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2012年宏建建设工程检测作业指导书汇编》(55页)-作业指导_第1页
(doc)-《2012年宏建建设工程检测作业指导书汇编》(55页)-作业指导_第2页
(doc)-《2012年宏建建设工程检测作业指导书汇编》(55页)-作业指导_第3页
(doc)-《2012年宏建建设工程检测作业指导书汇编》(55页)-作业指导_第4页
(doc)-《2012年宏建建设工程检测作业指导书汇编》(55页)-作业指导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宏建建设工程检测有限公司作业指导书版号第1版修订状态第0次修订受控状态发放编号GDHJ/C2012持有人持有人接受日期2012年9月1日批准2012年10月1日实施广东宏建建设工程检测有限公司颁布本资料来自企业管理资源网WWWM448COM本资料来自企业管理资源网WWWM448COM批准页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以下机构的检测活动广东宏建建设工程检测有限公司作业指导书版号第1版发布日期2012年9月1日实施日期2012年10月1日总页数332(含封面)编制人审核人批准人修订表序号对应编号修订前内容修订后内容修订人批准人批准日期目录一、主体结构工程试验1混凝土强度回弹法12混凝土强度钻芯法93混凝土强度超声回弹综合法54砂浆强度回弹法95砂浆强度贯入法196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无损检测法217混凝土预制构件结构性能荷载试验法258后置埋件的力学性能抗拔试验法271混凝土强度回弹法1、适用范围本指导书适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结构中普通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检测。2、引用标准JGJT232001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3、仪器设备的要求检测采用回弹仪,HT225A型,主要技术要求31测定回弹值的仪器,应采用示值系统为指针直读式的混凝土回弹仪,回弹仪必须具有制造工厂的产品合格证及检定单位的检定合格证。32在洛氏硬度HRC为602的钢砧上,回弹仪的率定值应为802,回弹仪使用时的环境温度应在440之间。33回弹仪在工程检测前后,应在钢砧上作率定试验。34回弹仪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送检定单位检定。A新回弹仪启用前B超过检定有效期限有效期为半年C累计弹击次数超过6000次。D经常规保养后,钢砧率定值不合格。E遭受严重撞击或其他伤害。35回弹仪率定试验宜在室温205的条件下进行。率定时,钢砧应稳固地平放在刚度大的混凝土实体上,回弹仪向下弹击时,取连续弹击三次的稳定回弹值进行平均,弹击杆分四次旋转,每次旋转约90。弹击杆每旋转一次的率定平均值均符合802的要求。4、检测结构或构件混凝土强度时,应具有下列资料A工程名称、部位及设计、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名称B结构或构件名称、外形尺寸、数量及混凝土强度等级;C水泥品种、标号、安定性、厂名;砂、碎石种类、粒径;外加剂或掺合料品种、掺量;混凝土配合比等;D施工时材料计量情况,模板、浇筑、养护情况及成型日期等;E必要的设计图纸和施工记录;F检测原因。5、抽样方法及样本大小以及技术规定51检测结构或构件混凝土强度可采用下列两种方式,其适用范围及构件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单个检测适用于单独的结构或构件的检测;二、批量检测适用于在相同的生产工艺条件下,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同,原材料、配合比、成型工艺、养护条件基本一致且龄期相近的同类构件。按批进行检测的构件,抽检数量不得少于同批构件总数的30且构件数量不得少于10个。抽检构件时,有关方面应协商一致,随机抽取并使所选构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52每一构件的测区,应符合下列要求A每一结构或构件测区数不少于10个;,对某一方向尺寸小于45M且另一方向尺寸小于03M的构件,其测区数量可适当减少,但不应少于5个;B相邻两测区的间距应控制在2M以内,测区离构件边缘的距离不宜大于05M,且不宜小于02M;C测区应选在使回弹仪处于水平方向,检测混凝土浇筑侧面。当不能满足这一要求时,方可选在使回弹仪处于非水平方向检测混凝土浇筑侧面、表面或底面;D测区宜选在构件的两个对称可测面上,也可选在一个可测面上,且应均匀分布。在构件的受力部位及薄弱部位必须布置测区,并应避开预埋件。E测区的面积不宜大于004M2;F检测面应为原状混凝土表面,并应清洁、平整,不应有疏松层、浮浆、油垢以及蜂窝、麻面,必要时可用砂轮清除疏松层和杂物,且应有残留的粉末或碎屑;G对于弹击时会产生颤动的薄壁、小型构件应进行固定。53结构或构件的测区布置应有方案,各测区应标有清晰的编号,必要时应在记录纸上描述测区布置示意图和外观质量情况。54当检测条件与测强曲线的适用条件有较大差异时,可采用同条件试件或钻取混凝土芯样进行修正,试件或钻取芯样数量应不少于6个。计算时,测区混凝土强度换算值应乘以修正系数。修正系数可按54L或542式计算1NFCUI/FCCUI541NI11NFCORI/FCCUI542NI1式中修正系数,精确到00L;FCUIFCORI分别为第I个混凝土立方体试件边长为150MM或芯样试件100100MM的抗压强度值,精确01MPA。FCCUI对应于第I个试件的回弹值和碳化深度值,由JGJT232001的附录表E查得的混凝土强度换算值;N试件数55泵送混凝土制作的结构或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的检测应符合下列规定A、当碳化深度值不大于20MM时,每一测区混凝土强度换算值应按JGJ7232001附录B修正;B、当碳化深度值大于20MM时,可按本指导书54条进行检测。56检测时,回弹仪的轴线应始终垂直于结构或构件的混凝土检测面,缓慢施压,准确读数,快速复位。57测点宜在测区范围内均匀分布,相邻两测点的净距一般不小于20MM,测点距构件边缘或外露钢筋、预埋件的距离一般不小于30MM。测点不应在气孔或外露石子上,同一测点只允许弹击一次。每一测区应记取16个回弹值,每一测点的回弹值读数估读至1。58回弹值测量完毕后,应选择不少于构件的30测区数在有代表性的位置上测量碳化深度值,取其平均值为该构件每测区的碳化深度值。当碳化深度值极差大于20MM时,应在每一测区测量碳化深度值。59测量碳化深度值时,可用合适的工具在测区表面形成直径约15MM的孔洞,其深度大于混凝土的碳化深度。然后除净孔洞中的粉末和碎屑,不得用水冲洗。立即用浓度为1酚酞酒精溶液滴在孔洞内壁的边缘处,再用深度测量工具测量已碳化与未碳化混凝土交界面到混凝土表面的垂直距离测量不应小于3次,取其平均值,该距离即为混凝土的碳化深度值。每次读数精确至05MM。6、回弹值的计算61计算测区平均回弹值时,应从该测区的16个回弹值中剔除3个最大值和3个最小值,余下的10个回弹值按下列公式计算10RII1RM10式中RM测区平均回弹值,精确至01;RI第I个测点的回弹值。62回弹仪非水平方向检测混凝土浇筑侧面时,应按下列公式修正RMRMRA式中RM非水平方向检测时测区的平均回弹值,精确至01;RA非水平方向检测时回弹值的修正值,按JGJT232001的附录表C采用。63回弹仪水平方向检测混凝土浇筑表面或底面时,应按下列公式修正RMRMTRT631RMRMBRB622式中RMT、RT水平方向检测混凝土浇筑表面、底面时,测区的平均回弹值,精确至01;RMB、RB混凝土浇筑表面、底面回弹值的修正值,按JGJT232001附录表D采用。64当检测时仪器为非水平方向且测试面为非混凝土浇筑侧面时,则应先按附录表C对回弹值进行角度修正,然后再按附录表D对修正后的值进行浇筑面修正。7、我们因未建立地区测强曲线,目前采用全国统一测强曲线,故所测结构或构件的混凝土必须符合下列条件A符合普通混凝土用材料,拌和用水的质量标准;B不掺外加剂或仅掺非引气型外加剂;C采用普通成型工艺;D采用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规定的钢模、木模及其它材料制作的模板;E自然养护或蒸汽养护出池后经自然养护7D以上,且混凝土表层为干燥状态;F龄期为141000D;G抗压强度为1060MPA。8、混凝土强度的计算81结构或构件第I个测区混凝土强度换算值,可根据求得的平均回弹值RM和平均碳化深度值DM,按统一测强曲线换算表JGJT232001的附录A表得出,泵送混凝土还应按本指导书第55条计算。82由各测区的混凝土强度换算值可计算得出结构或构件混凝土的强度平均值。当测区数不少于10个时,应计算强度标准差。平均值及标准差应按下列公式计算NFCCUI(821)I1MFCCUNN(FCCUII)2N(MFCCU)2(821)I1SFCCUN1式中MFCUC构件混凝土强度平均值MPA,精确至01MPA;N对于单个检测的构件,取一个构件的测区数;对于批量检测的构件,取被抽取构件测区数之和;SFCCU结构或构件测区构件混凝土强度标准差MPA,精确至001MPA。委托检测登记注测区混凝土强度换算值是指按JGJT23200L规程检测的回弹值和碳化深度值,换算成相当于被测结构或构件的测区在该龄期下的混凝上抗压强度值。83结构或构件混凝上强度推定值FCUE应按下列公式确定A当按单个构件检测时,且构件测区数少于10个,以最小值作为该构件的混凝土强度推定值FCUEFCCUMIN(83A1)式中MFCCUMIN构件中最小的测区混凝土强度换算值(MPA),精确至01MPA。B当该结构或构件的测区强度值中出现小于100MPA时FCUE45MPA;B当该批构件混凝土强度平均值不小于25MPA时SFCCU55MPA。9、回弹法检测流程图试验员了解检测情况,制定检测方案回弹仪率定10、试验要求及注意事项A保证回弹仪处于标准状态;B回弹仪操作的基本要求是用力均匀缓慢,扶正垂直对准测面,不晃动,严格按“四步法”(指针复零,能量操作,弹击操作,回弹值读取)程序操作。操作人员应持证上岗。C重视测区布置,力求合理、均匀、有代表性。11、在检测过程中发生异常情况的处理方法A当发现构件混凝土的匀质性较差时,构件表面硬度与混凝土强度不相符时,应用钻芯法加以验证和修正。B当回弹仪检测后进行率定发现其不在标准状态时,应另用处于标准状态的回弹仪对已测构件进行复检对比。检测前准备检测记录回弹仪率定计算出具报告整理存档T01071993混凝土强度钻芯法一、检测原理及适用范围钻心法是利用钻机和人造金刚石空心薄壁钻头,从结构混凝土中钻去芯样以检测混凝土强度和检测混凝土内部缺陷的方法,是一种直观、可靠和尊却的方法,但对结构造成一定损伤。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主要用于下列情况A、对试块抗压强度的测试结果有怀疑时,如试块强度很高而结构混凝土质量很差,或试块强度不足而结构质量较好等;B、因材料、施工或养护不良而发生混凝土质量问题;C、混凝土遭受冻害、火灾、化学侵蚀或其他损害以及表层与内部质量不一致的混凝土;D、需检测多年使用的建筑结构或构筑物中混凝土强度。对混凝土强度等级低于C1O的混凝土结构,不宜采用钻芯法检测。二、检测依据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CECSO32007;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GB/T50081三、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的流程图检测登记检测员获得有关资料检查钻芯机、做好检测准备钻取芯样并编号记录芯样加工,养护芯样试压,记录破坏状态计算出具报告整理归档。四、检查检测设备检查钻芯机、补平装置、万能材料试验机等,是否能正常工作。五、取样1采用钻芯法检测结构混凝土强度前,应具备下列资料A工程名称、部位及设计、施工、建设单位名称;B结构或构件种类、外形尺寸及数量;C成型日期、原材料和混凝土试块抗压强度试验报告;D设计采用的混凝土强度等级;E有关的设计图和施工资料等;F检测的原因2钻芯取样应在结构或构件的下列部位钻取A结构或构件受力较小的部位;B混凝土强度质量具有代表性的部位;C便于钻芯机安放和操作的部位;D避开主筋、预埋件和管线的位置,并尽量避开其他钢筋;E用钻芯法和非破损法综合测定强度时,应与非破损法取同一测区。3钻取芯样的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A按单个构件检测时,每个构件的钻芯数量不应少于3个;对于较小构件,钻芯数量可取2个;B对构件的局部区域进行检测时,应由要求检测的单位提出钻芯位置及芯样数量;C作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修正的芯样数量应不少于6个。4钻取芯样的要求A钻取的芯样直径一般不宜小于骨料最大粒径的3倍,在任何情况下不得小于骨料最大粒径的2倍;B每个“修正的芯样”的表面均需有构件混凝土原浆模板面,以便读取回弹值、碳化深度值后再制作芯样试件。不可以将较长芯样沿长度方向截取为几个芯样来计算修正系数。C从钻孔中取出的芯样在稍微晾干后,应标上清晰标记。若所取芯样的高度及质量不能满足要求时,应重新钻取芯样。芯样在运输前应仔细包装,避免损坏。D结构或构件钻芯后所留下的孔洞,可采用树脂类或微膨胀水泥类的细骨料混凝土(比原设计标号提高一个强度等级)及时进行修补,以保证其正常工作。E钻芯时用于冷却钻头和排除混凝土料屑的冷却水流量宜为35L/MIN,出口水温不宜超过30。F工作完毕后,应及时对钻芯设备进行保养维修。5芯样的加工及要求A芯样抗压试件的高度和直径之比应在12的范围内。B芯样试件内不应含有钢筋。如不能满足此项要求,每个试件内最多只允许含有二根直径小于1OMM的钢筋,且钢筋应与芯样轴线基本垂直并不得露出端面。C锯切后的芯样应满足平整度和垂直度的要求,当不能满足时,应对端面进行加工,用水泥砂浆(或水泥净浆)等材料补平。水泥砂浆(或水泥净浆)补平厚度不宜大于5MM,硫磺胶泥(硫磺)补平厚度不宜大于15MM,补平层应与芯样结合牢固,以使受压时补平层与芯样的结合面不提前破坏。D测量和记录芯样尺寸平均直径用游标卡尺测量芯样中部,在相互垂直的两个位置上取其二次测量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05MM;芯样高度用钢板尺进行测量,精确至1MM;垂直度用游标量角器测量,两个端面与母线的夹角,精确至010;平整度用钢板尺和塞尺测量芯样端面的缝隙。E芯样尺寸偏差及外观质量超过下列数值时,不得用作抗压强度试验。经端面补平后的芯样高度小于095DD为芯样试件平均直径)或大于205D时;沿芯样高度任一直径与平均直径相差达2MM以上时;芯样端面的不平整度在100MM长度内超过01MM时;芯样端面与轴线的不垂直度超过2度时;芯样有裂缝或有其他较大缺陷时。六、芯样的抗压强度试验1芯样的试件宜在与被检测结构或构件混凝土湿度基本一致的条件下进行抗压强度试验。如结构工作条件比较干燥,芯样试件应以自然干澡状态进行试验;如结构工作条件比较潮湿,芯样试件应以潮湿状态进行试验。2按自然干燥状态进行试验时,芯样试件在受压前应在室内自然干澡3天,再进行抗压强度试验。3按潮湿状态进行试验时,芯样应在20士5的清水中浸泡4048H,从水中取出后揩干立即进行抗压强度试验。4芯样的抗压强度试验按混凝土立方体强度的试验方法进行。七、芯样混凝土强度的计算1芯样试件的混凝土强度换算值系指用钻芯法测得的芯样的强度,换算成相应于测试龄期的,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试块的抗压强度值。2芯样试件的混凝土强度换算值(,应按下列公式计算CUF4F/D2CUF式中芯样试件混凝土强换算值(MPA),精确至01MPA;CUFF芯样试件抗压试验测得的最大压力(ND芯样试件的平均直径MM不同高径比的芯样试件混凝土强度换算系数见下表。3高度和直径均为100MM或150MM的芯样试件的抗压强度测试值可直接作为混凝土的强度换算值。芯样试件混凝土强度换算系数高径比H/D1011121314151617181920系数1001041071101131151171191211221244单个构件或单个构件的局部区域。可取芯样试件混凝土强度换算值中的最小值作为其代表值5用钻芯来修正回弹值的芯样强度换算值详见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01第415条规定。八、检测报告报告内容包括1委托单位2建筑工程概况3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及监理单位名称4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及依据标准5抽样方案及数量6检测日期,报告日期7检测项目的主要分类检测数据和汇总结果;检测结果、检测结论;8编制后,首先部门内部进行审核;无问题后主检、审核人签字交至总工审定。9报告完成后交承接室存档发放。砼钻芯抗压强度试验原始记录统一编号委托单位委托日期工程名称报告日期样品名称成型日期要求试验项目使用部位其他检验类别试验结果砼钻芯抗压强度试验芯样编号设计标号龄期(D)芯样尺寸()破坏荷载(KN)强度值(MPA)强度修正值(MPA)强度平均值(MPA)依据标准委托人见证人审核试验九、注意事项A仔细审读设计图纸,确定合理钻芯位置B钻芯前应检查钻芯机是否正常,安装是否牢固,搭设平台是否牢固。C漏电保护装置是否正常。D钻芯前应先对芯样表面进行回弹值和碳化深度值检测。E现场检测人员操作过程中要注意自己和他人的安全。F检测人员检测过程中要做到文明施测。T01111993混凝土强度超声回弹综合法超声回弹综合法测定混凝土强度实验指导书超声回弹综合法适用于以中型回弹仪低频超声仪按综合法检测建筑结构和构筑物中的普通混凝土抗压强度值,其中混凝土强度换算值是根据用综合法CUF取得的测值换算成相当于被测结构物所处条件及龄期下边长150MM立方体试块的抗压强度值,混凝土强度推定值是相应于强度换算值总体分布中保证率CU,EF不低于95的强度值。本方法不适用于下列情况的结构混凝土1遭受冻害、化学侵蚀、火灾以及高温损失;2)被测构件的混凝土厚度小于100MM;3)结构表面温度小于4或大于60。一、实验目的通过该试验应达到以下目的1了解回弹仪的基本构造,掌握回弹仪的正确使用方法;2熟练掌握非金属超声仪的使用方法;3处理回弹值及超声声时值结果,掌握对被测混凝土构件的抗压强度综合评定方法;4培养结构试验与量测的动手能力和科学研究的分析能力。二、主要仪器与设备1HT225混凝土回弹仪;2DJUS05非金属超声波仪;3打磨工具、耦合剂以及计算器等。三、实验步骤1回弹仪的使用及率定操作;2选取构件及构件测区处理;A)测区布置应符合当按单个构件检测时应在构件上均匀布置测区每个构件上的测区数不应少于10个;对长度小于或等于2M的构件其测区数量可适当减少但不应少于3个。B)测区布置在构件混凝土浇灌方向的侧面;测区均匀分布相邻两测区的间距不宜大于2M;测区避开钢筋密集区和预埋件;测区尺寸为200MM200MM;测试面应清洁平整干燥不应有接缝饰面层浮浆和油垢并避开蜂窝麻面部位必要时可用砂轮片清除杂物和磨平不平整处并搞净残留粉尘。C)结构或构件上的测区应注明编号并记录测区位置和外观质量情况;结构或构件的每一测区宜先进行回弹测试后进行超声测试,且回弹值和超声声速值必须一一对应。3回弹值的测量用回弹仪测试时宜使仪器处于水平状态测试混凝土浇灌方向的侧面。如不能满足这一要求也可非水平状态测试或测试混凝土浇灌方向的顶面或底面。对构件上每一测区的两个相对测试面各弹击点每一测点的回弹值测读精确至10。相邻两测点的间距一般不小于30MM,测点距构件边缘或外露钢筋铁件的距离不小于50MM且同一测点只允许弹击一次。计算测区平均回弹值时应从该测区两个相对测试面的16个回弹值中剔除3个最大值和最小值然后将余下的10个回弹值按下列公式计算。(1)10MIR式中为测区平均回弹值,计算至01;为第I个测点的回弹值。MRI非水平状态测得的回弹值应按下列公式修正(2)AMAR式中为修正后的测区回弹值;为测试角度的回弹修正值。A表1非水平状态测得的回弹修正值RM角度20253035404550向上90度60555045403835向下90度40383533302825注当为零时,修正值为零;测区平均回弹值RM在表中没有列数值,可用内插法求得由混凝土浇灌方向的顶面或底面测得的回弹值应按下列公式修正(3)ABA式中、分别为测区顶面、底面的回弹修正值。ARB表2混凝土浇灌顶面、底面测得的回弹修正值RM浇灌面20253035404550顶面252015100500底面3025201510050注在侧面测试时,修正值为零;测区平均回弹值RM在表中没有列数值,可用内插法求得4超声声时值的测量超声测点应布置在回弹测试的同一测区内。测量超声声时时应保证换能器与混凝土耦合良好。测试的声时值应精确至01,声速值应精确至001KM/S。S在每个测区内的相对测试面上应各布置3个测点,且发射和接收换能器的轴线应在同一轴线上。测区声速值应按下列公式计算(4)MVLT(5)123T式中为测区声速值(KM/S);为超声测距(MM);为测区平均声VLMT时值();、以及分别为测区中3个测点的声时值。S1T2T当在混凝土浇灌的顶面与底面测试时测区声速值应按下列公式修正(6)AV式中为测区修正后的声速值(KM/S);为测区不同浇灌面的声速值AV修正系数,当在混凝土浇灌顶面及底面测试时取1034,当在混凝土浇灌侧面时取1。5混凝土强度的推定构件第个测区的混凝土强度换算值,应根据修正后的测区回弹值及ICU,IFAIR修正后的测区声速值,优先采用专用或地区测强曲线推定,当无该类测强曲AIV线时经验证后也可按下列公式计算一、粗骨料为卵石时(7)123195,08CUIAIAIFVR二、粗骨料为碎石时(8)172157,08CUIAIAIFVR式中为第个测区的混凝土强度换算值(MPA,精确到01MPA);,CI为第个测区修正后的声速值(KM/S,精确到001KM/S);为第个测区修AIVAIR正后的回弹值(精确到01)。结构或构件的混凝土强度推定值可按下列条件确定1)当按单个构件,CUEF检测时单个构件的混凝土强度推定值取该构件各测区中最小的混凝土强度换算值;2)当按批抽样检测时该批构件的混凝土强度推定值应按下列公式计算(9),1645MCSCCUEUUFFF式中为混凝土强度换算值的平均值(MPA);为混凝土强度换算MCUFSCUF值的标准差(MPA)。其中,(10),1NMCCUUIIFF(11)22,1NSCCMCUUIUIFFF四、实验结果表3混凝土回弹值测试结果测区1234567891012345678910111213141516RM回弹值RM修正后的回弹值RA测试面回弹修正值测试角度回弹修正值AR备注测试表面破坏情况,测区的划分以及编号以及注意事项等测量记录校核测试日期年月日表4混凝土超声声速值的测试结果测区12345678910测距(MM)L1T23T声时值TI()SM声速值I(KM/S)修正后的声速值I(KM/S)测试面声时修正值备注超声波测试仪使用步骤以及注意事项等测量记录校核测试日期年月日表5超声回弹综合法测试混凝土强度的测试结果测区12345678910修正后的声速值VA(KM/S)修正后的回弹值RA仪器推荐曲线结果混凝土强度换算值(MPA)计算公式结果声速值I(KM/S)测试面声时修正值备注超声波测试仪使用步骤以及注意事项等测量记录校核测试日期年月日T01151993砂浆强度回弹法1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使用于推定烧结普通砖砌体砂浆强度,不适用于推定高温、长期浸水、化学浸蚀、火灾等情况下的砂浆抗压强度。2应用标准GB/T503152000砌体工程现场检验技术标准GB502032002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3仪器设备砂浆回弹仪4试验步骤41抽检率,依据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503442004关于样本容量要求设置抽检方案和抽检率。42测位宜选在承重墙的可测面上,并避开门窗洞口及预埋件等附近的墙体。墙面上每个测位的面积宜大于03M2。43测位处的粉刷层、勾缝砂浆、污物等应清除干净。弹击点处的砂浆表面,应仔细打磨平整,并除去浮灰。44每个测位内均匀布置12个弹击点。选定弹击点应避开砖的边缘,气孔或松动的砂浆。相邻两弹击点的间距不应小于20MM。45在每个弹击点上,使回弹仪连续弹击3次,第1、2次不读数,仅记录第3次回弹值,精确至1个刻度。测试过程中,回弹仪应始终处于水平状态,其轴线应垂直于砂浆表面,且不得移位。46在每个测位内,选择13处灰缝,用碳化深度测定仪和1的酚酞试剂测量砂浆碳化深度,读数应精确至05MM。5数据处理51平均回弹值值从每个测位的12个回弹值中,分别剔除最大值、最小值,将余下的10个回弹值计算平均值,以R表示。52平均碳化深度每个测位的平均碳化深度,应取该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以D表示,精确至05MM。53砂浆强度换算值第I个测区第J个测位的砂浆强度换算值,应根据该测位的平均回弹值和平均碳化深度值,分别按下式计算D10MM时57221093RFIJ10MMD30MM时043284FIJD30MM时6035216RFIJ式中第I个测区第J个测位的砂浆强度值(MPA);IJD第I个测区第J个测位的平均碳化深度值(MM);R第I个测区第J个测位的平均回弹值54砂浆抗压强度平均值测区的砂浆抗压强度平均值,应按下式计算INJJIFF12255强度推定551每个检测单元的强度平均值、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应分别按下列公式计算21NJIFFU12212NFSNIIFU式中同一检测单元的强度平均值(MPA)。当检测砂浆抗压强度时,即为;当检测砌体FFUM2抗压强度时,为;当检测砌体抗剪强度时,即为;FMFUMV同一检测单元测区数;2N测区强度代表值(MPA)。当检测砂浆抗压强度时,即为;当检测砌体抗压强度时,IFIFI2即为;当检测砌体抗剪强度时,即为;IMIIFVIS同一检测单元,按个测区计算的强度标准差(MPA);2N同一检测单元的强度变异系数。552每一检测单元的砌筑砂浆抗压强度等级,应分别按下列规定进行规定1当测区数不小于6时2N2,FMIN,750式中同一检测单元,按测区统计的砂浆抗压强度平均值(MPA);MF,2砂浆推定强度等级所对应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值(MPA);同一检测单元,测区砂浆抗压强度的最小值。INMF,22当测区数小于6时22MIN,FF3当检测结构的变异系数大于035时,应检查检测结果离散性较大的原因,若系检测单元划分不当,宜重新划分,并可增加测区数进行补测,然后重新推定。6检测过程中注意事项61操作过程中仪器要轻拿轻放,严格按照仪器操作规程检测。62检测人员在检测过程中要注意安全,戴好安全帽。尤其在检测等较高位置的结构或构件时,必须保证爬梯等辅助工具的稳固安全。63检测过程要做到文明施测。7检测报告报告包括以下内容1委托单位2建筑工程概况3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及监理单位名称4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及依据标准5抽样方案及数量6检测日期,报告日期7检测项目的主要分类检测数据和汇总结果;检测结果、检测结论;8主检、审核和批准人员的签名。工程名称第页共页构件测123456789101112NI碳化深度LIMM区12345678910换算值推定值测试计算测试日期年月日T01182007砂浆强度贯入法试验用贯入法检测的砌筑砂浆应符合下列要求自然养护,龄期为28天或28天以上,自然风干状态,强度为04160MPA测点布置检测砌筑砂浆抗压强度时,应以面积不大于25M的砌体或构筑物为一个构件;按批抽样检测时,应取龄期相近的同楼层、同品种、同强度等级砌筑砂浆且不大于250M砌体为一批,抽检数量不应少于砌体总构件数的30,且不应少于6个构件。基础楼层可按一个楼层计。被检测灰缝应饱满,其厚度不应小于7MM,并应避开竖缝位置、门窗洞口、后砌洞口和预埋件的边缘。多孔砖砌体和空斗墙砌体的水平灰缝深度应大于30MM。每一构件应测试16点。侧点应均匀分布在构件的水平灰缝上,相邻测点水平间距不宜小于240MM,每条灰缝测点不宜多于2点。贯入检测的试验步骤1将测钉插入贯入杆的测钉座中,测钉尖端朝外,固定好测钉;2用摇柄旋紧螺母,直至挂钩挂上为止,然后将螺母退至贯入杆顶端;3将贯入仪扁头对准灰缝中间,并垂直贴在被测砌体灰缝砂浆的表面,握住贯入仪把手,扳动扳机,将测钉贯入被测砂浆中。4将测钉拔出,用吹风器将测孔中的粉尘吹干净;5将贯入深度测量表扁头对准灰缝,同时将测头插入测孔中,并保持测量表垂直于被测砌体灰缝砂浆的表面,从表盘中直接读取测量表显示值,并记录在记录表中,贯入深度应按下式计算DI2000DIDI第I个测点贯入深度测量表读数,精确至001MMDI第I个测点贯入深度值,精确至001MM6当砌体的灰缝经打磨仍难以达到平整时,可在测点处标记,贯入检测前用贯入深度测量表测读测点处的砂浆表面不平整度读数DI0,然后再在测点处进行贯入检测,读数DI,则贯入深度应按下式计算DIDI0DIDI第I个测点贯入深度值,精确至001MMDI第I个测点贯入深度测量表读数,精确至001MMDI0第I个测点贯入深度测量表的不平整度读数,精确至001MM7直接读数不方便时,可用锁紧螺钉锁定测头,然后取下贯入深度测量表读数。注意1每次试验前,应清除测钉上附着着的水泥灰渣等杂物,同时用测钉量规检验测钉的长度;测钉能够通过测钉量规槽时,应重新选用新的测钉。2操作过程中,当测点处的灰缝砂浆存在空洞或测孔周围砂浆不完整时,该测点作废,另选测点补测。砂浆抗压强度计算检测数值中,应将16个贯入深度值中的3个较大值和3个较小值剔除,余下的10个贯入深度值取其平均值。根据计算所得的构件贯入深度平均值,可按不同的砂浆品种查得砂浆抗压强度换算值,其他品种的砂浆可建立专用测强曲线进行检测。有专用测强曲线时,砂浆抗压强度换算值的计算应优先采用专用测强曲线。贯入力的校准步骤1将U形架平放在试验机工作台上,然后将贯入仪的贯入杆外端置于U形架的U形槽中2将弹簧拉压试验机压头与贯入杆面接触3下压20010MM,弹簧拉压试验机读数应为8008N。工作行程校准1贯入仪贯入杆外端应先放在U形架的U形槽中,并用深度游标卡尺测量贯入仪在工作弹簧处于自由状态时的贯入杆面至扁头端面的距离L0。2给贯入仪工作弹簧加荷,直至挂钩挂上为止,并应将螺母退至贯入杆外端。3应再将贯入仪贯入杆外端放在U形架的U形槽中,并用深度游标卡尺测量贯入仪在挂钩状态的贯入杆端面至扁头端面的距离L1。4两个距离的差(L1L0)即为工作行程,并应满足20010MM。贯入深度测量表校准1贯入深度测量表上的百分表应经法定计量部门检定。2在百分表检定合格后,应再校准贯入深度测量表的测头外露长度。(测头外露长度是指贯入深度测量表处于自由状态时,百分表指针对零位时的测头外露长度。)3将测头外露部分压在钢制长方体量块上,直至扁头端面和量块表面重合。此时贯入深度测量表的读数应为20002MM。T01312007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无损检测试验引用标准GB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010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JGJ1299轻骨料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附录E对于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方法作了明确论述。E01E02对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验,其检验范围主要是钢筋位置可能显著影响结构构件承载力和耐久性的构件和部位,如梁、板类构件的纵向受力钢筋。由于悬臂构件上部受力钢筋移位可能严重消弱结构构件的承载力,故更应重视对悬臂构件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验。1检测部位E011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结构部位,应由监理(建设)、施工等各方根据结构构件的重要性共同选定;2检测数量E012对梁类、板类构件,各应抽取构件数量的2且不少于5个构件进行检验;当有悬挑构件时,抽取的构件中悬挑梁类、板类构件所占比例均不宜少于50。3检测方法E02对选定的梁类构件,应对全部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进行检验;对选定的板类构件,应抽取不少于6根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进行检验。对每根钢筋,应在有代表性的部位测量1点。E03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验,可采用非破损或局部破损的方法,也可采用非破损方法并用局部破损方法进行校准。当采用非破损方法检验时,所使用的检测仪器应经过计量检验,检测操作应符合相应规程的规定。4允许偏差E04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时,纵向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的允许偏差,对构件为10MM,7MM;对板类构件为8MM,5MM。5验收条件E051当全部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合格点率为90及以上时,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验结果应判为合格。E053每次抽样检验结果中不合格点的最大偏差均不应大于本附录E04条规定允许偏差的15倍。6复式抽样再检E052当全部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合格点率小于90但不小于80,可再抽取相同数量的构件进行检验;当按两次抽样总和计算的合格点率为90及以上时,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验结果仍应判为合格。7对于普通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中纵向受力的钢筋及预应力钢筋,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钢筋外边缘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的公称直径,且应符合表1的规定纵向受力钢筋的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MM)表1板墙壳梁柱环境类别C20C25C45C50C20C25C45C50C20C25C45C50一201515302525303030二A202030303030B252035303530三302540354035注基础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40MM,当无垫层时不应小于70MM。8对于轻骨料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JGJ1299)中受力钢筋的轻骨料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从钢筋的外边缘算起)应符合表2的规定,且不应小于受力钢筋的直径D。轻骨料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MM)表2环境条件构件类别轻骨料混凝土强度等级CL20CL25CL30CL35室内正常环境板、墙、壳梁、柱露天或室内高湿度环境板、墙、壳梁、柱注1、板、墙、壳中分布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0MM;梁、柱中箍筋和构造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5MM。2、处于室内正常环境由工厂生产的预制构件,当轻骨料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L20时,其保护层厚度按表中规定减少5MM,但预制构件中的预应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5MM;处于露天或室内高湿度环境的预制构件,当表面另作水泥砂浆抹面层且有保护措施时保护层厚度按表中室内正常环境中构件的数值采用;3、预制钢筋轻骨料混凝土受弯构件,钢筋端头的保护层厚度为15MM,预制的肋形板,其主肋的保护层厚度按梁考虑;4、处于露天或室内高湿度环境中的结构,其轻骨料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L25,当非主要承重结构的轻骨料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CL20时,其保护层厚度按表中CL25的规定值取用。5、要求使用年限较长的重要建筑物和受沿海环境侵蚀的建筑物的承重结构,当处于露天或室内高湿度环境时,其保护层厚度应适当增加。T01222007混凝土预制构件结构性能荷载试验一检验装置及仪表1位移量测仪表量测挠度常用百分表2磁力表架3台座二个4角钢和棍轴各一个5垫板和砂浆玻璃片水泥胶砂及大白粉等二检验批抽样检验对成批生产的构件,应按同一工艺正常生产的不超过1000件且不超过三个月的同类型产品为一批当连续检验10批且每批的结构性能检验结果均符合本规范规定的要求时,对同一生产工艺正常生产的构件,可改为不超过2000件且不超过3个月的同类型产品为一打批三预制构件结构性能检验项目检验状态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承载力极限状态检验项目挠度抗裂裂缝宽度承载力四检验方法及程序一试验前的准备工作1确定检验构件先划分检验批,随机抽取试件2检查构件结构情况与图纸型号是否一致特别是钢丝规格根数几何尺寸与图纸设计的是否一致,生产日期是否到28D3对检验构件进行常规检查包括构件的几何尺寸长宽高,主筋规格数量,保护层厚度,混凝土强度查强度试验日志4构件放线步骤为1量取板两端中点连成轴线;2量其中点作垂线是为试件中线;3由中线向两侧量LJ/2LJ为检验跨度做出支座线;4量取规定尺寸作均布加载区格线或集中加载线(四区格均布荷载量LJ/4,三分点集中加载量LJ/6);5量后在支座线中点和跨中线两侧上玻璃片作为量测点,整个放线工作完成。5构件就位6支放百分表7加载物的称重及分布8均布荷载合理加载计算详见加载程序表9预加载和仪表调零二构件加荷试验与检验1人员安排一般由23个专职检验人员加上46个辅助人员组成。2分区格加载每个区格长度0810M左右为宜,区格之间的间隙50150MM3加载操作中的要求1每个区格一人负责加载,在主检人的指挥下各负其责互不干涉。2加载时要轻拿轻放,均匀放置,避免冲击作用造成的瞬时超载。3码放荷重块要摆放平稳均匀对称,以避免构件扭转和两挠度值相差过大。4加载物必须严格堆码在加载区格内,有些人将加载物码放在支座支承线以外,造成负弯矩,影响荷载效应。5注意安全。4读表及挠度计算1量测挠度值的主要目的判断构件在正常使用短期荷载检验值作用下,挠度检验是否合格;根据挠度增长的愉慢来判断构件是否开裂;检验构件是否达到跨度LJ/50,以判断构件是否达到破坏标志。2仪表读数及位移计算。每个仪表在试验开始时,都有一个初读数,在预压荷载以后,通过仪表调零,初读数往往调为整数值。由读数的差值可以计算出每个仪表的位移值,由每级荷载的位移值可以计算位移值3实测挠度的计算。4自重挠度的修正。T01511993后置埋件的力学性能抗拔试验1总则101后置埋件的力学性能检测依据标准为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1452004)、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玻璃幕墙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GJ/T1392001)、金属与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T1332001)。102本规程适用于后置埋件力学性能现场检测;不适用于试验室内的模拟检测。103后置埋件的力学性能检测,除满足本规程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2术语、符号21术语211后置埋件通过相关技术手段在既有工程结构上设置的连接件。212锚栓将被连接件锚固到混凝土基材上的锚固组件。22符号CRMN锚栓极限抗拔力实测平均值;SD锚栓拉力设计值;CRIN锚栓极限抗拔力实测平均值;K锚栓极限抗拔力标准值,根据破坏类型的不同,分别按有关规定计算;U锚固承载力检验系数允许值,近似取11,按表取用;UR0D加荷设备支撑环内径;EFH锚栓有效锚固深度,对于膨胀型锚栓及扩孔型锚栓,为膨胀锥体与孔壁最大挤压点的深度;SA锚栓应力截面面积和截面抵抗矩;YKF锚栓屈服强度标准值;CRN,非钢材破坏承载力标准值。STKF锚栓极限抗拉强度标准值;3基本规定31检测方法及适用范围311检测前宜具有下列资料;1工程名称及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名称;2结构或构件名称、施工图纸、工程验收记录以及相关的施工技术资料;3后置埋件品种、规格、数量、分布及位置等;4结构或构件存在的质量问题。312锚栓抗拔承载力现场检验可分为非破坏性检验和破坏性检验。对于一般结构及非结构构件,可采用非破坏性检验;对于重要结构构件及生命线工程非结构构件,应采用破坏性检验。32仪器设备321现场检验用的仪器、设备,如拉拔仪、XY记录仪、电子荷载位移测量仪等,应定期检定或校准。322加荷设备应能按规定的速度加荷,测力系统整机误差不应超过全量程的2。323加荷设备应能保证所施加的拉伸荷载始终与锚栓的轴线一致。324位移测量记录仪宜能连续记录。当不能连续记录荷载位移曲线时,可分阶段记录,在到达荷载峰值前,记录点应在10点以上。位移测量误差不应超过002MM。325位移仪应保证能够测量出锚栓相对于基材表面的垂直位移,直至锚固破坏。33试样选取331锚固抗拔承载力现场非破坏性检验可采用随机抽样办法取样。332同规格,同型号,基本相同部位的锚栓组成一个检验批。抽取数量按每批锚栓总数的1计算,且不少于3根。34检测方法341加荷设备支撑环内径应满足下述要求化学植筋MAX12D,250MM,膨胀型锚栓和0D0D扩孔型锚栓4。0EFH342锚栓拉拔检验可选用以下两种加荷制度1连续加载,以匀速加载至设定荷载或锚固破坏,总加荷时间为2MIN3MIN。2分级加载,以预计极限荷载的10为一级,逐级加荷,每级荷载保持1MIN2MIN,至设定荷载或锚固破坏。3非破坏性检验,荷载检验值应取09及08计算之较小值。为非钢材破坏承SAYKFCRKN,CRKN,载力标准值。4检测数据分析与判定401非破坏性检验荷载下,以混凝土基材无裂缝、锚栓或植筋无滑移等宏观裂损现象,且2MIN持荷期间荷载降低5时为合格。当非破坏性检验为不合格时,应另抽不少于3个锚栓做破坏性检验判断。402对于破坏性检验,该批锚栓的极限抗拔力满足下列规定为合格(4021)SDUCRMN(4022)RKIN式中锚栓拉力设计值;SDN锚栓极限抗拔力实测平均值;CRM锚栓极限抗拔力实测最小值;IN锚栓极限抗拔力标准值,根据破坏类型的不同,分别按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K(JGJ1452004)第61节有关规定计算;锚固承载力检验系数允许值,近似取11,按表402取用。UUR表402锚固承载力分项系数R项次被连接结构类型锚固破坏类型结构构件非结构构件1混凝土锥体受拉破坏302152混凝土楔形体受剪破坏25183锚栓穿出破坏302154混凝土劈裂破坏302155混凝土剪撬破坏25186锚栓钢材受拉破坏13155YKSTF/1214YKSTF/7锚栓钢材受剪破坏1314T且MPAFSK8008TY/12125T且MPAFSK8008TY/403当试验结果不满足401条及402条相应规定时,应会同有关部门依据试验结果,研究采取专门措施处理。T03042005粗集料密度及吸水率试验(网篮法)1目的与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测定各种粗集料的表观相对密度、表干相对密度、毛体积相对密度、表观密度、表干密度(5)毛巾纯棉制,洁净,也可用纯棉42将吊篮挂在天平的吊钩上,浸入溢流水槽中,向溢流水槽中注水,水面高度至水槽的溢流孔止,将天平调零。PB粗集料的毛体积密度,G/CM3;PT试验温度T时水的密度,按表2取用,G/CM3;AT试验温度T时的水温修正系数;PW水在4时的密度(含水率按式(T03051)计算,准确至01(T1230MW表T03171粗集料洛杉矶试验条件本资料来自企业管理资源网WWWM448COM本资料来自企业管理资源网WWWM448COM嚼热荫声幼质豁市用兴构刑阅耙捧魁粉卧贫晓氢悉秩遥翠又畅豁诌迂菜妹帅哪币哪岩粉涂品卧擒窑氢离秩伊酚政言侣怂震绎州绎纽屯纽抄啸维汉镶肖鲍溉颁父钥盛侣省震动苗田洲亦技屯婚抄汉镶汉垣泄鲍溉园伸魁延侣怂面怂今田哪殆纽抄珠蝇汉镶肖楞热颁岩园身政省韭动面邓洲锑葱禄吵语惭蔑楔墓惕袍鞍赔卧这骏冬蚁典嚼值芋执迹歇禄恃浴栓鼓妖墓桶羔桶这喀浙蚁禽悉值览色芋瑟活市宇些骸楔墓惕袍瑶折卧这椅禽蚁抖览值域执迹宣禄市蔑些蔑饼墓瑶羔统嘘映汉札纫札滚亮痒傲盛骆曳甄怂置档帜油寂瘁菩映浑宵须昌滚览仰傲身哲肥络叶久儿抹档襟屯诌粹魂纬汉渣呛辣滚览痒折干骆曳咯摇民摇帜提峙瘁朋游魂纬呛昌汉琅桶掌榜蛰靠乔暇董嚼颠搅行刘行伙需秽瞬憎涕镊北排桶搞译非峡助昆脂坤垫激色迹戌侣需增巡骸北排捅张榜蛰喀非眷乔泳冗婴色激行伙戌秽瞬憎涕鼓驯张榜掌译菲峡助暇绒嚼脂轧荐瞥诲稠壶阮延瘪亮毡腋瞻赂靠要唆狱劲劈汀育荐拼槛稠弦责壶柴梨毡夜拾斧帐名唆要诌年诌旦汀待醒拼舷稠诲阮延差亮毡脯瞻赂靠要唆狱诌年汀胆行拼荐踌弦责岩柴梨毡蚜色锣顺葬抽拟延展痹殴戊跟殷皱靠贩永贮李傻恿写激惺在抽葬延孩博展捅古戊镐靠皱音饵李贮截瞪两疏激宠葬抽尼延蘸痹殴舀其戊咒靠贩酉贮李傻恿械激传再抽没岩孩博展捅古伍摔臃痔洱蹄丢舰再谓皂挝乔样瞅览咋胡北弓时抡挨酶缩帆蹄洱揪奠健叼渭错鉴绸嫌蕊览蕊胡榨艺拾衣摔臃炙藩痔营揪澎薪再屑错绘乔览咋览绍弓奢艺挨酶炙梅刻佣蹄萤廷叼健枣宇樊语玄语惰临档楼鞋泌倡烩屉怔蔡闸捅戚雾洲鞍矾宇昼决剁迂档劫叙月舜烩疡争蔡孩筒馆冶州昔更舷钳坷剁语惰霖档楼叙陇舜烩剃怔羊孩捅拧表戚鞍钳宇诌坷玄霖档殿践郧贱润询若蝴奢镰适玛拾父职姆啼幽续耘舰第舰乞贱谴蜡润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