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9557.3-2004 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 硬粒小麦_第1页
GBT 19557.3-2004 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 硬粒小麦_第2页
GBT 19557.3-2004 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 硬粒小麦_第3页
GBT 19557.3-2004 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 硬粒小麦_第4页
GBT 19557.3-2004 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 硬粒小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5羁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硬粒小麦of 2004T 19557. 3录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汝锋、杨武云、余毅、吕波、陈如明、郭瑞华、堵苑苑。 19557. 3致性和稳定性之斗匕目旨z 片 pi致性和稳定性测试的技术要求、测试结果的判定原则以及技术报告的格式。本标准适用于硬粒小麦(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的测试和评价。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3543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351小麦401. 1粮食作物种子禾谷类 5511粮食、油料检验粗蛋白质测定法 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总则3术语和定义 19557. 1401. 1中原种的要求,数量至少为1 新组合、新种质、新材料)如具有特殊的用途,则可根据其特点及应用领域,视具体情况确定递交种子的质量和数量。对选择性测试项目,递交种子的质量和数量要求如表1。表1选择性测试项目递交种子的数 20091*15 2001 000卞# 85%85%z85 ,交的种子不得进行任何影响硬粒小麦植株生长的处理,如果进行了处理,应对所作处理作出详细说明。立即分出留存种子,并妥善保存,以备复查。应按附录术问卷”。 19557. 3测试时间测试的时间至少为连续两个相同季节的生长周期。般每个测试品种安排在一个测试点进行测试,如有特殊要求的可进行多点测试。 m,每小区1 200株,每亩基本苗10万12万。穴播时,株行距为10 cm 穴4苗,条播时,行距为23 个测试品种至少设两个区组,区组间的环境条件应一致,并设近似品种和保护行。测试品种和近似品种的田间管理要严格一致。定该品种的测试性状。样品的取样、观察、测试按附录测样本应来自小区的中间行,或无环境和人为因素影响的区域,重复观测的数据区分别取自两个区组。56其他选择性测试项目的测试条件及测试点的设置,应满足附录申请品种有特殊要求时,可进行附加测试。第二次相同生长季节的测试所使用的种子为第一次生长季节收获的种子。不育系和杂交种为前一年所配制的种子。不可抗拒因素或人为因素,导致标准品种的测试性状无法表现或判别,则视本次测试无效,应重新进行侧试。 将最终计算结果转换为代码报出,记录人签字。原始记录应复核和审核后,由复核人和审核人签字。致性和稳定性的判别参照 表示测试品种在该性状上与近似品种无差异。测试品种质量性状有一个性状或数量性状有两个及两个以上性状与近似品种达到差异,或数量性状有一个性状与近似品种相差两个及两个以上代码,即可判定测试品种与近似品种具有特异性。代码为分析单元,计算变异率。测试品种的变异度不超过近似品种在该性状上的变异度,该申请品种将被视为具有一致性。不能进行个体测试的性状,不进行一致性鉴定。第二次测试的变异度与第一次测 19557. 3表示该品种在此性状上是稳定的,否则为不稳定。测性状为每个申请品种必须进行测试、考察的基本性状;补充性状是在必测性状不能区别申请品种和近似品种时,仍需进一步测试而选用的性状。2个)芽鞘花青贰显色、幼苗习性、抽穗期、旗叶叶鞘蜡粉、旗叶叶片背面蜡粉、穗颈蜡粉、穗蜡粉、株高、芒型、顶部小穗芒长与穗长关系、颖肩形状、颖嘴长度、颖嘴形状、护颖外表面绒毛、茎秆切面髓部厚度、芒色、穗色、穗密度、籽粒形状、籽粒石炭酸染色、冬春性、千粒重。8个)第一叶花青贰显色、旗叶弯曲的植株频率、芒花青贰显色染色、穗下节绒毛、护颖形状、颖肩宽度、穗基部轴节绒毛、穗纵切面形状、茎秆颜色、籽粒尾部绒毛、抗倒伏性、粗蛋白含量、条锈病抗性、白粉病抗性、赤霉病抗性、耐盐性、耐旱性、耐寒性。 19557. 3范性附录)硬粒小麦品种测试性状表表A. 1性状表一 19557. 31(续) R % 39. 55 1 5S 7: 310. 60 # 59; 7 1S 311. *00 60 +1 5 79 1 312. c (Al 75 5,f( 10 79:t 1 213. : 70 0 3 T |狔轩p黻冸葍冸疍D熽豰m?( I M UV 19557. 31(续)一 19557. 31(续)性状观测时期性状描述标准品种代码卵形 127籽粒形状92椭圆形 2长圆形 3少 328,籽粒尾部绒毛92中5多7极弱1弱3二29籽粒石炭酸染色、显色92中5浓7极浓9冬性130冬春性熟期)92黄色2紫色3极弱1弱3二32抗倒伏性50-,粒重92中5高7低3一34粗蛋白含量92中5高7 1(续)汽 19557. 32硬粒小麦生育观测时期十进制代码表井9557. 3范性附录)性状的解释B. 照第5章的要求。B. 1. 2观测时间:芽鞘出土约1 2 1. 3观测部位:芽鞘。B. 1. 4观测方法:目测,对照标准比色板和标准品种,按照表B. 1标准分级。B. 1. 5观测量:整个小区,如果颜色不一致,计算变异度。表B. 1芽鞘色分级标准卜滨一幸二二9川B. 2第一叶花青贰显色B. 2. 1栽培方法:按照第5章的要求。B. 一叶从芽鞘伸出(10),B. 一叶。B. 测,对照标准比色板和标准品种,按照表B. 2标准分级。个小区,如果颜色不一致,计算变异度。表B. 2第一叶花青或显色的分级标准一蒸扣方二土9州B. 3幼苗习性B. 3. 1栽培方法:按照第5章的要求。粟期(株幼苗。B. 3. 4观测方法:目测,按照表B. 3标准分级。B. 个小区,如果不一致,计算变异度。表B. 3植株幼苗习性的分级标准一护俘不下习 19557. 34旗叶弯曲的植株频率B. 4. 1栽培方法:按照第5章的要求。叶叶鞘开始膨大至第一朵小花出现(4751),B. 4. 3观测部位:旗叶。测,按照表B. 4标准分级。个小区,如果不一致,计算变异度。表B. 4旗叶弯曲植株频率分级标准匡一一升一州B. 5抽穗期((50植株可看见第一小穗)B. 5. 1栽培方法:按照第5章的要求。B. 0植株可看见顶部小穗(505. 3观测部位:顶部第一小穗。测,全区50植株主穗第一小穗至1/4小穗伸出旗叶鞘,按照表B. 5标准分级。B. 个小区。表B. 5抽穗期的分级标准一一 1一十牛一今仁州B. 6旗叶叶鞘蜡粉B. 6. 1栽培方法:按照第5章的要求。(5569) 叶叶鞘。测,按照表B. 6标准分级。个小区,如果不一致,计算变异度。表B. t 7旗叶叶片背面蜡粉B. 7. 1栽培方法:按照第5章的要求。B. (55叶叶片背面。测,按照表B. 7标准分级。B. 7. 5观测量:整个小区,如果不一致,计算变异度。 19557. 37旗叶叶片背面蜡粉分级标准片黔响泞斗牛5一粤州一9川B. 8芒花青贰显色B. 8. 1栽培方法:按照第5章的要求。B. 穗完成至始花(58B. 。测,按照表B. 8标准分级。个小区,如果不一致,计算变异度。表B. 8芒花贰显色分级标准卜一t*t 9. 1栽培方法:按照第5章的要求。B. (55B. 下节。B. 测,如图B. 1,按照表B. 9标准分级。个小区,如果不一致,计算变异度。场. r t t a 1茎秆枪下节绒毛表B. 9茎秆稼下节绒毛分级标准一10穗颈蜡粉B. 10. 1栽培方法:按照第5章的要求。B. 10. 2观测时间:始花至开花结束(6069) 10. 3观测部位:穗颈。B. 10. 4观测方法:目测,按照表B. 10标准分级。 19557. 310. 5观测量:整个小区,如果不一致,计算变异度。表B. It 士一一B. 照第5章的要求。B. 花至开花结束(6069) 11. 3观测部位:穗。B. 11. 4观测方法:目测,按照表B. 11标准分级。B. 个小区,如果不一致,计算变异度。表B. 11穗蜡粉分级标准卜一牛甘一书一川B. 12株高(从茎秆基部至穗顶,不含芒)B. 12. 1栽培方法:按照第5章的要求。B. 12. 2观测时间:乳熟中期至成熟期(75B. 12. 3观测部位:茎秆基部至穗顶,不含芒。B. 12. 4观测方法:测量地面至穗顶的高度,按照表B. 12标准分级。B. 12. 5观测量:每小区随机测量20株,两次重复,计算平均值,如有株高与平均值差异10 随机测量100株,计算变异度。表B. 12植株商度分级标准* 120 A & 7 9B. 照第5章的要求B. 13. 2观测时间:灌浆期至成熟(70B. 13. 3观测部位:芒。B. 13. 4观测方法:目测,按照表B. 13标准分级。B. 13. 5观测量:整个小区,如果不一致,计算变异度。表B. 13芒型分级标准卜:d1一2一3下一Ic 14顶部小穗芒长与穗长关系B. 14. 1栽培方法:按照第5章的要求。B. 14. 2观测时间:乳熟中期至成熟期(75 19557. 314. 3观测部位:顶部小穗芒长与穗长。B. 14. 4观测方法:目测,按照表B. 14标准分级。B. 14. 5观测量:整个小区,如果不一致,计算变异度。表B. 14顶芒与德长关系分级标准卜t一 9 a 3B. 15护颖形状B. 15. 1栽培方法:按照第5章的要求。B. 15. 2观测时间:蜡熟期至成熟期((80一92)。B. 15. 3观测部位:穗中部1/3处小穗护颖。B. 15. 4观测方法:目测,按照表B. 15标准分级。B. 15. 5观测量:整个小区,如果不一致,计算变异度。表B. 15护顺形状分级标准卜16领肩形状B. 16. 1栽培方法;按照第5章的要求。B. 16. 2观测时间:蜡熟期至成熟期(80B. 16. 3观测部位:穗中部1/3处小穗护颖。B. 16. 4观测方法:目测,如图B. 2,按照表B. 16标准分级。B. 16. 5观测量:整个小区,如果不一致,计算变异度。八八r t i,斜肩圆肩方肩丘肩商出颖嘴圈B. 2颖肩形状表B. 16颖肩形状分级标准P X),. ,. f 5 7 9B. 17领肩宽度B. 17. 1栽培方法:按照第5章的要求。B. 17. 2观测时间:蜡熟期至成熟期((B. 17. 3观测部位:穗中部1/3处小穗护颖。 测,如图B. 3,按照表B. 17标准分级。B. 17. 5观测量:整个小区,如果不一致,计算变异度。八一。从狭窄中宽图B. 3领肩宽度表B. 17颖肩宽度分级标准卜一. 照第5章的要求。B. 18. 2观测时间:蜡熟期至成熟期(8018. 3观测部位:穗中部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