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大学生创新性试验计划管理办法_第1页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大学生创新性试验计划管理办法_第2页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大学生创新性试验计划管理办法_第3页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大学生创新性试验计划管理办法_第4页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大学生创新性试验计划管理办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工作方案为了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做好“本科教学工程”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教高函20125号)文件精神,实施高等教育质量水平提升工程,深入推进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建设,建立并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结合我校实际,特制订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工作方案。一、工作基础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于2008年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第二批全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高校,成为辽宁省内唯一省属高校获批此项目,连续三年时间共获得90万元资助。目前,由教育部资助的90个国家级项目和学校资助的50个校级项目,按照严格的过程管理,已有120个项目顺利完成结题验收,其中40个项目被评为优秀研究项目。同时涌现了大量研究成果,包括发表学术论文131篇(国家一级核心期刊23篇,EI检索5篇,文献资料综述29篇,调研报告17篇),开发软件10项,设计模型18件,获国家专利9项,在省级及以上科技学术类竞赛中获奖27项。学校连续四年组织师生参加教育部举办的“全国大学生创新论坛(年会)”。2009年,宿丽娜、刘健两名同学到东南大学参加“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创新论坛”,并将研究项目玉米、南瓜籽仁混合发酵酸乳的加工工艺研究和辽西膨润土性质及活性白土制备与应用研究进行了现场展示,教育部高教司副司长刘桔和科技司副司长娄晶对项目给予高度评价;2010年,学校在大连理工大学举办2的“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创新论坛”上展示前期创新性实验计划工作成果,受到广泛关注;2011年,在同济大学举办的“第四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年会”上,教育部部长助理林惠青等亲切观看了刘博同学结合重氮盐生产废水的生物集成处理工艺研究进行的实验,同时苑清娜同学被推荐担任论文报告分会场主持人。学校自2009年开始在全校范围实施本科生科研训练工作,着力构建“全程化、分层次、多平台”的大学生科研训练体系。全校每学年举办学术讲座超过600次,开展专业技能训练400余项,举办科技学术竞赛120余项,直接参与教师达到800余人,参与学生超过2万人。2011年,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共4次报道相关工作内容。二、工作目标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目标是进一步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结合实施“质量工程”契机,依托“大学生素质拓展学分化”平台,坚持“兴趣驱动、自主实践、重在过程”原则,强化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训练,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培养适应国家建设需求、适应行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创新型人才。三、组织机构1建立组织领导机构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由分管教学工作和学生工作的校领导任副组长,成员由教务处、团委、科研处、学生处、合作发展处、国有资产管理处、宣传部、人事处、财务处、学报编辑部等部门负责人共同组成,全面负责“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工作的统筹规划、政策制定、经费保3障、管理和决策。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教务处,负责日常工作的落实。各院系成立相应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院长(主任)担任,主管教学副院长(副主任)和主管学生工作书记(副书记)担任副组长,成员由院系教学、科研、团委及各教研室的负责人共同组成。2成立工作指导委员会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指导委员会,由各学科专家组成。指导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及实施方案提出论证意见;参与项目的中期检查与结题验收;督促和帮助学校开设与创新创业训练有关的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创业训练类课程;提出其他咨询性意见和建议。四、项目管理1项目分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按内容分为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三类,其中创新训练项目是本科生个人或团队在导师指导下,自主完成创新性实验方法的设计、实验条件的准备、实验的实施、数据处理与分析、报告撰写、成果(学术)交流等工作;创业训练项目是本科生团队在导师指导下,分角色编制商业计划书、开展可行性研究、模拟企业运行、进行验证试验、撰写创业报告等工作;创业实践项目是学生团队在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下,采用前期创新训练项目(或创新性实验)的成果,提出一项具有市场前景的创新性产品或者服务,以此为基础开展创业实践活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按级别分为国家级、省级、校级和院系级四类。全校每学年计划确立国家级项目50项、省级项目70项、校级项目100项、院系级项目300项,预计有2000余名本4科学生参与。2项目申报项目申报每年上半年集中进行一次,主要面向全校全日制本科学生。申请者必须学业成绩优秀、善于独立思考、实践动手能力较强、对科学研究、创新创业等有浓厚的兴趣,具备从事创新创业的基本素质,有强烈的求知欲和严谨的工作作风,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结协作精神。申请者可以是个人,也可以由35名学生组成团队。鼓励学科交叉融合,鼓励跨院系、跨专业,以团队形式联合申报。项目负责人毕业后可根据情况更换负责人,在能继续履行项目负责人责任的情况下,允许项目负责人毕业后以大学生自主创业者的身份继续担任该创业实践项目负责人。学校及各院系需广泛征集和整理创新创业项目,包括导师在教学、科研、生产、管理等方面的研究项目,本科生个人或团队设定的研究项目,学校合作发展处在市场调研中形成的、企业需要解决的相关课题等。3项目评审项目评审工作由教务处组织有关学科专业和相关职能部门的专家,按照有关评审办法进行评审,形成评审意见,或组织现场答辩。评审论证后报主管校长审批同意后立项,由教务处负责登记备案,各院系及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对项目实行跟踪管理。4项目实施项目实行主持人负责制。项目审批立项通知发布后,项目主持人需认真填写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合同书,依托校内各国家级实验实训中心、各专业实验室和校外创新实践基地等平台,在教师的指导下,制订科学合理、详细周密的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积极开展有效工作,保证项目的顺利完5成。5中期检查项目研究中期,项目负责人应提交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中期检查报告书,内容包括任务完成情况、遇到的难题、下一步工作计划等,学校将组织有关专家开展中期检查,并提出实验与研究改进建议。6结题验收项目完成后,项目负责人应撰写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结题验收书,并附相关研究报告和研究成果,包括论文、实物、模型、专利、调研报告、获奖证书等,由“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指导委员会成员对研究项目进行结题验收。7项目变更在研究过程中,涉及变更项目内容、更换项目成员、调整结题时间等事项,项目负责人应提出书面报告,经学院审核,报学校批准。对项目申报、实施过程中弄虚作假、工作无明显进展的要及时终止项目运行。五、保障措施1经费保障学校将以前期实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工作为基础,每年从教育基金中支出100万元专项基金用于支持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其中国家级项目配套不低于10000元、省级项目每项配套资助不低于5000元,校级项目资助不低于2000元,院系级项目经费由各院系自主解决。通过制定相应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具体负责经费的使用和管理。项目经费一般分三次下拨项目启动时下拨30,通过中期检查后下拨30,项目结题并通过相关部门验收后再下拨40。6对终止研究的项目,凡已有经费支出的,须按有关规定办理手续,学校将冻结被终止项目的剩余经费,并停止对项目的后续拨款。项目经费由学校代管,由承担项目的学生使用,教师不得使用学生项目经费,学校不得挪用。2人员保障对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学生实行导师制,指导教师一般应具有中级以上职称或具有博士学位,热衷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工作。对参与创业实践项目的学生,可聘请企业导师,实行双导师制。完善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素质拓展导师管理办法和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素质拓展导师酬金发放办法,鼓励专业教师转变教学观念,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意识,实现每一名教师每年至少举办一次学术报告、至少指导一组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至少指导学生参加一项科技学术竞赛。对担任导师的教师,计算专门工作量并给予工作补贴,在个人职称评定过程中予以政策倾斜。按照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素质拓展学分实施细则,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参加国家级、省级项目并结题的加科技创新学分4学分,参加校级项目并结题的加科技创新学分2学分,做好学生素质拓展学分的管理和认证工作。3场地保障学校各国家级和省级实验教学中心、各专业实验室要向参与项目的学生免费提供实验场地和实验仪器设备。大力发展校外学生创新实践基地建设,鼓励参与项目学生利用专业社会实践、合作教育学期等机会到企业开展项目研究。拓展学校国家级大学科技园职能,要求大学科技园积极承担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任务,为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学生提供技术、场地、政策、管理等支持或孵化服务,力争吸引510个大学生创业企业入驻大学科技园。74制度保障学校自2008年开始实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以来,已经积累了宝贵的项目管理经验,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相关管理办法、实施方案及经费使用办法等都严格按照教育部要求制定,对项目立项、中期检查及结题验收等过程都有成熟经验。所以,结合“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实施,学校将进一步完善相关项目过程管理规定,促进项目顺利实施。六、工作氛围学校已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和“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工作正式纳入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十二五”发展规划,将结合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按照规划要求予以深入推进实施。为积极在校园内外营造大学生创新创业氛围,学校已经开展与创新思维与创新方法培养等有关的创新训练活动或开设选修课程,开设了与创业训练有关的项目管理、企业管理、风险投资等选修课。学校注重搭建项目学生交流平台,组织项目学生参加校内外学术会议,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交流经验、展示成果、共享资源的机会,定期组织项目指导教师之间的交流活动。管理委员会依托校报和学校新闻网,开设学生创新创业专栏,形成良好的舆论宣传效果,鼓励科技学术类学生社团和创业服务类学生社团自主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吸引更多学生参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二一二年三月十八日8附件1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工作领导小组与工作指导委员会名单附件2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管理办法附件3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实施方案附件4辽宁工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校级项目经费使用管理规定附件520082010国家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统计表附件620082010校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统计表附件7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申请表附件8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中期检查报告书附件9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结题验收书附件10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合同书附件11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经费花销单9附件1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潘一山(校长)副组长张佐刚(副校长)邢宝君(校党委副书记)成员沈玉志(教务处处长)齐庆杰(科技处处长)叶玉清(学生处处长)周志强(校团委书记)翟翠霞(合作发展处处长)韩玉伟(宣传部部长)赵国强(国有资产处处长)单亚飞(人事处处长)许振良(财务处处长)史庆华(学报编辑部主任)徐翠萍(创新实践学院院长)办公室主任沈玉志(教务处处长)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工作指导委员会主任由衷(牛津大学终身教授)副主任李贵轩成员邓文樵隗金文李正中刘伟刘秉正乔仰文申恩顺于洋张忠民李印赵国才苏猛王来贵赵宝福王国辉纪成君王来贵宋伟东卢国斌时海芳李晓竹仲维清李宝库路世昌李乃文彭继慎10附件2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贯彻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申报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通知(教高厅函200720号)的精神,结合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构建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指导意见(辽宁工大委发200715号)的要求,深入开展“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特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实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旨在通过组织本科和高职学生参加创新性实验计划,使其体验和了解科学研究整体过程,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实现个性化培养的目标。第三条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实施的载体是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项目分为国家级、校级和院(系)级共三级。第四条项目由大学生团队,在导师的指导下,自主选题,自主进行研究性学习,自主进行实验方法设计和自主开展研究工作,以“研究过程”为主,强化实践能力和个性培养,兼顾“研究成果”。第二章组织与管理第五条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实行校级和院(系)级两级管理。第六条学校成立“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由主管教学和主管学生工作的校领导任副组长,成员由教务处、科学技术处、学生处、校团委、财务处、实验物资处等主要领导以及各院(系)主管学生工作的党委副书记和主管教学工作的副院长等领导组成。负责研究解决资源利用、经费支持、项目合作等重大决策性问题。第七条“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到教务处,成员由教务处、科学技术处、学生处、校团委等单位有关负责人组成,其职能是1负责组织项目申报、评审、运行、验收、总结等日常管理工作;2监督项目资助经费的使用情况;3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交流网站,为学生创新研究提供交流研究经验、展示和分享研究成果、共享各类资源的平台;114组织定期和不定期的创新研究交流活动,为学生在创新研究过程交流各种信息,组成跨学科创新团队提供机会;5根据专家组的评审和提出的奖励建议,审核学生参加创新性实验计划所获得学分和其它奖励。第八条学校成立“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专家组,聘请知名专家学者担任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顾问,进行宏观指导。专家组由领导小组聘请相关学科专家组成,负责审批国家级和校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并确定经费资助额度,负责中期评估、结题验收和提出奖励建议。第九条各院(系)成立院(系)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指导小组,负责本院(系)的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组织与指导;成立院(系)级专家组,负责对本院(系)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申报评审、中期评估、结题验收。第十条筹备成立大学生创新实验学院,在创新试验平台、专家指导、创新项目管理等方面为全校学生创新实践教育提供强有力的支撑。第十一条组织和安排有关实验室为学生创新课题提供器材、场地和服务。学校各科研机构和实验实训中心(实验室)免费开放,为本科和高职学生的科研创新性实验计划提供良好的学习和工作空间。有关部门积极为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提供后勤服务保障。第三章项目申报第十二条凡我校全日制本科、高职学生均可申请参加“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组成员原则上以一至三年级学生为主。项目执行时限为12年。第十三条申请者要品学兼优、学有余力,有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对科学研究、科技活动或社会实践有浓厚的兴趣,具备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素质和能力。第十四条申请者一般由24名学生组成项目团队。学校鼓励学科交叉融合,鼓励跨院系、跨专业、跨年级组建团队联合申报。每人限主持或参加一个项目,不得在不同项目之间交叉申报。正在承担计划项目的学生不能再申报新项目。第十五条项目申请人必须选择一名相关学科的教师作为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应具有讲师及以上职称,主要负责项目的指导、监督和管理。每位指导教师每年指导的项目不得超过两项。第十六条研究课题可以由学生自己提出,也可由学生和导师共同拟定,或由导师提出,学生选择。通常研究课题主要源自于1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教学中延伸出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的课题;2教师科研项目,可由学生独立开展研究的课题;123由学生自主寻找的课题。第四章项目评审第十七条每学年秋季学期初,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通过查阅文献、实践调研后进行选题,设计研究和实验方案,填写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申请书,经导师签字同意后送项目负责人所在院(系)。第十八条各院(系)组织专家组对学生申报的课题进行初选,并向学校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办公室推荐国家级和校级项目候选名单。第十九条学校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办公室组织专家组对通过初选的学生和团队进行课题申请答辩和评审,按国家级和校级两级确定拟入选项目,并提出评审意见和改进建议。第二十条项目评审分初评和终审答辩两个部分。终审答辩分为项目阐述和评审专家提问两个环节1由项目负责人进行项目阐述,主要介绍项目前期准备、项目的创新点、项目实施方案、预期成果、经费预算、项目组成员分工等;2提问环节由专家提问,项目负责人及项目组成员回答。第二十一条项目负责人根据学校专家组的评审意见和改进建议,修改“申请书”。对拟入选项目在学校网站上公示,公示期为3天。第二十二条公示期满,确定最后立项项目。国家级项目每项资助经费最高一万元,校级项目每项资助经费最高一千元,院(系)级项目由院(系)确定资助额度。国家级项目报教育部备案,校级和院(系)级项目在学校备案。第五章项目运行第二十三条项目经有关部门批准立项后,由项目负责人主持项目的运行。在导师的指导下,学生根据研究计划开展研究和实验,并及时进行总结。第二十四条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由学校每年划拨专项资金支持。项目资助经费分三次下拨,项目启动时下拨30,通过中期检查后下拨30,项目结题并通过相关部门验收后再下拨40。未通过中期检查的项目停止其继续使用资助经费。第二十五条资助经费主要用于项目的资料费、实验费、材料费、作品制作费、论文版面费、专利申请费等研究费用,不得挪作它用。第二十六条项目经费报销工作应严格遵守学校财务制度,报销的总金额不得超过资助经费总额。报账时,项目负责人先在发票上签字,再请指导教师签字后到校大学生创新性试验计划办13公室审核,由经费负责人签字后到财务处报销。第二十七条在研究工作中,如涉及变更项目负责人、研究内容有重大调整、提前或推迟结题、因无法克服原因终止项目运行,项目负责人应提出书面申请经所在院(系)同意,报学校审核批准。第二十八条项目研究中期,开展中期检查工作,其中,一年期项目在正式启动后6个月开始实施中期检查,两年期项目在正式启动后12个月开始实施中期检查,中期检查工作时间不超过1个月。此期间,项目负责人应提交中期研究报告,内容包括课题进展、初步试验情况、遇到问题、最终方案、下一步计划等。第二十九条学校组织专家组开展中期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将项目划分为三类一是按期完成要求的项目;二是未按要求完成的项目;三是应终止的项目。对于按期完成要求的项目,学校将划拨中期项目经费,实验项目继续进行下一次阶段工作。对于未按要求完成的项目,将限期进行整改。整改情况好的,可下拨中期项目经费并开始实验项目下一阶段工作;整改没有达到要求的项目,将终止项目的进行,并由课题组写出终止实验项目的情况报告,国家级项目将报教育部。对不按时递交中期进度报告,项目无明显进展或工作中弄虚作假的,将终止该项目的运行。对于应终止的项目,由课题组写出终止实验项目的情况报告,国家级项目将报教育部。第六章项目验收第三十条项目研究工作必须在负责人毕业前一个学期末之前完成,并由负责人提交研究报告及相关研究成果,如调查报告、图纸、软件、产品、作品、仪器装置、学术论文、专利、获奖证书等。第三十一条国家级项目研究报告字数应不少于5000字,校级项目研究报告字数应不少于3000字,内容包括问题的提出,方案论证,研究内容,结果与分析,结论,经费使用情况,体会、收获、建议等。第三十二条学校组织专家组审议项目总结报告、实验操作演示,进行结题答辩,认定研究成果,评选优秀项目。国家级和校级项目由学校组织验收,院(系)级项目由院(系)组织验收。第三十三条利用资助经费所购置的仪器设备必须按有关规定办理固定资产手续,产权归属于项目指导教师所在单位。第三十四条“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所取得的各项研究成果归学校所有。由于执行学校计划或者主要利用学校的物质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等成果,学校享有持有权、使用权、转让权或其它处置权。14第三十五条由学校组织成果展示,定期编印出版大学生优秀科技创新成果集,促进优秀成果的示范与推广应用。第七章奖励政策第三十六条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按科技学术与创新创业类学分记入学生素质拓展成绩。参加项目的每名学生在项目通过验收后,国家级项目可获得4个创新学分,校级项目可获得2个创新学分,院(系)级项目可获得1个创新学分。第三十七条学校组织专家组对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进行评奖,设一、二、三等奖,并对各奖项颁发证书。获奖项目作为学校推荐免试研究生成果对待。第三十八条指导教师的工作由所在院(系)根据实际情况核定并计算相应的工作量,具体按照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本科生素质拓展导师制实施细则中规定执行。第三十九条学校设立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优秀指导教师奖,对获奖教师给予表彰与奖励。第八章附则第四十条凡属下列情形之一者,学校将视情节轻重收回部分或全部资助经费,扣除学生已取得的学分,并予以全校通报。情节严重的给与当事人以及相关负责人纪律处分1抄袭他人研究成果、作品或其它弄虚作假行为;2管理不善,造成国家财产巨大损失;3无故或无正当理由不完成项目研究或随意放弃项目;4违反财务政策或经费使用不当。第四十一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行,解释权归校团委、教务处。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教务处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科学技术处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生处共青团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委员会二八年十月十五日15附件3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实施方案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是我校提高教学质量与推进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加强我校“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立项项目实施过程的管理,保证立项项目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使学生在本、专科学习阶段得到科学研究的训练,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根据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管理办法,特制定本实施方案。一、目的任务1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实施,旨在促进高校探索创新性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促进高校探索并建立以问题和课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本、专科人才培养和研究性学习教学改革,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同时在项目实践中逐渐掌握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其创新实践的能力。2通过开展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带动广大学生在本、专科阶段得到科学研究与发明创造的初步训练,增强我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实践教学环节的比重,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推广研究性学习和个性化培养,形成创新教育的氛围,建设创新文化,进一步推动我校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16二、实施原则1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以项目为载体,由本、专科生个人或团队,在导师的指导下,自主选题,自主进行实验方法设计,自主进行研究性学习,自主开展研究工作,独立组织实施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和撰写总结报告等工作,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人际交往和团队协作的能力。2实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旨在通过组织本、专科生参加创新性实验计划,使其体验和了解科学研究整体过程,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实现个性化培养的目标。3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遵循“兴趣驱动、自主实验、重在过程”的原则,按照“公开立项、自由申报、择优资助、规范管理”的程序,重点资助思路新颖、目标明确、具有创新性和探索性、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可行、实施条件可靠的项目。4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分为国家级、校级、院(系)级共三级。国家级项目由国家资助,学校配套支持;校级项目由学校资助;院(系)项目由院(系)资助。三、具体安排第一阶段下发文件,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各院系要认真了解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管理办法中要求,成立院(系)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指导小组,并结合本单位实际,认真动员,做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组织申报工作。第二阶段项目评审,公示入选项目名单。各院(系)及时组建17“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专家组,对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申报项目进行评审,并向学校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办公室推荐国家级和校级项目候选名单,由学校统一组织专家组对通过初选的学生和团队进行课题申请答辩和评审,对拟入选项目在学校网站上公示,公示期为一周。第三阶段项目运行,根据研究计划全面开展研究和实验。下拨项目启动经费,各研究项目按时提交中期研究报告,学校组织专家组开展中期检查,对中期研究报告进行评估,提出改进建议,对部分研究项目做相应级别调整,并对通过检查项目下拨中期资助经费。第四阶段项目验收,按照奖励政策进行相关表奖。各研究项目在规定时间内,按要求提交研究报告及相关研究成果。学校组织专家组审议项目总结报告、实验操作演示,进行结题答辩,认定研究成果,评选优秀项目,并对成果进行展示、示范及推广应用。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教务处共青团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委员会二八年十月十四日18附件4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校级项目经费使用管理规定第一条为保证我校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校级项目的顺利开展,根据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管理办法和我校实际情况,制订本规定。第二条资助经费按项目一次核定,由项目负责人负责管理,由本人所在院系和校大学生创新性试验计划办公室(教务处)监督经费使用。任何单位不得提取项目管理费,项目负责人和其他有关人员也不得提取任何酬金。项目负责人应做到节约开支、专款专用。第三条项目经费的使用范围包括1办公费包括笔、本、文件夹、复印纸等用于维持项目日常办公所需的办公用品、复印费、印刷费和图书购置费;2邮电费包括邮寄费、快递费、用于联系业务的长途电话费、项目研究的资料查询、信息交流的网络通讯费等,支出比例不超过经费总额的10;3国内差旅费指进行项目调研、项目实施所必需的交通、住宿等费用;包括城市间交通费(学生报销火车硬座、轮船三等舱)、住宿费和伙食补助费等,支出比例不超过经费总额的40;4会议费只包括参加会议,不包括举办会议;5专用材料购置费包括实验室用品、消耗品等,如墨盒、碳粉、空白磁带等;6软件购置费项目负责人提出申请,由学校审批,在现有资源不满足研究需要时可以购买;7实验项目开支包括论文版面费、专利申请等费用;8其他包括计算机使用费,指上机费、录入费等。项目开支原则上不得用于购买设备,不允许奖励性及酬金性支出。第四条所有开支需有财务许可的正式发票。第五条项目个人或项目团队报销时须按要求填写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经费使用明细记录本,由项目负责人签字,再交给指导教师签字后报送校大学生创新性试验计划办公室审核,由经费负责人签字后到财务处报销。第六条项目经费分三次下拨,项目启动时下拨30,通过中期检查后下拨30,项目结题19并通过相关部门验收后再下拨40。第七条对项目结项后仍有节余的经费,学校将予以收回。对终止、撤消的项目,凡已有经费支出的,须按有关规定办理手续,并报校大学生创新性试验计划办公室备案,学校将冻结被终止、撤消的项目剩余经费,并停止对被终止、撤消的项目经费的后续拨款。第八条学校对项目经费实行监督管理,保证使用科学、合理、高效。项目结束后进行决算,并接受审计部门监督。第九条本规定由校大学生创新性试验计划办公室负责解释。第十条本规定自颁布之日起实施。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教务处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科学技术处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生处共青团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委员会二九年五月五日20附件520082010国家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统计表项目编号院系项目名称负责人081014701理学院羊蹄浸提物的农用抑菌活性初步研究王慧081014702资环学院辽西膨润土性质及活性白土制备与应用研究刘健081014703理学院含模糊参数的随机变量问题及在运筹学中的应用研究张倩081014704资环学院TIO2/沸石光催化氧化处理污水中有机物的实验研究杨姗姗081014705力学学院煤与瓦斯突出射流实验研究赵忠斌081014706材料学院镁合金AZ31表面强流脉冲电子束铝合金化研究刘自刚081014707资环学院电化学/动态生物膜耦合在氨梯混合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白永新081014708材料学院热喷涂化学反应型陶瓷涂层制备工艺及性能研究路鹏程081014709材料学院玄武岩纤维增强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曲晨鹭081014710理学院玉米南瓜籽仁混合发酵酸乳的加工工艺研究郭影081014711理学院猪血水解物在生物冶金中应用效果的研究张昊081014712测绘学院校园景观的虚拟及漫游系统的建立王蕊秀081014713材料学院化学镀NIP纳米AI2O3对采煤液压支架防护研究王世臣081014714建工学院矿井水FENTON高级氧化除铁除锰实验研究张运波081014715安全学院煤体加载过程中瓦斯吸附规律研究王斯琳081014716机械学院自动配重新型遥控塔吊系统设计袁晓天081014717公法学院阜新市煤炭企业职工下岗再就业问题研究温冠辉081014718软件学院基于UCGUI的楼宇可视化控制仿真系统姜文涛081014719力学学院受载煤岩体的电荷感应实验研究曹铁男081014720传媒学院公共危机中的新闻媒体导向研究倪燕苹21091014701安全学院矿井乏风逆流氧化过程的模拟研究田宇091014702安全学院综掘面风幕集尘除尘系统研究王海红091014703材料学院释能型陶瓷夹嵌渗铝复合涂层制备工艺及性能研究李萌091014704材料学院B4C颗粒对镀铁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王金亮091014705材料学院电磁搅拌纳米TIC颗粒增强辛基复合材料的制备与力学性能杨通091014706测绘学院基于三维激光扫描仪的场景建模研究黄恒091014707电控学院光纤照明系统在煤矿井下应用研究王占一091014708电信学院基于RFID系统功率放大器研究与设计徐楠091014709工商学院兴城市旅游产业调研与发展模式研究王琦091014710工商学院影响辽宁省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因素及对策分析李永091014711公法学院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问题研究以阜新市为例赵海珠091014712公法学院公共管理专业大学生志愿服务新农保工作研究陈洋091014713机械学院振动式管道清洗机器人高方宇091014714机械学院多级高效分离系统设计宋希亮091014715机械学院螺旋振动筛任建华091014716机械学院多用途越障爆破装置孙起091014717建工学院边坡降雨入渗及产流室内实验系统的研究郭凯091014718建工学院锈蚀钢筋混凝土桥梁力学性能研究许越091014719建工学院形状记忆合金绞线叠层橡胶复合半主动隔震支座的研制吴乔一091014720理学院褐菇多糖抗衰老作用的研究苟冬雪091014721理学院沙棘茶中茶多酚的提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胡欣培091014722力学学院力学基础实验交互虚拟平台研究王新聪091014723力学学院煤矿冲击地压数值计算网络的自动生成方法研究王路仓091014724软件学院基于语音识别的家居系统控制器郭金磊22091014725土木学院微结构优化砂垫层防治风积土路基冻害的试验研究金荣091014726土木学院矿山地震波经煤矿采区后传播规律的试验研究王帅091014727营销学院农村居民家庭耐用品需求特征调查基于“家电下乡”政策需求的研究刘海超091014728资环学院基于J2EE的分布式数字矿山基础地理信息平台郭超091014729资环学院矿井煤与瓦斯突出发生力学条件的实验研究陶金091014730资环学院煤矿生产三维可视化管理系统姜向华101014701安全学院采空区瓦斯埋管抽采技术研究李昂101014702安全学院基于仿真技术的通风系统优化改造研究王冬雪101014703安全学院矿井通风自动控制模型研究与应用高伦101014704安全学院煤矿新型防灭火材料固体泡沫特性实验研究周晓晨101014705材料学院激光引燃铁基体系掺杂钨精矿自蔓延合成原位自生陶瓷增强复合材料关义青101014706材料学院快凝过共晶ALSIFE合金深冷处理工艺研究王彦利101014707材料学院铝厂下料器复合锤头铸造的研究运雪菲101014708材料学院玄武岩纤维/纳米SIO2复合改性聚氨酯注浆材料王阳101014709测绘学院CORS的研究与应用王锴华101014710测绘学院SPOT5遥感影像正射纠正技术研究与实现王锐101014711测绘学院高铁路基沉降观测方法与数据处理研究周鹏101014712测绘学院基于GXH手持机与CORS站联合应用的精度研究郝立良101014713测绘学院神东矿区DEM可视化表达与分析朱红101014714电控学院基于惯性导航机车定位系统研究宋扬101014715电控学院耐磨钢板自动堆焊机李勇101014716电控学院智能型太阳能路灯控制器的应用研究刘俊峰101014717电信学院基于ZIGBEE无线技术的RFID读卡器设计耿耀辉101014718电信学院微弱信号检测与辨识机制研究周丹23101014719工商学院大学生网店创业的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郭津含101014720工商学院葫芦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方法研究冯湛101014721工商学院兴城特色旅游业发展及资源整合问题研究许小伟101014722工商学院有线上网和无线上网的自由切换王德臣101014723公法学院农民新农保参保决策的影响因素分析以河北省肃宁县为例苑清娜101014724机械学院多级破碎筛分机孙捷夫101014725机械学院救灾工程车邓作鹏101014726机械学院破障救援机器人设计张书会101014727建工学院超高性能纤维改性混凝土结构构件性能的实验研究董慧101014728建工学院城市污水深度处理资源化回用的组合新工艺的试验研究曹涛101014729建工学院高锰酸钾与沸石联用处理微污染水源水研究刘泰毅101014730建工学院基于固定化技术包埋法的SRB处理矿山酸性废水实验研究牛晓丽101014731建工学院自燃煤矸石混凝土的制备与性能研究田爽101014732理学院保鲜剂在草莓保鲜中的保鲜效果研究池宏宇101014733理学院混合菌发酵菊芋汁生产高纤功能性饮料王彦博101014734理学院新型南瓜籽系列产品的研究与开发聂简琪101014735理学院畜禽血红蛋白抗氧化肽的制备工艺研究周伟101014736力学学院基于数字散斑技术和红外热像技术的深埋隧道围岩变形破坏规律实验研究姜春雨101014737土木学院温度应力耦合作用下沥青混合料变形机理实验研究黄发兴101014738营销学院农村市场渠道管理效率研究基于乐华彩电渤海湾项目的分析臧双英101014739资环学院改性沸石与膨润土联合制备猫砂研究满东101014740资环学院重氮盐生产废水的生物集成处理工艺研究王权程24附件620082010校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统计表项目编号院系项目名称负责人XC20080201理学院花生粕多肽运动型饮料的研制喻修健XC20080202机械学院智能机械(电控机械手)郭文浩XC20080203测绘学院基于三维激光扫描仪的场景建模研究孙希同XC20080204电信学院基于软件即时操控的硬件实物演示系统隋峰XC20080205资环学院快速测定BOD的方法研究张天娇XC20080206机械学院无能耗卸载装置的研制田野XC20080207电信学院基于ARM的室内照明智能节能系统设计许驰XC20080208外语系吴方言对英语学习的影响郑薇XC20080209电控学院无线监护手表的设计张伟XC20080210力学学院深部开采岩层运动及高应变梯度变形观测技术及物理试验韩伟XC20080211资环学院用“化零为整法”和“生成组合原理法”研究矿震因素及其对策赵宇XC20080212土木学院土木工程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研究孙瑶XC20080213工商学院兴城市旅游产业调研与发展模式研究王琦XC20080214资环学院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采矿学实验教学系统开发张庆阳XC20080215安全学院矿井通风自动控制实验教学模型开发杨光XC20080216工商学院煤矿企业人性化管理制度创新研究刘绪春XC20080217电信学院向日葵设备开发研究张超凡XC20080218公法学院阜新经济转型中的制度架构调查与探究肖彦金XC20080219机械学院煤岩抗截割性能试验研究佟维XC20080220电控学院矿用皮带运输机节能控制器的设计与实践杨威25XC20080221理学院玉米须多糖提取方法研究刘俊轩XC20080222土木学院渗流对岩石导热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李香杉XC20080223工商学院大学生财务状况调查及理财模式研究姚岚XC20080224安全学院水平碳粒填充床自然发火过程中着火熄火的非线性分析吴长星XC20080225电控学院基于ZIGBEE技术太阳能控制装置的研究张振宇XC20080226力学学院深部巷道围岩分区碎裂化试验研究粟爱国XC20080227电控学院风电混合动力控制系统的研制顾东XC20080228安全学院煤矿固体泡沫灭火剂的研究雷云XC20080229工商学院四家村经济发展调查王亚坤XC20080230机械学院饮料罐(瓶)有偿回收环保装置的研究石惠文XC20100201理学院过氧化钙在香蕉保鲜中的应用性研究耿浩然XC20100202理学院阜新褐煤生物转化高效菌株的研究赵杰XC20100203公法学院地方财政对新农保持续补贴问题的研究侯洋XC20100204测绘学院基于RS和GIS的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定位与扩张机理研究张何欣XC20100205公法学院经济转型中阜新城镇无收入老年居民的养老保障问题研究王领XC20100206资环学院活性污泥的处理方法与资源化应用王君XC20100207外语系“外语热”与外语“红牌”现象的探究孟蕾XC20100208资环学院CFB灰制备聚合氯化铝铁絮凝剂的研究陈晨XC20100209土木学院采煤沉陷区地表稳定性研究朱楷XC20100210材料学院定向凝固铜合金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李旭XC20100211机械学院多驱动仿生机器人孙婉轩XC20100212建工学院强震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倒塌破坏的仿真试验研究宋煊XC20100213材料学院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材料分析测试网络实验平台框架研究与细节建设窦豆XC20100214材料学院待改制料生产电子铜网带退火工艺及性能研究杨睿26XC20100215建工学院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对SMA叠层橡胶复合支座隔震效果影响的机理研究高春明XC20100216电信学院基于FPGA和EDGE的智能电力设备防盗系统兰迪XC20100217工商学院关于保险在自然灾害中的作用分析胡月XC20100218营销学院基于网络交易的辽宁省中小企业商务网站评价研究王东川XC20100219软件学院石油管道解堵机的设计与研制刘伟XC20100220工商学院高校毕业设计管理信息系统戚磊27附件7“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申请表项目名称负责人院系名称专业班级联系电话填表日期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教务处、科学技术处、学生处、校团委制28填表须知一、项目申请表要按照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管理办法和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实施方案的相关要求,逐项认真填写,填写内容必须实事求是,表达明确严谨。二、项目申请表填写内容应言简意赅,思路清晰,论证充分,字迹清楚,一律用计算机输入打印,填写中如栏目篇幅不够,可自行加页。表格中正文字体应为小四号宋体,22磅行距,需签字部分由相关人员以黑色钢笔或水笔签名。三、项目申请表由项目负责人填写,并需项目负责人所在单位领导审核,签署明确意见,再由院(系)评审汇总后统一上报学校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办公室。四、本申请表一式两份,均用A4纸双面打印,于左侧装订成册。五、填表如有不明事宜,请与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办公室联系,电话04183350067。29项目名称研究起止时间年月至年月申请经费元姓名院系班级上一学年加权成绩负责人联系电话EMAIL姓名院系班级上一学年加权成绩联系电话EMAIL团队成员姓名院系职称/学位/指导教师EMAIL联系电话立项依据(项目背景及研究现状500字以内)30项目内容、研究方法、创新点、预期成果(2000字以内)项目进度安排经费预算与用途31项目指导教师意见签名年月日院(系)创新性实验计划工作领导小组意见院系(公章)组长签名年月日校创新性实验计划工作领导小组意见组长签名年月日32附件8“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中期检查报告书项目编号项目名称负责人院系名称专业班级联系电话填表日期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教务处、科学技术处、学生处、校团委制33填表须知一、项目中期检查报告书要按照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管理办法和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中期检查办法的相关要求,逐项认真填写,填写内容必须实事求是,表达明确严谨。二、报告书填写内容应言简意赅,思路清晰,论证充分,字迹清楚,一律用计算机输入打印,填写中如栏目篇幅不够,可自行加页。表格中正文字体应为小四号宋体,22磅行距,需签字部分由相关人员以黑色钢笔或水笔签名。三、报告书须由项目负责人填写,项目负责人所在单位领导审核,并签署明确意见,再由院(系)评审汇总后统一上报学校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办公室。四、报告书一式两份,均用A4纸双面打印,于左侧装订成册。五、填表如有不明事宜,请与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办公室联系,电话04183350067。34项目名称姓名所在院系班级联系电话负责人姓名所在院系班级联系电话团队成员姓名所在院系指导教师EMAIL联系电话一、其中一项代表性成果简介(基本内容、学术价值、社会效益)(限1000字)二、研究工作进展情况,工作方案实施情况,拟开展工作、存在的问题,能否按时完成研究计划,推迟或终止研究工作的原因等)(限700字)35阶段性成果论文(篇)研究报告(篇)著作(部)计算机软件(项)序号成果名称成果形式作者刊物年期、出版社、出版日期及使用单位注“阶段成果”成果形式为“研究报告”者填写“使用单位”三、研究报告情况(调研对象、内容和形成报告、报送部门及反映等)。(限4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