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用房及综合业务用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办公用房及综合业务用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办公用房及综合业务用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办公用房及综合业务用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办公用房及综合业务用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目录第一章总论111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112项目拟建地点113研究工作的依据和范围214建设内容215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计划316研究工作概况3第二章项目背景与建设的必要性521项目背景522项目建设必要性8第三章建设规模1231迁入新址机构及人员情况1232项目建筑面积确定的依据及指标12第四章场址选择与建设条件1441场址选择1442建设条件15第五章土地利用1951土地利用依据1952项目选址1953用地情况1954拆迁、补偿、安置20第六章工程技术方案2161工程设计原则2162总平面布置2163工程设计方案2464给水排水工程3465供配电工程4066采暖、通风、空调及防排烟部分5067燃气工程54第七章消防5571设计依据5572建筑消防5573消防给水系统557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5775管线选配及敷设方式58第2页第八章节能方案分析5981设计依据5982项目能源消耗种类和数量分析6183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状况分析6184节能措施6385能耗指标6586能源管理6687节能效果分析结论与建议66第九章环境保护6791编制依据6792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及措施6793运营期污染物排放情况及清理措施68第十章项目实施计划与招标方案71101实施进度计划71102项目实施进度表71103招标方案72第十一章安全质量保障措施74111编制依据74112工程建设周期74113工程前期准备74114工程建设全过程安全质量管理74115严格落实安全质量责任76第十二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78121投资估算78122资金筹措及投资计划80第十三章经济评价81131单位功能投资81132年运营费用81133财务生存能力分析82第十四章社会评价83141项目对社会的影响分析83142互适性分析86143社会风险分析87144社会评价结果87第十五章结论与建议88151结论88152建议88第3页附件1、XX市城乡规划局“关于XX办公楼项目选址意见的函”2、XX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出具的“拟入驻新址单位及人员编制情况表”3、XX市财政局出具的资金证明附件1、XX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冀发改投资(2006)95号XX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XXXX、XX、XX和XXXX部分办公用房整合搬迁工程项目建议书的批复2、XX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选字第130000201000075号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3、XX市城乡规划局关于XXXXXX搬迁及人大、政协和政府XX部分办公地址置换整合项目的选址意见4、XX市城乡规划局建设项目规划条件表5、XX省国土资源厅冀国土资函2011117号XX省国土资源厅关于XXXX、XX、XX和XXXX部分办公用房整合搬迁项目用地的预审意见6、拟入驻新址的单位及人员编制情况表7、XX市财政局出具的资金证明8、XX市环境保护局关于项目的环评审批意见9、XX正定新区管理委员会关于XXXX、XX、XX和XXXX部分办公用房整合搬迁项目配套基础设施情况的说明10、冀发改招标核201128号XX省建设项目招标方案核第4页准意见11、XX市人民防空办公室关于四大XX办公用房搬迁项目人防工程设计的证明附图1、项目区域位置图2、项目总平面布置图3、项目标准层平面图4、项目立面、剖面图第1页第一章总论11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111项目名称XX部分XX办公用房及综合业务用房112项目承办单位XX市XX事务管理局项目负责人113项目承办单位概况XX市XX事务管理局内设办公室、人事教育处、财务资产管理处等13个处室,下辖事业单位8个,负责XX、XX系统XX事务的管理、保障、服务工作,对XX、XXXX大院的办公用房实行统一管理。XX市XX事务管理局成立以来,认真奉行“以人为本、和谐立局、公道正派、实事求是、履责敬畏、慎思风行”的管理和服务理念,紧紧围绕XX、XX中心工作,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立科学、合理、顺畅的运行机制为抓手,以管理为核心、服务为宗旨、保障为目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积极探索,扎实工作,有力地保障了XX、XXXX工作的高效运转。12项目拟建地点项目拟建地点位于XX正定新区起步区内,东侧为云南道,西侧为南宁街,南侧为XXXX、XX、XX和XXXX部分办公用房整合搬迁项目北边界,北侧为福建道的区域内。第2页13研究工作的依据和范围131研究工作的依据A、国家发改委计投资19992250号关于印发党政XX办公用房建设标准的通知。B、石发改投资2011598号XX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XX部分XX办公用房及综合业务用房项目建议书的批复C、规划、财政、土地、环保、市编办等部门的相关意见。D、国家现行规范和规定。132研究工作范围本报告重点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场址选择、土地利用、工程技术方案、节能、消防、环境保护、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经济评价和社会评价等方面进行了研究。14建设内容141建设规模本项目为XX部分XX办公用房及综合业务用房工程,项目总征地面积为6328公顷,其中实际规划用地面积5284公顷,城市道路用地面积1044公顷。项目总建筑面积270272(地上建筑面积157110M2,地下建筑面积113162M2),建筑密度3797,容积率2973,绿地率3500。142建设条件供水本项目供水由市政管网提供,拟由云南道和南宁街各引一条DN200的给水管。项目最高日总用水量1638M3/D,最高日第3页最大时用水量188M3/H。供电本工程外部电源采用两路独立10KV高压电源进线,分别引自云南道和南宁街,两路电源采用一用一备工作方式。总需要容量6617KW。暖通本项目夏季空调冷负荷17053KW,冬季空调热负荷10557KW。热源由城市供热管网提供。燃气本项目燃气为天然气,燃气量测算为376104NM3/年。通信、自控本项目弱电设计包括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系统、广播系统和楼宇自控系统,有线电视系统、综合布线系统等。15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计划本工程总投资为85478万元。资金来源渠道一是滹阳小区建设土地收益;二是拟将市水务局、市供销社等院落的房产及土地进行拍卖筹集。通过以上渠道所筹集的资金可以满足项目建设的需要,可保证项目建设资金“不集资、不借款、不贷款、不摊派”。16研究工作概况XX市作为XX省省会,目前市区人口超过240万人,由于历史原因现XX办公地点因集中于市区主干道,造成较大的交通压力,给前来办事单位和人员造成一定不便,同时现有办公面积与国家规定的人均办公面积有一定差距,鉴于上述情况,为方便群众办第4页事、缓解交通压力,XX、XX经研究提出了XX部分XX办公用房及综合业务用房楼建设的意见。依据城市规划,正定新区成为XX市规划的主要发展方向,功能定位为“四中心一基地一园区一新城”,即行政中心、文化中心、体育中心、金融中心,现代服务业基地,科技创新集聚区,生态宜居新城。为使项目建设与城市规划相协调,项目单位经过广泛、科学的场址方案比选后,场址位置已经确定在正定新区起步区内。为此,XX、XX决定由XX市XX事务管理局负责办理有关事宜。为使项目尽快上报批准,XX市XX事务管理局委托我院进行项目的前期工作。在取得相关资料后,我院按国家有关规定编制了该项目的建议书,并经市发改委以石发改投资(2011)598号进行了批复。在项目建议书批复的基础上,并依据规划、土地、环保、市编办等部门出具的相关意见,我院编制了XX部分XX办公用房及综合业务用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序号项目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总征地面积HA6328其中城市道路用地面积HA1044实际规划用地面积HA52842总建筑面积270272地上157110地下1131623道路广场面积175004建筑密度37975绿地率3500第5页6容积率29737停车位个20608项目总投资万元85478第二章项目背景与建设的必要性21项目背景XX市是XX省省会,全省的政治、经济、科技、金融、文化和信息中心,是国务院批准实行沿海开放政策和金融对外开放的城市。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和发展,XX市已成为一个市区面积4558平方千米,市区人口超过240万人的特大型城市,逐渐形成了以中山路为轴线,人流和车流都较为集中的中心商业区。XX办公地点大多位于主要交通干道两侧。行政中心和商业中心的重合更增加了区域的交通压力,特别是在上下班的交通高峰时段,堵车现象十分严重。为了缓解日益严重的交通压力,我市近几年已投入了大量资金进行市政道路的改建、扩建,并实行了错时上下班制度,市区交通状况有所改善,但仍未根本解决。另外,随着国内汽车业的发展,轿车大量进入家庭,我市汽车保有量迅速增加,使市区道路的交通负荷日益增大,特别是在中心区域,堵车现象更加频繁和严重。交通问题是许多大中型城市共同存在的问题,为了从根本上分散交通流向,缓解交通压力,国内不少城市,如成都、杭州、第6页南通等城市的行政中心都已向外迁移,不仅使市区的交通状况得到较大改善,还带动新区的建设和发展,取得了良好效果。2009年,省政府提出XX要打造成500万人口城市的目标,给XX市区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XX、XX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结合XX实际,做出北跨滹沱河流、建设正定新区的重大战略决策。正定新区西侧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正定古城,依托古城深厚的历史底蕴,延续城市文脉,弘扬传统文化,塑造城市新名片。新区南依滹沱河这条XX母亲河,将使XX成为真正的滨水城市,城市环境将全面改善,城市品位将全面提升。未来正定新区的布局结构为一心一网,三轴两带,十大片区。它山水交织,雍容大气,构成XX发展的新篇章。新区的规划建设为本项目提供了新的空间。211项目提出理由从其它城市的经验看,城市行政中心的搬迁主要出于以下几方面考虑一是改善办公条件,二是缓解交通压力,三是促进新区发展,四是对文物或黄金地块的退让。XX部分XX办公用房及综合业务用房项目的提出主要有以下几个理由1、XXXX73个单位集中于东、西两院办公,29个单位分散办公,现有房屋建筑面积为2562596,其中办公用房1348175,配套附属用房1214421。其中东院位于市中山东路216号,第7页占地504亩,有XX办公厅等35个单位在此办公,房屋建筑面积76138,其中办公用房55479,配套附属用房20659;西院位于市兴凯路219号,占地357亩,有市信访局等38个单位在此办公,房屋建筑面积31431,其中办公用房228359,配套附属用房85951;院外共有29个单位分散办公,房屋建筑面积1486906,其中办公用房565026,配套附属用房92188。此外,我市市属事业单位众多,办公地点遍布于市内各区,且因历史的原因,部分单位一直无固定的办公场所,长期租用办公地点,办公条件无法得到彻底的改善,不利于其工作的顺利进行。XX人均办公面积与国家规定的人均办公面积还有一定差距;部分建筑因建设时间久远,设施严重老化,抗震级别较低。因此,现有条件不仅不能满足现代化办公需要,还存在着较大安全隐患。2、XXXX、XXXX搬至临时办公场所后,我市党政XX办公地点更为分散,东西两院及XX之间相距均超过4公里,且需横穿整个中心商业区,交通极为不便,不利于相互之间的协调与合作,行政效率低、成本高。3、行政中心与商业中心的重合,加大了市中心的交通压力。特别是开会期间,各县、区XX人员、车辆都向中心汇集,交通拥挤情况十分严重;且在市中心没有足够的停车场地,给与会人员第8页带来极大不便。4、正定新区是我市规划的主要发展方向,是未来XX市的行政中心所在地。项目的建设将有利于促进新区的发展,推动新区的建设进程。基于上述几个问题和其它城市的有关经验,XX、XX提出了XX部分XX办公用房及综合业务用房工程建设的建议。22项目建设必要性为了尽快解决上述问题,本项目拟将XX部分XX办公用房及综合业务用房办公场所进行整合后迁出市中心,拟选新场址位于XX正定新区起步区内,东侧为云南道,西侧为南宁街,南侧为XXXX、XX、XX和XXXX部分办公用房整合搬迁项目北边界,北侧为福建道的区域内。一、项目的建设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形势省委、省政府对省会城市建设与发展提出了“三年有个中变化,五年有个大变化,十年有个更大变化”和“做大、做强、做优、做美”的要求。经过多方面长时间的考虑,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我市认为,该项目的实施适应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二、项目的建设有利于土地资源的充分利用本项目建设可以把我市中心商业区黄金地段的土地让出,最大限度的使城市资源得到有效利用,这样既节约了中心市区寸土第9页寸金的土地资源,又可以通过土地置换解决XX部分XX办公用房及综合业务用房外迁所需部分资金。因此,本项目建设有利于城市土地资源的充分利用及城市规划的顺利实施。三、项目的建设符合城市规划,有利于加快正定新区建设根据许多城市发展的实践,一个城市高速发展的时候,也是它转型最好的时候。通过政府的迁建,带动新市区开发,是推动城市发展的有效途径。目前,青岛、苏州等我国很多城市跳出老城区,通过建设新市区实现跨越,在全国产生了积极影响。实践证明,通过建设新的行政决策中心,有利于促进城市资源的优化配置,不但能够提升城市功能,带动城市新区发展,而且可以将分散的党政XX及事业单位集中起来,方便群众办事,提高工作效率。正定新区是我市规划的主要发展方向,功能定位为“四中心一基地一园区一新城”,即行政中心、文化中心、体育中心、金融中心,现代服务业基地,科技创新集聚区,生态宜居新城。主要职能是以行政办公、金融商务、总部经济、文化会展等为主体的现代服务中心;区域重要的科教创新基地;富有历史文化内涵的宜居新城;冀中南地区旅游服务基地。新区建设将按照“低碳、生态、智慧”的发展定位和“一年建环境、三年出形象、五年出规模、十年成新区”的总体要求,在一至两年内完成起步区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2014年核心区形第10页成规模,2020年全部完成起步区建设,成为展现城市建设上水平、出品位、生财富的示范区和体现繁华舒适、现代一流省会形象的新地标。本项目的建设,有利于促进新区的发展,推动新区的建设进程。另外,新的行政决策中心的形成,又可以吸引大量人流、车流向此方向流动,改变以往的单中心局面,形成交通的双向流动,有利于从根本上缓解市区的交通压力。四、项目的建设是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的需要1993年地市合并后,XX、XXXX形成京广铁路东、西两院,许多XX事业部门还在两院外办公,XXXX和XXXX搬至南市区的临时办公场所后,办公地点更加分散。由于办公地点太过分散,配套设施重复建设问题严重,后勤管理人员超编,加大了管理费用开支。XX分散办公不仅不利于更好地行政为民,而且加大了行政开支,不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因此,对XX办公地址进行置换整合势在必行。五、项目的建设是缓解交通压力、加快市中心区公共设施建设的需要现XX办公地址大部分地处省会繁华地段,毗邻城市交通主干道,商业、文化等公用设施密集,人流、物流、车流量大,尤其是上下班高峰期,经常形成交通堵塞,影响了省会主干道及相关道路的畅通,不适合市级XX办公。XX整合迁出市中心区,可有第11页效起到交通分流的作用,有利于减轻市内道路的交通压力。六、是提高便民服务质量和效率的需要本项目建设有综合业务用房,主要涉及档案、培训、交易、质检、农业、劳动人才、计生、公积金、信息、廉租房及经济适用房、困难职工援助等各行业部门共13个管理及服务中心。这些业务中心,都是直接与群众接触、为群众排忧解难提供各种服务的机构。业务用房就是这些机构参与群众生活、解决群众问题、提供便民服务的主要场所,直接影响着各部门业务工作的顺利开展。综合业务用房的建设,不仅为各部门提供了为群众服务的场所和环境,还能将各主要行业部门的业务机构集中起来,提供一站式服务,体现了便民的原则,提高了为人民服务质量和效率。另外,本工程的实施还可以加快新区公共设施建设,加快新区建设步伐,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有利于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提升省会整体形象。综上所述,本项目的建设位于XX市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正定新区,符合国家计委计投资19992250号文关于印发党政XX办公用房建设标准的通知中有关场址选择的要求和城市规划的要求。项目的建设适应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有利于土地资源的充分利用;有利于加快正定新区建设;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有利于缓解交通压力、加快市中心区公共设施建设。由此可见,本项目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第12页第三章建设规模31迁入新址机构及人员情况按照XX部分XX办公用房及综合业务用房项目的设计方案,新办公地址计划安排XX部分XX13个部门,人员为700人;市直属事业单位13个,主要为面向社会、群众服务的综合业务部门人员进驻。32项目建筑面积确定的依据及指标根据计投资19992250号文国家计委关于印发党政XX办公用房建设标准的通知及冀计投2000144号文件要求中的规定,党政XX办公用房的建设规模,应根据批准的编制定员人数,对照“建设标准”规定的建设等级,按人均建筑面积乘以编制定员数,并加上“建设标准”中需要或按规定设置的其他用房建筑面积计算总建筑面积。本项目属二级办公用房,人均办公建筑面积应控制在2024平方米之间。XX部分XX办公用房建筑面积为13300,人均办公第13页用房建筑面积为19。综合业务用房是为社会公共服务、直接与群众接触、为群众排忧解难提供各种服务的机构。其建设规模根据实际业务量、不同性质的业务范围确定。经核定,综合业务用房包括综合档案馆、军转干部培训中心、房地产交易市场及管理中心、劳动人才中心、信息中心、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等13个业务部门,建筑面积119510。后勤服务及附属用房包括地下车库、餐厅及厨房、医务室、浴室、商务中心、文印中心、公勤用房、警卫用房、理发及美容室及各类设备用房等,建筑面积137462。经计算,XX部分XX办公用房及综合业务用房的总建筑面积为270272。第14页第四章场址选择与建设条件41场址选择411场址选择的原则2009年,省政府提出XX要打造成500万人口城市的目标,给XX建设新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XX、XX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结合XX实际,做出北跨滹沱河流、建设正定新区的重大战略决策。正定新区规划面积135平方公里、人口140万,起步区30平方公里。按照低碳、生态、智慧的理念,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统一规划、分期建设,滚动发展、自求平衡的建设原则,着力打造财智要素聚集、功能多元复合、生态人文和谐、水绿交融共生的创新动力之城、宜居活力之城和滨水魅力之城,使之成为展现城市建设上水平、出品位、生财富的示范区和体现繁华舒适、现代一流XX形象的新地标。此次XX部分XX办公用房及综合业务用房项目将依据我市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并结合正定新区规划建设具体情况,拟选场址应偏离市区中心繁华地带,毗邻交通干道,道路通畅、交通便捷的区域内。412拟选场址方案第15页经过实地考察和综合分析比选,XX部分XX办公用房及综合业务用房项目拟选场址位于XX正定新区起步区内,东侧为云南道,西侧为南宁街,南侧为XXXX、XX、XX和XXXX部分办公用房整合搬迁项目北边界,北侧为福建道的区域内。其优势在于,正定新区是我市规划的主要发展方向,功能定位为“四中心一基地一园区一新城”,即行政中心、文化中心、体育中心、金融中心,现代服务业基地,科技创新集聚区,生态宜居新城。主要职能是以行政办公、金融商务、总部经济、文化会展等为主体的现代服务中心。其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捷,规划的配套市政设施完善,正定新区管委会已出具能够满足项目配套基础设施的证明。项目的建设有利于促进新区的发展,推动新区的建设进程。另外,项目建成后可以吸引大量人流、车流向此方向流动,改变以往的单中心局面,形成交通的双向流动,有利于从根本上缓解市区的交通压力。42建设条件421气象条件正定新区地处中纬度内陆地带,华北平原中南部,属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季风型大陆气候,南近滹沱河,西靠太行山。春季干旱多风,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干燥,四季分明。每年降水集中于7、8月份1、气温日平均气温131,极端最高气温428,极端第16页最低气温265。2、湿度平均相对湿度62。3、风向年平均风速14米/秒,7级以上大风天数9天,全年主导风向西北风。4、降水平均年降水量534MM。最大年降水量1105MM,最小年降水量265MM。5、霜雪初霜日平均为10月17日,终霜日平均为4月4日,无霜期年平均198天。6、降雪初雪日平均为12月1日,终雪日平均为3月9日。土壤开始冻结日平均11月12日,终冻日平均在3月13日,年最大冻土层深度为54厘米(1984年)。7、日照平均日照时数2527小时,日照率58,太阳辐射总量平均127千卡/平方厘米。8、水蒸发年平均水面蒸发量1800毫米,年平均蒸发量是降水量的35倍。422地质状况正定位于太行山东部的南北3060千米宽,东西80100千米长,厚度为8002600米的一整块沉积岩石上。地表向下揭露厚度1700米范围内,可分为4层。最上层为耕土层,厚度0406米,第2层为轻亚粘亚粘土,厚度为27555米,第3层为砂类土,厚度为03528米,第4层为粘土。无不良第17页地址现象,地下水无结晶性侵蚀和分解性侵蚀,适宜建筑。地表所出露的各类地基承载力沙类土一般在1424吨/平方米,亚沙地在1320吨/平方米,天然地基承载力一般为12吨/平方米以上,适合于一般民用及工业建筑。423抗震设防依据中国地震局制定,由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本项目抗震地震动峰值加速度按010G设防。424交通条件本项目选址位于XX正定新区起步区内,东侧为云南道,西侧为南宁街,南侧为XXXX、XX、XX和XXXX部分办公用房整合搬迁项目北边界,北侧为福建道的区域内。距火车站和机场直线距离均在15KM左右,距离现城市中心车程约20分钟。规划的京珠高速公路东移线和张石高速公路支线调整线(环城高速公路)环绕本区,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公路联系均十分便捷。XX正定国际机场距正定新区车程仅十五分钟。目前,XX高铁站正在建设中,未来将使XX进入首都“一小时交通圈”。高铁站距正定新区车程在30分钟以内。另外根据发展需要,还可在正定新区规划建设直接联系北京的城际轨道。因此交通条件十分优越。425公用配套条件1、供电本工程外部电源采用两路独立10KV高压电源进线,分别引自第18页云南道和南宁街,两路电源采用一用一备工作方式。总需要容量6617KW。2、给排水本工程最高日总用水量1638M3/D,最高日最大时用水量188M3/H。给水水源采用市政自来水,拟从云南道和南宁街的市政给水管网各引入一条DN200的给水管,并在庭院内形成环路。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供水量可满足本项目生活及消防用水的需要。本项目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生活污水(冲厕用水)经化粪池处理后进入污水管道,其它用水进入中水处理系统进行处理,水质达标后可作为冲厕、道路浇洒及绿化等用水,地表水汇集后流入城市雨水管网。3、暖通本项目夏季空调冷负荷17053KW,冬季空调热负荷10557KW。夏季拟采用离心式冷水机组制冷方式,制备温度712的冷冻水进行制冷。冬季热源由城市热网提供11070的一次热水,选用3台板式换热器,制备温度为6050的二次热水。4、燃气本项目燃气为天然气,年耗燃气量测算约为376104NM3/年。5、弱电系统第19页该工程的弱电系统包括综合布线系统及通信系统、电视系统、安全防范系统、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广播系统、楼宇自控系统,漏电火灾报警系统、会议系统等。第五章土地利用51土地利用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2、国土资源部第7号令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管理办法3、XX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52项目选址本项目拟选场址位于XX正定新区起步区内,东侧为云南道,西侧为南宁街,南侧为XXXX、XX、XX和XXXX部分办公用房整合搬迁项目北边界,北侧为福建道的区域内。项目总征地面积为6328公顷(94920亩),地形为规则矩形,场地交通便捷,环境适宜,规划的公共服务设施条件良好。53用地情况1、用地类型本项目建设拟选地块位于XX正定新区起步区内,已纳入我市规划的行政办公建设用地,以行政划拨的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2、用地规模第20页项目总征地面积为6328公顷,其中实际规划用地面积5284公顷,城市道路用地面积1044公顷。项目总建筑面积270272(地上建筑面积157110M2,地下建筑面积113162M2),建筑密度3797,容积率2973,绿地率3500。3、土地费用本项目用地通过行政划拨取得,土地费用按规定足额交纳。54拆迁、补偿、安置拆迁补偿依据XX关于印发滹沱新区土地储备实施细则和滹沱新区土地房屋征收实施办法的通知(石政发201025号)、XX办公厅关于印发XX市征收市区集体土地青苗和地上建筑物附着物补偿标准的通知(石政办函200727号)进行。第21页第六章工程技术方案61工程设计原则一、以城市总体规划为基础,与周围环境相融合,融入城市设计理念。建设既能与城市总体环境共生,而又特色鲜明的政府建筑新形象。二、作为新世纪、新时代的政府办公建筑工程,以“共生、共享、共容”的多元化设计思想为指引。注重本项目的社会功能和综合环境质量,使之成为社会文明、政府职能及人文环境的生动体现。三、以人为本,尊重环境,创造富有地方特色的行政办公建筑,使该项目成为XX市的一张新城市名片,为正定新区的城市建设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四、以“时代感、效率、庄重”为主题,以政府办公流程为主线,注重办公效率、环境气氛、文化内涵、时代与地域特色、以及人性理念,创造一个现代的政府办公空间。第22页五、作为“E”时代的建设工程,追求建筑内各功能空间及配套设施的现代化、智能化,以高科技手段满足现代政府办公的各种需求。62总平面布置621总平面布置原则一、根据功能不同,各种职能空间、对外办公空间、内部办公空间、生活后勤空间按照“动静分区、内外分开”的原则分区布置。二、充分考虑与城市道路及周围环境的关系,合理布置道路交通、消防车道,形成安全、通畅、流线清晰的平面交通系统。三、按照安全疏散的原则、职能空间和人流量的不同,合理安排各种出入口。四、绿地、停车场、道路与建筑物之间有机结合,实现整体空间环境的完整统一与协调性。五、按照可持续发展概念进行规划布局设计。622总平面布置综述6221场地概况本项目总征地面积为6328公顷,实际规划用地面积5284公顷(东西长约37000米,南北宽约14300米)地形为规则矩形,地势较平坦,项目取得用地为“三通一平”用地,因此无保留及第23页利用设施,不存在拆除问题。项目用地位于XX正定新区起步区内,东侧为云南道,西侧为南宁街,南侧为XXXX、XX、XX和XXXX部分办公用房整合搬迁项目北边界,北侧为福建道的区域内。6222总平面布置综述为保证政府办公环境的安静、安全,园区规划和单体均进行了严格的功能分区和流线划分,相对比较内敛。依据用地条件和建筑功能,总平面布置采用设置一条中轴线的总体布局方式。由北至南为前广场主题建筑内部建筑的中轴对称式建筑空间序列,庄重、大方、布局严谨、环境优美,体现了办公空间的特性,满足功能要求。宏观上整个总平面布局清晰明确,与周围环境衔接紧密,易于与城市联系,并具有通畅地内部交通。本项目布置三个对外出入口,主入口布置于用地北侧的福建道上,辅助入口分别设置于用地的东、西两侧。总平面交通以城市道路为依托,以环绕区域的环形道路为主干,在满足了消防要求的同时,又为各功能空间提供了顺畅便捷的交通,结构清晰明确。整个用地的停车布置在地下。景观主要位于主楼建筑主入口处,以几何形作为母题重复使用,同时结合严格对称的树阵、铺地、水面、小品,突出建筑主体;在建筑的内院部分,则主要以自然的近人景观为主,为内部第24页办公人员提供一个宜人的工作环境;由于用地内的功能分区是不同的,在不同的分区间,设计了分隔型绿化系统,起到划分空间、减少干扰的作用。用地内各种管线整体考虑,采用地下敷设的方式,使城市环境更加纯净、优美。623竖向设计本项目用地平缓。场地设计采用平坡式排水方式,并根据场地情况、地质勘察报告、基础深度和处理方式,进行场地坡度和土方量计算,预计小区内填挖方量基本平衡。624总平面布置经济技术指标1、总征地面积6328公顷(94920亩)其中城市道路用地面积1044公顷(15660亩)实际规划用地面积5284公顷(79260亩)2、总建筑面积270272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157110M2地下建筑面积113162M23、道路广场面积17500M25、停车位2060个6、建筑密度37977、绿地率3500第25页8、容积率297363工程设计方案631建设内容建设内容包括综合办公楼(XX部分XX办公用房、综合业务用房、后勤服务用房等)、地下车库等。各功能建筑详细指标见下表序号项目名称建筑面积M2结构形式备注1综合办公楼16521012层框架抗震墙地下二层XX办公用房13300框架抗震墙综合业务用房119510框架抗震墙A综合档案馆12000框架抗震墙B军转干部培训中心3000框架抗震墙C房地产交易市场及管理中心12000框架抗震墙D农产品质量和安全监测中心8000框架抗震墙E农林牧渔技术服务中心6000框架抗震墙F劳动人才中心28000框架抗震墙G计划生育宣教及技术服务管理中心5000框架抗震墙H信息中心10000框架抗震墙I畜牧水产质量和安全监测中心7000框架抗震墙J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6000框架抗震墙K地产交易服务中心8000框架抗震墙L市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管理中心5000框架抗震墙第26页M困难职工援助中心9510框架抗震墙后勤服务用房32400框架抗震墙A文印中心800框架抗震墙B商务中心500框架抗震墙C公勤用房2500框架抗震墙D医务室2000框架抗震墙E理发、美容500框架抗震墙F警卫用房3000框架抗震墙G餐厅15000框架抗震墙H厨房3300框架抗震墙地下一层I浴室2000框架抗震墙地下一层J变配电站600框架抗震墙地下二层K给水加压泵房400框架抗震墙地下二层L换热站200框架抗震墙地下二层M空调机房500框架抗震墙地下二层N中水处理设施500框架抗震墙地下二层O污水处理设施600框架抗震墙地下二层2地下车库105062框架抗震墙地下一、二层632建筑设计6321设计依据本项目使用的主要规范和标准有1、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第27页3、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13(J)8120094、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5、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6、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7、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8、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9、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098982001年版10、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200611、饮食建筑设计规范JGJ64896322设计思想建筑设计接受新思潮,新理念,响应国家工程建设的新规范与新意见,运用高新技术手段,以达到新时代政府办公建筑工程的智能化、现代化。展现具有时代特色的政府办公建筑新形象。1、功能分区明确,公共性空间与私密性空间分区布置,与交通空间相结合,构成功能协调、布局合理的高效率办公空间。2、注重各类功能空间的尺度,办公建筑空间氛围的营造,结构尺寸的统一协调性,以及使用上的灵活可变性。3、现代化的设备系统齐全,如智能化管理系统、通讯系统、消防等系统。4、建筑的外观设计采用多元化的设计手法,使建筑形象具有自身的功能特色,而又与周围建筑和环境相协调。第28页5、内装修设计与外观采用相同的设计手法及母题,做到室内外空间的协调统一。6323建筑设计1、平面功能设计本建筑为XX及各业务部门提供办公场所,平面空间设计中采用小办公空间与开放式大厅相组合方式。办公楼共设计12层,建筑高度为465米,一层层高为51米,标准层层高为36米,顶层层高为54米。建筑内设12部疏散楼梯,17部电梯,6部食梯。总体项目的主要设备用房均集中设置于本建筑地下二层,包括变配电站、给水加压泵房、换热站、空调机房、中水处理设施、污水处理设施等。后勤服务用房中的厨房及浴室设于地下一层。除设备用房、厨房及浴室以外的地下空间平时为汽车库,战时部分汽车库设计为五级一等人员掩蔽人防工程。XX办公用房为市食品药品监督局、粮食局、园林局、体育局、计生委等13个政府XX部门提供办公场所,主要布置于综合办公楼10层和11层。综合档案馆综合档案馆按市级一类用房建设,其主要职责为主管全市档案事业,利用档案为XX、XX工作服务,向社会公众提供档案查阅、咨询;承担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公开条例和XX规定的有关政府信息公开的各项任务;依法管理全市档案第29页鉴定、档案开放和目录公布;维护档案完整,确保档案资料安全。主要布置于综合办公楼12层。军转干部培训中心根据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暂行办法有关规定,具体实施军队转业干部培训,包括计划分配的军队转业干部的适应性培训和部分专业培训,以及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的就业培训。主要布置于综合办公楼10层。房地产交易市场及管理中心负责全市房地产交易管理、服务工作,为房地产交易提供中介服务,具体承办房地产权属登记与发证、用于房屋权属登记等房产管理的测绘成果的审核备案。中心集信息、交易、管理、服务四项功能于一体,实行房屋交易与权属登记业务一体化运作。主要布置于综合办公楼首层。农产品质量和安全监测中心主要负责全市农产品从产地环境、投入品、产出品,到初加工、流通各环节的质量安全监督性检测、认证认可检测、市场准入性检测、社会公正性委托检测和仲裁检测检验任务;负责省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交办及有关部门委托的各项检测检验工作;负责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机构建设和管理,指导和培训基层农产品检测体系建设的专业技术人员等。主要布置于综合办公楼4层。农林牧渔技术服务中心贯彻执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规,参与制定主管行业的技术推广计划、技术措施,并组织实施。组织行业的新技术、新品种的实验、示范、推广应用,以及科研课第30页题的技术攻关和科研成果的鉴定推广工作,参与和组织各主管行业技术推广项目的验收、评审和鉴定工作。负责行业的人才资源开发和人才的引进、交流、管理,组织技术推广人员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加强市场指导,强化信息服务,做好市场经济信息收集、分析、发布工作,提供市场供求预测的信息和指导。主要布置于综合办公楼4层。劳动人才中心制订全市人才流动规划和实施办法,培育和管理人才市场;办理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的求职登记、介绍、毕业生就业推荐,组织人才交流活动;负责人事代理、制订引进人才的有关政策并组织实施;进行工作、人才供求信息的收集、整理、储存和发布;负责同外地人才交流机构和大中专院校建立人才培养、交流网络;根据市场需求,组织培训各类人才;负责人才交流政策咨询,组织进行人才素质测评工作;负责审批社会人才中介组织;负责流动人才档案管理工作;负责检查、指导毕业生就业政策,分配计划落实情况以及毕业生见习期间的管理工作。主要布置于综合办公楼2层和3层。计划生育宣教及技术服务管理中心按照人口计生部门的要求,积极参与对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综合治理。负责指导基层开展全民性人口与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对全市人口和计划生育系统基层干部岗位培训工作。指导基层开展普及人口与计划生育基础知识教育工作,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估。按照上级人口计生第31页部门的工作要求,协同新闻、宣传、文化等部门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宣传工作。围绕生育、节育、不育等积极开展计划生育技术和生殖保健服务,为全市流动人口及育龄群众提供优质服务。主要布置于综合办公楼5层。信息中心统筹规划、协调实施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信息交流和信息资源的共享,推动政务内网、政务外网、公共信息网、政府信息资源数据库群建设。负责电子政务网络平台的建设、管理、运行维护和网络安全,推进XX办公自动化工作,为党政XX实现现代化管理、科学决策、提高办事效率提供政务专网服务平台。组织开展信息网络应用推广、信息咨询服务和信息技术培训工作。主要布置于综合办公楼5层。畜牧水产质量和安全监测中心负责畜、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检验工作,负责产品市场准入检验、产品产地认定检验和质量安全评价检验,指导生产基地和批发市场开展检测工作;承担畜、水产品质量安全方面标准的宣传贯彻和技术培训工作;接受其他委托检验和负责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工作。承担全市兽药质量及饲料质量的监督检验工作;承担全市无公害畜、水产品产地认定的初审、推荐、考察及监督管理工作;开展兽药生产、经营的技术指导和业务培训工作;承担兽医药械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主要布置于综合办公楼9层。第32页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编制、执行住房公积金的归集、使用计划;负责记载职工住房公积金的缴存、提取、使用等情况;负责住房公积金的核算;审批住房公积金的提取、使用;负责住房公积金的保值和归还;编制住房公积金归集、使用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主要布置于综合办公楼6层。地产交易服务中心参与制定国有土地使用权交易市场政策性法规;负责提供国有土地使用权交易场所,维护和规范土地市场交易秩序;负责国有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的具体事务性工作;负责地产市场信息的收集、整理、传递、交流工作;负责发布土地交易市场供地公告;做好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出租、抵押、作价出资、联营、入股等前期服务;承办土地交易中介服务和提供咨询服务。主要布置于综合办公楼7层。市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管理中心参与编制全市经济适用住房建设计划,拟定市区廉租住房的构建计划;负责住房保障的资金管理及住房保障家庭资格审查和确认工作;廉租住房的租赁、租赁住房补贴、租金和维修管理;负责廉租住房档案和低收入家庭住房档案管理,指导各区廉租住房管理工作;廉租住房的购建,落实廉租住房房源;经济适用住房的销售和交易管理;会同物价部门核定经济适用住房交易价格。主要布置于综合办公楼6层。困难职工援助中心为全市困难职工和弱势群体提供职业介第33页绍、技能培训、生活救助、法律援助和信访接待等服务。主要布置于综合办公楼8层和9层。各层均设男,女卫生间4处,12部疏散楼梯。2、立面设计对称的美庄重、永恒。只有对称格局方能显现政府建筑的威严与庄重。本建筑群组也采用了对称的手法,建筑平面、景观、立面完全统一在对称的法则中。整个主楼呈双U形状,而大屋檐则形成威严庄重的气势。建筑四周采用柱廊,形成端庄、威严的面貌。3、内装修内装修风格以“庄重、适用、简朴而高雅”为原则,与外部建筑形象相配合,主题语汇和符号统一。细部设计和各功能空间的氛围各具特色。领导办公室、办事大厅、会议室、门厅、电梯厅、中庭等重要部位采用中级装修,其它普通办公室、楼梯间等采用普通装修,设备用房、车库等采用简单装修。633结构设计6331设计依据一、国家现行规范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年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第34页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高层建筑箱形与筏形基础技术规范JGJ699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二、基本风压03KN/M2,基本雪压030KN/M2地面粗糙度C度。三、本工程抗震设防烈度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场地类别为类。6332结构设计一、本工程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为二级,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二、综合办公楼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抗震墙结构;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采用筏板基础。主要建筑结构材料选用钢筋、混凝土和砌块等。人防工程防抗力等级为五级一等人员掩蔽,地下室防水等级为二级。64给水排水工程641设计依据第35页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年版)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2005年版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建筑专业及有关专业提供的条件642给水工程1、水源及水质给水水源为市政自来水。由云南道和南宁街引两根DN200给水干管接入加压水泵房,并在区内形成环路。埋地给水管采用给水铸铁管。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供水量可满足项目生活及消防用水的需要。2、用水量用水量估算表项目名称用水标准最大日水量(M3/D)最大时水量(M3/H)使用时数(H)小时变化系数(K)办公用水30L/班人240291012食堂用水20L/人次112141215淋浴用水100L/日人267451220车库冲洗用水2L/次21026810合计829114未预见用水1512417第36页空调冷却补充用水量1638188由于本工程设有中水处理工程,表中未计入冲厕、道路浇洒及绿化用水等水量。经计算,本项目最高日总用水量为1638M3/D。最高日最大时用水量为188M3/H。643消火栓系统本工程设室内外消火栓系统。根据规范要求,该项目同一时间内火灾次数为一次,各建筑公用屋顶消防水箱、消防水池、消防泵,消防水量按需水量最大一栋建筑物考虑。确定消防水量如下室外消火栓消防用水量按30L/S计算,消火栓灭火时间按3小时计;室内消火栓消防用水量按30L/S计算,消火栓灭火时间按3小时计;喷淋系统用水量按26L/S,火灾持续时间按1小时考虑。室外消防用水量由室外消火栓环网保证,自两条市政给水管各引DN200给水管与室外消火栓环网连接。室内消火栓系统采用临时高压制,最高建筑物屋顶设置有效容积18M消防水箱,室外设置有效容量750M3(分为两格)消防水池。消防给水由消防水池集中供给,室外消火栓保护半径为150M,布第37页置间距不大于120M,且消防泵出水管设置两条,分别于室外给水管网干管相连。本工程设计消防以水为主,并严格按照有关规范要求设置手提式灭火器。644给水系统1、室外给水室外给水系统采用生活、消防独立供水系统。室外消火栓管网成环状布置,消防采用低压制,设地下式消火栓,室外消火栓适当布设在环状管网上。室外给水管网管材拟采用给水球墨铸铁管。2、室内给水本工程采用变频调速给水装置分别供水。将建筑物分为市政压力直接供水和加压供水两部分,地下一层到地上五层,由市政给水管网直接供水;地上六层及以上各层由分区变频调速水泵加压供水。在给水加压泵房内设恒压变频给水机组两套、300M生活贮水池一座,经过二次加压来分别保证本工程建筑的生产、生活的水量水压要求。645热水及饮水供应系统本工程充分考虑办公人员生活需求,设有生活热水和饮用开水供应系统。第38页热水由一次水和市政供热管网换热取得。由水泵房供应的一次水与110市政供热管网通过水水换热器交换制备。同时各配备全程水处理装置一套。经估算,热水用水量40M3/D。开水供应拟采用电热开水器,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