇区总体规划控制范围内不含水域和XX沙坝南侧岛屿的区域。32排水体制论证城镇的排水体制,应根据城镇的具体情况,如现状排水设施、水系,降水、地形、城镇建设的发展、当地经济等因素合理确定。新建城区应采用分流制排水系统。目前可供小城镇选用的排水体制有以下几种18完全分流制系统适用于新建城区和有改造条件的老城区。截流式合流制系统分流制系统适用于即有新建城区又有改造难度极大的旧城区的排水体制,新建城区采用分流制排水系统,旧城区改造成截流式合流制排水系统。合流制系统分流制系统适用于即有新建城区又有改造难度极大的旧城区的排水体制,其中新建城区采用分流制排水系统,旧城区排水管服务面积很小,将维持原来的合流制排水系统。完全合流制系统适用于改造难度极大的旧城区的排水体制。目前的XX镇区的排水系统都是雨污合流制排水系统。全镇排水均集中至龙得湖南面的沟渠内,对龙得湖及澜沧江的水质造成了严重污染。在城镇规划中指出XX镇区采用雨、污分流制排水系统,对能满足通行能力的现有管道给予保留,未完善的给予完善。各街区污水经南北向干道的污水干管截流后汇入污水主干管,集中排入污水处理厂。考虑到XX镇区的现状和城镇规划要求,XX镇区的污水截污管网设计按分流制设计,原雨污合流管网作为雨水截污管网。1933污水处理厂厂址的论证在选择污水处理厂厂址时,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厂址选择应符合城镇总体规划和排水工程总体规划的要求;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如尽可能处于城市水体下游,处于城市主导风向下风向,离住户有适当的防护距离等;应尽量靠近污水排放点,以缩短排水管道,节省投资,便于服务区污水的汇集;有良好的工程地质条件,有扩建的余地,以适应将来发展的需要;厂址应不受洪水威胁,若必须建在受洪水威胁地区时应采取相应的防洪措施;有方便的交通、运输和水电条件。XX镇区内地形总体趋势呈西高东低,北高南低之势。根据总体规划的道路竖向规划图,在本项目截污管网服务范围内,最高处位于镇区西部,海拔标高约5495M,最低处位于镇区东南部,海拔标高约5262M。东西面地形高差在623M之间,南北面地形高差在017M之间。按照城镇总体规划,本项目考虑20年一遇防洪标准。XX镇区地形最低的东南部已规划在沿澜沧江旅游服务区内,该区域目前海拔标高和规划的海拔标高在低于过境XX镇区的澜沧江20年一遇洪水位54163M,采用污水提升泵站将该区域收集的污水提升至污水处理厂。20经过现场反复踏勘,将厂址设在沿澜沧江旅游服务区的西侧,龙得湖东南部,滨江路与规划中的沿江路交叉口东北侧,毗邻澜沧江边的滩涂旁,距离澜沧江约150M。污水处理厂厂址用地见图31。图31拟选污水处理厂厂址用地该厂址具有以下特点1厂址区域地势较平坦,地形自然标高约为5389M,能满足除镇区东南部之外的地区污水重力流排至处理厂的条件,原址回填后可满足城镇总体规划的2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2镇区东南部的污水提升泵站至处理厂的污水管线较短。3厂址邻近澜沧江,处理后的污水排放管线较短,且可以自流排放。214镇区常年主导向风为东风,厂址位于澜沧江北岸镇区的最南侧,河流的中下游,与规划的居住区、旅游区的距离保持在500M以上。污水处理厂排放口下游地区无规划居住区用地。因此,项目建成后,对四周环境影响较小。5厂址东向较开阔,能够满足远期扩建的需要。34污水量论证341按照规划人口测算综合生活污水量根据XX旅游小镇总体规划(20082028)中关于规划期限的界定,结合XX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实际情况,将污水处理厂及截污管网建设规模近期按20102015年考虑,远期按20162020年考虑。XX镇区的总人口组成包括以下四部分。(1)镇区常住人口2010年XX镇区常住人口为10325人。根据XX年鉴(2010),2009年XX镇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87。XX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了十二五期间XX镇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内的目标。考虑到XX镇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本可研人口预测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按65计。机械增长率主要考虑XX旅游名镇的开发建设对周边乡镇的吸引、澜湄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开发、XX省城市化水平的提高等因素的影响。根据XX旅游小镇总体规划(20082028),人口机械增长率2015年之前22按35计,20152020年按45计。在不考虑XX楠景新城项目的条件下,预测近期(2015年)和远期(2020年)常住人口规模如下近期2015年常住人口数10325(1000650035)512653(人)远期2020年常住人口数12653(1000650045)516264(人)(2)XX楠景新城项目引入的常驻人口根据XXXX楠景新城修建性规划,XX楠景新城项目将增加常驻人口10500人,项目执行时间为2010年至2016年。考虑楠景新城项目逐年等进度执行,则预测近期(2015年)和远期(2020年)楠景新城项目常驻人口规模如下近期2015年楠景新城项目常驻人口数10500568750(人)远期2020年楠景新城项目常驻人口数10500(人)(3)寄住学生寄住学生主要是在规划控制区内的寄宿和小学生和中学生。按景哈乡并校后寄宿学生人数,2010年,XX旅游小镇总体规划和楠景新城修规控制区内中学寄住学生人数2200人,小学寄住学生人数1800人。考虑到楠景新城和人口自然增长,寄住学生增长率按65计。预测近期(2015年)和远期(2020年)寄住学生人口如下23近期2015年寄住学生数(22001800)(100065)54132(人)远期2020年常住人口数4132(100065)54268(人)(4)旅游度假区人口XX旅游小镇总体规划(20082028)预测2010年XX镇旅游人数为622万人次,2015年旅游人数为949万人次。2020年旅游人数为124万人次,2028年旅游人数为160万人次。XX总体规划中2028年旅游度假区总人口约为379万人。根据XXXX楠景新城修建性规划,XX楠景新城项目建成可使项目区旅游人数在2028年达到180万人次。结合以上规划,考虑XX镇的主要旅游区为XX楠景新城项目区,根据该地区旅游人口增长预测,预测近期(2015年)和远期(2020年)旅游度假区人口规模如下近期2015年旅游度假区人口数37918016010000949/16025289(人)远期2020年旅游度假区人口数37918016010000124/16033044(人)通过以上分析,XX镇规划控制区的总人口预测值为近期2015总人口12653875041322528950824(人)远期2020总人口162641050042683304464076(人)24近期2015人口(不含旅游度假区)126538750413225535(人)远期2020人口(不含旅游度假区)1626410500426831032(人)XX镇属于XX省中小城市,根据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和XX旅游小镇总体规划(20082028),并结合当地居民生活习惯,城镇(不含旅游度假区)最高日人均综合用水定额近期采用220L/(人D),远期采用240L/(人D),旅游度假区最高日人均综合用水定额近期采用350L/(人D)。根据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的要求,并参考XX市江南水厂和江北水厂近年供水情况,近期和远期的日变化系数取118。根据XX市勐龙镇城镇总体规划修编(20092030)对污水量预测分析,并结合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综合生活污水量按综合用水定额的85计。近期和远期生活污水量计算见表31。表31按照人口规模测算综合污水量规划年限总人口数不含旅游度假区人口数旅游度假区人口数最高日用水量(M3/D)变化系数平均日用水量(M3/D)平均日污水量(M3/D)近期(2015年)50824255352528914468118122618664远期(2020年)640763103233044183921181558613248根据测算,工程范围内近期污水量为8664M3/D,远期污水量为13248M3/D。25342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确定根据以上对城镇污水量的测算,确定在XX镇建设的污水处理厂近期(2015年)设计规模为10000M3/D。考虑到XX镇未来在旅游产业结构上的优化,可能有新的旅游产品的推出,远期(2020年)设计规模确定为15000M3/D。343污水管网设计流量的确定配套污水管网为城市的重要的永久性基础设施,其排污能力应按远期污水量考虑。所以本次设计污水管网所收集的总污水量按15000M3/D设计。35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论证本项目城镇污水主要由生活污水组成。设计进水水质确定的主要依据是XX市城镇污水的实测资料,同时,参考了XX省一些市、县污水厂的有关资料和国家的有关规范规定。351XX市城镇污水的实测资料XXXX族自治州环境监测站2008年对XX市江南污水处理厂监测结果如下表35XX市江南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监测结果表(MG/L)项目BOD5CODCRSSTNNH3NTP一季度91280157252145504二季度49114785191227522926三季度50143157140620四季度1823991612126396平均93242167252033从上面检测数据可以看出,检测到一季度、四季度的CODCR的浓度均高于二季度、三季度,CODCR最高检测值在四季度,其CODCR值是三季度28倍。XX市污水水质变化随季节性变化明显,其中CODCR、BOD5变化明显,旱季较雨季高,TP的浓度旱季较雨季稍微高一些,其它几项指标变化不大。352拟建污水处理厂设计进水水质结合实际监测数据,并考虑城镇近、远期规划,参照附近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设计进水水质及国家有关规范规定和我院在XX省内设计的污水处理厂实际运行情况,如XX、石屏、楚雄、阳宗海等污水处理厂,综合确定污水处理厂设计进水水质。具体指标见表35。表35污水处理厂设计进水水质编号项目单位进水水质1生化需氧量BOD5MG/L1502化学需氧量CODCRMG/L2803总悬浮物SSMG/L1904总氮TNMG/L305氨氮NH4NMG/L2327编号项目单位进水水质6总磷TPMG/L407最低水温148最高水温2836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论证拟建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出水排澜沧江,其水功能区划为类水体,排放口及下游地区没有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及游泳区。根据中和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拟建污水处理厂处理的出水水质应执行一级标准中的B类标准,具体指标详见表36。表36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编号项目单位出水水质1生化需氧量BOD5MG/L202化学需氧量CODCRMG/L603总悬浮物SSMG/L204总氮TNMG/L205氨氮NH4NMG/L8(15)6总磷TPMG/L17粪大肠杆菌群数个/L104注括号外数值为水温12时的控制指标。2837污水处理厂工艺原理论证根据本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和出水水质要求,该处理厂的主要功能为去除有机污染物、氨氮和磷,并具有一定的脱氮作用,涉及到的主要生物过程有有机物降解、硝化、反硝化和生物除磷等。371悬浮物的去除及分离一般采用物理方法,如设置格栅、沉砂池等去除污水中大块悬浮物和砂粒等物质。污水中的无机颗粒和大尺寸的有机颗粒靠自然沉淀作用即可去除,小尺寸的有机颗粒靠微生物的降解作用去除,而小尺寸的无机颗粒(包括尺度大小在胶体和亚胶体范围内的无机颗粒)则要靠活性污泥絮体的吸附和网络作用,与活性污泥絮体一起沉淀并被去除。污水处理厂出水的悬浮物浓度不仅涉及到出水的SS指标,出水的BOD5、CODCR等指标也与之有关。这是因为组成出水悬浮物的主要活性污泥絮体,其本身的有机物含量就很高,因此较高的出水悬浮物含量会使得出水的BOD5、CODCR增加。因此,污水处理厂出水的SS指标是最基本的,也是很重要的控制指标。为了降低出水中的悬浮物浓度,在工程中采取适当的措施,如采用适当的污泥负荷以保持活性污泥的凝聚及沉降性能,采用较小的沉淀表面负荷,和较低的出水堰负荷,充分利用活性污泥悬浮层的吸附网络作用等,完全能够使出水SS指标达到20MG/L以下。本污水处理厂进水SS平均浓度为150MG/L,出水SS要求小于20MG/L,与目前国内大多数城市污水处理厂接近,因此,在污水处理厂29工艺设计时,只要采用适当的表面负荷,保证必要的沉淀时间,就完全可以满足出水SS20MG/L的要求。372有机污染物的可生物化性分析污水中有机污染物主要用BOD5和CODCR表示,它们的去除主要是靠微生物的吸附作用和代谢作用,然后通过泥水分离,最终得到符合相关标准的出水。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在有氧的条件下将污水中的一部分有机物用于合成新的细胞,将另一部分有机物进行分解代谢以获得细胞合成所需的能量,其最终产物是CO2和H2O等稳定物质。在这种合成代谢与分解代谢过程中,溶解性有机物(如低分子有机酸等易降解有机物)直接进入细胞内部被利用,而非溶解性有机物则首先被吸附在微生物表面,然后被酶水解后进入细胞内部被利用。由此可见,微生物的好氧代谢作用对污水中的溶解性有机物和非溶解性有机物都起作用,并且代谢产物是无害的稳定物质。因此,经活性污泥中微生物处理后,污水中的残余BOD5浓度很低。原污水的可生化性,与城市污水的成分有关。对于主要以生活污水及其成分与生活污水相近的工业废水组成的城市污水,其BOD5/CODCR的比值往往接近05甚至大于05,其污水的可生化性较好,无需进行特殊处理、设置单独处理构筑物,其出水CODCR值即可控制在较低的水平。BOD5/COD值是鉴定污水可生化性的最简便易行和最常用的方法,一般认为BOD5/COD045可生化性较好,BOD5/COD2时硝化过程能够正常进行。从理论上讲,BOD5/TN286才能有效地进行生物脱氮,实际运行资料表明,只有当BOD5/TN3时才能使反硝化正常运行。当BOD5/TN45时,氮的去除率大于60,磷的去除率也可达60左右。对于生物除磷工艺,要求BOD5/P33100,同时要求BOD5/TN4。本污水处理厂进厂污水BOD5/TN5,BOD5/P43,能满足生物硝化和部分反硝化反应对碳源的要求,所以生物除磷的碳源较充足。因此,本工程在采用生物脱氮除磷活性污泥处理工艺的同时,应注意碳源的合理分配,在满足生物除磷所需碳源的前提下,尽量加强反硝化,保证出水总氮要求。38污水处理厂工艺方案论述本次污水处理厂工艺方案对A/A/O氧化沟工艺和循环式SBR工艺两种工艺方案进行比较,最终确定污水处理厂采用的工艺方案。33381氧化沟工艺概述氧化沟活性污泥法,是活性污泥法的一种变形,氧化沟污水处理技术在近四十年来取得迅速的发展。而A/A/O氧化沟具有流程简单,管理控制方便,基建投资省、运行费用低,能脱氮除磷、耐冲击负荷、出水水质好、运行可靠、不易发生污泥膨胀等特点,是一种较为的理想工艺。3811氧化沟工艺生物反应池的基本组成A/A/O氧化沟的组成由厌氧区、缺氧区和好氧区组成。这种工艺的最大优点是利用氧化沟原有的渠道流速,可实现硝化液的高回流比,以达到较高程度的脱氮效率,同时无需任何回流提升动力。本工艺所使用的表面曝气器单机功率大,其水深一般在445M(传统氧化沟水深一般在335M),所以好氧区占地面积减少,土建费用降低。由于曝气机周围的局部地区能量强度比传统活性污泥曝气池中的强度高得多,使得氧转移效率大大提高,平均传氧效率达到至少21KG/(KWH)。因此好氧区具有极强得混合搅拌耐冲击能力。当有机负荷较低时,可以停止某些曝气器得运行,或调低部分曝气器得转速,在保证水流搅拌混合循环流动的前提下,节约能耗。A/A/O氧化沟由厌氧区,缺氧区、好氧区形成A/A/O格局,有利于聚磷菌及硝化杆菌在厌氧及缺氧条件下获得充足的炭源,从而完成磷的释放及NO3N的反硝化,实现脱氮。由于出水在富氧区,聚磷菌可过量吸收磷,从而实现除磷。以上复杂的过程在构造十分简单的氧化沟内即可实现。343812氧化沟工艺中的硝化和反硝化好氧区借鉴了氧化沟的形式,充分利用了氧化沟的优点。在本工艺中好氧区采用表面曝气器,因此形成了靠近曝气器下游的富氧区和曝气器上游以及外环的缺氧区。在缺氧区,已经硝化的污水,在缺氧条件下吸收碳源,进行反硝化,可实现脱氮。这不仅有利于生物凝聚,还使活性污泥易于沉淀。3813氧化沟工艺中磷的去除在A/A/O氧化沟工艺中,污水及回流污泥首先进入厌氧区,内安装潜水搅拌器以防止污泥沉淀并使泥水充分混合。厌氧区起着对回流的微生物群体进行淘汰、选优、培育驯化和诱导出活性很强的微生物群体的重要作用。厌氧区可以集中接纳含有高浓度有机物的来水和处于“饥饿”状态的回流活性污泥,具有抑制专性好氧丝状菌生长的作用,可有效的防止污泥膨胀。同时厌氧区DO为0,聚磷菌在厌氧条件下吸收进水中充足的碳源后可完成磷的大量释放,进入好氧区后超量吸收磷,以达到生物除磷的目的。3814氧化沟工艺的特点A/A/O氧化沟工艺主要特点如下工艺流程简单,运行管理方便。氧化沟前设厌氧区,利用厌氧区对磷的释放、反硝化作用以及对进水中有机底物的快速吸附及吸收作用,增强了系统的稳定性;同时,在好氧区进行的硝化反应,并利用氧化沟原有的渠35道流速,可实现硝化液的高回流比,以达到较高程度的脱氮效率,同时无需任何回流提升动力;因而具有除磷脱氮的作用。可根据进水有机负荷调节表面曝气机的转速,节约能耗。自动化程度高,保证出水水质。A/A/O氧化沟结构紧凑,所需设备数量少,安装简便,设备运行可靠,故障率低,维修方便,可改善工作环境和劳动强度。特别适合于中小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382循环式SBR工艺概述间歇式活性污泥法或序批式活性污泥法简称SBR工艺,是近几十年来活性污泥处理系统中较引人注目的一种废水处理工艺。该工艺集缺氧、曝气、沉淀、出水于同一生物池中,通过控制系统在该生物池内交替完成不同的反应过程。其生物碳氧化硝化原理与推流式活性污泥法相同,具有成熟的运转经验和节省占地和构筑物的显著特点。循环式SBR工艺是SBR法的最新发展,它是利用不同微生物在不同负荷条件下增值速度差异和废水生物脱氮除磷机理,将生物选择器与传统的SBR反应器相结合的产物。这种工艺综合了推流式活性污泥法的初始反应条件,具有底物浓度梯度和较高的污泥负荷,同时又和完全混合活性污泥法具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