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公司二一五年七月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编写单位公司项目负责报告编写审核技术负责法人代表提交单位提交日期二一四年七月目录一、前言1(一)评估任务的由来1(二)评估工作的依据2(三)评估工作主要任务和要求3二、评估工作概述4(一)工程和规划概况4(二)以往工作程度5(三)、工作方法及完成的工作量5(四)评估范围与级别的确定8三、地质环境条件10(一)气象、水文10(二)地形地貌11(三)地层岩性13(四)地质构造及区域稳定性13(五)工程地质条件15(六)水文地质条件16(七)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16四、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16(一)地质灾害类型及发育特征16(二)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17五、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19(一)工程建设引发或加剧地质灾害危险性的预测19(二)工程建设可能遭受地质灾害危险性的预测20六、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及防治措施20(一)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原则与量化指标的确定20(二)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21(三)建设场地适宜性分区评估22(四)防治措施22七、结论与建议23一结论23二建议24附表1、项目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说明表(附表1)附图1、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图(附图1)附件1、项目委托函2、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资质3、专家评审意见1一、前言(一)评估任务的由来2014年,4(11)本次评估工作所涉及到的相关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资料的收集及野外实地调查工作的成果;(三)评估工作主要任务和要求本次评估工作目的是通过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为该项目的防灾、减灾及审批建设用地提供科学依据。本次评估工作的主要任务和要求是(1)收集评估区相关地质资料,调查评估区地质灾害种类、规模、危险性、危害性、稳定性及其成因等;(2)阐明工程建设区及其周边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及环境地质基本特征;(3)查明评估区内地质灾害类型、分布、发育程度。对周边低山、丘陵边坡的稳定性、危害性及危险性评价,对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现状评估;(4)对建设工程遭受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和该工程建设中及建设后引发或加剧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做出预测评估;(5)在现状评估、预测评估结果的基础上,对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综合评估,对建设场地适宜性作出评价结论;(6)提出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及建议;5二、评估工作概述(一)工程和规划概况根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本项目为了保证场地内作业的顺畅、高效、有序,科学合理。本项目的建设内容如下办公生活区场区地下没有形成溶洞条件的碳酸盐岩,无矿山采空区,故没有引发地面塌陷的因素;场区内目前没有不稳定高陡斜坡,且无基岩出露,故没有引发崩塌的因素。评估区上部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粉质粘土和圆砾,工程建设时25将涉及到地下建筑,工程建设有基坑的开挖,若在施工过程中对基坑没有采取防护措施,没有管理好施工用水,排水不畅,在土体中含水量变化情况下,易使地基土侵水软化,导致坑壁变形、垮塌等。施工前期若不采取夯实措施或填土夯实不到位,或桩基设计不够合理,可能引发不均匀沉降。综上所述,本区工程建设引发或加剧崩塌、滑坡、地面塌陷、泥石流、地裂缝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小、危险性小。但是若建设中未管理好施工用水,排水不畅,有使建筑物产生开裂的可能;填土整平时若不采取夯实措施或若填土夯实不到位,有不均匀沉降的可能性,但均可能性小且可采取措施予以防治,防治难度较小。(二)工程建设可能遭受地质灾害危险性的预测1、评估区场地上部为第四系全新统(Q4)冲洪积粉质粘土和圆砾,该层粘土具有一定的膨胀性,若没有管理好施工用水,排水不畅,在土体中含水量变化情况下,易使地基土侵水软化,导致地基变形,使建筑物产生开裂。2、场区工程地质岩组类型为第四系松软散土体工程地质岩组,工程建设时地面需进行填土整平,若不采取夯实措施或填土夯实不到位,可能引发不均匀沉降。3、场区粘性土均属弱膨胀土,若施工过程中基坑暴露时间过长,可26能导致土体含水量急剧变化而导致涨缩变形破坏。综上所述,本区工程建设遭受崩塌、滑坡、地面塌陷、泥石流、地裂缝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小、危险性小。但是若建设中未管理好施工用水,排水不畅,有使建筑物产生开裂的可能;填土整平时若不采取夯实措施或若填土夯实不到位,有不均匀沉降的可能性;若施工过程中基坑暴露时间过长,可能导致土体含水量急剧变化而导致涨缩变形破坏的可能性,但均可能性小且可采取措施予以防治,防治难度较小。六、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及防治措施(一)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原则与量化指标的确定1、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原则本次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的主要原则是1主要依据地质灾害危害程度、危险性大小及其隐患大小,遵循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取大的原则;2充分考虑地质环境条件的差异性,遵循“区内相似,区际相异”的原则;3充分考虑地质灾害可能危及的建设工程重要程度的原则;4以地质分析为主,定性与半定量评价为辅的原则。2、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定性指标的确定27本次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主要依据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结果,充分考虑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的差异和潜在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类型、分布、活动强度、影响范围、对建设工程的危害程度以及潜在危险性的大小,确定判别区段危险性的定性指标。本次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定性指标主要有潜在地质灾害的种类、规模、影响范围及其危害程度。综合评估是根据评估区现状地质灾害及诱发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评估结果,并针对建设工程的性质和特点,采用“取大原则法”即先危后安一票否决的办法对工程建设用地适宜性进行评估。(二)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根据评估区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综合分析,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既要反映地质灾害的现状特点(历史危险性),又要能体现工程建设中涉及建成后的地质灾害特征(潜在危险性)。分区应全面考虑对地质灾害危险性及建设用地适宜性有直接关系的各类要素,具明显性和综合性,便于建设规划布局,利于拟定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地质灾害监测及防治管理工作。场区内地质灾害主要表现为弱膨胀土灾害、不均匀沉降两种形式,由于对上述潜在地质灾害危险性具有重要作用或形式影响的人类工程活动强度,膨胀土有关参数等各类要素指标难以具体量化分级,故地质灾害危险28性分区原则是在本次调查成果结合以往勘察资料及邻区对比定性分析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地质灾害现状,预测评估情况以及影响地质灾害和建筑物适宜性的有关要素指标结合场区建设初步规划,将评估区地质灾害危险性划分为地质灾害危险性小区A区。地质灾害危险性小区A区面积约为10073131M2(合15110亩),占评估范围总面积的100。主体建设区地势平坦开阔,地形地貌特征较简单;地表土层为耕植层、冲洪积粉质粘土层,区内地表土层结构松散,其下部砂砾层含水量较丰富。工程建设期间和工程竣工后,该区地表的重要建筑有可能遭受地面不均匀沉降与弱膨胀土灾害,若施工过程中基坑暴露时间过长,可能导致土体含水量急剧变化而导致涨缩变形破坏,总体危险性较小。经过处理后可以满足工程建设,且易于防治。各类地质灾害及不良工程地质现象发生的可能性较低,一般情况下引发或加剧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小,区域地质灾害危险性小。(三)建设场地适宜性分区评估按照技术要求第833条建设用地适宜性分级标准,依据本建设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结果,将该区建设用地适宜性按遭受或引发地质灾害危险性大小相应划分为建设用地适宜区(I区)。建设用地适宜区(I区)适宜区(I区)的分布位置与征地面积相同,面积为4666929M2合70亩,占建设征地总面积的100。该区内地质29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属简单类型,未见明显的地质灾害遗迹和地质灾害源;工程建设一般不会引发、加剧和遭受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等地质灾害,引发、加剧和遭受地面沉降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小,其危害性小、危险性小,且易于预防和治理。综上所述,本区内所征4666929M2土地均适宜于本工程建设。(四)防治措施1、膨胀灾害防治措施场区粘性土均属弱膨胀土。从外因方面考虑,在土体胀缩性能一定的条件下,控制膨胀土胀缩破坏的主要外部因素是土体湿度的变化情况,而土体中湿度的变化主要受控于降水入渗和蒸发作用,因此气候是影响膨胀土变形破坏的重要因素。结合区域资料即前人研究成果,较稳定的影响深度(即大气影响深度)为325M,大气急剧影响深度为146M。据上所述,防治膨胀土灾害的主要措施是1修筑排水设施。在场区周边设置适当宽度的散水构筑物,于散水构筑物外边缘修建排水沟;2种植草皮,保持土体的含水量;3在施工中,开挖基坑不宜长时间暴露,做到随挖随掩埋随处理,边做基础边回填等,以免引起土体含水量急剧变化而导致胀缩变形破坏。同时,在建筑物设计时应考虑采取相应措施,例如在砼面层与块砂石垫层之30间设置沥青砼结合层,在胀缩变形或不均匀胀缩变形较大的局部地段,适当加大基础埋深,加厚面层与垫层,加强面层的局部刚度、增高(加)建筑物荷重或减少水的渗入等,都可适当降低膨胀土灾害的危害性。2、不均匀沉降防治措施场区处于汉江流域二级阶地之上,对于不均匀沉降的防治应进行清基处理,将底部淤泥质清除彻底,挖至新鲜粘土层,再进行垫层处理夯实,防止因地表荷载过重出现建筑物产生不均匀沉降。七、结论与建议一结论1、评估区总体地形起伏较小,岩土体结构较单一,地质环境条件较简单,建设项目为一般性建设项目,综合考虑分析确定本次评估级别为三级评估。2、评估区位于汉江流域二级阶地,上部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Q4)冲洪积粉质粘土和圆砾。评估区地层岩性简单,地势平坦,地貌类型单一,地质构造不发育,地质环境条件简单,评估区内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和地裂缝等地质灾害不发育。根据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工程建设或建成后潜在地质灾害主要为膨胀土胀缩变形及不均匀沉降。3、评估区面积约为10073131M2(合15110亩)范围内地质灾害31危险性小,建设用地适宜性为适宜,征地面积为4666929M2合70亩,均适宜本工程建设。二建议1、建议在平整场地过程中,首先清除耕植土,然后再平整场地,以防建筑物地基后期发生地面不均匀沉降。2、修筑排水设施。设置适当宽度的散水构筑物,设置的截排水沟构筑物与拟建建筑物砼面相连接,截水沟深度控制在15M左右,于散水构筑物外边缘修建排水沟。3、依据场地岩土工程勘察资料,合理选择建(构)筑物基础类型与基础持力层。4、建设工程中拟建场地内及周边应该通盘设计做好合理排水系统,挖好排水沟,确保地表水顺畅外排,选择合理的施工时间时序,避免雨季施工以及各工程的相互影响。5、在施工中,开挖基坑不宜长时间暴露,做到随挖随掩埋随处理,边做基础边回填等,以免引起土体含水量急剧变化而导致胀缩变形破坏。同时,在建筑物设计时应考虑采取相应措施,例如在砼面层与块石垫层之间设置沥青砼结合层,在胀缩变形或不均匀胀缩变形较大的局部地段,适当加大基础埋深,加厚面层与垫层,加强面层的局部刚度等,都可适当降低膨胀土灾害的危害性。确保建设工程的地质安全与正常运营。326、加强对拟建场地及周边地面及建(构)筑物的变形监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建设工程的地质安全与正常运营。说明本地灾说明书仅适用于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不可替代各阶段的工程地质勘察或有关的评价工作。本地灾说明书按委托方提供的资料进行评估,不作为工程性质较大改变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说明书。附表1项目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说明表区段编号地质灾害危险性级别位置分布面积百分比工程地质条件现状地质灾害类型与特征工程建设引发和加剧地质灾害种类与规模潜在地质灾害种类,发育程度和危害程度防治措施及建议防治等级建设场地适宜性分级A危险性小整个评估区(I区)10073131M2100评估区位于汉江流域二级阶地,根据评估区内出露的地层岩性、成因类型和岩、土体的结构类型及其岩、土体性质、力学特征之不同,将岩土体工程地质类型划分为第四系松软散土体工程地质岩组与下第三系较坚硬软弱工程地质岩组。1、第四系松软散土体工程地质岩组由耕植土、粉质粘土、圆砾组成。耕植土结构松散,孔隙度大,力学强度变化大,不能作拟建物地基持力层使用。粉质粘土可塑,中等压缩性,FAK140KPA,ES70MPA,强度一般,埋藏较浅,整个场地均有分布,该层作为拟建建筑物的天然地基持力层使用时需对持力层的强度及变形进行验算。圆砾中密,饱和,承载力特征值FA300KPA,变形模量EO200MPA,场区均有分布,强度较高,埋藏较浅,可作为拟建建筑物的天然地基持力层使用。2、下第三系较坚硬软弱工程地质岩组由灰红色砾岩夹钙质粉砂岩,灰色中厚层状微晶灰岩夹砂岩、粉砂岩粘土层、钙质粉砂岩组成。岩石软硬相间,其各向异性较明显,物理力学强度整体中等偏低,砂岩力学强度变化较大,力学强度大小取决于胶结物;砂岩的抗风化能力较弱,遇水较易软化崩解。综上所述,本区工程地质条件较好。无评估区位于汉江流域二级阶地,经过现场踏勘调查,在场地周边目前没有高陡边坡,并且场区平坦开阔,故没有引发边坡失稳的因素场区地下没有形成溶洞条件的碳酸盐岩,无矿山采空区,故没有引发地面塌陷的因素;场区内目前没有不稳定高陡斜坡,且无基岩出露,故没有引发崩塌的因素。评估区上部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粉质粘土和圆砾,工程建设时将涉及到地下建筑,工程有基坑的开挖,若在施工过程中对基坑没有采取防护措施,没有管理好施工用水,排水不畅,在土体中含水量变化情况下,易使地基土侵水软化,导致地基变形、垮塌等。施工前期若不采取夯实措施或填土夯实不到位,或桩基设计不够合理,可能引发不均匀沉降。综上所述,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骨关节炎炎症细胞机制解析-洞察及研究
- 后溪穴艾灸炎症机制-洞察及研究
- 灌肠相关课件
- 知识型员工培训开题报告课件
- 知识员工培训记忆问题
- 知识分享培训班课件
- 知识付费直播运营培训课件
- 2025年高校体育管理人才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 知识付费培训引流课设计课件
- 知识付费主播线下培训课件
- 2025年湖南湘西自治州州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笔试试卷附答案
- 幼儿园安全责任书及后勤管理制度
- 消防车辆事故课件
- 2026届四川省宜宾市普通高中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
- 《2型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2024版)》解读课件
- 剑阁县普安镇污水处理厂扩容建设项目环评报告
- 商务楼宇管理办法
- 肺炎护理试题填空及答案
- 社用手机管理办法
- 心电监护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 学校食堂各种检查记录表格表册11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